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考试】
谈到考试,绝对是最让学生痛恨的制度,没有之一。它能考得你头昏脑胀,甚至忘掉自己姓甚名谁。
譬如数学,考之前你必须清除脑中无关的知识,让数学字母与公式定理充满你的脑海,忘了所有无关之事,让什么夏商周、什么写作六要素、什么经度纬度都滚出你的脑海。
可清除完后,却发现本来储备就少的知识变得更加匮乏。面对那些恐怖的定义:代数、系数、次数、指数、单项式、多项式、奇次幂、偶次幂等等,各种让人头晕眼花,站不住脚的可恶定义时,毫无还手之力,被吊打得怀疑人生。得,100分的试卷能拿20分就不错了。
在椅子上呆坐一小时后交卷,又得马上去考语文。原本脑中的知识已被数学加上了条条框框,规规矩矩的,结果又遇到语文这种灵活多变、东抓抓不着、西摸也摸不到的科目,当呆板的脑子遇上轻捷的考题,想回答到点子上,就像笨拙的大象想抓到苍蝇一样难。
写到作文了——“父爱如山”。冷寂许久的心又忽然要你掏心掏肺地抒发情感,可数学冰冷的符号中哪儿有爱?可写不出爱,笔下便僵硬如石,这样离低分作文又不远了。
倘若你真的酣畅淋漓地抒发一番情感,可下午还要考历史呢,这抒发着、抒发着,万一把历史知识也抒发了咋办?那又得是个二十分了。
如此一天,晚上才终于步履沉重地回到家,迷迷糊糊地睡一觉后又得回到学校继续第二天的考试。
考完试后没有喘息的时间,仿佛阅卷机器般的老师们会极恐怖地在两天内改完试卷,并发下来。伴随着试卷一并发下的还有豪华作业——“试卷订正反思大礼包”与“父母男女混合双打体验套餐”,免费包邮,还不给退货。
“享受”完这些好得能让人脱层皮的服务后,还得受父母一顿爱的教育,通常五千字起步,上不封顶。内容主要都是什么,父母小时候成绩都很好,初中时门门学科班级第一,最低没下过九十五分。询问同学后,发现他们的父母小时候也都是年级前十,最不济也是班上前五的成绩。我于是有一个问题:难道天底下所有父母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辉煌过去?
真的猛士,敢于面对繁复的考试与成堆的试卷,也敢于面对父母那啰啰嗦嗦的教诲。可我不是英雄(当然也不是狗熊),面对考试我也慌得一匹。面对分数我只能坦然,考好不飘,考砸不丧,考完后认真订正,详细反思,再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是啊,不努力你都不知道试卷有多难,多恶心多吓人。
这当然是玩笑,但的确也包含我内心的想法。我希望,哪天我也能上台把这分享给其他同学,到那时迎接我的——当然不会是班主任余老师掷出的粉笔。
【篇二:我爱水彩】
我生日的那天,我的爸爸送给我一盒水彩。我那精致、美丽的彩笔盒里,住着一家水彩兄弟姐妹,他们互相关心,互相帮忙,共同描绘大自然的秀丽风景,勾画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向往。它们小巧、可爱,身着一套套不同颜色的古典衣裙,头上端正地戴着白色礼帽。
那蓝色水彩像一位忠实可靠的法官,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总爱用自己的理解去抒发内心情感,那滔滔的江水,波涛翻滚,气势如虹,犹如千万匹骏马正在奔腾、吼叫;那蔚蓝的天空,万里无云,好像浩瀚的大海,荡起层层波浪,这就是蓝色的杰作。
性格文静柔和的黄色水彩,像一位俊美的少女。它虽然没有红色水彩的浪漫色调,绿水彩的青春活力,黑色水彩的朴实无华,却有一股温暖、安静的气息,仿佛是一朵朵如纱的白云在缓缓地移动,又似一片片枯黄的落叶在静静地诉说。
水彩们,一群可爱的家伙,他们将要去追赶潮流,抒发自己的观点。用他们的朴实、浪漫、柔美的线条,去诉说他们对生活的理解。
亲爱的小伙伴们,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辉煌灿烂的21世纪里,我们也像水彩们一样去勾画祖国那繁荣富强、绚丽多彩的明天,让我们为生活增添颜色,让世界变成多彩多姿的一幅画,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我爱你们——我的水彩。
【篇三:中秋佳节谈婵娟】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宣兵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
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
【篇四:没有你相伴真好】
明月,有你相伴,真好!
