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相关作文

【篇一:描写红楼梦人物的作文】

《红楼梦》是世情的宝藏,而我有幸亏得了这珍宝的一隅。

黛玉

黛玉是这红楼里唯一的女孩,她简单又纯粹,以一颗诗心笑着哭着看这个世界。

在开始的时候,总好笑看到宝玉偶不小心惹到黛玉,黛玉便开始哭哭啼啼,张口闭口就是“让我去死”,宝玉也是个有趣的,动辄就是“你死了我做和尚去”(谁知一语成谶),忽又想到两年前读《红楼梦》,那时我同黛玉一般大,青春期的女孩怀着一份悸动与偏执的不驯之气,也是张口闭口就不活了,现在想想真是有趣,可也不得不承认,当时内心的干净是现在没有的,因为一个人喜也因为一个人忧,而现在慢慢磨去棱角,变得圆滑,开始看到世上的肮脏,便越发渴望黛玉如一的纯粹,一份大染缸里的洁白。

后来林如海去世,黛玉彻底失去了家,再回贾府,她送人的礼物也颇引人发笑,只是给了园里的姐妹既没有她在贾府的依靠,也没有贾府的掌权人,我将此理解为黛玉的自然与简单,她不想送,有两个可能的原因,一是她不想,她不喜欢没什么文化的贾母,也不喜欢张狂的凤姐;二是她忘记了或者根本没想到,她只给了同自己志趣相合的朋友。但这两种,却都可以总结为她德简单与自然,凭心而为,不虑后果。

然而这样的简单心性加之孤女身份,让她比一般人更渴慕亲情,也正如此,薛家母女才能轻而易举的影响到她,宝钗借那句“良辰美景奈何天”将大方体贴的形象鲜明起来(在黛玉心中),自此黛玉便将宝钗视为亲姐姐,在不久薛姨妈上演了一出爱语慰痴颦的戏码,但我却看不出分毫关心,一开始边说婚姻之事父母之命,接着又说便是打小长在一起的也不成,这可不是再说宝玉和黛玉么,可怜黛玉竟感动的不行,一心以为薛姨妈是为了自己好,接着行事稳重的宝钗莫名其妙的撒起娇来,这是何意?一反常态做如此娇憨之态,可当真是黛玉那句“扎眼”,然后薛姨妈又说自己更疼黛玉,临走时不忘离间一把说黛玉身边没个忠心的人。如此明显的意图,敏感的黛玉竟丝毫不怀疑,反而感动得一塌糊涂。原因不就是她渴望亲情了吗?他人表现出来的一点儿善意就能让她放弃警惕、掏心掏肺的待人。

因为缺少亲人的关心且少教导,养成了她小做作的性格,比如说她与宝玉在薛姨妈处吃酒,她那句“别理那老货”,再如她评价刘姥姥“母蝗虫”(不得不承认这个真的有趣),但黛玉身为大户人家的小姐,怎能如此不知礼数的评价一位老人,大家都笑了,可是黛玉也给自己无意识的树立了尖刻的形象。她之所以这样做或许是因为她想获得别人多一点关注,也卖弄一下自己的才能。我相信每个青春期的女孩都有点小作,等过了这一阶段回想便忍俊不禁,也十分愚蠢,得到了什么呢,只有尖刻地评价,弄得自己像个小丑。

她如此环境长大,自小诗书为伴,让黛玉拥有高杰的诗魂。黛玉喜欢作诗,诗的内容大多是感世伤时、叹命运遭际。印象最深的是花朝节那天众女花枝招展地去拜花神,换句话说,我以为她们的根本目的是出去玩(毕竟这样的机会可不多),而这样一天里,只有黛玉是真的在拜花神,她扛着花锄,以魂写成《葬花吟》。以及香菱学诗那一节,其他女孩子都以诗词不过消遣,只有黛玉在认认真真的去教香菱学诗,不曾打趣,唯有尊敬,这也似乎她拥有诗魂的结果。

