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经典与流行】
依鲍勃伦所言“人们通常不去做他们觉得对的事情,他们选择做比较方便的事情”,网文的大量涌现似乎情有可原,但也确实有些问题。
首先,作家既不是风向标也不是指南针,不需要改变自己的方向才能获得存在的意义。作家顾名思义是以写作为目的,陈忠实起笔《白鹿原》前曾对朋友许诺将创作出一部用来垫棺材的作品,反观现在的网文作家,他们所希冀的不过是一套垫房子首付的商品。书籍的意义已经从传志言道的火种化成了谋财获利的工具,作家的身份也从文化的传承者转为了文化的贩卖者,缪斯女神的魅力逐渐被香车美女所取代,这也许很现实,但也很可怜。
其次,努力去适应所谓的“流行的阅读取向”本就是非常可笑而又可悲的举动。当直播时代来临后,各种无底线的视频在网络上流传,目的不过是跟紧潮流,赚些流量和噱头。而在网络文学的圈子里,这种现象更是曾出不穷,为了迎合“流行的阅读取向”,抄袭盗版已经屡见不鲜,雷同的情节与人物源源不断。网络文学开始逐渐变得同薯片一样,虽然品牌众多,但本质上还是一个马铃薯,也不曾有人想过做个薯条尝尝鲜。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工业化,流水线生产的产品,模样类似,质量也还堪忧。
作家大致分两类。一类如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自道“为少数的幸运者”创作,另一类则为了启迪民智,为平凡的大多数发声。但遗憾的是,在社会上,前者寥寥无几,而后者发出的声音大多也不堪入耳。至于读者,很多人无心考虑如何能成为那少数的幸运者,他们甘心沦为平凡甚至愚昧的大众,原因也很简单——毕竟这比较方便。
“流行的阅读取向”似一池水,当这池水清澈宜人时,大可不必故作矜持,但当这池水肮脏混浊时,也应该有弃之不顾的魄力。有识之士自当远远避开,至于那些一跃而下,甚至互相吹捧之流,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至于混得一身脏水,他们想必不会在意。
真正的作品并无必要理睬当世人的检验,它唯一的审判者是时间。在十年之后,一定有人会再次想起“白嘉轩这辈子最引以为豪的是娶过七房女人”,但未必会有人继续念叨着唐家三少和他的史莱克七怪们。
流行不过是时间的奴隶,可竟有人甘愿沦为奴隶的奴隶,这是何其傻也。
【篇二:好奇】
我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的人。我的好奇心不是针对多方面,只是针对别人的笔。你会想:笔有什么值得好奇的?这我也想过,可还是忍不住地去看别人的笔,几乎我们班的笔都给我看遍了,但我仍然反复地去看他们的笔。看厌了就跑到隔壁班级去看,不管他们怎么训斥,我就是迟迟不肯离开,直到他们摆出要打人的手势时,才依依不舍地走出教室。
在笔中,让我最好奇的还是钢笔,我对钢笔的好奇心远远地高高出了水笔。最近,班上流行起了一种叫“凌美”的钢笔,我一旦看见了就把它握在手上不想放下。当然,我最喜欢的“派克”不能不提。寒假的时候,妈妈带我到新华书店去买钢笔,我也把那里现有的“派克”都“解剖”了一遍,可惜太贵,最终没有买下。
我一旦喜欢上一件东西,就会对它产生巨大的好奇心。不过,请注意你的笔,不然马上就要被我拿来做“解剖”实验了。
【篇三:自传的优秀】
神采奕奕,落落大方。弯弯的眉毛,右眼下方镶嵌着一颗独一无二的痣。长得像金丝猴。别人都叫我猴子。
我有很多爱好,有很多的成就:喜欢打篮球,打乒乓球,下象棋,还有听笑话。至于成就吗?
我性格丰富:执着,做事有始有终;粗心,数学专门计算错误;胆大,上课举手,有什么说什么;急躁,常常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坚强,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泼辣,常常在吃亏后把别人说得狗血淋头。
最爱:色彩中我最喜欢金黄色,我认为,在生活中,人最需要的就是这种金黄色的鼓励、自信与成就。在书刊中,我最喜欢《生命制高点》。因为,在这里的残疾人使我知道:生命在于奋斗和拼搏。
人生信条和目标:我想,怀着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心,我一定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我一定能看到世界上最美的太阳。
我,要做自己。齐白石老先生曾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走不出前人的框架,自然也就不会有自己的天地。当流行泡沫小说时,我感觉那时在浪费时间,当流行网络游戏时,我感觉那是在虚度青春。要做自己,看清真实的我,拿出十二分的信心,告诉自己:我就是我,凭什么跟他一样?!抛掉那些人为的浮华雕饰,亮出自己的王牌,追求自己的个性,做我自己,最好!
