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相关作文

【篇一:那纷飞的思念】

一行行斑驳的文字化作那枯萎的叶脉,随风蝶舞,随后悄然落下。我不禁打了个冷颤,现在的她还会吟诵那首《一剪梅》吗?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门前荷塘里的荷花红了一年又一年,荷叶枯萎了一次又一次,可姐姐只是按惯例每年回来一次。门口荷塘里的荷叶只剩下几抹残败的颜色,却仍有着一缕说不清楚的清香。此时已是深秋,干燥的风吹得脸上有些隐隐作疼。忽而,下起了雨,“雨打窗棂湿灵梢”,撑起一支小伞,站在荷塘边,任清风撩起我的衣襟,呆呆地望着这片有着众多回忆的荷塘,心中泛起许多涟漪。依稀记得和姐姐在采莲时吟诵的那首《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我的思念被风吹得肆无忌惮,只剩下破碎的回忆在雨中泛滥。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一管玉笛吹散了唐风,一把竖琴弹破了宋韵。思念的音符随着云彩飘向了姐姐的那个城市,我拨通了那个熟悉的号码:“嘟,嘟,嘟……对不起,您拨打的电话暂时无人接听。”又是没人接,还在工作吧?姐是否像现在的我一样,孤身一人在职场中拼搏。抬头看看天空,苍白的颜色让人有些害怕,大雁南归,排成一字,它们不知疲倦地飞着,但至少比我们幸福,不必与自己的亲人或伙伴天各一方。枯黄的树叶仍做着蝶舞,唱着那些幸福的歌谣。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秋天已快完结,整个世界都被那沉睡的颜色所覆盖,忽然想过一种懒散的生活:闲看花开花落,坐看云卷云舒,观看潮起潮涌。坐在庭院中看花落满地碾作尘,在河边看涓涓细流荡起涟漪。两个人隔着千万个车水马龙的城市,望着那片共享的天空,锁紧眉头,任思念纷飞。朦胧中仍记得那时的姐姐披着一头秀发,拖着密码箱,踌躇的背影,就这样满载着不舍踏上了他乡的城市。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终于,在浓墨重彩的节日氛围中我和她聚在一起,但只有一个星期。平日的思念化作了淡淡的微笑和片刻的沉默,但这样就够了,能看到对方就是一种幸福。还记得手心的温度,我们顶着刺骨的寒风一起在河边漫步,靠在一起看节日的烟火。可终究要分别,我也早已习惯了这种离别,却仍然有种说不出的苦楚。看着对方傻傻的笑,直到笑出了眼泪。青春染指流年,流年跌碎容颜!流年已逝,姐妹情却并未褪去,就这样又踏上了一年的思念。

最后,不知是谁在一剪梅中吟唱那纷飞的思念……

【篇二:走进江湖】

一个人,一杯酒,一把剑,行走江湖,浪迹天涯。

看过的是非成败太多,看过的尘世纷挠太多,看过的功名利禄太多。走遍喧嚣繁世间,寻找一点真实。漫无目的地走着,直到某一次不经意的抬眼,走进了这一方江湖。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片桃花林。那里不仅有郭靖、黄蓉流传的故事;更有黄药师饮酒赋桃花;有周伯通疯颠戏众人……既走进江湖,不妨在此停一停脚步,去看那三千繁华之桃花,去品那白衣之煮茶,去饮那青衫之沽酒,去寻那一份难得的明净。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塘碧莲池。那里有莫愁之“问世间,情为何物”之感叹;亦有殷素素手采莲,白衣踏歌去;更有七公十八降龙掌,相斗碧波池上……既走进江湖,不妨在此停一停脚步,去泛画舫小舟,素手采莲,去蜻蜓点水,踏歌而去,去品一份碧池的宁静。

走进江湖,那里有一方小天地。那里还是空白,没有故事,没有桃花,没有碧莲。但有我,有你,有剑,有酒。何必纠结?上路便是,江湖之路还甚是漫长。去做浪子,一生浪迹天涯,不问归期也好;去做英雄,一世洒血沙场,铁马金戈也罢。总之,既走进江湖,为何不留些踪迹?你有长剑我有酒,余生江湖一起走。

走进的是江湖;明了的,即是已心。

折衣少年,血染菁华。

【篇三:童心向海观后感】

砰,砰,心跳不断加快。怀着兴奋的心情,我们来到了海军大礼堂,今天我们要观看一场盛大的演出,是由赴美管乐团,合唱团,赴台舞蹈团带来的精彩演出。

走进礼堂,在强烈灯光的照射下,礼堂更显得气派多了。我们入位后,没过多久,灯光渐渐暗了下来,大家也渐渐安静下来,每个人都屏住呼吸,安静的等待节目的开始。突然只听轰的一声,大幕拉开,在不知不觉中,管乐团同学们合奏起一支曲子,给了我们一个惊魂之喜。

