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曲相关作文

【篇一:一座城市的目光】

每座城市都有它的目光,有的温柔,有的锋利;有的纯真,有的虚伪。有着“天堂”美誉的杭州有我见过的最美丽的瞳仁,最多情的目光。

夏日的清晨,从坐落在虎跑泉旁边的宾馆信步走出,向东数百米有一间茶农的作坊,几天下来,我们与作坊主已经混熟了,他告诉我们向西穿过那片丛林,便可直达虎跑泉源头,便可省下门票钱了。

我们便乐呵呵地走进丛林。早晨天气微凉,林中弥漫着淡淡的雾,被风吹得一片稠一片稀,葱绿的树木好似漂浮在雾霭中了。我忽然觉得身处的丛林仿佛一双眼,雾气便是她瞳孔中浮动的泪光,这双眼是在埋怨我不该这般贪图小利么?我轻轻地问自己,心里有一个不明确的回答,只是那双眼什么也没说,她静静注视着我,忽聚忽散的雾使她的目光游离不定。我猜不透她。

林中静得出奇,脚踏在湿润的黑土地上的声音仿佛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更像一个巨人的脉搏,悄悄起伏着,愈往深处走,丛林的目光越迷蒙,我却感到这目光中的怨愤来。我忽然警悟到,目光是可以改变人的,要不我为何不由自主地改变了方向,折回去了呢?

回程的脚步轻松了几分,阳光一丝丝漏进来,雾散了,林子亮了。层层叠叠的阔叶间泻下几缕阳光,此时形容这景象的最好的词莫过于“金琐碎”了吧,犹记得那天在《梦溪笔谈》中读到这个词,一下子就被它的意境迷住了呢,如今有幸一睹真面目,心情舒畅。“那阳光也是丛林的目光?”我蓦地吐出这句话,将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是在这般朗逸的目光下行走,真快乐不过了。

是杭州的目光改变了我!事后我这样笃定地认为。

而今的城市,尽是林立的高楼,常见欺瞒和变诈,上空多被浓烟和污浊的气体笼罩,它还会有目光么?怕是黑烟早已薰瞎了它的眼了吧?是人们扭曲了城市的目光啊!但是,我们要明白,没有目光的城市,那里的人的眼神也终将黯淡无光!人类扭曲城市的意志,但那目光也一定一定同样地会出现在人的眼中!

我愿城市的目光不再忧伤,我愿城市的目光欢乐又明朗!

【篇二:滋味作文】

淅淅沥沥的秋雨带着寒风一点点侵袭着整个夜晚。这一夜无疑是静的,甚至静得有些诡谲。

我独自站在窗前,心一狠,将紧闭的窗户打开,那一瞬,冷风好似疯了一般,争先恐后的挤进屋内。我轻轻的闭上双眼,渴望这风再大一点,大到足以吹散我心中的阴霾。

“怎么还不写作业?”老妈的声音在身后响起。“这就写。”在老妈的怒视下,我万般不情愿地走回属于我的小桌前,望着桌上厚厚的作业卷,我感受得到,我的心在扭曲,扭曲到想把这些作业卷撕成碎屑抛到空中,然而,这只是想想……

视线一转,看到了被放在角落里的初中毕业照,照片里,是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伸手抚上那张照片,心中不知是什么滋味,只是莫名的想回到过去,回到那属于我的教室,坐在属于我的座位,在课上,和同桌藏在课本后面说悄悄话,躲避着老师的视线,快速地向嘴里扔一颗糖豆。下课时,我们如同脱缰的野马,嘶鸣,奔跑。每当这时,总有一声干咳响起,原本热闹的“小市场”顿时静了下来,一个个虽不敢出声,却“眉目传情”。

“滴答——”圆润的水珠掉落在照片上,眼前渐渐变得模糊,我知道,那是泪水,伸手想要擦掉,却发现,眼泪越发的不受控制。心中明明是那么苦涩,只是这苦涩中还夹杂之阵阵欢喜,我不明白,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么矛盾的心理,这种滋味从未有过,哪怕是在毕业那天也未曾有过……