既然你诚心诚意地发问了,那我就大发慈悲地告诉你:年仅13,性格开朗,能言善辩,活泼可爱,郑伟涛涛仔是也教育互联。
这就是我,一个天真型的阳光男孩儿。
【篇四:快乐圣诞节】
说起今天,大家一定都知道是什么节日,对吧?答对了,就是圣诞节!我知道,班上的同学肯定没有一个不期待!好,现在倒转时间,上午8:03……。
但是,这几天,我们班上一直飘荡着一阵阵香香的味道;仔细闻闻,嗯!有草莓的味道,有香芋的味道,还有麦香味……对,我们班流行奶茶啦!
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吃还是要吃的!果然流行啊!没过多久,我就看到王欣婷在吃优乐美奶茶,周围还围着一大圈人。香味的无形手带着我往王欣婷那走,然后像别人一样对她说:“我想要!”然后当然是,我的嘴巴享受美味的时间了!优乐美奶茶真美味啊!仿佛我正身在梦中那种轻飘飘的感觉。突然“嘭”的一声落地,怎么回事?奶茶吃完了!唉,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
我又闻到了,那种轻飘飘的味……寻找来源!哦,原来是王秀。我沿着香味大道跑过去,嗯!得到了一座“小山”!
可我这个堂堂正正的吃货怎么可能只满足这一点?
晚上,妈妈带我去了“新一佳”,我自然是买了两盒“优乐美”奶茶。
好了!奶茶!我来了!
【篇五:奶奶的烦恼】
奶奶啊奶奶,您哪来的那么多烦恼?
——题记
所谓的“弯得福”
一次,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爷爷家,我和妈妈做英语发声练习,爸爸和奶奶在厨房里忙,做完之后,我去厨房里看了看有什么好吃的,当我看到最喜欢吃的火腿肠放在案板上时,大叫一声:“wonderfulsercet!”奶奶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一头雾水地问我:“弯得福?”应该是因祸得福啊,你绝对说错了!”
我尴尬地跟奶奶解释:“英文,弯得福,就是太棒了的意思。”奶奶愣了一下便开始了:“这些中国人非要学洋鬼子……”奶奶开始了长达七分钟的演说,来了,还不忘一句:“愁啊,这年头变了!”
一句“wondeflul”就能迷了奶奶的耳,迷了奶奶的头,烦了奶奶的心。
奶奶看时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过了三年,变了城市,变了国家,没变的,是奶奶的烦恼,奶奶的心。
又一次来到了奶奶的家,为了这一天,奶奶花了不少心思打扮,还穿了一件今年流行的松垮的上衣和一条紧身牛仔裤。
一到奶奶家,奶奶就笑了,可又一看,妈妈马上又是一张严肃的脸。她悄悄问妈妈:“闺女啊,我儿子是不是今年穷了?”妈妈茫然地回答:“没有啊!”“别骗我了,你看你穿的,上面就块布随便裹了一下,裤子还小了,你看看你!”
妈妈哭笑不得:“妈,这是时髦,今年就流行这么穿。”“好好好,我说不过你们年轻人。”奶奶起身就走了。
当我们要回家的那一天,奶奶塞给妈妈几百块钱,对妈妈说:“以后想买啥买啥,别再穿得这不合身的衣服了。”妈妈不知所措地在那儿站着。
时髦迷了奶奶的眼,烦了奶奶的心。
尾声
奶奶,多看看现在,看一看,时代变了,别再有这么多烦恼了!
【篇六:碎片化生活】
现在人们都过着碎片化的生活,却并不知道碎片化生活的利弊,甚至连其意义都不了解。何为碎片化,就是将一天的生活细化,分为很多琐碎的小部分。在这个充斥着碎片的时代,我们的灵魂和世界也都随之碎片化了。
我认为任何事务的产生都是因为欲望与渴求,碎片化生活也不例外。碎片化生活的出现正是为了迎合在现在这种快节奏社会中生活的人们。这种为了节省时间而产生的生活方式,企图让大众在更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人们欣然接受了这种生活形式。但时间的便宜岂又是那么好占的?