黛玉这个女孩,葆有红楼里独一份的纯粹,怀有少女的纯真,正如她抽中的签——芙蓉。

探春

喜欢探春,因为他的自尊与理性。

探春出生不好,庶出也罢,可悲的是有个糊涂妈,在深门大院里,出身及容貌是一个女子的凭借,探春容貌不俗“长挑身材,鹅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但出身尤其关键,毕竟古代讲究父母之命,在红楼这大染缸里,探春早早就知道这一点,因此她选择认王夫人为母,据文来看,探春唤王夫人为母时年龄还小,有这样的举动,恰也说明了她的理智或者称为无情。

底下的出身让探春自尊自立。在探春掌管贾府事物后,探春的自尊自强性格显露无疑,面对下人的不敬,她迅速反击且一击必中,当即将恶奴说的哑口无言,尤其是王保善家的来抄检,她肯将自己的东西让别人翻查,却硬护着丫鬟,这是一种自主自立的体现,说明她可以并有能力保护好自己的人或物。接着,王保善家的来撩探春的衣襟,探春登时大怒,反手就是一掌,我想这是其他任何院里的女子都不会做的。细细想来,《红楼梦》中那位小姐都与丫鬟有亲密的嬉戏,唯有探春不曾,我将此项为他的自尊,要强的自尊不允许自己一个千金小姐同那些出身卑微的人玩闹。

对于探春远嫁的结局,我认为再好不过,以庶女之身寻了个好婆家,凭探春的精明大气,摆脱了庶女身份,必然有个幸福的未来。

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卿卿性命。”凤姐,贾母口中的“泼皮辣子户”,可怜亦可悲。

打一开始,最夺人眼球的就是他了,言语爽朗、行事利落,俨然是现代职场女性的形象,可在封建礼教下竟成了“泼皮辣子户”。在处理秦氏葬礼时,凤姐可谓大出风头,条理清晰、决策果断、从容不迫,一人在宁、荣两头跑,他硬是抗了下来,只为不落人褒贬,可敬他的自尊好强、能吃苦,可笑她的奋斗动力竟是他人的评价。

后来的螃蟹宴上,凤姐与鸳鸯、琥珀、平儿的玩笑令人捧腹,原来凤辣子也有如此娇俏的一面,还有在贾琏前的一番剖白,虽然失了真,但隔着纸业,也能想象到她的娇羞与妩媚,在夫君面前,她如花儿般绽放。

接着,尤二姐事件暴露,凤姐终于露出她的獠牙与利爪,行事狠辣,但我却全无怪罪之心,长在一夫一妻的时代,每个女子都是善妒的,都有一双进不得沙子的眼睛,而怨恨又会蒙蔽人的双眼,使之面目狰狞。因此我只是同情她,生错时代嫁错人,她分明值得更好。

书中还暗写了一件事,即凤姐的买官,她的野心的魄力可惜用错了地方,居然自己堕落,一入贪腐深似海,现在全国都在反腐,那个时代也一样,况正值明君当政,如何如许的这样的事,或许是为给后人警示,凤姐多年的积蓄被一抢而空,也幸而她生错时代,只是抄没家财而已。

欣赏凤姐为人处世的干练,喜欢凤姐的豪爽性格,却也为其利欲熏心而伤感,太过精明太过胆大,误了佳人性命。

《红楼梦》三遍读,有幸窥得其中一隅,仍待我、探其全貌。

【篇二:让快乐纯粹些】

记得小时候听过一个黑瞎子掰玉米的故事,那时候觉得特别好笑,怎么会有这么笨的动物,它一边掰着玉米,一边捡着西瓜,边扔边捡,边捡边扔,到最后走出玉米地,它才发现自己手里拿的东西竟已所剩无几,回过头,才明白过来,原来已经丢了一路。

这个故事多么像我们的人生啊,我们总以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一直坚定着,于是一路上披荆斩棘,匆忙前行,生怕慢了一刻就赶不上人生的这趟列车,可其实总是到很多东西失去的时候,我们才会恍然大悟,其实我们想要的,从来都是那些最简单纯粹的东西。

