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享受】
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着享受着这时代赋予的安宁,享受这没有困扰的学生时代,享受着父母用汗水换来的学习环境,所以我们每天都在享受。
是不是世界太和平,生活太好,物质更丰富,导致我们每天不思进取,每天过着时间的生活。
享受对于自己来说首先是个动词,然后再是个名词,需要付出自己的行动去享受这世界对你的锻炼,享受着被问题搞的头都大的感觉,慢慢享受这世界的残酷性,然后再用你所享受过的苦难去应对这个世界。
享受你努力过后的成功,那种洋溢在心里的底气,那种自给的安全感。我们的确会感谢苦难成就了我们,也会感谢那段孤独的时光,正所谓要么孤独要么平庸,平庸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时常可见,是世界的残忍还是本身懦弱,还是在年轻时自己无法安静的心,最后的结果可能就会埋怨现实的残酷吧。
就像初中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现实,那时候我们幻想着外面的世界很美好,美好到任由我们摆布,想着人家每个月都五六千收入,想着想着脸上流露出笑脸,可是那时候的我们根本不知道幻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篇二:我的高一生活】
我上高一了,才发现高一并没有那般美好。
我上高一了,才发现高一并非是一段空白。
我上高一了……
今年,我上高一了。初三时曾看过郭敬明的《我上高一了》,对高一的生活充满着幻想,幻想高一时,我还可以旁无人地自动自演,我还可以坐在角落里唱着独角戏,亦幻想过我可以很轻松地就能学好。一转身,二回眸,才发现自己的错误是多么深刻。
我上高一了,我懂事了。曾经,我学不会以做家务来讨好家人的伎俩;曾经,我亦不知该怎样才能挽回一个已受创伤的人的心。现在,我懂事了。回家会洗衣服、拖地、会陪奶奶说话、帮弟弟赶功课。现在,他们都说我长大了,他们都说我真懂礼貌,见着了就sayhi,他们也说我越来越能干,能做那么多事了。于是,我懂了。我开始像一条正在结茧的蚕了,用尽力气来挣脱自己包裹,为的是让别人不断赞扬的茧。
我上高一了,我睿智了。曾经,我总以为只要在临考前翻翻课本便可以轻松过关,也曾天真地认为这样一直下去就会考上大学,而现在,我睿智了。课前会预习,课后会做作业,不懂得也会问,有时甚至加班到11点多才回寝室,可是我再听不到以前的赞扬了,即使我真的有很认真、很努力地去完成功课,即使我态度真的改变很多,可的确是我错了,有些事并不是努力就能够。是金子总会发光,这话是错误的,因为当满地都是金子的时候,别人就顾不上你了,或许很消极,可现实的残酷性的确体现在这。我想,我要努力。因为已经没有退路了,因为我睿智了,茧在慢慢长大。
我上高一了,我成熟了。曾经,我会哭哭啼啼地嚷着要棒棒糖;曾经,我会因不及格的试卷而痛心不已,现在想想,真是可笑。哭自己当年在呢么就那么脆弱,一根糖、一张卷,竟能让我如此这般。呵呵,我又在庆幸自己的现状,至少不会因为物理考了50分而哭了,也至少不会因为得不到糖而难过了。于是,我明白了,我已结成了茧。
他们都说化茧成蝶的时刻是最美丽、最绚烂的时刻。对此我坚信不移,因为上高一我亦多了份自信。
我上高一了,离梦想更近了!
我上高一了,离成功更近了!
我上高一了,离将来更近了!
【篇三:再见了,我的小学生活】
眼看就要毕业了,大家也要分开了,最后一次的期末考试气氛显得有些凝重。大家都知道分开以后在一起的几率十分渺小。
还是那个闷热的教室,虽然风扇转得飞快,却还是挡不住滚滚袭来的热浪。我迈着沉重的步子走进教室,刚坐到位子上,同桌就抛来了那个问了无数遍的问题:“你初中去哪儿?”我还是那个循环了无数遍的答案:“不知道。”
同桌的问题也将我引入一个新的思绪。我初中去哪?自从上次考试的失败将我拉回冰冷的现实中后,我认识到了现时的残酷性和努力的重要性。
但“以后去哪?”这个问题我还从来没有想过。
“哎,还是先不想了!”伤痛了脑筋的我索性丢下了这个问题。
我的眼光又回到了教室,老师还没来,班里正处于自由状态。几个男同学坐在课桌上,聊着“时尚”的话题,还有的吐槽着老班昨晚布置的作业,后黑板上,毕业倒计时的天数一天天减少。这些都是我小学生涯中最亮丽的回忆。
星期三早读是我检查卫生的时间,每次我都会提前十分钟来到中楼,五分钟歇一歇眼,五分钟看一看操场。
由于我在卫生部六部,除了检查卫生区的,其余全是五年级。但我的幽默反而取得了他们的好感,这也是一个美好的回忆。
同学和好友,我都很舍不得他们,我希望把握住和他们在一起的每一寸时光,这才是对他们最真诚的留恋。
再见了,我的小学生活!
【篇四:《流浪地球》观后感】
在外等候
听说风靡全国的一部电影《流浪地球》在全国各大影院火热上映,我也是期待已久!大年初二,缠着爸爸帮我定了一张票,我一个人急吼吼的赶到电影院。刚一出电梯,我惊呆了!哇!看电影的真是人山人海啊!就连每走一步都要仔细看着脚下是否踩到前面的人,不然就尴尬了。离电影开始还有半小时,唉!早知道就晚点来了,我心里嘀咕着,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想着要不再出去晃悠一会儿吧,可是这好不容易挤进来的,又怎么出得去呢?想想还在算了吧,于是独自一个人踮着脚尖靠着取票机我开始了我的手机小游戏吧。
观看电影
好不容易等到进场时间了,我本就对这电影充满期待和好奇,入座下来,我满心期待,瞪大眼睛,聚精会神地看着,看着看着,也没有觉得多精彩,因为是下午的原因,加上我平时就有午休的习惯,我连续打了几个哈欠,有点尴尬地瞄了一眼周围,重新坐好,打起精神,到了后半部分整个电影高了高潮的地方,电影院的人都被震撼了,所有人都融入进剧情中一样了,一会儿有人发出感叹声和惊讶声,到了电影最煽情的桥段,我明显感觉到周围的哽咽声清晰入耳,就连我这个妈妈口中的“铁石心肠”也红了眼。
影片结束后,所有人还沉浸在刚刚剧情里不肯离去,直到片尾曲彻底结束,屏幕变成黑白色在跳闪,大家才纷纷起身自觉地排着队退场。其实我并不觉得大家是被震撼了,大半原因来自于这部电影的结束方式比较特别,而且这部电影的格局让人潜意识里产生一种尊重,来自中国人的敬重。
观影感受
电影看完,我边走边想其实每个人都对这个社会或多或少的牺牲过,不论青年、中年、老年,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了牺牲,奉献与牺牲是前进的主要旋律。此片还告知世人,任何事情面前只要团结一致,永不放弃,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回报和成功的希望,我们学习和生活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地球开始流浪时,全球人口死掉了将近一半,仅剩下三十五亿人口,这部电影的残酷性在中国电影中是很罕见的,电影里煽情,催人泪点的地方很多,让人看完印象深刻,颇有感慨!这还是一部很有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电影,写出了中国人在面对末日灾难来临时候的勇敢精神,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所不能相比的,它让观影之人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爱国及奉献精神。人类想要逃离,这是很残酷的现状,但唯有爱才是人类生存下去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