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相关作文

【篇一:两幅刺绣】

我家有两幅刺绣,它们承载奶奶那些过去的故事。

这两幅刺绣图是十五年前家里拆迁搬进新小区,奶奶亲手我们的新家绣的,一幅挂在书房,一幅挂在奶奶的房间。书房的刺绣上绣的是两株牡丹,牡丹随风飘摇,在碧空下亭亭玉立,栩栩如生,美丽极了!一只蝴蝶落在花瓣上,好像在吸允着甜美的蜜汁,又好像飞累了在花瓣上歇息,和牡丹共同享受着春风的轻抚,远远望去可真是活灵活现,给书房增添了许多色彩。

车库里,掉了漆的刺绣架总能勾起奶奶的回忆,虽然已经饱受风霜,但是搬了好几次家,奶奶都没舍得扔掉。奶奶说她们小时候,十一二岁就要学做针线活,先从绣鞋垫开始,再到绣枕头、绣被面,每一个苏州小娘鱼都要学会刺绣,不会刺绣的女孩是嫁不出去的,听到这里我不由地捂嘴直笑。奶奶抬起头看看我,用手戳戳我的额头,笑着骂我“死丫头”,然后接着说,那时候白天田里干农活,晚上在家里点着蜡烛做针线活补贴家用,要是碰到下雨天,农田不忙时,刺绣针线活便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听到这里,我瞬间收起了嬉笑的表情,托着下巴,一脸仰慕地望着奶奶,感叹那时候的女孩个个心灵手巧,都是干活的好手。怪不得我的姑姑也会刺绣,还会织毛衣,那毛衣织得跟买的一样漂亮,原来是遗传了奶奶呀!

奶奶跟我说这两幅牡丹绣是要传给我的,希望我好好保存下去,我使劲地点头答应着奶奶!虽说不是什么值钱的物件,但这是家的传承,奶奶的故事,我一定会好好守护它!

【篇二:第一次学刺绣】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了老家,发现奶奶拿着一块白色的“有洞”的布,手上拿着一根纤细的针,我好奇的走过去,奶奶见了,笑着说:“孙女,这叫刺绣,你想学吗?”我轻轻的点了点头。

我也拿出一块有“洞”的布,一根针与若干根彩色的线,奶奶告诉我了个刺绣的口诀:线穿进针孔,找到“小洞洞”,穿过“小洞洞”,线尾要按好,找到右斜方(左斜方),再穿过去。我一听,不禁想:这么简单,我还来学干嘛?我分分钟就学会了。我按着口诀,把线穿到针孔里面,结果一次就穿过去了,我看了,这也太简单了吧!不费吹灰之力呀!我越来越开心,结果绣第一针的时候,针扎进了我左手的大拇指里,我瞬间嗷嗷大叫起来,真是十指连心哪,真痛!正在洗碗的奶奶一下子跑了过来,说:“孙女,你没事吧,疼不疼,用不用包扎一下。”我摇摇头,想:刺绣不是很简单的吗?为什么我会扎到手。我想了好半天,还是没答案,于是,我又试了一次。我按着刚才的方法,看的比较细致,终于,没有刺到手,我不知不觉的又开始骄傲起来,一不小心,把洞给穿错了,这时,我不知该怎么做,就想用蛮力把它给拉出来,“嘶”布裂开了一个大口子,这下,我彻底灰心了。这时,奶奶走了过来,轻声对我说:“孙女,加油,我们再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的,如果你这样就放弃了,长达你要走进社会,走向未来,你会遇到更多困难,加油,我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我听了奶奶的话,我又拿出一块布,开始绣了起来,这一次,我不但不马虎了,而且还很专心,最终,我绣出了一个可爱的小图形。

这次刺绣,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篇三:刺绣为伴】

一念之间,岁月流转,而蓦然回首,外婆仍以手艺为友,以刺绣为伴。

这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头发梳得十分认真,没有一丝凌乱。年轻时乌黑的头发已有如严冬初雪落地,像秋日的第一道霜。根根银发,半遮半掩,若隐若现。她一脸慈爱沧桑,在微微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悄悄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脸上条条皱纹,好像一波三折的往事。