很多人遗憾成长了一路,为人处事学的越发圆滑,薪资丰厚,待遇良好,可是回过头,朋友却已经丢了一路。还有些人感叹时间易逝,父母逐渐老去,自己却陪伴他们太少,“子欲养而亲不待”从来是这世界上最令人后悔的事情,什么都可以等,唯独尽孝不能等,趁父母还在身边,趁一切都还来得及,多抽点时间,陪陪家人。其实父母并不指望儿女有多大的出息,只要他们活的开心幸福,健健康康的,就已经足够了。

人这一生,总是有赚不完的钱,列不完的目标计划,可等到你真的一一实现的时候,早不知要等到猴年马月去了。倒不如让快乐变得纯粹一点,家人安康,三两知己,爱人在畔,有自己的兴趣,有一颗始终热爱生活的心,如此,安好。

【篇三:玫瑰与荆棘】

玫瑰,美丽、浪漫、妩媚的象征,却还有不为人知的一面深藏在它那交错纵横的经络里,不断生长……

玫瑰的绽放,是美丽的,优雅的,冷艳的。有底部白的纯粹,到花瓣边缘红的纯粹,紫的纯粹,黑的纯粹……两个边缘,两个极端,却又是迥异的光景,不同的感受,又亦是在同一朵花上,同一片花瓣上渲染开来,同样是那么的纯粹,没有丝毫的玷污,一片片花瓣慢慢地绽放,带着叶子微微在风中摇曳着,随着风的节奏迈出优雅的舞步。野玫瑰在此时就显出更为自然的清丽,生长在一团团的小野花之间,当淅淅沥沥的小雨打湿万物时,玫瑰那邪魅诱人的花瓣也就退去了平日里的冷艳高贵。雨滴落在花瓣上,花瓣上的每一处褶皱,每一丝细纹,每一缕经脉,都被放大得澄澈清晰,尽收眼底。经过雨水洗礼的野玫瑰,显得更加脱俗美丽,尤具异域风情。

每朵玫瑰都有属于自己盛开的那一段时期,那时的它们是美丽的,富有热情的,但却又是危险的,它们总是没有安全感,惶惶地生活着。但玫瑰终不是像其它庸俗的花一样,迷失于世俗的聒噪之中,沉迷于做别人掌中的玩物。它的荆刺,尖锐而锋利,远离世俗的繁华,只愿把心声埋藏在锐利的荆刺里,别人要想了解它,得到它,便只能抑制住那似恶魔般的欲望,慢慢地用真诚来感化,让爱脱离荆刺,打开枷锁,直面应对。正如眼前的少年,正值青春盛期,年少气盛,看起来很开朗奔放,实则却时常封闭内心,用自己专属的一套保护色来维护自己:或是用沉默来自卫,又或是用怒火来攻击,只有真正愿意了解他们的人,才会理解他们的内心,让他们拥有一个真正的倾诉者……

玫瑰,固然是美丽的象征,可却又在身下布满了荆刺,这是它们独有的保护色,当有人强行摘取时,便奋力戳穿那只罪恶的手,让血色滴落在雪白的地板上,绽放出一朵鲜红的血玫瑰……

【篇四:《穆斯林的葬礼》读后感】

“在这个世界上,我是人,我有权利生活,我有权利爱。”

韩新月,楚雁潮不就是这样的人么?韩新月的生命列车快要到达终点时,她也不会忘记与死神搏斗一番,憧憬她美好的校园生活,忘不了她日夜思恋的楚雁潮,她多么希望看到她的亲生母亲一眼!她的生命再也忍受不了这世间的纷杂错乱,可她那颗拥有少女炽热的心飞属于她的那一片土地。

