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桂花】
八月桂花飘香,香飘十里,而十里之内有我,许久未闻花香的我自然是被吸引了过去。
在我的印象中,桂花是一种很可爱很香的花,除了让人感到赏心悦目,其他的用途也不少。可以酿成桂花酒,把桂花泡在酒里,加一些白糖,密封几个月,等到在打开的时候一股许久未见尘世的香气扑鼻而来,有点飘飘然的感觉。不知道这些桂花是否还记得,几个月前当它们都还长在树上的时候,也是这般的吸引人。待到品尝的时候总能从苦中品出甜,就像是在告诉人们苦尽甘来的道理。亦或是将桂花晒干做成糖桂花,再做成桂花糕,也是一道美味。
近看桂花,桂花很小,一朵只有小拇指的一丁点那么大,但结在桂花树上,从远看,花却还比叶多了不少,走近看,才发现,花虽然很小,但却有很多,一丢丢累积成了一大丛,在繁华的树叶当中,相衬起来也不显少。一朵桂花有四片花瓣,每一片花瓣都是水滴形的,捧在手里,就像一个可爱的小娃娃。远看桂花树,有的是桂花多于树叶,似一片花海,有的则是大片叶林中探出星星点点的桂花,好似娇羞的姑娘探身看她心爱的人。
花草树木城市里固然有很多,但到了秋天,开的最旺盛的就数桂花了。我一直喜欢桂花,除了形状美丽,桂花的香也是她的一大招牌。试想,你独自漫步在小路上,突然看到为秋天点缀的桂花树,欣赏着桂花,吸允着芬芳,如置身于一片仙境。桂花的香气就像是仙女的丝带,有型却无形,却总能让你魂牵梦萦,你如今到哪里去寻得这秋色如许?
桂花飘香十里,但这并不是一两朵桂花就能完成的使命,也许一朵桂花微不足道,当一阵可树的桂花却截然不同,这恰好印证了一句话:团结就是力量。然而若是没有桂花叶,满树的桂花就会显得单调无味,这两者相互衬托,相互补充,懂得付出,这也是我喜欢桂花的一个原因。
桂花的美永存于我心中,愿明年依旧可欣赏这良辰美景。
【篇二:童年的清香】
“桂花糕,桂花糕,香甜的桂花糕!”大街小巷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和老奶奶操着泰州方言的叫卖的声如同哆啦A梦的时光机把我带回了童年……
桂花树下,我笑着、跳着,手中拿着外公做的竹蜻蜓,“呼”的一声,竹蜻蜓便飞得老高。外婆端着一盘香气四溢的桂花糕,一边往树下的小圆桌上放,一边招呼我:“小雨,快来尝尝这糕。”我像一只饿极了的小猫,朝着外婆飞奔过去,伸手便去抓糕。“等下,小馋猫。”外婆一边刮我的小鼻子,一边抓住我黑乎乎的“猫爪”,放在她围裙边的那条毛巾上擦着,我迫不及待地抽出双手,抓起一块狼吞虎咽起来,外婆便会在一旁慈爱的笑着:“慢点吃唉,我的小祖宗,没人和你抢!”
八月是桂花盛开的季节,翠绿色的叶子里点缀着一簇簇淡黄的小花,隔得很远的距离也能闻到阵阵清香,小雨过后的桂花香气最为浓郁。绵绵细雨后,桂花不会被打落多少,留在枝头的花朵都是晶莹剔透的,真想用水晶烧制出来的。最妙的是那香气啊——雨水的清洗下香气不但没有冲淡,反而更加浓郁。那沁人心脾的清香能绵延十几里,整个村庄都浸泡在其中了。
这时外婆便会提着篮子,踩着竹梯上去摘桂花。每每这时,我总喜欢和外公一起扶着梯子,时而仰着头叫着“外婆,那边…那边有一大簇”当外婆把我指向的那簇摘下的时候,想到又可以做好多好吃的,我便开心得哈哈大笑。收获的喜悦在桂花树间回旋荡漾。
摘下来的桂花,可以清洗干净,和在米粉中蒸桂花糕。做好的桂花糕软糯无比,桂花的清香也就蕴含在其中了。桂花糕要用的桂花其实不多,剩下来的外婆便会在一个好天气里将他们放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储存在罐子里,或者腌制成糖桂花密封起来。想念桂花的清香时,便可以取出一些泡茶喝,香气便又会萦绕在唇齿之间。虽然外婆每年都会做这些东西,可我却怎么也吃不腻。
如今,一到周末就因为各种活动和补习班交错,很少去看望外婆了。可童年的清香气,一直在我的鼻尖,久久不能忘怀。
【篇三:外婆家的美食】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我对这句话非常赞成。我是一个“吃货”,对吃嘛,颇有一番研究。
我家每次吃南瓜的时候,总会分两部分,皮和馅,恐怕你会说,皮怎么能吃呢?告诉你,我家的南瓜皮是用来做包子的。
外婆喜欢做包子,用南瓜皮和面粉做的包子,皮软软的,很Q弹,馅儿是用芝麻和糖桂花制做而成的,吃一口,就会有糖汁流出来。
包子皮儿
做包子,首先要和面粉。外婆先倒半盆面粉,接着加一些水,再把南瓜皮放在里面,最后再用力的揉一揉。
别以为揉完就行了,必须放在焖烧锅醒一醒,这样,面团就会发酵鼓起来,每次,外婆都会用手按一按,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不过,好吃就行了。
包子馅儿
包子馅里用的糖桂花就由我来做了。
我家院子里种了几棵桂花树,我会先拿一个大盆,然后使劲摇树,就会有桂花落下来,然后再摘一些,摘个100——200g就差不多了。
回到家,我先秤一秤,按照2:1的比率来放糖,最后放在瓶子里腌一周左右就好了。
外婆先擀皮儿,用面粉和南瓜和成面皮再擀成圆形,然后放点芝麻和糖桂花,一个个黄色的包子就做好了。
煮好后一开盖,包子香味扑鼻而来,咬一口满嘴的香甜。啧啧啧,真不错!