夜,很静,我右手执笔,在纸上划出“沙沙”的声音,对于那种滋味,我没有再深究,也许,在我看来,这样就很好了,那一晚,我做了一个好梦,梦中,在我们取毕业照的那天,同学问我“你的相片照的怎么样?”我笑而不答,哪知她们眼疾手快的抢走我的毕业证然后捧腹大笑“好丑。”我气急,也去抢她们的毕业证,随后班级里响起我的笑声,在梦里,我们闹作一团,相互打击,但那滋味却是最幸福最快乐的。

我愿梦境永恒,留住那莫名的滋味。

【篇三:夏天作文】

紫薇花开的那个夏季,带来的是心底最深的痛。

-----题记

那个夏天,我认识了她,紫薇。她也叫轩,是一个阳光开朗的小女孩,可随和的她竟如我一般倔强,不肯回头,直到把自己撞得遍体鳞伤,还不断地笑,我懂,那一抹笑容背后的无奈,和来自内心深深的痛。

【阳光是柔软的飘羽,被缠绕的幸福】

轩和松的爱,美得让人落泪,那是甜的糖,松爱轩,也知道他付出自己的一切对轩好,他离不开轩。

那个夏季柔软的阳光下,是两张幸福的脸,那笑容,是那样的真,是来自心底的最深的微笑。

轩病了,松很着急,那眼神,分明是化不开的疼爱。

那紫薇花开的幸福的夏季,阳光变成了柔软的飘羽,那被缠绕的幸福,如星光亮眼…

【那被扭曲的岁月,流淌的伤痛】

年少的爱,还是无奈。

轩和松的事,是瞒不住的,轩的家长知道,就勒令她转学,轩哭了,松哭了,好友都哭了。

离别的意义,瞬间在脑海清晰起来。

松盼着和轩见面,流着眼泪的苦等,早已抹杀了那似飘羽的阳光,紫薇花开的那个夏季,连花都跟着落泪了…。

那被扭曲的岁月,流淌的伤痛,一步一步吞噬着那如糖的甜蜜。

【那似火的阳光,灼伤谁的青春】

谁的指尖还有余温,也在瞬间滑落了,轩和松之间变得没有困难又困难重重,轩和父母坦白了,事情变得复杂了,就算过去了,也都变了。

三年了,轩长大了,松也成熟了,可是抱着伤哭泣却也还是硬不放弃

三年的爱,未曾褪色,可是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又有谁能告诉我,那似火的阳光,灼伤了谁的青春?

紫薇花开的夏季,谁笑过了,哭过了,爱过了,痛过了,伤过了,承诺过了,还是离开了。渺茫的未来,是努力的动力,去拼一个未来。

紫薇,你要幸福。

【篇四:社会价值取向——永恒的追问】

假设有一天人类培育,或者说设计出来了“电子羊”,它的外观与正常的羊没有任何差异,那么该如何区分它们?

这个问题的提出者是这样回答的:我们可以以仿生人作为类比。仿生人可能会对“朋友”具有情感,会对外界于自身的刺激作出情绪化的反馈,但不能对于陌生的仿生人共情。也即,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对它旁边一个它并不认识的仿生人进行伤害等行为,它并不能感受它的痛苦而自身感到痛苦。会对电子羊也是如此。如果我们认为这一判断方法(提出者称其为“移情测试”)是合理正确的,那么不难得到,是否能怀有共情心是区分生物意义是的生命与人工智能等电子“生命”的一大依据。但如此并未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因而这里还是有很重要的另一点,就是价值观。人的同情心与价值观共同确立了人作为人的特殊性。