第一支曲子是速度较快的《青春之舞》间接地我们还听了《波斯幻想》《我的家在日喀则》《we are the world》,管乐团同学们在台上认真仔细的吹奏着曲子,我们在台下如痴如醉的欣赏着。“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句话我彻底的领略过了。紧接着是舞蹈团的同学们,他们用优美的身姿,展现着《雨竹林》里的“趣”。悄然变成了惟妙惟肖的《珊瑚姑娘》,她们惊人的舞姿堪称一绝。让我们大饱眼福。我们还欣赏了快板,京剧,女生小合唱,古琴演奏。最后是合唱团带来的一首首动听的歌曲,他们自编的《采莲》更是引人耳目,别具一格。

时间过得真快,演出就要结束了,我还仍然沉浸在音乐之中。我迟迟不想离去,仿佛歌声还在盘旋,舞姿还在展现。

【篇四:采莲】

夏姑娘带着生机与活力来到了人间。

走进山里,沿着狭窄幽深的小径,就会来到恬静的乡村。瞧,村子里有的人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里除草,有的人在院子里一边悠闲地编织着鸡笼一边谈笑风生。

村庄边是一池美不胜收、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每逢夏天,池子里就会传出一阵阵的欢声笑语。

远远望去。一朵朵荷花就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粉红色的小星星,点缀着这一幅绿色的活画。一粒粒“珍珠”——水珠,平躺在荷叶上,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看,三五成群的儿童都穿上了绿衣,戴上了“绿帽子”。涌上了小筏子,划进了池塘。旁边一那片片的浮萍一路给儿童们让道,果真是“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采完了莲蓬回到岸上。儿童们坐在地上手拿着莲蓬,一粒粒蓬莲子像位顽皮的小孩儿,因为不愿意意穿衣服而露出了雪白雪白的肌肤。莲子剥完了,儿童们躺在地上,手拿莲子,一边美滋滋地吃着莲子一边欣赏着荷花池的美景。

傍晚,夕阳西下,儿童们赤着脚,恋恋不舍地回去了。

【篇五:我的童年】

童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洁白无瑕;童年是一杯香醇的美酒;令人回味无穷;童年是四季唯美的风景,如诗如画,在我的字里行间徐徐展开……

春回大地,竹林是我的乐园。待春雨莅临后,竹笋便你不让我,我不让你,赶趟儿似的挤了出来。我徘徊在竹林间,春风拂过,仿佛置身于一场独特的演唱会。这时,我和小伙伴们都成了追风儿童,在竹林间疯闹。拔竹笋、打公鸡、爬竹竿……我们的闹腾惊醒了夏姑娘的美梦。

夏日骄阳,荷塘是我的游园。采莲时节,大人们荡一叶小舟,低头弄莲子,而我对采莲只有三分钟的热情。不一会儿就自娱自乐起来:折几朵肥美的荷花;戏几条灵动的鱼儿;追几只调皮的蜻蜓……追呀追!一不小心就追上了秋婶婶的步伐。

秋风送爽,山林是我的果园。不必说披上了黄外套的柚子,也不必说羞红了脸的柿子,单是胀紫了小肚皮的野泡儿,足以让我垂涎三尺。饿了,摘几颗野果往嘴里塞;渴了,捧一冽清泉往肚子里灌;累了,朝草地上一躺……才打个盹,冬婆婆就让北风捎来口信。

冬雪飘零,老屋是我的戏园。窗外的雪安静地下着,炉内的炭热闹地燃着。猴急的我学着大人的样——拾起红薯,丢进炉内,抄起鼓风管,对着炉火猛吹。一下子让烟把我的眼泪呛了出来,我下意识地擦了擦泪,只见一张张让火染成酱红色的脸都乐开了花。从笑声中我读到了自己的窘相,也许我已经成了戏剧中的小丑吧!

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让我向飞逝的童年致敬。致敬不仅是对昔日多姿多彩童年的留恋,更是对未来热烈绽放青春的期盼!

【篇六:江南可采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题记

清水潭边,忽然多了几株白色的睡莲,它们拂着白裙,站在绿水中央。偶尔抬起清高的双眸,注视着来往的行人。一阵风吹来,似有似无的清香充漾在空气中,睡莲既没有丁香的馥郁芬芳,亦没有桂花的沁人心脾。但那淡淡的幽香也足以使得天上的白云为之动容,使得地下的行人驻足站立。轻轻托起它仔细观赏,看!金色的花蕊坚贞地托出片片雪一般纯洁的花瓣。当太阳照在花朵上时,纯白的花瓣成了一个个雪瓷,各个显得那么熠熠生辉。再看那碧绿的杆,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偶尔会有一两个螺蛳在杆上慢慢攀爬。爬着爬着,就来到了翠绿的圆形绿叶上,像翠盘浮在水面上。莲叶下还有几条红鱼,在水中自由的游动着。仿佛在和莲叶嬉戏,好不热闹啊!

