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头相关作文

【篇一:书籍伴我成长】

小时候,爸爸经常会送给我一些小纸人卡片,比如三国演义之类的。每当我看完,就拉着爸爸,问道:“爸爸,爸爸,我都看完了,怎么还不给我书,难道没书了?”因为小时候的我什么也不懂,所以把卡片叫做书。

渐渐的,我上幼儿园了,不再满足只看画片了。妈妈便给我买了一些连环画。《七色花》令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妈妈又给我了一些连环画:《刘胡兰小传》、《卓拉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但是,光着点书我还不满意,一直拉着妈妈叫她给我买书。

在我上小学时,妈妈给我买了《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小飞侠彼得·潘》、《小海蒂》好多好多。我一看,立刻兴奋地大叫:“哇,书,好多好多的书哇!”我翻翻这本,又看看这本,每一本都爱不释手。

上了小学一年级,我才明白那些书对我多么重要,看图写话不用说了,连老师让我办图书会都没问题。因为书对我来说太重要了,妈妈的朋友们都知道我喜欢看书,他们便常常给我买书。

小学二年级,爱敏阿姨给我买了一套阳光姐姐的书,我一看便爱不释手,看完立刻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我手机,我要买书。”我妈一听,立刻把手机给我了。我一下子就买了两套阳光姐姐的书,还有一本《小王子》,妈妈用手机给我付了钱,这样我又多了好几本书。

三年级了,我开始看一些大部头著作,比如巴金先生的《家》。在一次写作文的时候,我便发现,读书对写作很重要,一次写作文大赛,我得了一个二等奖。也就是看大部头的时候。

四年级了,我便开始看侦探小说,我才发现侦探小说的情节险象迭生,特别吸引人,它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让我感到兴奋。

书是我生活中再也离不开的朋友,正如一位名人所说:读书就是和高尚的人在谈话。

【篇二:下册语文第五单元作文:我和书的故事】

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在我很小的时候,书就走进了我的生活,一个不曾读书的人,他的心灵一定是粗糙的。

在我上幼儿园时,通常都是妈妈或者外婆,拿着童话书给我讲故事,那时候,我对书的内容产生强烈的兴趣,到了我会认字时,我就开始读一些拼音绘本,最喜欢的当然还是童话故事。我经常与小伙伴们互相借阅故事书,这些书几乎让我废寝忘食,忘记了周围的一切,甚至时间。

等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我已经读完了《安徒生童话》、《小猪唏里呼噜》、《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这些书丰富了我的整个童年,因此,我的童年生活过得非常充实与快乐。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先后又看完了大部头《西游记》、《三国演义》、《大宇神祕惊奇》、《吴姐姐讲历史》等。

在这些书中,我认识了英雄关羽、张飞,结识了少年神探大宇和他的一些侦探助手,让我感受到无限的侦案惊险与离奇,《西游记》更是让我懂得了取得成功的艰辛与不易,唐僧一行四人经历重重磨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些时时激励着我,也鞭策着我前行。

现在,我已经是五年级的学生了,我没有一天离开过书,书是我的财富,书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伙伴与朋友,我将一生与它相伴。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带给我们快乐和欣喜,只有书,在给予我们知识的同时,还让我们的内心变得充盈与丰富,让我们的视野变得高远辽阔,书,引领着我们成长,伴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伴着书香,我在一天天的成长。

【篇三:周末三境】

作为一个初三的学生,经历无数个“痛并快乐着”“累并快乐着”“忙并快乐着”的周末之后,我终于悟出了“周末三境”,且让我细细道来……

“春风得意行乐急,一日看尽家中报”——苦苦学习了一周,终于换来周末的解放,书包一扔,先去放松一下。我不怎么看电视,玩电脑吧,觉得太“堕落”,看大部头书又费时费力,所以我选择读报。堆积了一周的报纸都被我拣出来,除汽车和股票之外,其他版面的新闻都仔仔细细看一遍,有时连广告都看,那些夸张至极的“神奇药物”的广告,当笑话看也是不错的。国内外新闻、娱乐八卦我都看,看完了跟家里人分享评论。例如:贵圈最近不太平啊,各路明星“毒来毒往”,今天还看到新鲜出炉的新闻,美国副总统拜登的儿子也吸上了毒,敢情这股万恶的毒风已经刮到了大洋彼岸,真是一声叹息!此第一境也。