我喜欢明月,不仅因为她有一段美丽的的传说,我还喜欢她目光的轻柔,喜欢她玉盘似的晶莹,喜欢她小船儿似的宁静,喜欢她眉梢似的精致。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就犹如我的人生一样,时聚时散,从小到大,只有明月一直在陪伴着我!明月,只有你在我失意伤心时用温柔的目光抚摸着我,像泉水一样常年清凉的慰藉。我喜欢幽深雅致的夜,因为那时会有你。你总是躲进云里和我玩捉迷藏。这时,我会因为找不到你而生气,你见了吓得立马从云雾中跳出来,轻轻地向我道歉。多少个夜晚,我都是倚在床边或是休于树下抬头仰望那一轮皓月在黑暗中发出着淡白色的光晕。借此映衬着当时的心情。
那一轮月亮不会像云一样,风一吹便消逝得毫无痕迹;也不会像飞鸟一样,放眼望去,只听得一声翅膀扑打的声音;更不会像一株蒲公英一样,甚至不会想到自己下一个扎根的地方……它——只是这样静静地嵌在黑色绸缎上的一点,看尽人世的万千变化:潮涨潮落,花开花败,云卷云舒……同时也见证了我的喜怒哀乐。
正因为它的静,遇事不顺满心忧愁时,都会对它尽情抒发。最早接触,琅琅上口在每个人的嘴里的便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下霜”当时的自己还只认得“床与月”这两者实物,其他的却不知诗人在借月抒发着何种情愫。知道有一天自己独自一人倚在窗前小椅思索时才体会到作者的那般凄凉。
美丽如你,将温柔的月光洒向大地,寄托着千万留守儿童的思念,借着轻柔的晚风,寄给远方的父母。在你的面前,我不在孤独,我可以任意地发泄心中的优愁,可以倾诉心中道不尽的苦。
明月,因为有你,我不再孤单,在漫漫的成长路上也有了一丝慰藉。有你,真好!
【篇五:老师的教学方法】
翻开记忆的图册,里面有许多酸、甜、苦、辣、咸的回忆。其中有一个充满阳光、洋溢着快乐的美好回忆,那边是我与张老师时相处的回忆。
张老师是我小学时最喜欢的语文老师。他长着一张俊俏的方形脸,戴着一副博士般的眼镜,整个人看上去充满了阳光,一看就是个“美男子”,真是“人中吕布,空中太阳”。他那帅气的长相尤其是他独特的教学方法让我终身难忘,给我带来重要的影响。
想知道他的独特教学方法是什么吗?其实是给一些人的作文打满分。曾有好几次,我的作文打了满分。我为此十分不解:为什么我的作文写的不是很好,却能打满分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去问了张老师。张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其实作文的好坏并不在于它的语言是否有多么优美,而在于它是否抒发你最真实的感受。一个虚假的事件,即使用最好的语言去装饰,也是在做无用功。一个真实的事件,哪怕它的语言不是那么华丽,只要抒发真情实感,就会打动老师。因此我觉得只有抒发真情实感的作文才是好作文。”他的话成为我以后写作的原则。
关上记忆的图册,那份美好的回忆仍然在我的大脑里。感谢能遇见你,与你相伴!您辛苦了,张老师!