但正是这样一位慈祥的老人,却似乎迎来了第二个叛逆期。不管怎样说她,她出门也总是喜欢穿着一件绣过花的老式背心,绣花背心破了又缝,缝了又破,缝缝补补,穿着破背心的外婆,似乎更步步生姿,嘴角流露出满满的愉悦。我看着外婆的背心,真想让她脱下来扔掉,都这年头了,还穿得那么老气。

外婆小的时候住在乡下,家里姐妹多,只有太公一个人出去打工,家里穷得很,而外婆从小就很懂事。外婆说:“让我最感动的事,我妈积蓄下来的一点点钱,都偷偷地拿去给我买了一件像样的衣服。”每当这么说起时,外婆都会溢出甜蜜的微笑,似暖阳,似春风,“但到后来,衣服有好几次破了,我妈也只用丝线绣出图案遮住。终于有一回,我壮着胆子让她给我买一件新的,她却意外的生气,还将我打了一顿。我并不生气,家里的确实是穷。后来我拿起那件穿了好几年的衣服来看,竟如此的可爱。那一顿打也让我醒悟,刺绣也可以编织出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我妈一针一线让我穿上得体的衣服,让我的生活充满艺术。”

多么真诚可爱的外婆!我知道,太奶奶教给她的勤劳朴实,她是永不能忘记的,这就是为什么她到现在,穿破了的衣服,还要用丝线补好,舍不得扔掉的原因。

外婆到现在还惦记着太奶奶,她总是很怀念那段刚接触刺绣的时光。外婆说,那时,她轻轻地坐在太奶奶的大腿上,太奶奶用她温暖的大手握着外婆的小手,母女一起将针穿入绣衣,又小心地把针拔起来,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想象着是一只鸿鹄在层层云雾中穿梭,从这头飞到那头,线与线之间交错着,形成了一点又一点的厚度。外婆喜欢不时看着太奶奶,月光悄悄的渗入房子,洒在太奶奶慈祥的脸上,恬静而动人,再转过身去,衣服上精美的图案便展现在眼前了。

现在只剩下外婆孤零零的一个人住在老宅,不变的是她对刺绣的那份热爱。也许是不甘于寂寞吧,外婆即使戴着老花镜也喜欢将衣料紧紧的凑到跟前。外婆年轻时刺绣,一定很美吧,像是深宅里的女子抒情,一针一线的温柔倾诉。空白的织物被赋予灵感,丰富而美好的想象点缀了单调的生活,筑出梦里江山与诗意年华。我惊诧眼前的精致和雅韵,并无意去打探刺绣背后的故事。无需解释,刺绣,为何是女子,是外婆心中的涟漪,那眉宇间的一抹娇羞,已使绣料上的春光四溢。

外婆的绣艺是极巧的。我们广东的刺绣并不是一份简单的手艺,配色与构图的要求都很高。色彩富丽而不俗气,用图多式,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如此高的标准,绣料在外婆的手上仍是一件什么有灵性的东西,能绽放其独特之处。

我见过外婆的一些作品,用手指缭绕着那些质感,温润如玉,缕缕丝线间交错横生,错落有致,几乎细如蚕丝,并将千万个线头藏得无影无踪,才能绣出树木葱茏的层次,水流潺潺的闪动,人物细腻的雪肌,眼睛炯炯的灵气,以及国画水墨氤氲的气氛,油画般的肌理和光影。那些图案,栩栩如生,静静宣泄在岁月的单当口,悄然绽放光华,大饱我的眼福,大饱我的心灵。抚摸着这件袖衣,不仅仅是一件呕心沥血的手工制品,更宛如外婆人生那般细密、精彩。

