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相关作文

【篇一:年味作文】

“味”,也许可以勾起你的回忆。吃着这味道熟悉的年夜饭,我想起了幼时一次又一次过年的场景。

“外婆!我要吃这个!”无知的伢儿急切地用手点着放在餐桌上的大桌美食。香喷喷的鱼肉,甜而不腻的发糕……美味在桌上召唤着我,可我却“望而不及”。外婆摇摇头:“雯雯,不行!那是给天上的祖先们吃的!来,妞妞,拜拜,希望你能有好成绩,身体好学习好,快快乐乐,开开心心!”我似懂非懂地拜了拜,只当祭祀是儿戏,但还愿家人平平安安!而当列祖列宗“酒足饭饱”后,我的嘴算是给一桌的佳肴真正的归宿。

现在,我依然是吃着这些美味,可心里却又多了一份回忆,多了一丝挂念。回忆儿时,心中甚慰。“雯,出发了!”妈妈的叫声把我从回忆中拉出,今年,祭完祀,吃完饭,我要“一改常态”去灵隐寺祈福了。

其实父母几乎每年都会去,但我却只待在家里津津有味地收看央视春晚守岁。所以今年,算是我过得最有特色的春节了。

来到灵隐寺,里面灯火通明,人山人海,隐隐约约还能听到众僧为大家祈福的念经声、闻到从不远处涌来的寺庙独有的香火味儿,这是不远千里赶来祈福的人为家人插上的一份心意。听完众僧祈福,我感到浑身清爽,这也算是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上三炷香,将香举于头顶。一拜,愿我有好成绩,将来为人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二拜,愿弟弟将来成绩优异,快快乐乐、健健康康;三拜,愿家人们事业有成,长辈们能“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所有人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四拜,愿全世界的家庭能够团聚,儿女孝顺,阖家欢乐,幸福安康……带着诚挚的祝福,一次又一次深深地鞠躬,愿所有家庭都幸福!

“咚!咚!咚!”新年的钟声响起,远处灯光阑珊处可见一些绚烂的烟花,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欢呼着,互相道喜,不论是否陌生,整个中国都在为此欣喜。“雯,新的一年里,好好学习,好好运动啊!”……

“年味”,是什么?是在餐桌上的美味,还是厚厚一沓压岁钱?都不是!

年味,就是当一家团聚,在一起的时候的那种幸福、快乐。

也许,因为这次的祈福,这是我渡过最有意义、最有“年味”的一个春节了!

【篇二:腊八送温暖】

1月24日是农历腊月初八,古代称“腊曰”,俗称“腊八节”。

在杭州,人们腊八节里没有喝上一碗灵隐寺热腾腾的腊八粥,那都不算过了一个完美的腊八节。

这天下午,我通过牛通社“送福进万家”活动,领了几份灵隐寺的腊八粥,打算送给那些为我们默默工作的人们。

放学后,天空还飘着雪花,我和妈妈撑起伞,拿着香香甜甜的腊八粥,来到了学校的保安部。刚开始,门是关着的,我勇敢地上前敲门,可能声音太小,加上里面有人谈话,当我准备再次敲的时候,门开了,令我吃惊的是:开门的是我的班主任——陈老师,她是来和保安叔叔交代一些事情的。我紧张了一会,然后张开嘴巴,对保安叔叔说:“您工作辛苦了,这碗腊八粥送给您!”当我双手把腊八粥递给他时,他连声说:“谢谢!”一旁的陈老师说:“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懂事!”

听着陈老师的话,我开心极了,因为我觉得自己送对了。保安叔叔每天24小时值班,负责校内和周边安全防范工作,下雪天还要帮我们校园铲雪,他们是学校财产和全校师生的第一道安全防线。正是他们的辛苦付出,才有我们安宁和谐的校园。

走在回家的路上,寒风扑面而来,但我的心里却是暖暖的,因为腊八粥虽小,但里面有我们寒冬里及时送上的温暖和甜美。

【篇三:雨中游飞来峰】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美景数不胜数,飞来峰就是其中之一。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一个细雨蒙蒙的早晨,我有幸和飞来峰来了个“约会”,近距离感受了她的美。

飞来峰坐落在西湖的西面,山脚下就是灵隐寺。我下了公交车,细雨若有若无地下着,发现蜿蜒的山路上,已经有了不少行人,三个一群、两个一组,有的还没有打伞,就这样漫步在路上,真是“斜风细雨不须归”啊。山路两边,到处伫立着枝繁叶茂的树木,有的高耸入云,笔直挺立,像一个个的哨兵;有的弯弯曲曲,枝叶繁多,像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少女,更多的还是毛竹,在雨水的滋润下绿得更加逼人了。抬眼望去,远处雾气氤氲,随风升腾,像给群山披上了一层薄纱,宛如仙境一般,但却遮蔽了游人的视线,只有两侧的山脊若隐若现,宛如两条绿色的蛟龙盘旋在飞来峰旁边,不断地喷云吐雾。看到这等奇景,我不禁加快脚步,想早点感受一下“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意境呢。

一路上雾气环绕,踏云而行,呼吸着山间凉爽清新的空气,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灵隐寺,往前走几步,再拐个弯,飞来峰映入了眼帘。飞来峰是一块巨大的岩石,从远处看光秃秃的,和周围的郁郁葱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感觉很光滑的样子,让人忍不住想去摸一摸。近看时,却发现,上面有许许多多大小不一的山洞,大的有三人高,小的只有拳头大小。看了旁边的介绍才知道,原来这是由飞来峰特殊的地貌经过长期的风蚀形成的。飞来峰上到处雕刻着栩栩如生的佛像,据说都是佛在人间的化身,有的表情严肃、双目微闭,在打坐念经;有的露着肚皮、手摇蒲扇,笑呵呵地看着众人;有的双目怒睁、手持利刃,一副凶神恶煞的模样。