现在碎片化的阅读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形式。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在两件“大事”之间有很多细碎的小时间,人们就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拿出手机,看一两页书,长时间下来也能读不少的书。但这也并非只有好处,一旦因为这样而放弃长时间的静心读书的话,你就会失去读书最本真的乐趣,不会花时间去思考,也就很难再从书领悟到些什么。这样的话,读书的意义何在。
碎片化的信息也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现在微信,微博等分享交流信息的方式盛行。我认为我们都应该问自己“今天又把多少时间浪费在了看这些琐碎却没有实际作用的信息上”。这样下去,我们就会丧失对信息的判断能力,大脑就会“如破烂橱柜臭油坏酱悉贮其中,其龌龊亦耐不得”。虽然用手机就能聊天的确很方便,但是在我看来,这样边聊天边干其他事只是在与冷冰冰的手机屏幕消遣时间罢了,并不真实。正真的聊天应该将手机放到一边,面对面,能看到对方反应与表情的沟通。
既然碎片化生活因人自身而起,那么改变碎片化生活,也要从自身开始。时间是公平的,每人每天都是24小时,谁也不会多,谁也不会少。那为什么有人活得从容有人活得匆忙呢?匆忙的人看似抓紧时间,其实是最不会运用时间的。当我们都在向前奔跑的时候,不妨驻足倾听,而不是用碎片化的生活将生活变得四分五裂。
但是想要改变碎片化的生活,不止需要单方面的努力,也需要一些当今流行的方式做出牺牲。我们应该为世界的改变而做出改变。那就让我们从一案、一椅、一杯茗、一册书的生活开始,使心灵得到升华,灵魂得到恢复,打破碎片化的拷链,做一个本真的自己。
【篇七:我的姨姥爷】
姨姥爷?这个词给人的印象不会太深吧!毕竟他们都是上了些年纪的人和我们沟通不到一块去,他们也只是无聊时打打牌、聊聊天……可我的姨姥爷,却是个名副其实的“老顽童”。
追求年轻人的时尚
他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身子骨到是还挺硬朗,看上去又那么显年轻,这让他引以为傲,那么爱他那把“老”骨头,这必然要好好打扮打扮自己,因此,他追求年轻人的时尚——从头到脚,一身的名牌。今年流行什么颜色,流行什么款式,姨姥爷都一清二楚,还像年轻人那样热衷于收集各种帽子。他搭配衣服的风格更叫人学不来,穿得虽然花哨,却又那么得体……对此,我不得不佩服他。
孩子气
“挺大人了,怎么还像小孩子一样呢?动不动就生气……”姨姥爷几乎不会发怒,却总因为些小事犯孩子气。什么天气不好啦,人家拿他开小玩笑啦,打牌忘记叫上他啦什么的……他一生气就自己坐到一边,侧着头,皱着眉,胳膊盘着,嘴里叨念着,显出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不过一会儿,他又好了,自己走回来又和大家聊起了天,脸上又堆起了笑容……真像个小孩子啊!
像孩子一样玩耍
他简直是个孩子王!夏天,公园里,草地上,少不了姨姥爷的身影。逮蝴蝶,捉各种小虫子是他的强项,有时一逮就是四五只,花的﹑黑的﹑黄的,各种各样,公园里的孩子们都和他相识,一见到就亲切的叫着,他也喜欢小孩,总带着孩子们在公园里跑来跑去,捉各种小虫子,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他……
这就是我的姨姥爷……或者说,一个童心未泯的姨姥爷!
【篇八:论流行与永恒】
青春的光环上总带有流行的色彩,忘了那是什么样的颜色。在这个安静的季节里,诉说着青春的永恒。
逝去的生命恍如水流浸润过的纸,即使晾干,依然会留下一痕一痕如涟漪般荡开的凹陷与突起,任谁如何努力地平抚都无法使之平整如初。如同我们的青春一样,伴着追逐梦想的信念驰骋与流行的列车上,传承着永恒。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年代,无论是红色的,还是黑色的。我一直在迷宫的十字路口处寻找着我的年代,一辆又一辆打着不同标志的班车驶过,只是见不到属于我的那一辆。
沉默着。开始思考关于十七岁的一切。理想,追求,还是别的什么?看者身旁的他们和她们,越发不懂得十七岁的我们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经常听到身边的人在肆无忌惮地谈论着今年流行的颜色,流行的发型等等,看着一些时尚的字眼从他们的嘴里蹦出,感慨着他们知识面的广博,殊不知他们对正儿八经的教科书却一无所知。
“流行”在我们中间开始蔓延,逐渐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来,“非主流”一词以热火般的气势席卷了我们90后这一代人。“非主流”所表现的是一种不真实感,它那模糊、朦胧的感觉吸引了很多人的忠爱。“非主流”图片,“非主流”音乐……凡是用“非主流”命名的一切事物都被我们用来“装饰”自己。它的孤独悲伤,颓废都恰如其分地诠释了我们的心情。当我们看着“非主流”图的时候,你的思想会静止,仿佛空气都会因此凝固,时间会在这一刻停止,那种感觉美好得让人近乎“上瘾”。“非主流”像毒品一样在我们这一代人中间开始“泛滥成灾”。
“非主流”一词源于台湾,它已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在街头随处可见。然而我们在追逐时尚的同时,是否还会在乎那些亘古的历史,永恒的情怀呢?