凝望着那件刺绣,恍然明白,外婆为何钟情于刺绣了。不仅仅是因为一直以来担负着传承手工艺术重任,那更像是外婆和刺绣,谈了一场亘古的恋爱,手随心走,意蕴缱绻,一针一线都是贴心的暖,惬意的感觉和对艺术美的向往,最终令外婆沉醉其中。刺绣,带给她随和平静的性格,令她远离了世俗红尘;刺绣,点燃她对艺术的热爱,点缀着她平凡的人生。

【篇四:在那遥远的小山村】

窗边,斜眸。几束伶仃的阳光,闪烁着灿烂的光华,与墙上那幅金框刺绣相互映衬,流露出几分温馨的味道。

目光,定格。那幅刺绣上,金色的阳光缓缓流淌。那明耀靓丽的五个大字,雄劲的,柔美的,刚正的,清秀的,飘逸的,缠绵于悠悠山水间——家和万事兴。那个“和”字格外的引人注目,它仿佛在低声倾诉着什么。

低头,静思。记忆突然被卷进时光的流转,蓦地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小山村,回到了记忆里的夏天。

盛夏时节,我与父母一起回到了爷爷的老家“付家村”。虽说是夏天,可这里却格外凉爽。静静行云,悠悠蝉鸣,淙淙流水,片片碧绿,映入人心。爷爷奶奶欢天喜地的迎接我们,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围坐在一起,与周围的山水田园绘成一幅和谐的风景。

不一会儿,便有许多亲戚邻居来拜访,大家聊着家常,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善意的笑容,亲切的问候,让我们心中涌起一股温暖与感动。在付家村里,人们相处都十分和睦,很少有人会吵吵闹闹。记得有一次,有两户外姓人家因房子占地的事情而吵了起来,乡亲们纷纷赶来劝说他们,让他们莫伤了和气又伤了身体,在人们的劝说下,这两家不但和好如初,而且还更加懂得了和睦的珍贵。

我和父母一起到处走走转转,铺满了白石路的两旁是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原野。走在路上,云淡风轻,花香弥漫,时不时有在田里劳作的熟人给我们打招呼,走过来聊会儿天,温和的笑着。每一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份珍贵的东西。那便是“和”。

“和”正是我们家族的家风家训家规,和谐、和睦、温和处事待人,俗话说:内睦者家道昌,外和者人事济。我们应该要奉行“和而不争”这个千古传承的家训家规。

还记得有一次上小学的时候,我和我的一个好朋友因为一点小事闹起了矛盾,开始我们一直冷战,彼此之间也不说话,冷眼相待。课间时,我望着窗外那棵有三四楼高的大树,大树上有一个鸟巢,只听里面传来叽叽喳喳的叫声,虽然看不到,但我知道里面的小鸟一定很和谐生活在一起。澄澈的蓝天上,几朵祥云悠悠的飘着,我倏忽间想到了我们家的家训,不禁十分懊恼和后悔,于是,我鼓起勇气,来到同学面前,说了一声“对不起”。这三个字,仿佛一束温暖的阳光,霎时间将我们俩之间的那座冰山悄无声息地融化了。心中的阴霾也尽数散开。“和”,让我守住了一份珍贵的友谊。这一次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和”的珍贵,让我懂得了“和”的道理与精髓。

祖辈们从小就在我们心中种下一颗“和”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已生根、发芽、开出了梦一般的花朵,“和”之花,盛放在四季,盛放在人们心中。它伴随人们的一生一世,一代一代的传承。

闭眼,聆听。“和”慢慢地诉说着它的故事。远方,那个小山村,“和”香依然弥漫,静流源远深长。

【篇五:遇见姑苏绣郎】

秋风推动着涟涟水波,苏州,这座清丽婉约的小城,四处可见小桥、流水、人家。在这儿,我遇见了他——姑苏绣郎。

来到苏州博物馆,带着随意走马观花一番的想法,我在场馆里随意游荡着。许是因为太过无趣,我埋着头开始刷起手机来。突然,身旁有一个声音响起:“这幅作品叫做姑苏繁华图,针法有十多余种呢!”往旁边一看,映入眼帘的是一位大哥哥,他穿着志愿者的马甲,戴着圆圆的眼镜,他并没有看着我,反而在看正前方的一幅绣品。