“路漫漫作业多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第一境的美好生活总不能延续太久,星期六上午迈着沉重的脚步,一脚踏进书山题海。先把所有作业拎出来摆在桌上,我如同一个实习厨师望着连肉带骨等待烹饪的肥牛,无从下手。先拣简单点的开练,奋笔疾书半天之后,再硬着头皮面对那些难啃的骨头——瞪了半小时还解不出的几何大题;初看令人眼前一亮细看令人眼前一黑的物理实验题;好不容易填满了横线,重读一遍却连自己都不知所云的语文阅读理解题……我很少做梦,凡做梦大多和它们有关。此第二境也。

“念学海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奋斗到星期日晚上,终于完成笔头、口头以及整理的所有工作,长伸一个懒腰,一头栽倒在床上,此时已是天地昏暗,日月无光,想想自己又荒废了不少时间,也没怎么认真复习,不禁暗暗长吁短叹一番!没有无遗憾的考试,也没有无遗憾的周末,好好休息,天天向上,新的一周之神正眨动慧黠的双眼,等待我去挑战她!此第三境也。

其实,屋檐都有三境,周末又何止三境?我的周末三境只不过是人生千境万境的一个缩影。周末之神高高在上,望着还在三境中苦苦“挣扎”的我,露出了怜爱而温暖的眼神。我在幻想中向她挥挥手,嗨!下周再见!

【篇四:我的奇葩同学】

每个班都有各种学生,造就了精彩的班级,总以为本班级是自己上过的班级中最精彩的,结果才发现一年比一年精彩。

调皮王

我们班的郭同学前段时间把自己的头埋到帽子里,就连以“严”出名的教数学的刘老师来了也不摘,把本来不大的头衬得更小了。上体育课时终于摘下来了,又因吃口香糖被罚跑操场,我们看到他把口香糖吐到垃圾桶后,手中又拿着一张空空的糖纸,然后丢到身后,不出五分钟,又被老师抓住了,这次是“人赃俱获”,一整盒糖都被没收了,他吐掉后又从口袋里掏出一粒塞到嘴里……

吹牛王

班里还有一个王同学吹牛天下第一,整天以朕自喻,还嚷嚷着说哈弗已经预定他了,麻省理工已经录取他了,就等他上完高中,还说自己的目标就是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生。但事实却是成绩不理想,因为作业没完成被罚蹲着,还看一本大部头的书。

睡神

说起睡神刘同学,比睡觉,她当第二,没人敢当第一,虽说是个女生,但吃的膘肥体壮,一身赘肉,整天趴在最后一排睡觉,我老同桌是班里的书记,从他桌子上的组情汇报上就写满了刘同学因为作业原因以及坐地上吃东西睡觉等。前几天老师让她站到墙边,居然她还睡,老师特无奈:“下午同学要打起精神,谁睡了组长要监督好,刘同学除外。”

最后给大家说说胆大者张同学,他有时把手机塞到扫把里充电。有一次下课时,他突然站起来大喊:“有谁的手机在这里开热点了,密码给我说说。”

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时间长了,说话也异口同声,当各科老师、值班老师来问:“你们班就这么穷吗?连个表都买不起,别的班已经买监控了”。的确,我们在某班里见过监控。我们就一起回答:“奖状太多了,放不下”。我们班一直很优秀,几次考试,我们班除了一张二等奖,其他全是第一名,各科前六名都有奖,班后面全是奖状。

奇葩的同学,自豪的班级,感谢精彩的八年级时光。

【篇五:书香伴我成长】

从小到大,书一直伴在我的左右。因为我永远坚信书籍可以使我拥有更高的品质,可以净化我们的心灵。

第一次接触书是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应该是二岁左右,还没到完全记事的年纪,模糊了,只可以找到一点记忆碎片,印象最深的是爸爸朗诵《三国演义》的场景。那一天,本来是要全家出去玩的,只因天气突然变化,我们的计划彻底泡汤了。爸爸为了安抚我激动的心情,转移我的注意力,随手拿起了一本大部头,在那儿高声朗诵着。我听着,听着,事实上我并没有听懂,现在才渐渐喜欢上那里面的一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虽然没有听懂难免有些遗憾,但从那以后,我对历史书便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时不时缠着爸爸,让他读。由于那时太小,连书都不知道是什么,更别提去欣赏它,去看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识字渐多,大约只有6岁吧,我已经读起了绘本。我嫩小的手一字一字有模有样地指着,那股认真劲儿,目光跟着手指移动起来。只是识字量还不够,想读却读得很吃力。