人的价值观与同情心来自两方面,一是人脑的物质基础,二是外界环境及社会舆论对其塑造的作用与影响。如果量子计算发展到机器的计算能力能达到人类神经元计算运作的负责程度所要求能力,那么这一物质基础或许是可以达到的,区分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根本因素也这一过程中,关系价值观形成的舆论氛围与社会价值观取向便格外重要。人具有社会性,社会对人的作用是巨大的。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其特有的价值观发展与延续的机制,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营造的舆论氛围与价值取向对个体及整体价值观的塑造又有着很强的反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整体的价值取向的正确性便至关重要。

许多思考与文学作品都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以《萨勒姆的女巫》为例,群体性的价值观扭曲和同情心的沦丧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极大化的呈现。逐巫案成了人们报私仇、逐私利的方式、教会建立权威地位的手段。虽然最终普罗托克找回了他失落的人性光辉,勇敢赴死,但这一群体性价值扭曲的后果仍是发人深省的。同样,在另一部戏剧作品《犀牛》中,人们对于变成犀牛的态度由坚决抗拒、害怕厌恶转变为争着变成犀牛,以犀牛为美。这一转变恰恰警示了我们社会价值取向扭曲的可能性与其可怕的后果。

鲁迅先生在其《《呐喊》自序》中写到“铁屋子”的意向。处于铁屋子中的大多数是不觉的,正如当社会价值扭曲时群体中的大多数是以其为自然的,我们必须时时追问社会价值取向,以一种提出当时惯象的高度去反思、警戒彼此,才有可能不至在错误的路上走得太远,不至失去作为人的最重要的东西。

【篇五:坚守自我】

坚守自我高三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坚守自我高三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曼德拉先生的一句话警示我们:任何时候都要坚守心中的道德底线,做到是非分明。

曼德拉先生一生为南非的解放而斗争,经历过南非社会的黑暗时期。那时的人们“摸黑”生存,“蜷伏于墙角”而不敢发声。有些人丢掉了做人的准则,他们屈从于殖民势力,助纣为虐,得意于苟且偷生,而嘲讽那些为自由流血牺牲的人。他们如同蛆虫一般蛀蚀着整个社会,蛀蚀着人心。

然而,做人难道不应该有底线吗?一个有道德、有原则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没有原则,不能坚守道德底线的人只是一具行尸走肉。我们可以沉默,可以蜷伏,可以卑微,但决不能丧失对是非善恶的判断而心灵扭曲。无论我们处在什么位置什么时候,都应坚持心中的善念与原则,而不能成为危害他人的蛆虫。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坚守心中道义的底线而不肯“随其流而扬其波”。他不肯行那阿谀奉承之事,而最终被流放,怀石投江而死。他心中有明确的是非善恶的标准并能坚定地执行。他一生为国为民着想,在黑暗的环境中坚持自我,并敢于发声发光,令后人敬仰。

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也曾说过:“巧言令色,鲜仁矣。”“巧言令色”说的正是为人没有原则,奉承他人心意而巧舌如簧的人。这种人往往寡仁寡义,因为他们心中没有是非标准,甚至有意颠倒是非标准,所有举动只为迎合他人。他们或许能因此而享荣华富贵,但终究有一天会露出原形,为人不齿。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心中真正有道德仁义的人,他们总是在按照他们心中的标准及原则做事,无论卑微还是高贵。

反观当下,有些人为了沽名钓誉或赚取钱财而不择手段,不惜抛弃心中的道德底线。有人为了出名对一些好人好事大加批判,误导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有人“碰瓷”敲诈他人钱财,使善者心寒,不敢帮助他人。这些人如同蛆虫一般,混迹于人群,随时随地散布的是负能量,影响极其恶劣。曼德拉的话,既是当对这种人的警示,也是对我们大众的一种提醒。

那么请记住,人生路上,我们要始终牢记,可以卑微如尘,不可扭曲如蛆虫。坚守道德底线,坚守本心,做一个有原则的人,是非分明,那样才会真正幸福。

【篇六:自律】

金钱的诱惑让我误入岐途,机械而又飞快地做着别人的作业,填满一个个代表金钱的空,可我的眼中却渐渐空虚……

盛夏的雨后,我接了第一单活,给某同学补全了语文作业,得了两元钱的报酬。自此,我踏入江湖,一个月十块,不小的一笔财富。于是我越做越疯狂,我被金钱蛊惑,跌入了深渊,无法自拔。