“这东西又费时间又费精力,要绣下这样一幅作品一定十分枯燥吧!”我随意扫了一眼,漫不经心地说道。身旁的人却严肃答道:“一针一线的确很费功夫,但唯有用时间的手纹,用掌心的温度才能抚平绣品的粗糙。”听了这番话,我不禁脱口而出:“你那么了解刺绣啊?”大哥哥看向我,笑着说:“我从事的职业就是苏绣啊!”我看他的眼神忍不住诧异了一些,他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缓缓说道:“哪怕在今天,很多行业还是有性别标签的,但是我想把苏绣作为我一生追求的事业,如果你想体验一番,我可以带你去我的工作坊感受一下。”

本来对于刺绣毫无兴趣的我被他所谓的“一生追求”所打动。一路上,他细细与我讲述着关于苏绣的历史,我看到了他眼里闪烁着的喜悦与激动。

到了工作坊,我随意挑选了一个简易的图案,随着大哥哥的手指尖轻轻一拨,我们开始了第一步——劈线,一根如同头发丝一般大小的线要被劈成8份、16份甚至更多,我不由得眼花缭乱,刚刚马马虎虎分完就要穿针引线,大哥哥娴熟而又快速地过了针眼。而我试了几次,未果,便打算放弃。他接过我的针,帮我穿过,说:“静下心来才能体会苏绣之乐。”后续也没有过多的言语,看他静默着,手中的活儿却一刻不停着。我不由得为自己的浮躁感到羞愧。再接过针线,深吸一口气,开始刺绣。照着大哥哥的手法,我小心翼翼地,连大气也不敢喘,深怕一抖便错了位。在纷繁的城市生活了太久,我第一次听见自己清晰的呼吸与心跳声。这样的静谧,似乎凝固了岁月。

完工后,虽然称不上精美,却有着满满的自豪感。看向大哥哥手中那朵半完成的牡丹。小小一朵,颜色却层层晕染。花心与花瓣的手法截然不同,将苏绣的“精、细、雅、洁”充分体现出来。这就是我们中国手艺人所代代相传的瑰宝——苏绣的魅力啊!

大哥哥的眉头从紧锁染上笑意,说道:“我的母亲是一位地道的苏州绣娘,我所有的成长印记都和苏绣有关。大学毕业后回了趟家乡,却发现苏绣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现状。尽管家里人反对,我还是选择从头学起苏绣。我想通过我的手将苏绣艺术在这个时代传递出更多的可能性。”

逆着窗外投射而来的阳光,耳畔的话语让我倏地觉得身前的人如此伟岸。一个年轻的肩膀用他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坚守扛起了传承大任。

世间的一切都是遇见,庆幸在这个美丽的地方遇见了充满魅力的苏绣,也遇见了坚守传承苏绣的他——姑苏绣郎。

【篇六:关于刺绣的作文】

每个星期的星期四的下午最后的一节课,是兴趣班,我的兴趣班是刺绣班。

开始上课了,我和毛衣她们到达后,老师说:“现在开始刺绣吧。不懂的可以问老师怎么刺绣。”

开始了,我准备好工具后,便开始刺绣。首先,我先看图片,是哪个编号,然后,我就拿出线来,找线上的编号。找到后,我就拿出针来,穿上去,我小心翼翼、胆小如鼠地拿着针,心里想着:“不要伤害我的手,不要伤害我的手呀!”最终我一穿,终于穿进去了。

穿好后,我就先绣小狗。开始了,我先绣小狗的头。我一针一线地绣上去,啊!不小心针到我的腿了,痛死我,这个害人精啊!不针一下人,会死的吗?

额,我只好忍耐,就算我烦,也得懂忍耐呀!谁叫我那么不小心呀!

我绣呀绣,我绣到绕弯的时候,我的刺绣便要绣一下,转一下。而我的同学便像小狗一样坐立不动,好像在发呆似的。

而她好像针无比的沉重,像一座山那么重啊!

