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有时,我也想当坏孩子】
人生的几十年里,带着“好孩子”这顶高帽的压力太大了,有时我不禁会想取下这帽子,当一回坏孩子。
有时,我也想当坏孩子。不想每当别人表扬自己时,自己总要唯唯诺诺点头;不想在别人嬉皮笑脸时,自己也傻傻的跟着别人不知目的地笑。假如我是坏孩子,那么我可以必不理会那些人的表扬,反而我可以装作不当一回事,装作我行我素。假如我是坏孩子,那么我就可以在别人笑时我装作严肃。
有时,我也想当坏孩子。因为坏孩子没有责任感,所以我就能什么都不理,能够饮一觉睡到日上三竿,尤其是在冬天,那寒风呼呼的刮过,什么人都会赖床。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和一生中重要的朋友——周公下棋,在哪细小的棋盘上战个你死我活。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够在那温暖的床上做一个美梦,梦见自己成为世界富商,梦见自己遇到绝世美女,梦见自己成为了拯救世界的超人。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够不用上那让人感到讨厌的早读,迟迟的去上课也不怕,对一切熟视无睹,老师不会重点的,父母也不会苦口婆心,爷爷、奶奶,亲戚朋友对我不会有什么期望。
有时,我也想当坏孩子。尤其在我考试时只考到那五六十分。假如我是坏孩子,那么我就不怕被老师骂个狗血淋头。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上课时不听老师的课,发着白日梦,梦着自己飞回古时的秦朝,看那宏伟的建筑——阿房宫。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梦着和苏轼一同乘着那陈旧的扁舟前往曹操的兵败之地——赤壁,看苏轼写下那流传百世的名作。
有时,我也想当坏孩子。因为坏孩子对学习都不太认真和努力。每当在暑假时,作业多得不可数。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视作业如粪土,晚上与家人一同散步,看着天空的星星,自由自在。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天天笑嘻嘻的,因为没有了作业的束缚。假如我是坏孩子,我就能白天开心的玩,夜晚安稳的睡,天天吃喝玩乐,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
我想当一名坏孩子,那是“有时”的想法,我想当坏孩子那是“假如”的事情。我在怎么想当坏孩子,我见到了老师,我还会诚诚恳恳的说一声“老师好”,我在怎么想当坏孩子,假如我犯了错,我一样会承认自己的错误的
想当坏孩子这一想法是我在当今激烈的学习生活中给自己心灵的一种慰藉。在这种想法中我可以自由自在,忘记学习的压力,忘记生活的痛苦,忘记遇到的挫折,这也只是我对快乐生活的向往。
【篇二:疯子李】
说起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人,便是疯子李。疯子李是我故乡时小时候的记忆了,或许他太特殊了,又或许我真的很同情他,离家多年,疯子李的记忆一直不能忘却。
“咚咚咚”敲门声格外的粗暴。一开门便看着疯子李拿着饭碗木愣愣的盯着我看,我惊恐地一把把门撞上,似乎这样就可以把他弹飞了。我从小就很怕疯子李,有时做噩梦,男主角大致就是他这样的:一头蓬乱的头发,一缕白一缕黑错乱地交织在一起,长的已经可以梳一个略长的马尾了;邋遢的胡须,好像被揉搓过的一样,凌乱的很,上面还沾着些不明固体和液体。明明可以直立走路,却总是在路上爬来爬去,靠村里人施舍的饭菜为生,住也住在村里水泵的机房里。春夏秋冬就一床被子,一套衣服,似乎从来都没有洗过。
我自记事起就不喜欢他,他有时另我感到恐惧,现在回想起他这个人心中还会生悸,每当路上有他,我都不敢出门。家里人见到他也不喜欢,大概觉得他可怜或是乡邻关系,不时会给顿饭,给只饭碗或是几件旧衣。我是绝对不待见他的,可能当时年龄太小,不能很好的去体谅他。
听大人们谈起,疯子李以前也是个正常人,家境还好,有兄妹四个人,他是家里的老大。文革时期,社会动荡得很,家里的二弟和三弟是知识分子,被戴了高帽,批斗。可在这时,他就莫名其妙的失踪了。过了许久,突然有一天他竟然回来了,脚瘸了,身上邋里邋遢,不知受了什么迫害,但精神倒还算正常。可兄弟姐妹不服啊,凭什么日子平稳了就回来,苦难不同当算什么大哥,于是吵着分了家。他也被全村人看不起,日子甚是难过,而且一把岁数也没有个伴,自己也不上进。后来竟卖田卖房,一无所有了。兄弟们也甚是残忍,没人肯收留他,落到了这步田地。在我读中学时,他去世了,死在了水泵的机房里,无人送终,隔了几天才发现,真是可怜至极啊!
