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堂相关作文

【篇一:宽广的胸襟是一种魅力】

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目标,有智慧,有激情——成为一个有快乐心情的人,在你来我往的人行道上,无意间,又发生这些故事,不必追究,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

你想过吗?为什么古代文人墨客有着超人一等的佳作?为什么有如此令人留恋的情操?细细推敲,斟酌他们,我想他们想必是有一颗坦然的无暇的心吧。

“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的刘禹锡,他的内心充满痛苦和怨恨;“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的范仲淹,他的想法是那么的无私,令人敬佩;“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诗仙李白,他又如何?莫非他的壮志雄心得到鼓舞与震撼,低头静静思索,他们的一切一切莫非都来自宽广的胸襟与壮志。

如今,我们在生活中,交往中真正做到了吗?无非计较那些芝麻小事,我们的胸襟为何如此狭窄?

宽广的胸襟能使我们生活的相安无事,使我们受益匪浅,使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那种纯情;而狭小的胸襟则使我们孤苦伶仃,沉浸在注意个人的世界中慢慢的挣扎。宽广,则朋友有之;狭小,则朋友少之。

拥有一颗宽广的心怀,那才是最美丽的心。宽广是可歌可泣的,而狭小是遭人唾弃的。我爱宽广,胜于狭小,相信大家,宽广之爱,宜乎众矣!

让你、我同行,用坦然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世间的万事。魅力无限好,只是宽广心。

【篇二:我根在潮阳】

我生在潮阳,根亦在潮阳。潮阳的水育我成长,潮阳的土哺育我成才。潮阳,是画家笔下勾勒出最美的土地;潮阳,有着诗人吟咏赞颂的风情;潮阳,更是民谣歌手天籁的圣堂.

崇德向善、乐善好施是祖祖辈辈流传、流淌在潮阳人血液中难以割舍的传统美德。我的奶奶是老一辈的潮阳人了,自幼我便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何为“乐善”?何为“崇德”?

奶奶她并不是一个特别信佛的人,每逢庙堂举行一些活动,她都会蒸上一大笼包子,带上我到庙堂门口。我在庙堂那棵榕树下蹦跳着,不一会儿,奶奶那一大笼包子面前便排起了一列长龙。奶奶将包子一个又一个地递出,包子升腾的热气模糊了奶奶的笑脸,也暖和了潮阳人与人之间的情义。也许那些乞丐们没有说过一句谢谢,然而在他人心中却永远记住了这个笑靥如花的老婆婆是一个潮阳人。

潮阳不仅是一个美德笼罩下成长的地方,她人文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更是引人注目。

潮阳人的潮汕话与其他地方比起来更正宗些,也更温和些,不僵硬。

我的妈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潮阳人,声音小小的,柔柔的,让人听起来就像山涧冲刷岩石的清脆声,微风轻抚过树叶的婆娑声,格外动听。讲起潮汕话时流畅清晰,那股子地道的乡音是我今后每忆起潮阳时最贴进心灵的温暖力量。

记得有一回,我们一家趁放假去了深圳游玩到一家饭店就餐,老板听出了我们是潮阳人时热情激动的模样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种多年在外的游子对乡音浓浓的依恋情啊!

这就是潮阳,生我养我的美丽潮阳!

【篇三:什么我想对您说】

梦得先生,我想对您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轻轻合上《刘宾客集》,我呆呆地望着窗外,思绪渐飘渐远。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佳作,几乎每个人都熟烂于心。这篇短小精悍、脍炙人口的小文,就是“诗豪”刘禹锡先生的得意之作。梦得先生,我有好多话想对您说……

您出身书香门第,家族世代以儒学相传,您也从小跟着祖父和父亲学习儒学,吟词作赋,二十二岁便进士及第,进入庙堂,您的努力让我汗颜。您从小受家庭的熏陶,充满爱民之心。您在政治上主张革新,进入朝廷以后,您敏锐地觉察到了政治上存在的弊端,于是您积极参与王叔文改革,想一改庙堂积习,使之焕发新生。然而在守旧势力的巨大阻碍之下,你们的努力终究还是失败了,您也只能带着巨大的遗憾,谪赴远州……

来到远州,您被那个无知的策知县一次又一次为难,被迫栖身又小又简陋的居室中,您的一句话让我振奋:“住房虽小,却仍无损于我改革创新的雄心。”不久之后,一张简单的文稿出现在您残破的书桌上,我依稀看到三个字——《陋室铭》。您对这间给自己“遮风挡雨”的简陋居室大唱赞歌,让我意外,让我感佩!写完之后您心情大好,心中的意志更加坚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我虽浅陋,却也知道您是一个有高雅情趣,清高品质的人啊!您请了石匠把文章刻在石板上,还叮嘱石匠要把字刻的主峰有力侧锋带美。也许您没想到,每个走过这里的人都会对这作品赞不绝口吧。策知闲县得知后,气得一筹莫展,哑口无言……真是快哉!