终于,我差不多绣完小狗,但是,我的黑线不够了,只好去向别人借了,不然我的小狗就没有尾巴了。

我走向毛衣,幸好她还有许多,我便帮小狗补上它的尾巴,补上后,小狗已经完好无损。

我就开始绣花了。开始了,我就又像刚刚的步骤去做了。做好后,我穿上去后,我不敢打火,就叫毛衣打火。结果一不小心,毛衣打完火后,我没接住,而那刚熄灭的火苗,就碰到我的手掌上。啊!我的手呀!顿时,我的手像红苹果一样通红。

我就在心里埋怨她:臭小子,要不是你比我大,我早就把你弄死了!哼,不过我心里想了一会儿,因为毛衣帮我打了火,我都怪自己没接住就埋怨别人,我不对呀,我就跟毛衣说“对不起!”毛衣最后也原谅了我。

我一穿上去,跟着那个线一穿下去,再穿过来,反复,反复地重做。我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4点40分了。我要抓紧时间呀!我要认真起来。

而我的同学都不够比我认真,虽然我绣得不好,但是我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的。

最后,十分钟了,我便抓紧起来,最终下课了,我也绣完了。

这次上的刺绣课,真是太危险了,生气的时候,就想扁你啊!这次虽然刺绣完了,但我的手痛死了。

【篇七:成长的故事】

爸爸拿着几桶油漆、几个刷子喊道:“刷墙啦!”

我们一家三口赶紧搬好家具,在地板上铺上旧报纸,戴上太阳帽,各自开始了工作。

我提着油漆来到客厅,看着整面墙上那快要被空气抹掉的涂鸦,仍旧印在失去光泽的墙上。我不禁想起一些往事:在我刚学会写名字的时候,我特别兴奋,抓起铅笔就往墙上写下那一个个歪歪扭扭的名字,要不是妈妈的一番劝说,我的手掌心免不了那一顿惩罚。

雪白的油漆渐渐把这些稚嫩的笔划盖住了,盖得是那样严实、彻底。岁月抹上的一片淡黄,不一会儿工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

另一面墙上,挂有爸爸收藏多年的刺绣,上面绣着龙纹。当我小心翼翼地取下刺绣,掉出了一个纸团。打开一看,我惊住了:那是我写的第一份检讨书!我的脸似乎有点热。我仍清晰记得,那次为了早点回家,早退了,被老师罚写检讨书。在那时候,写检讨书是一件多么让人蒙羞的事情啊,直到现在,我依然在后悔我当时的决定。虽然事隔已久,也许老师早已原谅我,但我依然想把它丢掉——但我不能逃避这个教训,只是把它放到了抽屉里好好保管。

和爸爸一起刷完客厅的几面墙,我简直是累坏了。当我正想躺下来,好好休息一晚上,我情不自禁地拿出了那张小学毕业照——老师、同学个个笑容满脸,唯独是我,几乎没有任何表情,呆呆地望着照相机。也许在那之前,我就是这么一个小孩,心里只有赋予自己知识的老师和家长,还有几个玩伴,依靠着单纯的想法完成他们给我的任务。

我的房间没有刷上新油漆,墙面的洁净程度还算符合审美。只是窗户旁还有那一条条被风雨雕刻过的痕迹,书桌上还有一道道被钢笔描绘过的记号,床架上还有一幅幅被铅笔点缀过的图画……十六年来,我的历程和其他同龄人一样,充满了酸甜苦辣。看着自己从小不点长到一米七的个子,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光阴真的如箭一般快。

妈妈说,成长的路是坎坷的。看看自己的双手,曾经被冠以“怪物”的恶名——只因为手指上多出了一条独特的纹路。我也曾经对此生气过,发泄过,现在却几乎忘记了这么一件事。我渐渐在生活中习得了宽容,改变了以前那个小家子气的形象。从小到大,我挨了不少来自疾病的折磨,说也说不清了,就连我现在沙哑的声音也是拜流感病毒所赐。同样是惹来了别人的嘲笑、奚落,我没有作声。经验告诉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我压住心中的怒火,一走过就是初中三年。回头一想,其实也只是生活的一段小插曲罢了。