直到有一天,我照常接下一张语文卷,可刚接了卷,我便看到上面有两个打印出来的醒目的字“自律”。一瞬间,我彻悟了,我将卷纸退了回去,上面多了几个字:“以前的我已经死了,现在是真实的自己。”

第二天,又传来纸条:喂,帮忙写下作业,老规矩!我笑着,将它揉皱成原来的样子,甩手丢进垃圾桶。金钱是什么?可以当兑换卷用的纸罢了,若因它而扭曲了人性,扭曲了自己,一辈子就算白活了!阳光拨开了云雾,拂去心灵上的浮尘,真实的心重新开始跳动,享受青春年华,一把生命之火焚去金钱与自我的羁绊,我,从此浴火重生。金盆洗手,失去了金钱,赢得了自律,这一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很欣赏一句话:“若是臣服于力量,就白成为男人了。”一句不起眼的誓言,让我的内心不能平静,学会自律,学会自己主宰自己,才会成功。

再无羁绊,我可以敞怀大笑,学会了自律,生活原来如此简单快乐!

【篇七:仇恨与爱的厮杀——《赵氏孤儿》读后感】

《赵氏孤儿》由史料的记载到话剧的演绎,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史学家的认真考据,也有作家的情感演绎……

第一次读《赵氏孤儿》是在初三的时候,那时候不懂得其中所蕴含的东西,只知道讲述了赵朔遗孤复仇的故事,那时候就只是故事。后来随着的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大,再读的时候却别有一番风味,文中的赵氏孤儿,顾侯,屠岸贾,程婴,屠岸冶姮等人的形象更加的鲜明。两代人的仇,一次次血腥的杀戮,他们都是被仇恨扭曲的俗人,对赵氏充满仇恨的顾侯,扭曲到每天训练“西域灵獒”,以待有朝一日用它来咬断赵氏一门的喉咙,他的内心充满了杀戮。屠岸贾也是被仇恨扭曲了的,他甚至为了搜捕赵氏孤儿,将全城的婴儿都给抓来,进行屠戮,真可谓“宁可错杀一万,不可放过一个。”这样扭曲的人还有很多……全书唯有的一丝温暖人心的东西就只有赵氏孤儿和屠岸冶姮的爱情故事,他们的爱情超越了一切世俗的东西,真真正正的验证了一句话,那就是“爱,是一切毒药的解药。”在不同版本中,赵氏孤儿的故事有不同的结局,有的说是赵氏孤儿报了满门的血海深仇,有的是赵氏孤儿放弃了报仇,不同的结局显示了不同人的心理态度。在爱情的的深海里,赵氏孤儿和屠岸冶姮的爱情是一出悲剧,他们的爱超越了世俗人的狭隘情爱观。

生活在那个动乱的,权利交织的年代,欲望和金钱腐蚀了人们的内心。赵氏孤儿的故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一个时代的悲剧。无论是心狠手辣的屠岸贾,亦或是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顾侯、程婴,更有甚者是无辜深陷仇恨的赵氏孤儿……动乱的年代成全了晋灵公的权利欲望,他运筹帷幄,步步为营,完成了权利的过渡。

