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人见人爱,是我们中国的国宝。
大熊猫十分可爱,它长着一对半圆形的黑耳朵,圆溜溜的头,小小的眼睛被黑乎乎的眼圈包围着,就像天天都在熬夜似的。胖嘟嘟的身体白白的,四肢都是黑色的,看上去憨态可掬。
大熊猫原来是叫大猫熊。由于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从右往左;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往右认读。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就从右往左认读,误认读为熊猫。
大熊猫是哺乳动物,本来它是经常吃肉的,但是因为人类的影响,现在很少熊猫吃肉了,都改为吃竹叶,竹笋等。熊猫虽然视力有点儿差,但是它的嗅觉、听觉都很灵敏。
大熊猫不是猫,而是熊。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区。它们生活得很快乐,一会儿靠着大树睡觉,一会儿大口大口地吃竹叶,一会儿和同伴们开心地玩耍。因为大熊猫既稀有又珍贵,所以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大熊猫,成为大熊猫的好朋友。
【篇二:说纽带】
如果说中国的民族精神是通过纽带传承的话,我想这纽带一定是春秋笔法。它隐于史册的,字里行间,把代代人民的价值观与评判刻露在公正无情的史书中,比起对圣主的如实赞扬,它们更加充满热情和力量。
春秋笔法一曰直书,所发生即所记,撼山易,撼史难。《左转》一卷,向来不贬弑君的记载,赵氏、栾氏的大族从未使他们的行径从史书上消失;那四五之言,崔杼强横,杀死记录史官的父亲和兄弟,也无法将恶名除去。所谓的当世权贵,往往没有地位低下的史官充满力量。春秋笔法,这一纽带也是充满力量的纽带,只是往往微小。
春秋笔法二曰屈笔,即将自我情感暗中现于史册之上。一个克字,写出了郑伯与弟弟的反目;一个贼字,又写出了刺客出为的不正义。“攻”或“伐”或“侵”或“击”,又如何将作者的评判隐于一字。这种正义远胜过画千字称颂汉武之功,只字评点,可称纽带。
春秋笔法的直书,将真相暴露于日光之下,而往往简略,“屠城”二字就写尽项羽的残暴不仁;春秋笔法的屈笔,将情感公之于众,而往往短小,“杵臼”二字却写出了孔子对不君之君的鄙视。就在直书与屈笔中,春秋战国的公正、仁义就传扬下来,胜过千百个秦皇的高压统治。这笔法固然短小,但篇长则有闲笔,短小往往用心。这比古代史官们的丝丝心血,也因其短小用心,成为比赞歌更牢固,更有力量的纽带。
纽带往往并不是什么巨大的东西,因为一旦巨大往往渺小,一旦巨大往往不传,一旦巨大往往不精炼传神。巨大往往在传承中化为渺小,化为春秋笔法式的提炼和浓缩,一个地方的民谣,往往是地方风俗的纽带就像一个“段”字写出的不臣。因为渺小,所以精炼,因为精炼,所以有力,因为有力,所以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