在天堂里,没有饥饿,没有争吵,没有歧视。希望疯子李在天堂一切安好!
【篇三:学做小厨师】
妈妈做的菜可谓色香味俱全。今天,我决定跟妈妈学做西红柿炒鸡蛋,因为这是我最爱吃的菜。
傍晚,我来到厨房,系上围裙,开始当起了小厨师。我小心翼翼地拿起菜刀,把西红柿切成块,把葱切成段,再把两个鸡蛋打好。
做好了准备工作,终于可以炒喽!妈妈在旁边看着,告诉我这道菜分两个步骤进行。先炒蛋,炒得嫩一点就起锅。再炒西红柿,最后两者混合炒一下,放上调料即可。我旋开煤气灶,等油热了后,我站得远远的,生怕油会溅到我。“嚓”,鸡蛋下锅了,我急忙拿起锅铲,两三下炒蛋就起锅了。
虽然有了炒蛋的经验,但第二步炒西红柿对我来说又是一项挑战。我边听妈妈的指点,边手忙脚乱地应战。“倒油——放西红柿”,锅里“噼哩啪啦“,我的心里“叮叮咚咚”,胡乱地炒着。“可以放蛋了!”妈妈在旁边催促,我急忙倒入事先炒好的蛋,混在一起炒几下,再稀里糊涂地放上盐、老酒、糖等调料,撒上葱。就这样我的西红柿炒鸡蛋新鲜出炉了。
爸爸妈妈都夸我做得好吃,我开心地笑了。看着他们吃得如此满意,我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后的我,已是带着高帽的大厨师了。
【篇四:外婆的剪纸】
我喜欢看外婆剪纸,所以也喜欢剪纸。每当我看见外婆在一张张绚丽多彩的纸上飞快地挥舞着剪刀时,我都惊叹不已。
“咔擦,咔擦,咔擦……”在我的记忆中,那丝丝清脆的剪纸声回响在我的耳畔。外婆戴着眼镜,左手拿着五彩缤纷的纸张,右手拿起剪刀;一边翻动彩纸,一边让剪刀在纸上自由灵活地游走,彩色的花形纸屑纷纷扬扬地落在了地上,宛若一群可爱的小精灵,又像几只翩飞的蝴蝶。不一会儿,活泼灵动的兔子、小巧玲珑的鸟儿,充满年味儿的“福”字跃然于窗户上。栩栩如生的剪纸为屋子平添了几分生动与灵气。
一次,在我苦苦哀求下,外婆答应教我剪纸了。我赶紧取出剪刀和纸张,一切准备妥当。我学着外婆的手法,一点一点地剪了起来。有时,外婆的动作太快,我总会让外婆多演示几遍给我看,将每一个步骤都牢记于心,深深地刻在脑海里。即使是一个细微的变化,小小的细节,我都会仔仔细细地看,一点儿也不敢放松,好几次看得入了迷,没有留神剪刀划伤了手指,只得让我的手指戴上“高帽”。血,滴在我的剪纸上。这让我在喜悦中多了几分苦与酸,明白了剪纸的不易。经过了几个小时地苦练。终于完成了。心中不仅有了成功感带来的自豪之情,更多了一份苦楚。正可谓苦中有甜!
一次,邻居李奶奶过八十大寿时,外婆送了一张“寿”字图的剪纸给她,李奶奶满心欢喜,说:“这是最特别,最珍贵的寿礼!”我们听到时,心里自然特别喜欢。
2016年的大年夜,亲戚朋友们来家里拜年时,看见外婆的剪纸赞不绝口。大家都说,外婆有一双巧手。纷纷请外婆帮他们剪纸。不仅外婆十分高兴,我们也很开心。从此,剪纸成了我们全家人的骄傲,令全家无比自豪。
在剪纸的乐趣中,我无比享受这种美好的感觉——有喜有忧,有笑容有泪水,有苦有甜,却依旧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