现在的我,渐渐意识到成长是一条曲折的路。但是,一路上,到处风景都是一样的美,充满了自己的怀念、期待,充满了别人的欣赏、评价。

【篇八:选伴侣】

从前,在骊山脚下,有一个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的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位善良、诚实、美丽、大方的姑娘,她特别喜欢刺绣,大家都叫她“秀”姑娘。她今年已经二十几岁了,向她求婚的人络绎不绝。

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秀”姑娘又像往常一样,在家里专心致志的刺绣。突然,一个二十四五岁的小伙子趾高气扬地踢开了她家的门。这个小伙子身高大约1。8米,头上戴着皇冠,脖子上挂着拇指粗的金链子,每个手指上都带着金戒子。他大摇大摆地走到秀姑娘跟前,傲慢地说:“我是‘钅’先生,家里有许多金银财宝,你嫁给我吧,我会让你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秀姑娘毫不犹豫地说:“对不起,我不能嫁给你。因为,如果我嫁给了你,整天不愁吃,不愁穿不求进取,我会慢慢生锈的。”‘钅’先生听了,骂骂咧咧地走了。

‘钅’先生刚离开不久,一位西装革履,脚蹬一双尖嘴皮鞋的年轻小伙子,大步流星地走到了秀姑娘面前,他看到秀姑娘正在刺绣,就眉开眼笑地说:“我是‘讠’,你嫁给我好吗?我有一张三寸不烂之舌,能把白的说成黑的,能把死的说成活的,只要你嫁给了我,我就会让天上掉下无数个大馅饼。”秀姑娘摇了摇头说:“对不起,我不会嫁给你的。如果我嫁给你,就会迷失自己。我不想不劳而获,我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讠’先生垂头丧气地走了。

送走了‘讠’先生,一位穿着花衬衫,铅笔裤,脚蹬一双牛毛色皮鞋的年轻人滑着滑板来到了秀姑娘面前。他单膝跪下,双手捧着一束玫瑰花,笑眯眯地说:“我是‘辶’,我会带着你游览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让你每天都过得多姿多彩,每天都充满刺激:滑滑板,坐过山车,去冲浪,去赛车……嫁给我吧!”秀姑娘听了,不紧不慢地说:“对不起,我不会嫁给你的。天天这样疯玩,就会迷失自己。”‘辶’听了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一个温文尔雅,衣着简朴的青年,轻轻地敲了敲门,得到秀姑娘的允许,他不慌不忙地走了进来,笑眯眯地说:“我是‘丝’先生,请你嫁给我好吗?我虽然没有太多的钱,但我会一心一意对你好的,我可以靠双手来赚钱的。”秀姑娘想了想,微微点了点头。

从此,秀姑娘和‘丝’一起刺绣,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篇九:匠心筑梦】

2019年是广州与奥克兰缔交友好城市30周年,5月18日我与学校的师兄、师姐们一起前往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奥克兰,进行文化交流。

我们准备了各种节目与礼物,送给新西兰的朋友们,其中我最满意的作品是广绣。

广绣,始于唐朝,是我国第一批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它代表着我们广东珠三角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