楚雁潮,明明是韩新月的老师。但在她住院期间,他明知新月将不久离开人世,但他为了追求他心底的爱,给予韩新月无微不至的照顾与对她“肝胆相照”的心,即使他知道他们不能永远在一起,即使他知道韩新月的逝去对他来说是多么的痛苦,可他依旧无怨无悔。

没关系,这些都不能阻隔两颗年轻的心一起旅行。可是,地利,人和,却天不时,世间最美好而纯洁的爱情也融化不了上天颁布的那冰冷的圣旨。

也许韩新月太累了,不愿反驳,不愿反抗,被天宫的宫使无情的从楚雁潮身边掳走。但,这两颗纯粹而充满梦幻的心不是普通人能够左右,一起,一起,逃离那混沌的世界,去寻找那充满欢声笑语的栖息之地。

啊!两个年轻人因为心底的纯粹、热情,向着太阳奔跑,那片明亮。

世界本无情,洁白的墙壁,外表光鲜美丽的高楼大厦,方便人们出行的车辆,都是冰凉的。是谁,那么善良,那么大公无私,悄悄地向它们传递着热量,不惊动一片云彩?是爱。为什么要这样?只因为它内心盈满热情,盈满纯真,盈满纯粹。

霓虹灯活在世上,那么温柔;萤火虫在林间照亮树木,那样引人注目,它们没有人类高级,不会说话,却有着比人们纯洁和热情去细细品味这世间它们给传递的爱与温情,它们脸上挂着的笑靥,是他们幸福的象征。

仰望天空,是那么的漆黑,此时窗前托腮凝思的少年为这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动,为这世间的温暖所感动。

凝眸处,泪水一滴滴打湿了窗台,看完书后哭了一个晚上的我在床边静静想着韩新月,楚雁潮,想着他们如果在一起,这世界也不算辜负他们了。

时针与分针完美交替在十二点,困意悄悄爬上身来,我默默地许愿,只愿我拥有一颗纯粹而善良的心,我愿热爱整个世界;我愿对我身边的人、物报以热忱的心去对待;也愿我掬一捧热泪献给这美好的世界,我也尽全力向着晨曦奔跑,纵使伤痕累累……只希望这世界能陪伴我一起编织美好而梦幻的经纬来抚慰我在布满荆棘的路上划下的伤口,感受时尚的至亲至爱。

希望上天能听到我的愿望,我愿永远保持心底的纯粹去热爱整个世界。

【篇五:活的纯粹,活出精彩】

现今,大多数的人沉迷于手机与网络,用手机去购物,用手机来阅读,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生活离不开的物品了,已经覆盖住了一些最原本,最纯粹的意义了。当这些高科技的产品覆盖了原本纯粹的生活时,就出现了碎片化的生活。

借用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其实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地上本没有路。就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依赖于网络,使原本纯粹的生活黯然失色。我看到过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印度的工程师在一艘飞往上海的飞机上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极少数人在看书。而在法兰克福机场上候机时,那些德国的乘客大部分是在安静的阅读或工作,中国乘客大部分要么穿梭购物,要么在大声谈笑和比较价格。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代的中国人已经对纸质的阅读,并且那些有意义的生活的态度已经明显的退化了。

现在,作为我在内的青少年,已经被手机,一个小小的玩意儿吸引了。无论是一回到家,就扔下书包;还是在双休日的时候将手机不离开自己的视线;更过分的是,当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偷拿出来玩。从中,现在青少年对网络也已经是入迷了。已经越来越少的人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图书馆或是哪里看一本书,心无旁骛的看书。或者是玩出去散步,领略大自然当中的美好。

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算是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了,那为什么中国人不爱读书呢?曾有人总结过几个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三是没有让孩子有时间和经历去读书。所以,我觉得首先应该让国家,让所有人都要对纯粹的生活有向往,同时展开一些关于有意义的活动。每天都要有几个小时的时间放下手机,去感受生活。并且也要从许多的大人身上改掉对手机的依赖,为孩子做一个良好的榜样。青少年应该多多开展读书活动,呼吁社会上的人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网络带给我们的。有利有弊。而我们要善于去使用它,不是反过来被它所控制。每天可知用网的时间,去体验生活,生活中的一切不比网络所带来的差,只要用心体验的话。纯粹的生活。也会很精彩!