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化为黄土,他的名字早已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而您的《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百世,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无论是十六岁少年还是六十岁老翁,都能熟读成诵。有人说你傻,傻到只知道奋斗而不图回报,傻到宁愿得罪宦官委屈自己也不愿委屈百姓。我虽然没有很多的知识和阅历,可是我也懂得,您这样做,只因为您心中有着对祖国人民的热爱,有着对国家的忠贞,矢志不渝!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最美的诗句还在影响着世人,您的力量无处不在。您屡遭贬谪,桀骜不屈,您的内心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也许没有很多人能读懂您的内心,但是我愿意尽我全力,走近你,再近一点……

今夜,仰望星空,愿先生之魂永远激励我前进!

【篇四:不蔽云雾不困井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身处高位,金钱、权力随之而来,驰骋于他让之上,但不可被云雾蒙蔽了双眼,终得心系万物;身处草野,美景、自然就在身边,但不可被困在狭小的井口之中,还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

于谦,身居高位,伴君左右,身边尽是金钱、利益,但他依旧是一位不被利益所蒙蔽的爱国之人,“土木之变”将明王朝推向生死存亡的边缘。一些胆小怕事的朝臣选择逃避,一些利欲熏心的小人选择敌对的一方。而于谦却选择国家,心细国家,没有被利益挡住前进之路。他说服众人,同仇敌忾,想出种种对策,稳住局面。

为保国都,他力排众议,披挂上阵,身先士卒,不蔽云雾;身处高位,他忠君爱国,清正廉洁,鞠躬尽瘁,不蔽云雾。

没有他,明王朝可能会突然转向,正是因为有了他,明王朝才得以喘息。就是这样,居庙堂之高者,虽然可以凌驾万物并且游目骋怀,但不蔽云雾,心系万物,不是更高一步吗?

居庙堂之高者,可不蔽云雾,处江湖之远者又怎可困于井口呢?

陈涉,一介布衣,干着寻常人干的寻常事。他不满秦之纷奢,秦之暴政;他无法忍受百姓之疾苦无法困居于木屋之中,于是在这狭小的井口中,他胸有大志。他不甘于像平常人一样安于现状,对这草野间的平凡而迷恋。他的志向远大,没有被那狭小的井口而阻碍。他相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不满那些“燕雀”不知他那“鸿鹄”一样的志气。于是“戍卒叫,函谷举”他选择起义,选择推翻秦王朝。

为了可以拥有更美好的生活,他不甘现状,选择起义,不困井口;为了百姓幸福,他举起武器,争取推翻秦王朝,不困井口。

假使陈涉迷恋世间美景,那么他只会居住在小木屋里,百姓们也只能被关在笼子里;假使他没有抱有远大志向,残暴将无休止。处江湖之远者,虽可身处自然,但更需要不困井口的心胸。

居庙堂之高,不蔽云雾;处江湖之远,不困井口。

【篇五:君子有终身之忧】

忧虑,是什么?是为作业写不完担忧;为考试考不好担忧;为自己的物品丢失了担忧……这些忧虑,或喜,或怒,或哀,但这些在我的眼中,并不算忧。

孔子曾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徒,不善不能改,是否忧也。”其实,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所忧。孔子一生都拥有着一种忧天下,忧国家,忧民族,忧文化衰颓变乱的心情。从孔子的一生上看,他大半生飘游在春秋六国之间,想以自己的思想来改变民众受寒挨的处境。从鲁国到楚国,共几十年的光阴就这样的飞逝,直到死亡。他也一直在担忧自己的国家的存亡,百姓们的苦乐,这才是忧——忧国。

《岳阳楼记》是历史名篇,文中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乃是千古绝唱。而文章的作者范仲淹,也是一位有着“终身之忧”的志士,可以说这些千古绝唱之词,乃是他内心感叹的显露。天圣七年,仁宗皇帝亲率文武百官,为太后上寿。而范仲淹认为此事不好,勇敢的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却惨遭被贬。在此途中,他看到了百姓的苦难,连续上书向皇帝请示,可却屡屡被贬。他不顾自己的生活,却时刻得看着百姓,替百姓做事,为百姓而担忧。这才是忧——忧民。

