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型相关作文

【篇一:诚实的小狗】

星期天傍晚,小狗花花唱着欢快的歌儿,手里拿着一个金光闪闪的奖杯,喜气洋洋地跑回家。这个奖杯哪来的?还得从星期六的早晨说起……

那天一早,花花拿着花篮,准备去花园采花,忽然看见森林广场那儿被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的动物挤得水泄不通。花花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便去问了一位老人:“老爷爷,这是在干什么?”“这里要举行歌唱比赛。”老爷爷热心地说。这时,小浣熊从后备箱拿出大喇叭喊道:“快来看一看啊,第十九届歌唱比赛明天开始啦!欢迎大家踊跃报名!”这一喊,又有许多动物过来了,不是围观,就是准备报名参加比赛。花花见了,也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第二天中午十二点,花花便向广场走去。真巧,已经轮到她唱了。花花走上台,唱了一首优美动听的歌,观众们听得如痴如醉。接下来,狡猾的狐狸上了台,先做了一个动作,便开始唱歌。狐狸没有用话筒,却有了重音;现场没有音响,却有了伴奏。这不,狐狸的歌声搏得雷鸣般的掌声。小浣熊觉得奇怪,两个选手都唱得这么好,会不会作假?小浣熊走向花花,满怀疑惑地问道:“花花,你是不是用了小道具?”“不会的,”花花肯定地摇摇头,微笑着说,“不信你可以检查,或者我再唱一首。”小浣熊没发现道具,花花又唱了一首,歌声还是那么动听。小浣熊不放心,又去问狐狸,狐狸连连否认。

这时,一位细心的观众站出来说:“不对,狐狸说谎!他打完手势后,我旁边的人放起了他正在唱的歌!”另一位观众也作证:“没错,我离狐狸最近,只看到他嘴动,却没发出声音!他只是在对口型而已。”狡猾的狐狸见事情败露,赶紧一溜烟跑了。

结果不用我说,大家也明白了——小狗花花用诚信赢得了比赛,得到了金灿灿的奖杯。

【篇二:不留遗憾的青春】

跨入中学的大门,正式进入青春的世界。

一到中学,事情多了,更加累了。军训什么的都不先说,单单开学这一个月,作业就比小学多得多,课上得也比较复杂了,有时除了需要老师的讲解,自己还要想很久才弄懂。

又是一节语文课,这是我讨厌的课程之一。要读读背背,多麻烦啊!加上前几天没睡好的疲倦,上课提出的问题,我漠不关心地瞟一眼;要写生字的时候,就在本子上留下潦草的字迹;老师让我们读课文时,我多半在对口型……

警告第一次出现了:作业不合格,第一次得了B。我满不在意地订正了,并未当回事儿;接着一页又一页的“B”连绵不绝地打在我的作业上。最终发生一回大事儿:测试不及格,错了九处。

这件事被母亲知道了,她极严厉地呵斥我,拿着这张卷子,拿出手机:“你看看,老师都发给我了,她说一半是文字错误,还有课文句子不熟,她注意到你上课有点走神,在作业上都给你留了句话!”我一看本子上,清清楚楚地写着:上课神游!“我太困了……”我说。母亲一听,火气更大:“你还敢说这个?每天晚上追电视剧到半夜,好好反省一下!”说完,她把门“啪”得一关,走了。一下子,房间里就剩了我一个,静得我依稀能听见时钟的走动声。我默默地捡起那张卷子,想起了语文课,想起了不合格的作业,想起了……

初中第一个学期那是青春之花绽放的开始,是学业加重的缓坡,是人生新的起跑线。在这如此重要的时刻,上课走神?还追电视剧?母亲的话如一巴掌般拍醒了我。在这大家都奔跑向前的开端,我竟开局就松懈?松懈的我,又该如何弥补?我发觉自己亏了不少,只得奋起直追,没有别的路,然而这样子又累,明天上课就又会走神,如此恶性循环……岂不浪费青春?我心痛不已,后悔万分。我差点错过了这最美好的时光,现在我得加倍努力,奋起直追。

愿青春的你们不会留下如此的遗憾!

【篇三: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今天,我们举行了期盼已久的诗词朗诵大会。

来到教室,同学们显得躁动不安。有的在窃窃私语;有的在稿子上写写画画,嘴里还在不住地叨念:“这个重读,这里要停顿……”;还有的在不断地摆弄红领巾,努力使自己的形象达到完美。我很兴奋,又有点小紧张。想大吼一声,把心中的紧张都排出体外。我从桌洞里掏出稿子,轻轻哼唱起已经滚瓜烂熟的旋律。

哼着哼着,我的思绪又回到排练的时候……“姜艾伽,逄睿走调走的太厉害了,会把咱们都带跑的!”已经被我魔音穿耳的林钰涵大声尖叫。我不由得苦笑。但问题总是要解决的啊!最后,经过多方探讨,“山有扶苏”组合(包括我),一致决定,我上台时只需对口型便可。可“看花容易绣花难”,对口型说着简单,但真的练起来,难度却不亚于古筝考级。于是,我不断的练习,终于和范唱达到了“人声合一”的境界。

“哎,想什么呢,走啦!”我的同桌轻轻地推了我一下。我从回忆中惊醒,随着队伍走出了教室。

到了录播教室,我心中的一点紧张化成了一个紧张的泥潭,让我在这泥潭中越陷越深,但我不断的鼓励自己:“加油!”也就从这泥潭里爬了出来。

吟诵开始了,我和同学一并走上台,我深吸了一口气,对着镜头展现了最出彩的一面。

直到下台,我都都不敢相信我就这样顺利的完成吟诵。古人说的对:“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我认为我取得成功,与平时的练习时离不开的,没有耕耘,怎能有收获?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