上了小学就不一样,小学用字频繁了,接触的书也不一样了。终于,到小学二年级,我捧起了幼儿时听过的书——《三国演义》。万万想不到,我竟越看越着迷,越看越起劲,越看越流利。此后就喜欢上了读历史一类的书,恢弘浩大和神奇梦幻的《中国上下五千年》,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以深邃的眼光揭示兴衰交替规律的《资治通鉴》,这些历经沧桑的历史往事让我陶醉。

幼时读书,青年读书,老年读书,一生读书。书籍已然是我儿童时光最好的知己朋友,可谓书香伴我成长!

【篇六:读书伴我成长】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当然我也不例外。游泳、跑步、绘画……这些都是我喜欢的。然而我最爱的是看书。

说起我是如何爱上看书的,还有一段曲折的“历史”呢。记得小时候,妈妈常常喜欢给我买一些漫画书,什么《漫画大全》、《漫画小故事》等……还有一些故事书《大头儿子与小头爸爸》、《猫和老鼠》这样的书。于是,我渐渐的就喜欢上了这些幼稚的书,书上那精彩的画面,曲折的故事使我在五彩缤纷的故事王国里流连忘返。就这样,我渐渐迷上了书。

上了小学,我还是喜欢看这些漫画书和儿童故事书,但是爸爸却说:“都这么大了,还看这么幼稚的书,再不许看这样的书了。我过几天给你买几本小学生必背古诗回来。”听了爸爸的话,我越来越想不通,为什么爸爸不让我看这些书呢?老师都经常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自从爸爸说了这些话后,我就和他赌气,他买回来,我也不读,渐渐地我对书的兴趣也慢慢淡漠了。

到了现在,我已经快毕业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才真正明白读书的乐趣。我开始阅读一些大部头的书。几个月的时间,我已阅读了《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等书。每当我读了这些书,便会为汤姆的机智勇敢和英雄气概而敬佩;为鲁滨逊的不怕艰苦、顽强生存而深深感动。总之,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陶冶了情感。我是真真正正的爱上了读书!为此,爸爸、妈妈上个星期又让我的语文老师——张老师给我买了一些书,例如:《爱的教育》、《中国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等等,并鼓励我多读书,读好书。

书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我也更爱看书了,因为我每次看书的时候,心里总有很多说不出的甜味,每次读书,我都很快乐。从一本薄薄的小说到厚厚的世界文学名著,便我的视野不断开阔。书使我看到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是靠金钱来维持的;书中保尔等人那光辉的一生,则使我受到巨大的鼓舞。书向我展示了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我看到了灿烂辉煌的未来,从而也使我从中不断吸取营养。

读书,使我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成长为一个视野开阔的学生。现在我即将迈入初中学习的大门,书也将伴随着我、引导着我在人生的大道上阔步前进,所以我读书,我快乐。

【篇七: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从上初中开始,我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想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却总会被这样那样的事打断,让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事去做另一件事,生活,正在被我们碎片化。

可是有些事情是需要一整段时间都专心致志的去做才有可能完成的,比如读一本优秀的有内容的书。只有从头到尾整本书读下来,再经过自己长时间的体会,才能慢慢理解其中的深意。可是自从上了初中以后,感觉课余时间比起小学来少了不少,一段连续的时间成了一件奢侈品,我只能利用课间或饭后的碎片似地时间来阅读,很难有所感悟了。我现在很少再去看大部头的书了,主要是没有充足的时间,两次阅读的间隔时间太长,会忘记上次看书时的感觉,变得很生疏,很勉强。现在我会挑选包含很多简短的小故事的书去读,看名著时也会下意识的选择简化版。