唐朝的大夫魏征是历史上出了名的公正,是连皇帝也敢顶撞的人。贞观三年,李世民刚刚坐稳皇位,却接连发出两张相反的诏书。顿时,民怨四起。魏征为了王朝的统治,以死相逼,逼的皇上收回了诏书。她将生死置之身外,以自己的心去担忧帝王。这才是忧——忧人。

生活中,我们往往为了一点儿鸡毛蒜皮的小事而担忧。常常抱怨、泄气,为一件事儿,久久不肯释怀。其实这些都不算忧,往往都放宽身心,这才是最重要的。

【篇六:描写岳飞作文】

南宋沙场,风云四起,狼烟弥漫在边关上空。昏庸的帝王,奸诈的小人,已将这个摇摇欲坠的王朝推向了灭亡的深渊。是谁,还在奋勇抗争?是谁,依旧一腔热血?

原来是你,那个醉里挑灯看剑的岳飞。

精忠报国是你的理想,那是你母亲教会你对国家的忠诚,奋勇杀敌是你的理想,那是南宋千万百姓对你的期望。踏破贺兰山缺是你的理想,那是你作为热血男儿所拥有壮志雄心。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你在战场上的英姿勃发,让敌人闻风丧胆;你指天长啸时的豪气干云,让世人千古流传。你不在乎你的功名,为了国家甚至不在乎你的性命,离开战场时依旧满腔思绪,仍然不忘沙场秋点兵。而你为你在乎的忠诚,对祖国的赤子之心却被奸臣践踏,满腔的包裹情怀却被伤的体无完肤。当你在沙场为百姓拼命,为国家存亡泼洒热血时,居庙堂之高的那个人身边却歌台暖响,依旧春光融融时你是否还会为他打这片锦绣山河?

永远的岳飞啊,当你泉下有知看到秦桧东窗事发时,你会不会微微牵起嘴角,轻叹一声善恶到头终有报?

永远的.岳飞啊,当你泉下有知见到拼包围的南宋山河依旧落入夷狄之手,你是否会感叹生不逢时?

永远的岳飞啊,当你泉下有知时,看到这多娇的江山九州统一时,会不会想来世不在生活在剑影之中,而是过散发弄扁舟的惬意生活?

岁月流逝,南宋虽灭,但你岳飞的名字永远与忠诚连在一起,不管时间洪流怎样的冲击,不管历史的苍穹是风是雨,不管大地沉浮,沧海桑田,你永远是我们铭记在心中的英雄。

永远的岳飞,永远的忠诚!

【篇七:百无一用是书生?】

百无一用是书生?非也。

随便哪一本史书,一眼看去,逃不过,避不开的都是书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书生气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书生修身。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书生立世。

无论那一句,都昭示着响当当的气节。书生潜藏在历史的暗处,不经意间显露的一鳞半爪,便可左右历史局势。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总有一群书生,为国生,为民死。

书生高居于庙堂之上,为国为民,变法改革。商鞅变法,取信于民,强国于军。一系列的政策由他手中传出,传遍整个秦国。奖励农耕,奖励战功,细改土地,重赏官爵。虽惜商鞅车裂身死,却赞秦国因他兵强马壮。

一人之力成就强秦,为国生,为民死,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身死而无憾。谁道百无一用是书生?

书生苟活于市井之中,为家为己,不问世俗,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隐居田园,悠然忘我。“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隐南山,怡然自乐。不为案牍而劳形,是何等逍遥?

辞官归隐,于诗词歌赋中陶然忘我,随手炼一丸桃花源,勾起多少人的情思?谁道书生百无一用?

书生远处于江湖沙场,提剑上马,护国守土。文天祥起兵抗元,风雨飘摇中,慷慨高歌过零丁洋;走投无路时,坦然而写正气歌。指点江山,挥斥方遒,一怒敢叫天地换新颜。誓死面南而拜,丹心长存汗青。胸中有天地,浩然怀正气。宁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篱下活。谁道书生百无一用?

读书人,达则兼济天下。庙堂之上指点江山,富国强兵的公孙鞅,不负圣贤书。

读书人,穷则独善其身。提笔翻书不忘初心,静心修身的陶渊明,不负圣贤书。

读书人,亡则救国救民,浩然正气存乎于胸,守国护土的文天祥,不负圣贤书。

谁又能言,百无一用是书生?