学习广绣慢工出细活,我要学习广绣人的“工匠精神”。

我的老师是著名的广绣传人王新元叔叔,我的作品是游弋在湖里的白天鹅,白天鹅的羽毛洁白如雪,颈项柔媚细长,它高昂胸脯在湖面上优雅地前行。

刺绣制作开始了!首先,我要做好劈丝——取出一卷蚕丝,用手指尖小心翼翼地把蚕丝分开三份,双手灵活地把三份像编织麻花一样把它们编织在一起。

对于初学者的我,每次编好一条蚕丝,至少需要三十分钟以上。

蚕丝编织完成,我在绳子的初段,抽出一根线,再把它仔细地分成四份,取出其中一份,准备穿进针眼。劈丝完成。

接下来是穿针引线,广绣的针非常的细,估计也只有牙签的大小,我习惯把针朝着明亮的地方,好看清楚针眼与线的位置。

我把线头紧紧捏住,然后凑近针眼,这时候我的手总会不由自主的颤动起来,稍一放松,线就穿歪了。把线穿针眼后打好结,就要准备刺绣工序了。

刺绣要按照图案的轮廓与方向,可以比图案稍大一点,一针一针的绣下去,每一针都要恰到好处地间隔2~3mm才能制作出密密实实与立体效果。

一针一线,丝丝缕缕,我的“湖中天鹅”制作了整整三星期。我手被扎破了无数次,也不能阻挡我把这份礼物送给新西兰朋友的热情与期盼。

广绣是一门非常难的艺术,追求精美细致,要求广绣者有工匠精神,我为自己完成这个作品而感到骄傲,经过这次广绣课程,我明白了即使更难的事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愿我的这份工匠作品,带给新西兰朋友最好的祝福。

【篇十:工匠精神】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面对开放的市场,一些国人掀起了千里迢迢去日本买马桶盖、高价抢购韩国电饭锅的热潮,不少外国人嘲笑我泱泱中华没有拿得出手的产品,没有工匠精神!

非是我华夏无工匠精神,而是传承这份精神的人在各行各业并不多见,从古至今中国不缺工匠精神。

精美瑶绣

“几代人传下来,我就要接好,绣好。”这是邓菊花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的话。家族事业的传承人使她接下重担,几十年来刺绣成了她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坚持不懈的她从一针一线中提高自己,从一幅一幅的绣品中充实自己,从一次一次的失败中激励自己,勤劳能干的她诠释了工匠精神的含义——使命感,如今的她本可以停止高强度的刺绣活儿颐养天年,然而作为文化传承人的她依然是挑起了传承瑶绣的责任,开设课堂,毫无保留的全心全意的传授绣技,这就是大国工匠,将刺绣手艺以及恒以久远的精神传承下去。

铁焊精工

“我认为工匠精神贵在持之以恒做好一件事。”这是高级焊接工人刘仔才的朴实语言,勤劳的他在铁焊岗位上一干就是十多年,夏日炎炎当人们都吹着空调吃着冷饮的时候,身穿厚厚防护服的他正盘缩在畸形管道的角落,扯着绳子举起重重的工具,焊接一个又一个破损的管道缺口。当记者问他为什么不让别人来做时,他笑了笑:焊接工作本来就艰苦,从业的人也就不多,新来的工人们又没有多少经验,像这种比较复杂且比较危险的工作区域怕他们应付不来,只有我来会好一些。几十年如一日的他每天都奔走于工作前线,身边曾一起学技的朋友早已离开工厂,有的被外国高薪挖走去到工作环境与待遇更优越的大公司,有的则是放弃焊接手艺另寻工作,还有的由于工作艰苦积劳成疾。他却说:也有国外的大企业找我,但是我还是认为我不能走,因为虽然国内的工作艰苦但我很快乐,我热爱这份职业。工匠精神包含着对职业的追求与热爱,更难得的是对此不论时光飞逝我心依然的坚守。

文化古迹

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一艘巨轮,巨轮上搭载着无数国人凝结的心血与汗水。长城、故宫、颐和园,莫高窟、始皇陵、布达拉宫,大运河、都江堰、郑国渠、灵渠,苏州园林、大足石刻等等,一砖一瓦都凝结着中国古代人民血汗与智慧。他们把技艺生命献给了古迹,把精益求精的追求托付给时光,把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工匠精神流传至今。如今,在二十一世纪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注重品质,开始注重创新,开始注重传承,他们有的拿起针线在一幅幅传统刺绣上罗织,有的举起电焊在三十多度的高温下焊接,有的在精美的陶瓷上写下不足毫米的小字,还有的在广州的民间小巷摔碎那一个个不完美的手拉壶,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工匠!

他们也有着共同的执着,肩负使命、热爱工作、精益求精、持之以恒,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的追求——工匠精神!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