美食,各个地方都有,每家每户中的美食也不少,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啊!
【篇四:一杯枣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每次唱起它,心中就会涌起特别亲切的感觉。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这是一个敬老的节日。外婆每天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照顾我,我该送什么礼物给她呢?我想了好久,都没想到,目光扫落在厨房里的一大包红枣上。咦!书上不是说枣茶有补血养颜、健胃补气的功效吗?嘿嘿,我泡给她正合适。
为了给外婆一个惊喜,一切都在悄悄进行中。我拿出那包红枣,精心挑选又大又圆润、颗粒最饱满的枣子,把它们洗的干干净净,放入准备好的玻璃杯。可是,只放几粒枣子会不会太单调呢?听说枸杞有明目的功效,给眼睛老花的外婆吃正合适,再放点糖桂花,那么色、香、味就都齐了。接着,我倒入开水,搅拌均匀,瞧着枣子和枸杞上下翻滚,颜色更鲜艳了,散发出阵阵清香,一杯“孝心枣茶”诞生了,完美!
我捧着枣茶,恭恭敬敬地端到外婆旁,说:“外婆,您辛苦了!今天是重阳节,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这杯枣茶是我亲手为您泡的,祝您健康长寿!”外婆又惊又喜,抿了一口,舒心地笑着:“这是我喝过的最美味的枣茶了!”外婆的幽默口吻把我逗笑了。“这是我精心为您挑的枣子,尝尝”。她舀起一颗枣,细细品味着。“甜,真甜啊!”外婆一抱把我抱在怀里,我隐隐约约能看见她眼里闪着泪花,这是幸福的泪花啊!
此时,我耳边仿佛又响起那首歌,“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外婆,您的恩情我一生都无法报答。
【篇五:四季的味道】
人生百味,式口为珍,为五味遍尝,人生方不虚度。
——题记
味觉,是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四季的味道令我无比沉醉。
春
春天的味道对我来说,一定是香椿头的味道。新年的第一场春雨过后,被春雨滋润过的香椿树便开始卯着劲野蛮生长。初春时节,一股异香便渐渐铺开。
春天吃香椿,是南方人特有的一种习惯。在我的家乡每到这时,菜场里,菜篮中,餐桌上都会被小小的香椿圈出属于它的一片大大的天地。香椿的香很难被所有人都喜欢,它很奇妙,爱的人将它视为珍馐,厌的人将它视为杂草。它的味道是春天独有的,清新中夹着些许清凉,有时闻着闻着就上了瘾。
不时不食,这种时令性极强的野菜,只需几日,嫩芽变老。所以每逢香椿盛时,屡屡能见其霸占我家餐桌一隅,以至于将这异香刻于心间,久不逝去。
夏
栀子花香是专属于夏季的。小区的广场四周,植满栀子树。入了夏,便迫不及待的绽开。这时,晨练的人多了,大概就为在这花香里多浸一会。猫咪也总爱在这时窝在栀子树下,鸟儿亦绕着它们翻飞。
家人隔天就会买一束栀子花,养在水里,放进空调房里。炎炎夏日,在凉爽的空调风里嗅到这么一抹花香,再燥热的心都会变的清凉。
闲时,妈妈总会挑几瓣花,用泡过花瓣的水洗米。夏夜的一碗飘着栀子花香的白粥是我对夏天味道的全部印象。
秋
“赤豆糊好了”带着手套端着一锅赤豆糊的老爸喊道。妈妈和我一起冲向冰箱,拿出一罐我们垂涎已久的糖桂花。“少放点啊,本身就很甜了”。洗着锅的爸爸不忘叮嘱到。我很妈妈人手一支大木勺,满满的舀出一勺糖桂花,重重的撒上。
如琥珀似的糖浆裹挟着一颗一颗饱满的桂花在深色的赤豆糊上流淌。听到爸爸临近的脚步声时,我和妈妈迅速搅拌,直至它已微微漾出了一点粉,在满足的吮吸这勺上残留的甜蜜。
对于一个嗜甜的南方小孩,秋天的甜香最不能忘。
冬
水芹是我唯一能接受的芹菜,长在水边。那香味是它专属的。在几根水芹过年被塞得脑满肠肥之后,几根水芹就使人神清气爽。它的味道便在此时被刻进我的味觉记忆里。
十余个春秋,我尝到了四季不同的味道。这些味道不仅属于四季,它是家的味道更是爱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