生活的现实就是这样,放不下仇恨,就将被仇恨腐蚀。佛家最大的思想除了空就是放下了,所以,放下一起怨怼,才会有更好的生活。

【篇八:愿你清澈明朗】

因偏见带来了不和,因嫉妒带来了伤害,因冷漠带来了毁灭。一切皆是心灵蒙上了灰尘,以至善良被扭曲,人性被丑化。

偏见的灰尘会让人以宫笑角。春秋战国之际,商鞅变法后日益强盛的秦国开始了它的征途,一路以势不可挡之势吞并了齐,楚,燕,赵国危在旦夕。这时蔺相如以身涉险,凭三寸不烂之舌稳住了秦赵两国间的战火。“完璧归赵”的功绩让蔺相如一跃成为上卿,压了廉颇一头。曾经横刀立马的廉大将军怎会甘愿屈于以口舌立下功劳的蔺相如之下?于是乎,一场无形的硝烟在两人之间弥漫,心高气傲的廉颇扬言:“我见相如,必辱之。”可蔺相如闻言却是从此绕道而行避免与廉颇相碰。有人疑惑不解,蔺相如说:“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话传入廉颇耳中,他羞愧至极,负荆请罪,于是“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一段将相和的佳话流传于世。

被偏见蒙住了双眼所以百般不甘,与人不和。若是擦掉这层偏见的灰尘,明亮双眼一切便清澈明朗。

嫉妒的灰尘会让人丧失理智。复旦大学是无数学子心中的殿堂,更不用说身在其中的学生了,个个都是百里挑一的优秀人才。学校宿舍的舍友们本该是共同进步互相勉励的战友,可是长久积累的嫉妒让理智崩塌,于是一场投毒的惨案让人唏嘘不已。

被嫉妒蒙住了双眼所以理智荡然无存,害人害己。若是擦掉这层嫉妒的灰尘,理智冷静,或许世界会多几个英才。

冷漠的灰尘会让人石心木肠。监狱意味着毁灭与终结,一个人若是贴上了监狱的标签,就意味着他的未来将在嘲讽,冷眼中度过,尝遍世态炎凉,或许他再也抬不起头,索性破罐破摔。奥斯卡·王尔德说过:“每个圣人都有过去,每个罪人都有未来。”的确,每个罪人都应该有未来,都应该得到平等的待遇,而不是在冷漠中度日如年。

被冷漠蒙住了双眼所以不肯原谅,无法善待他人。若是擦掉这层冷漠的灰尘,永怀善意,或许世界会变得温暖美好。

灰尘的定义当然不止这些,欺骗,自卑,怯弱,不甘……凡此种种皆是,生活中自然无处没有灰尘,但我们也要做个勤劳的人,时常擦拭灰尘,用文字和知识洗涤心灵,让内心变得清澈透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心灵蒙上了灰尘,眼前也就灰蒙一片,所有的人和物在灰尘下变得虚幻模糊,以至真实变得扭曲。倘若擦掉心灵上的灰尘,一切就清澈明朗了。

天清气明,朗朗乾坤。

【篇九:与周瑜对话】

梦中,我漫步在江边,恍惚间,看到了身披战甲,剑眉朗目的周瑜。我被他深深的吸引住了,看他指挥若定,潇洒从容,一股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大都督,你可曾想到过你这辉煌的一生,让多少人为之慨叹,又让多少人为之震撼。你的丰功伟业是无法仅用几个词,几句话所能描述的。

你自幼便与孙策相识,后来孙策脱离袁术,你毫不犹豫地主动投奔了他,可见你是何等的重情重义。你与孙策结为了生死之交,想当年,小乔初嫁了,那一天的你雄姿英发,真是羡煞旁人。孙策英年早逝后,你又继续辅佐他的弟弟,一生兢兢业业。

你相貌英俊,让多少女子为之倾心。得知你酷爱弹琴,琴妓们都故意将曲谱弹错,只为博得你多看一眼。文武双全的你还有什么不完美之处呢?我想就算有,赤壁之战也为你填平了这不足。

当刘备说起兵太少之时,你却霸气地答复足矣。你不仅胆识过人,才智也非他人所能及。你仅在“谈笑间”,便使得“强虏灰飞烟灭”。因为你,赤壁之战得以以少胜多,也因为你,曹阿瞒在此战后一直不敢南下,从而阻断了他的统一之路。

你的谋略中无不透露着你那先发制人,锐意果敢的气质。你不仅拥有武将的豪迈英气,还具备文人的俊朗儒雅。这种刚柔的恰到好处的结合就这么在你的身上发生了,这更增加了人们对你的赞美。可奈何天妒英才,赤壁之战两年后,年仅三十六岁的你便因病去世了。

