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青春里有告别】
每一个人都有青春,每一段青春里都有告别,我的也不例外。
——题记
家门口的梧桐树前不久簌簌地落下了几片梧桐叶,我才猛然发现已经来到秋天了。每当我靠着树干,头顶一树韶华的时候,我总觉得叶片的罅隙里透下的不是阳光,而是青春。
而每一个人的青春都是从告别开始的,我的也不例外。
我的青春,是从汽笛声中开始的。我记得那时我站在月台,目送姐姐远走他乡上大学。我忽然哽咽起来——这是我第一次感到离别的酸楚。从那以后,我一直都很害怕汽笛声。
后来,我也经历了大大小小无数次告别,有亲人去世的生死离别,有小学毕业时的貌似没心没肺……
时间真的很快,恍惚间,就初三了。初三预示着太多东西:青春的叛逆、令人猝不及防的中考,以及毕业,也就是告别。
其实,我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想着毕业。虽然这么说很消极,但我的确是用十几个夏天,在等一个终于能告别的夏天。告别考试,告别不断推着眼镜的老师,告别相处一个青春的同学,以及斑驳的课桌、沉默的铁栅栏,和我的一整个学生时代。
当我现在回想起小学毕业时的情景,我的评价是难忘。在毕业典礼上,居然没有一个人流泪,而是所有人,如此用力地微笑、再微笑。当时的我们太稚嫩,不知道用什么装点告别;而告别太过悲伤,不用力,微笑就是苦笑。
后来,上了初中,发现大家多多少少都变了。甚至,有些人,你已经认不出了。有些原来乖巧的同学变得不学无术,有些顽皮的同学带上了眼镜认真学习。
其实我害怕告别,害怕改变,但时光如此浩荡,万物就像流水,滴滴答答地流远,然后就都换了容颜。告别与改变,不取决于我,一直都不。
我听姐姐说过她的青春,她说那时的年华太美好,又太可怕。美好的是在于遇见更多的人,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可怕在于经历了成长的阵痛之后,会变得物是人非。那些当初你亲密无间无话不说的人,最终还是天各一方,说一句再见,或许就再也无法相见。
我倏地想起自己看过的一部电影,里面有一句经典台词——“人的青春本就是不断告别的过程。在小学告别稚气,在初中告别叛逆,在高中告别同桌深情,在大学告别不谙世事。”
总有人提及告别的悲伤,但渐渐遗忘了告别的美好。这些回忆就住在心里,它们永不凋零,花开不败。正是在这些告别中,我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其实,一切都不用悲伤,有些如昨的回忆不如让它永远地成为回忆。我们若是沉浸在昨天,反而会伤害今天的人与事。
而那些你告别过的人,只要彼此带着愁绪,带着祝愿,即使“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彼此的心也是紧贴在一起的…………
【篇二:告别母校】
“小学的校服扔了吗?”
“没有。”
“你现在还能穿吗?”
“不能。”
“那为什么不扔?”
“太贵重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它映证了我六年的时光。”
这是我与小学班主任老师最后一次的谈心,就算过去了两年,我还记忆犹新。回想起六年的小学时光,敬爱的老师站在讲台上传授我们知识,告诉我们要热爱祖国、做正直勤劳的人,鼓励我们努力学习、积极向上;课下,我和同学们追逐嬉戏,欢乐声散播操场……那一幕一幕,一点一滴,仿佛都是昨天发生的一样,那么清晰又那么亲近。
那一天,我又回到母校,教室居然没有任何变化。上课铃响起,同学们快速走进来,童稚的眼中闪烁着好学的光芒。年迈的老师依旧站在教室的讲台上,认真地在黑板上写字。不知不觉,我也融入其中,听着老师讲课,头脑跟着思考……
“铃铃铃……”,闹钟把我从课堂上拉回现实,原来,刚才只是一场梦。
睁开睡眼,墙上挂着的那些小学毕业照片依旧醒目。其中,我和小明一起抱头痛哭的一张最是难忘。拍照那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
“你干什么呢?”小明看见我坐在座位上做出各种表情,不解地问。
“练习笑。”
他很疑惑地看着我。
我连忙解释:“因为不想在毕业式上哭。”
但是,当毕业典礼开始的时候,我坐在熟悉的操场上,小明坐在我身旁,我想起六年来,有过欢笑、有过误会、有过绝交,最后再成为好兄弟。我努力地咧嘴笑,勉强让自己没有哭出来。然而,在出校门的一刻,他找到我对我说:“感谢这六年有你相伴。”我终究是没忍住,眼泪夺眶而出……
忽然记起小学毕业的考卷还没有讲。老师,要不下次有机会,我们再一次回到学校,您把那些卷纸讲了吧!这一次,您可以随意压堂……
别了,我的母校!但我们会带着母校的祝福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