【篇一:拒绝盲目刷题】
刷题逐渐走进了中国学生的世界,它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可我认为,它的弊大于利。
刷题这种方式过于极端。有很多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并没有获取较大的益处。也许在疯狂地刷题后他们会信心满满地走进考场,但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
做题在于精,中国有句老话“凡兵在于精,不在于多”。中国的军人大概有几百万人,但每次遇到险情,第一个冲向前线的是特种部队,甚至是一支不到十人的特战小分队。其原因就是他们是从百万军人中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层层筛选最后脱颖而出的那些人。也许他们一支小分队的实力就可以与普通部队的一个连乃至一个团相抗衡。做题也是如此,大量的刷题没有用的,不如把每题做精,以不变应万变。
做题在于质量。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温州建立了一个生产牛皮鞋的厂家。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厂里的每一双鞋都是用上等的牛皮材料经过精细的加工程序而制成的,虽然它的生产效率很低,但得到了众多人的青睐。这个厂很快在全国红了起来,老板也获得了一笔很大的收益。但不久后,他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为了降低鞋的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开始把牛皮削薄,用第四层甚至更薄的皮料进行加工。短时间内,他的确在生产效益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成本也降低了许多,但有不少客户反映鞋的质量。最后,没有人买这个厂家的鞋子,全国也开始打击这种不道德的行为。很快这个厂便倒闭了,老板陷入了还债的深渊中。可见,质量好才能得到人们的青睐,粗制滥造的东西一定会被淘汰。做题也如此,不能一味地追求刷题的数量,而是要把每一道题理解透彻,做到精益求精。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成绩优异的人,可能他们并没有刷题的习惯,就印证了人们常说的那句话"会做题的人从不刷题"。没错,刷题的方式不值得我们提倡,疯狂地刷题更是荒缪和愚蠢的行为。
总而言之,刷题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学习在于精、在于质量、在于思考的深度,不仅是停留在表面问题上,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篇二:这样的我】
鄙人名为陈洁华,乃是纯“汉子”,性子野,厌恶与低俗的、恶趣味十足的人一起玩耍。倒也不是清高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只是单纯的觉得无趣罢。
我热爱外国文学,但却是囫囵吞枣的读,一昧追求有趣的情节。虽然饱读诗书,但奈何我的记忆力是鱼的记忆,七秒就忘了,与其说“读”,不如说喜欢看。之所以这般热衷于外国文学,是因为中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文言文实在是艰涩难懂,只能理解大概意思,朦朦胧胧一片,这阅读起来就困难得多了。看得头晕眼花,无法专注投入其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实在是苦不堪言。
再来说说我这个人吧,可能有点社交障碍,也是大家所理解为的“社交恐惧症”。我无法和兴趣爱好不相投的人交谈,即使此人魅力十足,吸引力极强,我仍会不为所动。但如果是和我合得来的,二话不说,你就是我漆黑的眼中那片黑茫茫的天空里最亮的那颗星。我喜欢二次元,热爱着日漫,但总被一些所谓的“爱国者”,呸!碍国者辱骂“卖国贼”!这让我十分心寒,在现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我足不出户也能被远在千里的陌生人气得脑仁疼。现如今在班里我沉默寡言,活活给我整“自闭”了。抬举抬举我自己,我是千里马,但我的伯乐不知去向,仍旧未出现。
我渴望有一个知己,却又惶恐我们在三年后会分道扬镳。“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虽然我这副皮囊不够漂亮,但我的灵魂却是实实在在的有趣。似乎有些自大,但每个人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不会是堕落的,也不会是一心向善的。我不过是认为自己比常人更有趣些罢了,这是我应有的自信。
我衡量了一下自己的交友标准:说话幽默风趣、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谈吐方面必须不凡……他有本事,我以他为傲,等我长本事了,他以我为傲。我沉思了一会,觉得我要求实在是太过荒缪,活该我没朋友!
我也不来个“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那是临死的遗言,也不知为何大部分人都爱用这句话来总结自己,真乃是:“没文化,真可怕!”我希望有个能赏识我这匹千里马的伯乐,嘿!是你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