自古莲花和佛教渊源极深,佛教中的“花开见佛性”,这里的花指的就是莲花。我们经常会看到佛菩萨或坐在莲花上,或者手执莲花,那是因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与佛教中提倡纯洁、美好、善良如出一辙。

我爱莲,爱莲高洁的精神,爱莲坚贞的品格。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篇七:烟雨遇江南】

江南烟雨,脉脉无语画楼倚;

暮霭残霞,隐隐黛瓦梦琉璃;

曲桥流溪,淡淡忧悒影依稀;

杏花微雨,洇洇诗情惹追忆。

——题记

幻想过很多次遇见江南的场景,撑一把油纸伞,踏一路青石板,执一手檀香扇,折一柳长亭外。

暮春清晨,我们的杭州两日游学旅程从校园出发了。雨从拂晓开始淅沥地下,浸湿了天边,也浸湿了我们的心情,沿途有不少抱怨声,可若无雨,又怎能真真切切地走进江南呢……

午时到达目的地,雨大了起来,却让我有一种“青云烟雨朦胧”的意境,西溪湿地小楼繁华,细雨杨柳,走在青石板的小路上清风吹拂衣袖,我仿佛看见一位温婉的女子,满园不抵她回首一眸。几穗汀兰摇曳身姿,恰似宣纸上联袂盛开的娇艳水仙,却带着丝丝缕缕的惆怅,氤氲的水汽沁染了露珠。

从小便对江南有一种特殊的眷恋,走进古风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它,如今却有回家的感觉,也许上辈子我生长在这里呢。

浙江大学——一座水乡里的高校,入门,便是沧桑的古树,侧面映衬了该校历史之悠久,文化底蕴之深厚。雨,在想你的深夜淅沥,孤山贾亭也开始回忆……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大型综艺节目《经典咏流传》将古典诗词以音乐的形式呈现观众面前,由艺人所演唱的《梦西湖》亦将江南的风韵再现。

去西湖时已是旅行的第二天了,天气正好,阳光和熙,没有雨的衬托,让我有些失望,但湖面上大雾朦胧,仍狠狠地惊艳了我们一下。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远望湖中央的雷峰塔在雾气里隐隐约约的身影,幻想白素贞与许仙的倾世虐恋,或许当年许仙就站在这里,望着,等着自己的妻子从塔里出来,再续前缘。或许白素贞曾站在那一棵花树下,拈花轻泣,终是错过了这一季花满西楼的旖旎。淡漠了一季,心碎了满地。

轻舟在湖面上缓缓的划着,一支古老的采莲歌悠悠地飘荡,轻嗅一丝清新的藕花香。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水孤寂,两岸墨绿,临风而立,薄如蝉翼的思绪飘飘渺渺,杨柳绽芽,桃花绽开。

原来最美,不过江南。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沉醉在这如画的景色中。

弹指流年,拂歌尘散,掬一泓流水,携一缕清风,在花笺里染了斑白。

两天旅程很快便到了尾声,想到要离开这个绝美的仙境,不免多了一丝伤感。

那便从现在开始奋斗吧,以浙大为目标,为以后能在这样一个烟雨朦胧的水乡里学习生活而努力。

做到,不负韶华。

【篇八:赏荷】

“采莲南塘秋,荷花过人头。”每当想起这首诗,便想起妈妈带我去赏荷花的那一天。

当我兴奋地跳下车时,我就看到了那一片荷花池塘。从远处看,那就是一片绿色汪洋,往前走了走,又发现好多荷花,这些荷花就像一个个天上飘下的仙女,这些仙女有的穿着粉色的纱裙,有的穿着红色的纱裙,十分漂亮。再仔细一看,还有一些半开的荷花和花苞,半开的荷花就像是害羞的小姑娘用精美的纱巾遮住自己一半的脸,花苞不像他们,可爱的小花苞只想做好自己,它像一个小婴儿正在睡梦中不想睁开自己的眼睛。小蜻蜓起来了,飞过来点了点水小鱼儿也游过来玩耍了,宁静的湖面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有的荷花已经凋谢了,露出一个个小莲蓬,这时,妈妈给了我几颗莲子,我问妈妈这是哪里来的?妈妈告诉我:“这些就是从那莲蓬里取出来了。”