为了保证每天晚上能有充足的的睡眠时间,白天的每节下课以及中午的午休时间都被我用来赶作业,原本的休息时间被压缩到可以忽略不计,带来的是疲惫的身体和高度紧张的神经。这种情形下我有时候会顾此失彼,比如理书包时会漏放一本书,写作业时会因为匆忙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紧绷的神经还让我变得急躁,没耐心,有时因为一点小事就忍不住朝家人发脾气。

但是我逐渐适应了碎片化的生活,发现让生活不再碎片化的唯一办法就是提高做事情时的专注度,把我做事情的效率提高到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样才可能节约出更多的时间让我自由支配,让生活碎片化的程度能轻一些。

意外之喜是,由于我的空余时间太稀有,我和电子产品的接触几乎断绝,使我的视力水平得到了提升,还让我在晚上的入睡效率和睡眠质量得到的很大的改善,常常是一沾枕头就睡着,然后一觉睡到天亮。

碎片化已经成为一种生活常态,很难发生大的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努力适应它,并尽力让自己过的更充实,更健康,更有意义。

【篇八:碎片化中找自由】

互联网,让我们自由。

阅读、购物、社交,一切都不再受空间时间限制,我们能随心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去更好地打理生活,使它越发接近我们理想中的模样。

然而一段时间以后,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我们却不再自由。

相反的,随着越来越多的信息涌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变得迷茫,生活也随之陷入“碎片化”的窘境,犹如信息洪流中,一根无力抗拒的稻草。

在大量信息的快速冲击中,阅读的碎片化是尤为受人关注的一点。

据悉,有公司针对那些“非常忙碌,却很想读书”的人,开发了“替人读书”的业务——让一些有相当高学历的研究人员,将三百多页的大部头著作,精简成十页的“精华”,并以此谋取高额报酬。

而生活中的大多数,并不能承受这种价格高昂的“精华信息”。进而他们选择转向选择更多、且获取信息成本几乎为零的网络。他们或许也曾手捧大部头,但没看几章,便再也耐不住性子,点开了网络上对那书观点各异的评价,择出几个最为用心的长评,故事梗概、中心主旨、感受体会,便能在短时间内一网打尽。都知道了那还看什么呢?他们笑笑把那大部头放下,于是这本书对他们而言,便算是读完了。

沉迷这种阅读方式的人,注定在受到他人领悟启发的同时,被动地受他人情绪影响,即使在最开始,他们曾有过对所有评价保持客观冷静态度的念头,最终也都会因为要在甄别各种信息中花费大量时间而放弃它。

认识一位老师,在公众号上推荐书目,也自己写作。前者往往是催稿催得的,故即使文笔上乘,仍多少显得局促。而后者,没有人催,往往才是真情流露。情绪上头,回忆起许多,便洋洋洒洒放开地写。每每读到这种文章,我都能感受到他想与读者进行灵魂交流的深切渴望,我难以用文字与之回应,便退而求其次去点赞。

出乎意料,如此文章下的赞竟然要比“推书文”下的赞少了近一倍!

我试图理解。当下,人们分配给阅读的时间固然少,却仍保有对阅读的尊重与渴望,“推书文”相对短小,又囊括繁多的书目,使那“渴望”在一定程度上被充分满足。而抒情长文则恰恰相反,它考验读者的情趣,也试探读者的耐心——而恰恰,这些正是他们中鲜少有人具备的,他们只在乎信息,却忽视阅读的意义与思维能力和感情容量的增强,真是惑矣!

而他们这样的价值取向,多少也会影响作者的创作。

“既然短篇受欢迎那就去写短篇好啦。”这是现在许多青年文学家的想法,一来是短篇相较而言心思不用花那么多,二来便是有市场,将志向定在自己的作品百年后仍有人诵读的,大多都向现实低了头,将文字往大众、名声、财富里碎,像极了花盆里一层薄土下,铺满的塑料泡沫。

这怎么能叫创作文学,这简直就是毁灭文学!