“流行”与“永恒”,似乎注定是我们讨论的话题。
青春的我们却没有经历青春的生活,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上学,放学,回家,吃饭,上网,听歌,睡觉。背着个灰白色的挎包,屁颠屁颠地来来回回走那条走了十几年的老路。有人说,这就是我们的青春。如果我的青春只能是这样的话,我宁愿钻进被窝里,永远不要出来。
记得那年看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上的一篇文章《被窝是青春的坟墓》。那年的我完全不能理解作者近乎畸形的文字,只是感觉特别有意思,他居然能那么抽象地把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东西牵扯到一起。看完之后我像笑,而且是近乎夸张的大笑,因为我突然发现自己每天从上床睡觉到起床,像是反反复复的死亡与重生,想起来很有意思。
与那时的我相比,现在的我越发懂得那些古怪的文字背后所蕴含的意义。那是一种青春的忧郁,它是人在这个时期所独具有的,并在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身上永恒延续。
青春的我们在追求时尚新潮的同时也印证了十七岁所具有的永恒的气息,这种气息永远不会磨灭。当它流经青春的你时,你便开始追逐流行的步伐,当你不再青春,它又会从你身上侵入另一个青春者的身上,如此延续着。
当青春的我们徘徊在流行的长廊之时,同时也在诉说着青春的永恒。
【篇九:流行“切”】
最近,班级里流行起了“切”这个游戏。这是一个用手比手势一对一pk的游戏,像手朝下就是一个“切”,一个“切”就是一个“芭蕉”,要谁在没有“防”的情况下被“芭蕉”击中了,那人就输了。
下课了,好几个人的“魔音”在教室里回旋:“切,芭蕉,切,防……”也有在招呼的:“嘿,玩‘切’的出来,玩‘切’的出来……”我的几个好伙伴也迷上了“切”,下课的铃一响,就拉着我和她们单挑,真有够烦人。天天听着那几个重复的词语,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其实这个游戏也没什么好玩之处,只是因为在班级里火起来了,不玩就好像落伍了一样。
老师上课时,凡是老师一不留神,班里就又火热起来:“切,防……”倒也有被发现的,可大多也都是好学生被发现,老师也只是摆摆手:“算了算了,下次别这样了!”所以,班里“切”的火热并没有削减。
这个游戏,好像倒真成大家不可分离的“伴侣”了,无时无刻,只要有空,就搭上几个朋友,又玩起来,甚至在上课,在听讲时。
“切”在班里流行一阵后,大家的学习成绩都下滑了。大家上课再也不专心,做作业也心不在焉,好几次被老师评价才集中注意力。
唉,“切”虽好玩,但也不能玩过火,导致成绩下降呀!如果早知如此,我宁愿班级中从未出现过“切”。
【篇十:班级流行风】
我们班上总会流行一些新鲜事物,有些可能只是一两天,有些会持续一两个月甚至半年,有的还会反复“登陆”。
这次,势头更加凶猛,首先是男生流行奥特曼卡片,这是一种有奥特曼图片,战斗力、防御力、身高、体重等参数组成的卡片。流行的程度可以说是人人皆有,无论是上课,还是下课,都有人拿着卡片。首先是用手扇卡,然后发展道用书本扇卡,如果要问闪卡技术哪家强,那么就非苏君莫属了。只见他用他那如熊掌般地手使出绝技盖地掌---用手往地下一拍,一股强烈的风把卡片扇翻了,几张卡片就归他了,他把手一抬,用嘴一吹,很欣赏自己的杰作,得意地笑着。当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用来扇卡的,有些人是为了“炫富”。李君,双手一捧就是一把能有两三百张,其他人眼睛都冒绿光,恨不得那么多卡片收入囊中。女生们则流行起玩起泡胶,并且每天都在刷新她们的记录:最高拉丝,最大起泡,最新颖玩法……比如说我的同桌——张君,又新创了一个玩法,拉水泡。可是男生上课玩卡的这种行为,已被老王发现,于是,他传了一道“圣旨”---所有男生禁止带卡,如果发现没收销毁并告诉家长。这一下估计没有人敢带了。老王也太重女轻男了吧,女生可以为所欲为,男生却不行。但是男生不会如此罢休。许多人纷纷转行也玩起了起泡胶。其实老王也是关心我们,想让我们好好学习,才不让我们带着,我们应该多体谅一下老师,如果我们学习好了,老师自然会同意我们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