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美丽的竹泉村】
我听同学说,竹泉村在临沂市,那里可好玩了。今天我和妈妈来到了盼望已久的竹泉村。
这里有很多让人感兴趣的项目,我最喜欢的就是漂流闯关了。一个爷爷给我们拉来一只大皮船。我坐在大皮船的前面,妈妈坐在后面,爷爷用传送带把我们送到了一条小溪边上,开始了我们的漂流。我在前面抓着两个扶手,当方向盘掌握方向。这条小溪很调皮,一会儿急,一会儿慢。拐弯儿时会碰到岸边走不动了,只好等另一只皮船撞了我们的皮船,才能重新走起来。
我们来到了一个黑黒的隧洞里,里面黑的伸手不见五指,我很害怕,汗毛都立了起来,感觉船也走的特别慢,好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漫长……终于我看见了一点光,我们出了这个黑洞。又玩了一会儿,就到站了,我还想再坐一次。可是妈妈说我们还要玩别的,我只好恋恋不舍的离开了。
不知不觉时间过得真快,中午的食品街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我赞叹道:“啊,这里卖东西的真多啊,各种各样的零食应有尽有,还有很多饭店……。”妈妈带我来到了一家饭店吃饭,我们点了几道菜。其中有我最爱吃的红烧肉,这里的红烧肉做的非常好,肉很嫩,肉块很大,每一块肉都是肥瘦相间,一口一块可香了。
下午我和妈妈继续向前走来到竹林,这里有好多好多的竹子,有的竹子高入青天;有的竹子细的像根火柴;还有的是竹笋刚从土里冒出来。我和妈妈像鱼儿一样在竹林里穿梭而过。来到一条清澈的小溪,有很多人都在用剩下的面包渣喂鱼。我连忙跑过去加入他们,这些鱼都很贪吃,一窝蜂涌来抢食吃,真有趣。
夕阳西下,美丽的晚霞染红了天空,今天玩的很尽兴。下一次我还要来这里玩,还要邀请好朋友一起来。
广饶县稻庄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四班 魏子晨
【篇二:北京的符号】
中国的首都是北京,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史上许多君王都把这里选作了自己的都城。这里的文化、山水、美食和仰俯即是的历史文化遗存都颇富盛名。但是在我的旅行记忆里,印象最深刻的并不是这些。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北京人满嘴的“京腔”味儿。当你走到安静而又古朴的胡同里,会听到独特的北京话。那种味道独具特色,令人心旷神怡。许多文章里回忆起旧时的北京时说道:“旧时的北京让人最值得回忆的是深长的胡同,整齐的四合院儿,满嘴的京腔,还有午后三五个老头儿坐在一起拉二胡,唱京剧的情景。”这些字句仿佛给了我们一个想像的空间,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令人向往的老北京图画。现在的北京,已是一个快节奏的城市,高楼耸立,汽车川流不息,但是当听到了那独具风格的北京话时,那一幅老北京画卷又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
北京,除了那别具一格的京腔深深地吸引着我,还有那著名的冰糖葫芦也让我回味无穷。我并不是北京人,但我很喜欢老北京的故事。从《城南旧事》《骆驼祥子》等书中我仿佛看到了另一面的北京。书中描写到:深长的胡同里传着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叫卖声,他们通常举着一个棍子,上面推着个小车。小时候我家门口就有一个卖冰糖葫芦的,我被那叫卖声吸引,也扯开嗓子一起喊:“冰糖葫芦——。”书中所描写的旧时胡同已变成了著名的王府井、食品街,但是冰糖葫芦的味儿却没变。红彤彤的一颗颗山楂外面贴着一层薄薄的糖,那糖均匀又细腻,咬下去轻脆的一声,随后变成不硬不软的山楂果,又酸又甜。
转眼间,几千年的文化古都变成了现代化的城市,这样大的转变成就了中国的提升。虽然曾经的胡同小巷不见了,但是悠久的中华文化却没有变,那些手艺人的技艺仍在世界上熠熠生辉。京剧、冰糖葫芦、万里长城、故宫,这些鲜明而动人的北京符号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跳动着!
【篇三:我是小导游】
游客们你们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杨导,请大家叫我小杨就可以了!今天让我为你们介绍南市食品街,你们是不是很期待呢?让我们开始游览吧!
我先给大家介绍介绍南市食品街的历史吧!它建于1984年,坐落于市中心繁华的南市商业区,东临和平路商业街,西靠南市旅馆街和服装街,北面与古文化街和鼓楼隔街相望。南市食品街是集餐饮、购物、旅游、娱乐为一体,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餐饮集中地,一九八九年被天津市政府命名为津门十景之一。
南市食品街还有4个门楼为仿清式古建筑,南为“振羽”门,西为“兴歌”门,北为“中圣”门,东为“华腴”门。
请大家跟我进来看看内部设计和天津小吃名店吧!这里名店很多,最有天津特色的就是津门三绝了:狗不理包子、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褶花匀称,每个包子15褶。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腻,味道鲜美,含在嘴里回味无穷。十八街麻花中间夹着一条含有桂花、糖、桃仁、青红丝等各种小料的酥陷,酥脆香甜,味美适口。耳朵眼炸糕用糯米做皮面,红小豆、白砂糖调成馅,以香油炸制而成,金黄酥透,香脆可口。大家可以进店品尝品尝这些美味的天津小吃。
好了,请大家自行游览。记住不要乱扔垃圾和随地吐痰,再见!
【篇四:温暖元宵节】
正月十五的黄昏,我置身食品街中。正是半明半昧之时,一家小店吸引住了我的视线。店门两边的石栏上刻着花纹,屋檐仿古,其下挂着两盏灯笼,牌匾上正书两个大字“元宵”。啊,原来是一家元宵店。只见这古朴的外表掩映着一股好像要将人紧紧包围的暖流,于是,我登上石阶,走进了这小店。
刚踏进小店,热火朝天的气氛就扑面而来。古朴典雅的摆设,小巧精致的元宵,都让人不禁回忆起很多往事,关于元宵、关于春节、关于童年。点了一碗元宵,挑了个位置坐下。
一碗热腾腾的元宵端到眼前,在外寒风凛冽,小店里已是温暖无比。咬开一个元宵,细长绵远的回味牵着制元宵人一道道简朴的工艺:磨馅、搓馅、和面、包元宵……元宵里装着的不仅仅是美味,更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心血与温暖。
吃完元宵,美食已无,精神仍在。这熟悉的场景、热闹的气氛无不令我想起家乡的元宵节!早晨,老人们早早起来包元宵,元宵里早已充满了清晨布谷鸟的清脆叫声与带着草木香气的清新空气。仍是这几个步骤,体验却已不同。童年的记忆仿佛浮现眼前,仍在小店的我已经浮想联翩。呵,这元宵不就是家乡的味道吗?醇香、甜糯,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系在家乡与小店之间,也系住了我的心。仅是一碗元宵,让我体会到了真真切切的温暖,让我的心飞向了远方的家乡!
走出小店,心里仍激荡着无法忘却的温暖。这一天夜晚,令我温暖的不仅仅是一碗元宵,令我铭记的也不仅仅是这个古朴的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