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仓话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味道】

家乡,是一个令人勾起无数记忆的词语:那朴素却色香味俱全的特色小吃,那一串串亲切实诚的家乡方言,那想起来就会嘴角上扬的童年傻事……

太仓的美食,那可是数不胜数啊!有名的太仓肉松是一众美食中的佼佼者。肉松,颜色是亮棕色的,一开始见到它,蓬蓬松松的,颜色好似老实憨厚、勤勤恳恳的农民的肤色,舀起一勺,放入口中,细细地咀嚼,入口即化的口感,充满着一口腔的香香甜甜,回忆感十足的奶香味道。渐渐的,口中的肉松所剩无几了,我就会不自觉地再舀起一大堆肉松。其实,肉松的来历也很意外,一位厨师在煮肉时不当心把肉煮得太烂,又急着要上菜,于是他急中生智,加上各种配料,炒成肉松粉末再端上去,品尝的人都拍手叫好,后来就有了太仓这道特产“肉松”。

家乡的方言,是通俗易懂的,是朴素的,每次听到那吴侬软语就会倍感亲切。我们现在大多都说普通话,都快不会说家乡话了,有时,他们说的太仓话还会让我捧腹大笑呢!每次远在他乡,我就经常让我的爸爸妈妈讲起家乡话,边听边学,寄托对家乡的怀念。

记得小时候,爷爷奶奶还住在未拆迁的红瓦青砖的房子里,前面有一大片田地。春天时,油菜花开得正盛,我无聊地漫步在纵横交错的田间小路中,看到比我还高几个头的油菜花,突发奇想。我做好跳水的动作,然后像青蛙一样跳进花田中,啊,大自然的气息!金灿灿的油菜花,热情似火的太阳光……还有,在田里“游泳”的我。爬起来时,全身上下都是泥土,村民们见到我,都感到很奇怪:咦,这小娃怎么这么脏呢?

家乡,会勾起我的许多记忆:可口的家乡美食,亲切的家乡话,还有那好笑的童年趣事……家乡的味道陪伴着我,迎接接下来未知的旅程。

【篇二:参加《太仓闲话》节目录制】

今天,我和三个小伙伴接到了一份令人振奋的通知——老师要带我们去传媒中心参加《太仓闲话》节目的录制,大家兴奋得手舞足蹈。

节目录制之前,主持人让我们试音,向我们介绍了本次比拼的对手是实验小学,我的心一紧:晕,和实小比啊!江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在边上给我们鼓劲:“重在参与,我们是来玩玩的,别紧张!”我似乎平静了许多。

节目录制开始了。

第一个环节是“用太仓话读一读”。糟了,其实在家我是不怎么说太仓话的,怎么办?但幸好我抽到的内容比较简单——“圆规、橡皮、铅笔”,这些听爷爷奶奶在家说过。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大着胆儿说了出来,结果嘉宾杨老师说我全说对了,加3分。耶!真是瞎猫碰到死耗子!这一环节我们读错了一个,实验小学领先1分。

第二个环节是“太仓俗语知多少”。我们抽到的俗语是“宜兴夜壶,独出一张嘴”,刚看到这句话时我有点懵,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通过江老师解答,我知道这是嘴上说着要去做一件事,可实际却没做。主持人还让我们拿这句俗语造句,真难。我实在没辙了,把家里的爸爸出卖了,说:“他在家什么活儿都不干,‘宜兴夜壶,独出一张嘴’。”小伙伴沈科就哑巴了,他不理解这句话,也没法造句。这回和实小的差距又拉大了1分。

第三个环节是“你演我猜”。我演江老师猜。比赛只有两分钟,我们马上进入状态,我演一个江老师说一个,非常顺溜。有一个是我们最有默契的,屏幕上显示“鸡蛋”,我马上脑子里就浮现出“番茄炒蛋”这盘菜,我就脱口而出:“番茄炒什么?”江老师马上就回答“鸡蛋”。两分钟时间,我们答了14题,又比实小少了1分。我的心怦怦直跳,看来我们要输了。

第四个环节是“太仓新老知识知多少”。这是一个抢答类的环节。第一部分是选择题,我们和实小打平手。第二部分是解释“运气好”在太仓话里可以怎样说,实小赵老师说:“额骨头旺”。江老师又说:“额骨头高。”嘉宾杨老师说:“一个都不准确。”江老师突然说道:“我晓得了!额骨头碰到天花板!”主持人说:“对啦!”我们激动的自己给自己鼓掌!最后我们扳回了1分。

虽然最后以两分之差输了,但能参加《太仓闲话》的节目录制,我觉得很荣幸!我们这一代孩子都说普通话,即使在家也很少说太仓话。“太仓闲话”汇聚了吴越江南语言文化的精华,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我们要保护区域语言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让太仓话流传下去!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