可令人气愤的是,《三国演义》对你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你是如此的完美,可作者仅仅为了美化诸葛亮,便夺走了你的诸多功劳,也掠去了你的优秀品质。原本与你毫无过节的诸葛亮却成了你的死敌,原本宽宏大量的你却变得心胸狭隘,连最后的病逝,也成了被诸葛亮活活的气死。更甚的是,作者还逼迫你说下了“既生瑜何生亮”这种如此诋毁你形象的话语。

但小说终究只是小说,它再怎么扭曲,也无法夺走属于你的辉煌的赤壁之战,更无法改变人们对你的倾佩之情。想北宋词人苏轼游赤壁时,便发出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感叹。

梦醒了,发现枕边已被泪水浸湿,这是为周都督流的泪,但我知道,在另一个世界,一个英魂仍骑着战马,驰骋于属于他的那片沙场之中。

【篇十:善恶之争】

静坐,聆听。书卷声,风声,雨声,车声,声声入耳。“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抬头仰望的那片天空,除了云朵,雨滴,还有一片隐形于肉眼,雨滴落下时穿过的互联网。人工智能横行的时代,人类对自身的定位与认识逐渐模糊。很多时候因为各种碎片化的事物,而愈发浮躁,却忘了去自我反省本身。前些日子在读杂志时,还记得看到了老戏骨陈道明的一篇文章,大致记得其言。在早些时候,演员多数有入错行的心理,所以也不对出人头地抱有所期。而这个时代的演员,部分已至为了达到目标与利益而非争个“你死我活”。人性的复杂本已决定了善恶之争的存在性,但在这个物质等条件所主宰的时代,善恶之争已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愈演愈烈。

不论是从性善论出发也好,性恶论出发也罢,不可置否的是人类不同于人工智能,不同于其他生物的关键,在于人类具有意识与人性。

而人性在善与恶的斗争之下走向歧化,有的人善,有的人恶,有的人善中有恶,有的人恶中却亦有善。

若言人性本善,有人却走向了异端,甚至是不知不觉中。之前暑假票房大卖的《战狼2》,却不巧碰上了四川地震。于是抨击声开始响起,逼捐这个词也一时驰骋于人们的手机屏幕上。不可否认的是,捐款的确是出于善意的表现,但一旦走错了形式就被定义成了道德绑架,善与恶仅在一念之差,却差之以千里。在这背后是人类价值观的扭曲、世界观的错误走向。大声呼号的人以为自己本身言之有理,殊不知已被恶侵蚀着心灵。

若言人性本善,有人却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这个世界。前些日子成为热点的榆林产妇事件中,不少舆论声中所反映的是女性生来就该以生殖,传宗接代为本身职责这般的可悲观点。事物形成两极分化,一类是默哀、或追其背后真实情况而理性发声,一类则是事不关己肆意抨击的扭曲心理。善恶之争藏在每个字眼背后,更藏在人心。网络上键盘侠的泛滥,任何热点都染有时代颜色的一个人类社会阶级,善恶的纠纷永不停歇,愈发剧烈。

但我更想说,若言人性本善,是的,世界仍充满爱的踪影。即使是上述两个热点所反映的背后反思,善的大量存在是显而易见的。只是有时出发点正确,而走错了方向。大至社会上慈善机构的存在,国家政府对于灾区人民的关心与救助,小至朋友圈里转发的为流浪猫狗寻找主人,志愿者分享心路历程,楼下早餐店老板同意你的赊账。与其说这是一种必然性,若作为选择性来理解是否将更加温暖。阿尔法GO战胜柯洁,更多的是人们对于柯洁的鼓励与支持。人性始终有其魅力,善恶之争也将永存于世。科技的发达也抵不过一颗赤诚的心,因为心拥有温度,善恶的存在也并不矛盾,在于心的选择。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