这些佛像经历了岁月的磨蚀,造就了飞来峰佛教胜地的盛名,吸引了大批善男信女前来朝拜。飞来峰的由来据说也和佛教有关。很久以前,有一个印度来的得道高僧游历至此,看到这座山时,觉得和他家乡的一座山一模一样,不禁怀疑回到了家乡。家乡的山中有只猴子,每当他手一拍,就会来听他说经传道,于是他忍不住拍了一下手,结果那只猴子真的走了出来。他认为是佛祖显灵了,用法力把家乡的山挪到了这里,以便让他在此传经布道,从此他在这里定居下来,并把这座山命名为“飞来峰”。故事的真假不得而知,高僧的眼光却是令人佩服的,如此景色怡人之地确实是修行的好地方。

故事说不完,美景看不够,这就是飞来峰,这就是杭州。

【篇四:家庭总动员】

这天,爸爸妈妈说要带我们岳庙,可是车子绕来绕去绕去了灵隐寺。在车上,我们一起玩词语接龙。玩着玩着就到了。

从停车场出来,我们先去买了飞来峰的门票。一路上绿意葱葱,有流水,有石窟。忽然,我听见了清脆的鸟叫声,但是感觉和一般的鸟叫声有点不一样。我以为是不同品种的鸟而在叫,就开始寻找声音的来源。我发原来是有人在吹笛子,我靠近,听了一听,声音更大了,我明白过来,就是笛子声音。我觉得很好听。我让爸爸给我买一只,爸爸说,回去的时候再买。

我们继续往前走,去了灵隐寺。在灵隐寺门口。有很多人在点香拜菩萨。爸爸跟我,各拿了三支香,我让爸爸帮我把香点上,然后拜了拜菩萨。朝四个方向都拜了拜。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把香插进了香炉里面。然后,爸爸带我去各个殿参观了一下。爸爸说,每个菩萨跟每个人一样,都有工作要做的,有管学习的,有管经商的,有管航海的。

参观完,我们换了一条路往回走。沿着小溪流边上走。看到了很多草鱼,鲫鱼,鲤鱼。我用随身携带的手表拍了好多照片。我还看到了一个石头上面了两只虫子在交配,公的虫子在拖着母的虫子到处跑,母虫子挣扎的很厉害,我也拍了一些照片。还在小溪里发现了巴西龟。它一直动来动拉,爪子拍来拍去,我家乌龟壳比他安静多了。

这时又走回原来的位置那个吹笛子的地方,爸爸按约定给我说的买了一只笛子。我练习一会儿,还是吹不起来,妈妈让我在车上不要吹了,因为我吹的太难听了。我自己也知道,一吹,我自己都感觉很好笑。

我们要去下一站了。在车上的时候刚刚好经过了西湖边好多莲花的地方。妈妈说,那叫荷花,爸爸说,杭州人都叫莲花。我也叫莲花吧。看到好多人都用手机在拍照,我手表慢,没拍到。妈妈停好车,让我们下车,我才发现停车位刚刚好在莲花旁边,我拍了几张照。

爸爸妈妈带我到了浙江省博物馆的门口。妈妈排队,爸爸和我去买水。爸爸说我不能喝运动饮料,爸爸给妈妈买了我最喜欢的那个水,爸爸给自己买了小茗同学,给我买了一瓶冰红茶。爸爸说茶可以少量喝一些。

验票安检后,我们进入了浙江省博物馆。我用手表把可以拍视频的地方都录了下来。因为妈妈走不动了,坐在门廊上等我们,我自己再看了一遍,也可以给妈妈看。我们参观的其中一厅是展览倒塌的雷峰塔地宫里面的东西。有挖掘出来的,有珍贵的石头,还有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分银阿育王塔与金阿育王塔,可惜很遗憾都被借出去了,只看到照片。后来,我们还参观一些古代米器和武器等等。

时间到了,闭馆了,爸爸妈妈说下次还带我来参观。一天的行程结束了。

【篇五:请跟我来杭州】

你去过杭州吗?如果没有,请跟我来……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著名的“灵隐寺”也在那里。

假期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去杭州游览。第一站我们就到了灵隐寺。只见一尊尊大佛矗立在面前,周围有许多栩栩如生的小佛像,肃穆而又神秘。灵隐寺里香火鼎盛,焚香敬拜、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数不胜数。他们有的手里拿着三支清香,有的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还有的三步一跪拜……我拉着妈妈的手问她该怎么做?妈妈轻声告诉我只要心地善良,佛祖会知道的。望着一尊尊慈眉善目的佛像,我暗暗祈求菩萨保佑我学习进步,进一所理想的中学。

告别了灵隐寺,我们来到了西湖。美景近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只见岸边的垂柳随风摆动,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欢迎游人的到来。沿着堤岸走了一段,我们坐上了游船,尽情观赏西湖的美景。西湖水清澈、纯净,里面有许多鱼儿。它们颜色各异,种类繁多。其中,最多的是红色的金鱼。它们在水中欢快地游来游去,多么自在啊!游客们不时地撒一些面包屑、碎饼干下去,金鱼们纷纷争食,好不热闹。湖面上轻舟荡漾,湖水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微风吹来,荡起一阵阵波纹,真是美极了!我们的耳边不时响起船桨撩动湖水时的哗哗声,彷佛这清澈的湖水注入了人们的心田。我兴奋不已,拿起手中的相机按下快门,抓拍了不少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瞬间……

西湖是一首诗,是一幅天然的画卷,更是一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胜地。无论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还是匆匆而过的游客们,无不为杭州的美丽倾倒。

杭州美景,美不胜收,人间天堂,名不虚传。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