【篇六:做一个纯粹的人】

生活纵然曲折,我也宁做纯粹的人;生活纵然丰富,我也宁做纯粹的人。不论生活是什么样子,我,一定是有真意,去粉饰,不做作,不卖弄。

活得纯粹,活得洒脱不羁,如鱼在海底遨游,如鹰在天空翱翔。

林清玄说:“今天扫完今天的落叶,明天的树叶不会在今天掉下来,不要为明天烦恼,要努力活在今天这一刻。”为太多未知的事物考虑太多,一个人总是会生活地很累,压力剧增,身心上承载巨大压力,精神上束缚太多自我。与其如此,何不就活得洒脱些。

当我们用真心对待每一天,不为从前后悔,不为未来担忧,生活就会在自己手中。三毛天生热爱流浪,这个自称口袋里只有三毛钱的小人物,一路走来,享受生活,她说:“生活是一种缓缓如夏日流水般的前进,我们不必焦虑,三十岁的时候不要急五十岁的事情,我们生的时候不必期望死的来临。”她曾在台湾追逐青春,在西班牙释放热情,在德国饱读书籍……她自由不羁却又渴望安宁,走遍万水千山只为安抚今生不安的灵魂,人生不就该像她一样没有包袱地生活吗?

活得纯粹,活得真情实意,如秋菊高洁傲岸,如幽兰散发清香。

要说活得真性情,非阮籍不让。他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在1500年前留下了一些真性情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是道统文化不敢去面对的。有一天上山,走着走着没路了,结果他就坐下来大哭,这便是有名的“穷途而哭”。他还爱跑到山林里去啸歌,虽然疯疯癫癫,但听他啸歌的人却能烦恼一扫而光。现实中,很少有人敢做阮籍,因为我们要面对社会的所有规则!大仁大恶的人估计都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可阮籍就是这样邪谬。如若我们敢用真性情面对生活,做另一个阮籍,那么生活也一定不会苛待我们。

然而洒脱不羁也是建立在原则之上,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心,总是将今天的事推脱到明天去做,那么他的生活注定不会是洒脱。回首凝望,他会发现自己偏离原来的轨迹已经好远,而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弥补自己曾经卸下的一份又一份责任。所以我们只要将每天过好,无需安排,无需担忧,生活便会自然而然地细水长流。

做一个纯粹的人,在生活的条条框框中依然保持真我,不被牵绊,不被诱惑。

【篇七:“纯粹”的碎片生活】

不知何时起,我们的生活变得细碎而难以捕捉。捧起一块名为生活的石块,它却在掌心化为细碎的沙子,在指缝间漏下,一转眼再也找不到一块足够大的碎片,可以称之为生活的主要部分。

听说,从前的生活规律性极强。没有五光十色的软件和娱乐,人们的娱乐不过是看看报纸、看看电视、阅读而已,而这样普通的行为,也是有着自己特定的时间段。宛如复印一般的一天天,不会有新的东西忽然跳出而把大的板块切分。

就宛如那盘古大陆般完整。

这样的完整过分的完美,终会受到挑战。

如果他们看到现在的我们想必会很惊讶吧。

随着手机以及花花绿绿的软件的到来,不可一世的“盘古大陆”在社会的进化中分裂了,裂得仿佛粉尘般微小。

远远不止几个板块,只要拿起手机或电脑就可以足不出户接触到世界各处、甚至各种领域的所有消息。一旦出门,信息量将只增不减……

试想一下,仅仅几十年前的人遇上这样的生活——

早上醒来,嘟囔着蚊虫的烦心,关闭了闹钟,打开了名为手机的近现代产品的软件,在各大搜索网站上输入“新闻”,登时,大到自然灾害或国家领导人的行动,小到八卦或某些生活小知识,跃然“机”上,也许会眼花缭乱,一口气读了几条各异的新闻,搅得脑中“五味杂粮”,屏幕上方突然出现的一条雪白,也许被是朋友邀请出去逛逛。

