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秋日之友】
走在小区的人行道上,入眼满目苍翠。
虽是秋天,却并没有那一派萧瑟。轻掠路边的树、草、花,也不见有异。还是绿色的世界。
忽然,我好想见到什么,心一颤。定睛一看,发现路边的翠绿中混着一抹黄影。是一棵枯树。真可怜,我不由叹道。为什么只有它枯着呢?我拿遍地落叶,去对比旁边的生机。
此后,我每每走到这里,都要放慢脚步。望着这满目疮痍,于心里泛起一股悲伤,也带着无奈,去渲染心中的凄凉。它很可怜,我却喜欢它。我并不觉得它要像其他树一样,使劲把自己憋成绿色,也不觉得它要做出多么活力的样子,而只要顺其自然,循着四季而变才最好。去了茂密的嫩叶,枝条都显得光秃秃的。可那又怎样?我倒觉得,这还带着一种清晰的美。
置身于绿色海洋,我却独为这一株残树钟情。是觉得它独特吗?
不多时,那些努力让自己翠绿起来的树,也终于撑不住了。在金黄中,我仍能分出哪株是它。是不是已经生出了友谊?不然,我又是怎么在无数个复制般的枯木中辨认出它来?我也不觉得与它为友怎么突兀,毕竟人与自然为友,在好多文章里我都见过,即使搬到现实中,也是一样的触动。
秋天,我可以认出你。充满生机的春天,我可以认出你吗?那么夏天呢?冬天呢?若认不出你,可否不要怪我?我会记住你,一棵有着小独特,也让我心里泛着凉意的树。
若认不出,就认不出吧。秋天我一样能找到你。即使只有一季的友谊我也在所不惜。我不愿意记住你的位置,那是对我们友谊的侮辱。我要凭着内心的触动,凭着我们之间的呼唤去认出你。
所以,请原谅我的小固执。
【篇二:我和它的故事】
每次一看见窗外的那棵白玉兰树,我都会想起它--那只断了腿的小猫,小黄。
记得那是一个夏天,我和妈妈从补习班回到了小区。只听一阵“哗哗”声,一道黄影从小路边的草丛深处“移”了过来。我好奇地跑了上去,想要一探真相,只见一只可爱的小黄猫正在草丛中“移”动。那也就是我和它,小黄,的第一次相见。
圆圆的眼睛仿佛我没有了神采,耳朵缺了一角,尾巴断了一半,腿也断了,有可能是被狗咬了吧?走起路来一颠一颠的,好像是喝醉了似的。耳朵上还黑一块红一块的,有可能提前是生病了吧!
正在我细细观察小黄的时候,它萌萌地叫了一声,“喵~”,它一下就深得了我的心。一时间鬼使神差地说了一句:“妈妈,我可以把它带回家养吗?“我头也不回地问。
“你要把它带回家养,就要准备好那两只兔子死哦!我又不介意。”妈妈说。
我一想到我家的那两只兔子横死街头的悲惨场面,心中否决了要把小黄带回家的意图。没办法,我只能尽我所能,每天来喂喂它了。既然它是黄色的,我就叫它“小黄”吧!
从那以后,我每天都会去喂小黄,陪小黄玩,我们之间渐渐地熟了起来,好像每天的相见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一样。有一次,小黄不止怎地跑到了白玉兰树上去,弄掉了一树的花,好像下不来了似的。急得我满头大汗,还好,小黄最后自己下来了,害得我虚惊一场。
一年后的冬天,小黄的病开始好转了,脚不再像以前那样了,可以走几步了,耳朵上的“黑斑”也消失了。这时,如果你去仔细一看,一定会觉得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猫,眼睛炯炯有神,光滑的皮毛如此亮丽,吃得好,自然和有一些微微发福,我怕小黄冷,还给它做了一个小窝,它“喵喵”地叫着,仿佛在感谢我一样,我心里自然也美滋滋的。
但是,自从某个寒冷的日子,小黄消失了。我找遍了所有它可能去或者不可能去的地方。一开始我还安慰自己,但是后来有朋友说听到过一声凄惨的猫叫,我接受了小黄有可能已经死了,这个难以让人接受的事实。
到现在,小黄已经消失了两年了,我永远都会记得它和我在一起的那段时间,每次看到窗外那棵白玉兰树,我都会想起它的身影。小黄,不知你现在在天堂里是否无病、无痛、每天快快乐乐?
【篇三:秋日独吟】
秋日,当我挟着书本走在街上,时常有一抺黄影飞旋而过,伴着碾压落叶的声响,几乎擦着我凌空飞曳的围巾过去了。这时我便要惊得站住,看着那小自行车与上头的人不紧不慢地远去。
不知从何时起,街头巷尾冒出了不计其数的、生着同貌的自行车。
我一向是难以接受新事物的,总被同学笑所谓“有老成之风”。但是,在前些日子,我意外在某网站上了解到了这新新事物,原来这自行车道是“共享单车”。所谓“共享”,即是拿出自己的东西与别人分享,但其中竟存有利益关系。
我就曾傻乎乎地去骑那共享单车,却见车轮是锁着的。倒腾半晌,才在后轴上发现了一个二维码和“扫码支付”四字。
其实,我如鹰一般的眼睛还寻着了“共享篮球”、“共享雨伞”云云。但无一不是不收费的。
其中这“共享雨伞”还把我拉回到了我遥远的记忆中去。那时我还小,但已有地铁。妈妈每每充交通卡费时,我总是摆弄着柜台前的一块台牌,道是:“爱心伞,租借处”。虽说“租借”,实是不收费的。
但当我每每问起,工作人员都说:“不好意思,没有了。”他们笑得歉疚,露出两排雪白的牙齿。
若在以前,我会嘟起嘴,但现在,不会了,我在想:他们的歉疚,是他们的过吗?
诚然,又有谁会在爱心伞上安装定位仪器和探头,来监视不还伞的人呢?
所以说,若我们要让这些“共享经济”真正“共享”,便需的是我们市民的改变,我们的素质提升。此时,我便又要质疑这“共享”一词了,若说“爱心伞”行的是大道,那么共享经济呢?我们又是否可以定之为“变向的赚钱手段”呢?
我突然一惊,怀中的书散落在地。
然而,这又有何不好的呢?“共享”这一冠冕堂皇的名词,却也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便利。我们既然不能改变市民,那何不让这种彼此利益的方式存在下去呢?
又一抺黄闪过,扬起的一阵风把我的围巾脚儿赶出来。阳光下彻,路面金光,映着渐远的自行车的剪影。我深吸气一口,挟紧书本,快步沿着那车儿驶过的道儿追随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