【篇六:以寻为题的作文】
我寻得千古的风流,寻得历史的沉淀,寻,唯只一字,却寻得我内心永远忘不掉的古人痴情。
李白
你独自一人坐在草地上,你望着天上的那轮明月,捧起一杯酒,一饮而尽。淡淡的乡愁涌上心头。你背井离乡,希望有人能赏识你的才华。只可惜“千里马”众多,“伯乐”却是分少有。一首“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抒发了你怀才不遇却毫无办法的惆怅,只能饮酒写诗来宣泄内心的愤懑……
李白,我寻到了你的心怀大志,却又淡泊明利的品质。
孔明
你一生清贫,本想隐居深山,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却受刘备三顾茅庐,你便毅然出山。足智多谋的你,收到了周瑜的嫉妒,百般陷害你,你却并不计较,宽容对人。等到曹操十万水军进犯,你丝毫不慌,镇定自若。再“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削弱了曹军的兵力。刘备临终之际,你在床头嚎啕大哭,连连拒绝了刘备让你称帝的请求。《出师表》更是将一腔忠心抒发得淋漓尽致。
孔明,我寻到了你的聪明智慧和忠心为主。
寻得历史得情怀心中沉淀,寻得古人的心境的品味,寻品质,寻风骨,寻自己心中所敬,心之所往……
【篇七:苦】
物质与人类社会总似乎息息相关,物质可以比喻人品质,性格等等。味道也是如此,酸甜苦辣,对应的便是人们一段段过程与经历或者是时代的伤痕。
古代是一个“远”时代,交通不便,马车已经是快捷的交通工具。贬谪赶考,流放上任,都是人们分离的原因。这一离开有人是几个月,有的是几年,有些人再也没有回来。分离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面。这种离别之情,唯苦才能充分的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埋在心底的味道,只有自己领悟的最为透彻。
木心之语:“并非怀念车马太慢,只是怀念一身只够爱一个人”,此语此情,何不映射出他对情的忠贞不渝。爱情也往往是古人诉苦的那个味道,因为分离。柳永不想离开抒发痛心之语: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何等的愁苦弥漫。许久不见爱人的晏殊也把苦思化为文字写到: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现在我们古诗中那些为爱情而抒发的诗词,淋漓尽致的展现了古人那段低入泥土的情感。
转眼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动车地铁遍布。现在想见亲人和爱人,说不定数小时就能见到对方,这便是古人梦寐以求的,这也是我们感受不到古人那种痛苦的原因吧。
唯有情能映苦,人有情。
【篇八:《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改写】
我是李白,我爱好饮酒、旅游且自认为浪漫。在与好友孟浩然离别之后,我写下了这首诗。这首诗包含了我对他的思念之情。
我与他相识,是在那次旅游时。
那一年,我闲来无事,乘着船从四川沿着浩浩荡荡的长江东下,一路上游览了各地的美景名胜,让我流连忘返,来到襄阳,是我听过著名的前辈诗人孟浩然就隐居在这儿城东南的鹿门山,于是便迫不及待的去拜访了他,我们两个交谈了很久之后,他见到了我写的诗,没想到竟对我的是赞赏有加,想想心中还有点激动,因为我们两个人志趣相投,不久就成了很好的挚友,我于是就在这长期游玩,我们两个一起到别处去欣赏无法欣赏的独一无二的景色,沉醉在这山水之间,自由而愉快。这样的美好宁静,你也不知持续了多久,我得知我的好友孟浩然将要离开这去往广陵,我心中不免有了几分遗憾、伤心。可也没有办法,我只得托人带信给他,与她相约某一天在江夏相会,借此抒发各自的思念之情。
几天后,我们两人如期而至了,我们在黄鹤楼边愉快的重逢了,各自都抓紧了这短短的时间来抒发心中的不舍,留恋。又是几天后,他就要乘船东下去往广陵了,我着急慌忙的跑来江边,幸好赶上了,我伫立在江岸,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喘,似乎忘记了刚才,只不过我一时一刻都不想错过,我望着一叶孤帆,远远而去,渐渐消失在一片碧空中,只剩下的浩荡的江水奔流在天边,我一边送别,我的心也一起跟着飞翔,胸中有着无限的诗意随着江水荡漾,望着那孤帆渐渐远去,惆怅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便写出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