碌碌于“碎片化想法”的作者,影响读者;而孜孜于“碎片化习惯”的读者,又暗示作者。一代下来,这样碎片化循环可能不那么明显,那下一代,下下代呢?如果依旧对文字仅保持信息量上的要求,那么创作将不再自由,阅读也将不再自由。而这个不自由循环的最开始,正是对网络信息的过度依赖。

现如今,碎片化是不可逆的大势所趋,让人窒息。

但我也并不完全认为,它是自由的枷锁,记得有人曾说过:“在这个世界,在任何时候,自由之心和解决问题的智慧都很重要。要破除大大小小的墙,能否拥有自由之心,并产生解决问题的智慧,对人本身,都是莫大的挑战。”

碎片化时代下,依旧有人逆流而上,不满足一己之经验,不沉醉于小情小爱,充满创作野心,追求那些浩大、强悍的生存真实、心灵苦难,便依旧会有读者支持着文学不从精神领域退场,维护面向心灵世界发声的自觉。

最终,碎片化的时代发展成为多元化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我们中的更多人终于能找到自由。

【篇九:我读书,我快乐】

我是一条小书虫,一看见书,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扑过去,一头钻进书里头,会忘了吃饭,忘了睡觉。

在我们家里,有一个大书柜,那里面放的大多数是我爱看的书。我看小朋友的书,也看爸爸、妈妈看的大部头作品。我看书常常东拿一本,西拿一本,看完了就随手一放,所以,我们家的沙发上、茶几上、餐桌上,甚至床上,到处都是书。

要说我对书真是着了迷。记得上学期期末考试那天中午,同学们都在复习数学,可我还在看故事书。不巧妈妈过来找我,发现了我的这个秘密,她狠狠地训了我一顿。唉,谁让我嗜书如命呢?有时候,妈妈去购物,把我放在新江厦书城,我可以一个人在那里呆上一两个小时,有时候连妈妈来叫我回家都没有听见。用一个成语来说,那叫“乐不思蜀”啊!

我最喜欢看的是幽默类的书。《多啦A梦》、《暴笑校园》和《父与子》我是百看不厌,一边看一边还拍着桌子哈哈大笑,常常笑得前仰后合。这时候,妈妈总是无奈地摇摇头,叹口气说:“唉!这个小傻瓜!”

因为喜爱看书,我成了班级里的小小百灵鸟。什么军事武器啊,宇宙知识啊,动物世界啊等等,我都能讲得头头是道,听得同学们一愣一愣的。有一次,我看了爸爸办公室放的一本《雄风》,我把解放军打海战的故事一个一个说下来,所有的同学都围到我的身边,津津有味地听着。我仿佛成了一个电视台军事节目的主持人。因为书看得多,有时候,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我也会情不自禁地冒出一串一串的成语来,老师会因为我的精彩回答而大大奖励哦!

读书让我快乐,读书让我吸收了更多的智慧,所以,请大家都来读书吧!在书的海洋里,做一条快乐的小鱼。

【篇十:我想对刘伟说】

刘伟哥哥,你好!我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生,但却有许许多多的话想对你说。

刘伟哥哥,你知道吗?当我第一次在《中国达人秀》的舞台上见到你时,我惊讶万分;一个双手残疾的人居然能弹钢琴?我难以置信。当我看见你弹钢琴时,我对你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你用脚趾弹钢琴都能演奏出如此美妙的乐曲,你真是各钢琴界的巨人!你就是在用你的生命谱写美妙的乐章!然后,你又说出了感动我一生的话:“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的活着。”我的心灵被深深的震撼了,只有你那磅礴的生命力,在灿烂的生命之光。之后,我又在《感动中国》栏目见到你。从此,我又认识了你的另一面:一位曾经追逐梦想的残疾运动员。我再一次被你那永不放弃的精神感动了。

刘伟哥哥,你知道吗?我在还没认识你之前,我其实对学习也不怎么认真,整天无所事事,浪费了我童年里那大好的年华。当我认识你时,我的内心是多么的自责呀!我知道,与其悔恨过去,还不如放眼未来。所以我从此以后,决心要把握住生命中的每一分一秒,让我的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光彩。就拿我读的书来说吧,以前,我总是缠着我的爸爸,让他给我买一些漫画,小说,对学习毫无帮助。现在,我已经抛弃了那些书,我的观念已经改变了。我现在迷上了一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它们总是让我魂牵梦萦,带我走进文字的殿堂。这都是你对我的帮助啊!

刘伟哥哥,我会记住你说的话,我会让有限地生命绽放出无限的光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