一路上吃着可能曾经只存在于前人想象中的进口食品,时时还评论几句;逛着五光十色的店铺,商讨着这件、那件商品的质量和价格;不忘聊着最近见过的什么新奇的玩意,分享着对于某些事情的见解。

被朋友邀请到他家做客,听着他车上杂碎的间隔在一两句歌曲中零星的娱乐事件或是什么其他的事,聊着不遵守交规的人的公德心,想的也许是某时候看的一篇好文章,街道上的广告牌映入眼中……仅仅是这一个小小的时间段,就被这样多的东西“抢夺”着撕碎成了如此小的纸片,几乎难以数清楚多少正在同时发生,又有多少是刚刚发生或是将要发生。

来到朋友的家里,用眼神掂量掂量这里的地理位置,并与他聊着这里看下去的风景。被带着走动走动,看到了某某牌子的衣服挂在衣架上,就聊起了国际品牌的质量以及在哪里买划算之类。说着说着,看到某本书的封面写着炒股,就又推测起了最近股票的涨跌问题。心里推测着利润,对自己买的理财产品时而忧心忡忡,时而信心满满。

好容易走出那里的门,心里还念念不忘他家中什么看上去不错的物件,思量着添置一件。闻到了熟悉的餐馆的饭菜香味,便走进去吃了一顿。研究菜单时,对涨价了的爱吃的菜露出无可奈何的苦笑,想着货币贬值的问题。尝着熟悉的味道,心中暗暗评论着这次“盐放多了”或是“量变少了”,暗暗嘀咕着是不是自己的心理问题,顺手掏出Kindle,买了几本关于某名人传记,或是某电视剧原作的小说,一边品尝一边看着。不知是食不知其味还是书不入眼,但还是觉得自己过得相当满意,信用卡一刷,又一次了了事。

……

一天下来,接触的信息可谓又多又杂,新想到的事情也有不少,但是大都不了了之。“因为实在是太多了啊”也许可以这么应付过去吧。

难以想象从前一心一看着书,心无杂念,心随书中人物而动的心情了。

也许是“因为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想的也不少啊”这样吧。又有谁能真正说明白,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会变成这样的不纯粹呢……

盘古大陆已经分裂,要让它回到原先混沌般连成一片的样子,已然不可能。

也许,这是我们遇上的生活。也许有不少弊端。但生活在其中,我们也只好顺着碎片的自然了呢。

碎片、碎片、碎片,这就是我们现在生活的构成。也许,是一种别样的“纯粹”吧。

【篇八:返璞归真】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精神源远流长。自古以来,质朴纯粹,简单闲适的生活都是古人所喜欢,所向往的。于是便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中国文化情怀。然而工业化的冲击,科技化的冲击,使我们的文化走向混乱,我们的精神陷入了迷途。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可我却恋上了书信,恋上了松竹民居,恋上了简单闲适,恋上了返璞归真。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羡慕那些寂寞的人,开始恋上一种单纯简单的生活。内心坚定地想要一份安静与纯粹。于是,努力减去繁复,视单薄为完美;努力减去浮躁,视清凉为超脱。希望自己像植物一样生长于尘世间,安静美好,孤独骄傲。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渴望纯粹的生活。喜欢王维诗中的意境。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现在,看着人们背着沉重的行囊疾步匆匆,心里暗叹:这是为了什么?何时才会停留?唉,世人竟不知,人的一生不过是清晨至午后的距离,月上柳梢,茶凉言尽,一切皆可落幕。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恋上这沉寂唯美的画面,在盛夏的午后,炙热的阳光透过繁密的绿叶,点点光斑在地板上舞动,皱是好看。一个人,坐在竹藤椅上,泡一杯浓茶,赏一本诗集,注视阳光下自己的影子,阵阵清风拂过,飘来阵阵花香,片片虫鸣鸟叫。

然而这种种情愫,殷殷深情,与这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是这般的不符,这般的突兀。呜呼,哀哉!