【篇八:令我刺激的一件事】

今天下午,爸爸带我和妹妹一起去有名又好玩的水府庙玩,坐快艇去岛上游玩,上面可好玩了,令我心惊胆战的就是恐怖岛——鬼屋,里面可有着各式各样令你毛骨悚然的东西哟!

首先,我们看了快艇,就劳烦爸爸去买门票,等到票来了,我们就乘坐快艇出发了,看看最远处,那峰峦叠嶂、连绵起伏的群山多像一条青龙长卧在那里,到了恐怖岛,那坐落在树丛中的鬼屋,露出一个个琉璃瓦顶,恰似一片绿叶,漂浮在辽阔的大水杯中央,我们在鬼屋外看见了打枪的游戏,如果远远望去,那一座座深红的宫殿像嵌在戒指上的钻石,我们进入鬼屋,简直就是迷宫呀!不过中途有一些吓人的东西,有棺材,有人骨头,有栩栩如生的石象,更有着发出阴笑的怪东西……其中最可怕的是一个怪东西在笑,一边笑脑袋一边升上去,出了鬼屋就来到庙堂。

今天我们不仅去了恐怖岛,还去了凤凰岛、神龙岛等等。

今天,我们去水府庙玩,真的又好玩有刺激,就连我现在写作文的时候,还不时的颤抖,好像有只大蚂蚁在我身上爬。

【篇九:寻根】

说起来也是奇怪,我们家几乎不回老家。

老家在丽水,山中的一个小村子,叫桃垟村,不大,常住人口不超过10人,我太爷爷那辈,和几个兄弟就出来闯荡了,也就来到了这,有了父亲,再又有了我。

可更令我不解的是,连父亲对这段历史也并不完全了解,通过联系了其他的叔叔阿姨,我们才确定了前往丽水。

一大早,我们便准备出发,一路上畅通无阻,在服务区,我们终于见到了几位爷爷和叔叔,父亲下了车,与他们打招呼,亲人重逢的感觉,十分微妙。

立马上路,因为我们并不打算在那留宿,寻根的车队平稳地前进着,井然有序,纵使车外的景如此的多变,车内的心却始终在呼唤着。

与此同时,来自别处的叔叔们也在归根的路上,我内心的激动和喜悦无法言表,团聚的那一刻,一定十分震撼。

天空下起了毛毛细雨,可这浇灭不了路上停了停,买了些礼物,便又继续上路。

穿过这座桥,我们便真正上山了,天空无比的蓝静,山野无比的深秀,山路也无比的崎岖,这路可不漫长,光光爬上这山,就有三四十公里,再加上油量表只剩下三格,我便有种莫名的恐慌。

呼!不过是虚惊一场,我们顺利地抵达了山顶,错落排布的房子,有些还是砖瓦,茅草房,在一块类似平台的高地上还有健身器材,和一棵参天古树,树干还有一个拇指印的痕迹,那时大自然留下的伤疤,据村长说,那是十几年前雷电劈下的伤,当时都说这树活不久了,可这么多年,它还活得好好的,我说,它是被菩萨保佑了,是棵神树……

到村里的待客室里去坐坐,刚一进门,满桌的人,心中便一惊,终于让我见到这刻,我周围的这些人,他们身体里流淌着的和我体内流淌着的是一样的血,我们都是林家人!

午饭时间,整整三大桌摆满,各种山珍野味和自己种的蔬菜,牛、羊、猪、鹅、鸭,各种美味,这顿饭吃得很是享受。

饭后还有活动,我们跟着村长和支书沿着山路往下走,看见远处有做破败的类似于庙堂的建筑,村长说那就是庙堂了。还指向了另外一边,有个梁顶同样年久未修的杂草丛生的建筑,村长介绍道,那是祠堂。

不久,我们来到了庙堂,却发现里面并非十分荒芜,后来才知道,是村支书一人,长年居住在山上,每日如一地打扫着这片山,管理着这片山,我也是从报纸所知。正中间是三尊菩萨的像,我们烧过香后,便前去祠堂了,正中还有一块匾,刻着四个模糊的字,我依稀辩出是“望观里阁”,但也不知是否正确。

其实,这次来的最主要母的,一是为了捐款修祠堂,二是为了编写《林氏宗谱》,那象征着我们林家的荣誉和智慧。

已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了,书桌山的全家照仍在闪着光,桃垟村,它已深深刻入我的心里,我感谢他们,怀念我的老家,因为,这可能,是爷爷那辈人这辈子最后一次重逢了……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