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好莱坞电影与历史建构论】
历史是客观的吗?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历史的真相是唯一的,或曰,这是一种较为机械的唯物主义思想;一种说法是,从来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的历史,历史的过程是人们的观念所建构出来的。另一种较为折中的说法是,历史,一方面是存在其客观性的一面的,同时,历史又因观察者的出发点不同,以及因为观察者自身的主体因素、视角不同,而导致了差异;另外,意识形态因素在历史的建构中,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可以说,许多“历史事实”,对于特定的群体而言,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下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可能失真,也可能完全出于虚构。
今天,在看《金刚:骷髅岛》,提及二战胜利以及骷髅岛上的大猩猩“金刚”。
我们可以看到,美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很有意思,一方面,意识形态因素对历史的介入从未停止,所谓的“主流价值观”、“民主”、“自由”的观念的倡导与推进也不遗余力。另一方面,在以好莱坞电影工业为代表的文艺叙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对历史的“戏仿”,或者说,是出于某种娱乐价值观与文化价值观影响下的“改写”。而这种改写,追求的不是像日本军国主义那样的“掩盖历史”,而是为了给“消费社会”提供一些养料,同时宣扬美国的价值观,当然,顺便取得一些商业上的收益。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所担心的电视(现在是电影工业)带来的大众的浅薄化,毕竟,主体的思考能力从未消隐。我们反倒应该担心好莱坞电影工业中传导出的精英霸权价值观。
说回历史叙事。我们可以在《阿甘正传》中看到电影对越战、总统、乒乓外交、摇滚、猫王的改写;我们可以在《变形金刚》中看到电影对登月计划、南极考察的历史改写;我们更可以看到,各种好莱坞故事片,对名人的合理改写。
这些改写,本身成为了电影工业历史的一部分。电影工业的历史也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而其中传到的价值观,又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政治史、文化史的发展。可以说,历史的改写,最终影响着历史;或者说,历史的改写,本身就在改写着历史。看似一个语序上的颠倒,实际上反映的是人类对待过去与未来的当下态度。
当生活不如意时,至少,还有电影。
【篇二: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在人生道路上,总会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抉择。有的人选择正确了,那他的一生就会过得有意义,但如果选择错误了,那他的一生就会过得有意义,但如果选择错误了,那他的一生估计就如同调入了“万丈深渊”。而在“坚持”“与放弃”这两个选择中,亦是如此。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小猴子,它为了找回遗失掉的一颗豆子,毅然将一把豆子放下,最后不仅没有找到丢掉的豆子,就连一把豆子也被鸟雀吃光了。这是何等的悲哀!
那如果时光倒流,小猴子如果没有去寻找那颗豆子,而是拿着一把豆子同农民伯伯一样在田里辛苦播种着,饲养着这些豆子等待它的发芽、成长,那么,可能等到秋天到来时,小猴子收获的可能就是成千上万个豆子了。而与那一颗遗失的豆子一比,岂不显得太渺小了吗?所以啊,有时在抉择中,也要学会放弃。
前不久在一本书上看到:“香港巨星”周润发进军好莱坞,然而他在此过程中进展得并不顺利,但却放弃了在香港的一切事务,放弃了原本舒适,优越的生活。也许有人不解,为什么周润发要放弃在香港的事业而去选择不知道有没有有未来的好莱坞呢?是啊,以周润发的实力,在香港算是“老大哥”了,人人都要向他称句“发哥”,他在香港的事业可谓是“如日中天”,但当他面对记者的追问时,他却说:“不懂得放弃,又怎能寻求更好的未来!”所以他放弃了自己一向演惯赌圣、黑社会老大等角色,而选择进军好莱坞,准备给观众一个新的周润发。在不久,他接到一个剧组的通知,被选为男主角,在拍摄过程中,他不断完善自己,对自己要求严格,在他人休息的时他还在不停地自己对着镜子演。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在好莱坞由周润发主演的《安娜与女王》影片大受欢迎,票房数可观。
人生需放弃,小猴如果放弃就能为它带来很好的收获;周润发的放弃让他重新诠释了自己,突破了自己以前的固定角色,向世人证实了自己的实力,挑战人生的期限,让自己在影坛走的更远。所以,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篇三:请相信坚持的力量】
秋天,雨后天晴,清晨我走在小区的院子里,不经意间又看到左边围墙上的爬山虎。前几天它才爬到只有半人高的地方,今天却已经爬到墙顶了,它攀爬的造型好似一幅独特的抽象画,它嫩绿的颜色是那么可爱那么生机勃勃。爬山虎从不起眼的小苗开始,一直努力向上爬。不管是太阳暴晒还是冰天雪地,它从未放弃过,一直努力向前。
看着那片爬山虎,我脑袋里思绪万千。我在想现实中能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像爬山虎这样努力向前,永不放弃呢?大多数人都不能做到,只有虚伪的表面,遇到困难就退缩。像爬山虎那坚强向上,永不放弃的精神又有多少人可与之比拟?
提到史泰龙大家可能都有所耳闻,作为好莱坞最经典的硬汉,他饰演的“兰博”在美国家喻户晓。可是他的人生经历让人心酸,更给人启迪。史泰龙生长在一个酒赌暴力家庭,父亲赌输了就拿他撒气,母亲喝醉了又拿他来发泄,他经常是鼻青脸肿。
史泰龙高中毕业开始思索规划自我人生:从政,可能性几乎为零;进大公司,自我没有学历文凭和经验;经商,没有任何的资金。竟没有一个适合他的工作,他便想到了当演员。于是史泰龙来到了好莱坞,找明星、求导演、找制片。四处哀求,可是他等来的只是一次次的拒绝。
“我不知道你能否演好,但你的精神一次次的感动着我。我能给你一次机会。”在他遭遇1300次拒绝后的一天,一个曾拒绝他20多次的导演给了他最后的一丝希望。史泰龙经过了3年的准备,此时最后能一展身手了,因此,他丝毫不敢懈怠,全身心地投入。第一集电视连续剧创下了当时全美最高收视记录,最终,史泰龙成功了!
我们要像爬山虎与史泰龙那样,把握自己命运的方向盘。努力,坚持不懈,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人生!
那片爬山虎,很绿,很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