现在有了短信,有了QQ,有了E-mail,邮局都很少收寄书信了,大都是包裹了。想表达什么只需动动手指,敲敲键盘。没有了面对破碎山河时,杜甫写下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那跃然纸上的思念,没有了在西征途中时,岑参写下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跃然纸上的牵挂。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精神的瑰宝,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感动。倘若他们有了手机,有了电脑,他们是否还能写下这样动人的千古名句呢?

现在有了别墅,有了商品房,有了高楼大厦。人们都生活在这车水马龙,灯红酒绿的繁华都市里。少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的刘禹锡陋铭,少了南阳诸葛庐,少了西蜀子云亭。

现在有了小车、有了火车、有了飞机。却少了“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往来不绝者”的游乐美景。

少了、少了。工业化的冲击,科技带来的便利,使我们失去了生活的质朴纯粹、失去了往昔的自然情怀、失去了我们传统的文化精神。

我的一位老师在鉴赏李白《月下独酌》之后无不黯然地说:“我不是说工业和科学不好,而是现在工业和科技多了诗意却少了,往昔的快乐美好也少了。将来有一天,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月亮了如指掌,那时候的月还会是张若虚,李白诗中的那个充满诗意的月吗?

我苦笑:“我正在努力地留住它,正在努力地返璞归真,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篇九:文化的纯粹】

从夏商周到唐宋元明清,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历史上最为闪耀的明珠;数不清的唐诗宋词,文化瑰宝曾经让无数人为之倾倒;汉语汉字曾经走向世界,风靡全球……我们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到骄傲自豪,却看不见,那些都是曾经,那些都已过去……

为什么当代中国产生不了影响世界的大哲学家、大诗人、大作曲家?为什么至今仍没有再次出现像李白、杜甫那样影响中国千年的文学家?罪魁祸首莫过于人们用功用的标准去追求文化,他们追求的是由文化带来的名和利,而不是文化本身。可是,“当鸟翼系上黄金时就飞不远了”。带着一颗功利心去追求精神文化,又怎能有所建树,创造辉煌?

鲁迅先生笔下曾狠狠讽刺过那些自称“智识高超而目光远大的先生们”,因为他们认为:“改革的事倘不是一下子就变成极乐世界,活或者,至少能给我带来更多的好处,就万万不要动!”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一个“利”字,但那时是中国最黑暗,最动荡不安,最吃人的社会。可现在呢,我们身处一个和平民主的时代,我们以中国未来的接班人自称,但是有多少人读书只是为了追求文化的纯粹,精神的家园,而不是有房有车,名利双收呢?而这,难道不正是当今中国文化的可悲之处吗?

而在那个日寇侵华,兵荒马乱的年代里,北大、清华、南开大学被迫南迁组成的西南联大大学,却产生了那么多的人才,这其实和当时师生的治学态度是分不开的。闻一多先生的衣服破了之后只好穿上一条样式早就过时,十分不合身的夹袍;朱自清先生的衣服破得不能再穿就罩上一条蓝色长布;化学教授曾昭抡的鞋子更是露着脚趾,后跟也提不上来……联大师生破衣烂衫,却每天孜孜不倦地做学问,在陋室之中寻求真理智慧,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正是这种精神,让西南联大可以彪炳于世界大学之林,与世界名牌大学平列而无愧色,而这种精神,也正是我们所缺少的。

令人略有安慰的是莫言先生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让13亿中国人一夜之间认识了他以及《红高粱》,让人们再次燃起对中华文化的激情。我相信,当人们学习文化不再为了功用,名利,而只是单纯地追求文化的纯粹,寻找精神家园的皈依,中华文化一定会再度崛起!

学了那么久的《论语》,我最爱的还是《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超脱功利的生活态度和治学态度,何时才能真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