欣赏完一池荷花我们便乘车吃饭去了。再次看到荷花让我不禁想起《爱莲说》中的诗句: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美丽,更喜欢她的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篇九:听听那莲的声音】

绿色的皮,白色的肉,轻轻一咬,发出清脆的声音。消逝的岁月,如白驹过隙,惟有家乡的湘莲,一直荡漾在我的心中。

十岁那年的暑假,我随父母来到老家湖南。姥爷,姥姥热情洋溢的笑声把我迎进家门,此时正逢莲花盛开的时节,他们决定带我去采莲。

夏日的清晨,太阳公公睁开了眼,像一个大火球挂在蔚蓝的天空上,“呼呼”地吐着热气,树上的鸟儿阵阵清脆的歌声,传入耳畔,久久回荡,我牵着姥姥的手,不停地催促着:“姥姥快点!快点!前面就是荷花园了!”姥姥笑呵呵地:“到了,到了”!一进荷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塘。我们走在通往码头的小道上,两旁碧绿的荷叶伸向远方,像一把把绿伞,笼罩着湖面,湖面上笼罩着一层轻纱,一阵微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声音,藏在荷叶下的荷花露出脸来,仿佛一群群披着薄纱翩翩起舞的女子,那风吹过湖面发出的潺潺水声就像是一首首伴舞的乐曲。“这儿真美啊!”我不由得一声赞叹!

我们上了船,开始在湖中游玩。船夫是位老爷爷,他缓慢又娴熟地划着船,发出“嗞呀嗞呀”的声音,船桨有节奏地落入水中,“扑通扑通……”我一边欣赏着这夏日美景,一边准备采莲,划着划着,一颗大大的莲蓬竖立在我的眼前。它有碗口大小,头上盖着一片大荷叶,一颗颗饱满的莲子清晰可见,姥姥连忙叫我:“快采莲!小心点!”我一把把它拽过来,不禁感叹了一句:“哇!这上面还有几颗清澈,泛着绿光的露珠呢!”我用力一掰,“咔吧”一声,一颗大莲蓬就落入我的手中,仔细一瞧,还连着几根纤细的藕丝呢!

我们采了满满的一口袋莲蓬,回到家中,姥姥笑眯眯地说:“赶快尝尝,最新鲜的,你们在北京可吃不着啊!”我答应了一声,把那颗最大的莲蓬洗净,掰开好几瓣儿,把一粒粒绿色的莲子抠出来,坐在姥姥身边,问:“姥姥,撕开皮儿,就能吃吗?”姥姥点了点头,看着我一副不相信的样子,“来,我教你”。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先在上面抠一个小洞,使劲一挤,随着“嘣”的一声,莲子就飞进了我的嘴里,我轻轻用牙一咬,一声声清脆的声音和一股股清冽的汁液溢满了我的口腔,我顿觉无比清爽,回味无穷。姥姥在一旁,问我:“小馋猫,好吃吗?”我拼命地点头,合不住嘴,“那以后每年都来,每年我都为你准备着……”

岁月荏苒,我已经尝过许多的美味,惟有那家乡的莲,时时进入我的梦乡,还有姥姥的笑脸,亲切的话语,也时时在我耳边萦绕,我想,我一定是听懂了家乡莲的声音!

【篇十:我心中的江南】

天津刚刚步入夏季,天气稍有些闷热,而此时的江南则是一个热闹的地方。采莲是江南的旧习俗,此时正是采莲的好季节,闭上眼睛我可以想象到那时的情景,一群花季少女荡着小船配上潺潺的流水,多美的一幅山水画。在我眼里能画出江南的美只有水墨画了吧。的确,也只有无任何颜色的水墨画才能显出江南烟雨朦胧的那种意境啊!看着少女们采莲,我不由得想起梁元帝的《采莲赋》。

于是妖童媛女,荡舟心许,鹢守徐回,兼传羽杯。棹将移而藻挂,船欲动而萍开。尔其纤腰裹素,迁延顾步。夏始春余,叶嫩花初。恐沾裳而浅笑,畏倾船而敛裾。

多暇意的事啊!多美的江南啊!

江南虽美,可却从未见过,但在我心中,早已有了江南的构图。天津的夏夜,天空中有些浑浊,灰色的烟雾挡住了月光,使整个夏夜都变得朦胧。我想江南的夜一定与天津大不相同,他们的月光是淡淡的吧,倾泻在这一片安详的池塘,时而有微风吹过。是平静的湖水泛起涟漪一片。水面微微波动,月光也跟着动,远远望去水面像穿上一件绿色的外衣,闪闪发光。

多祥和的夜啊!多静的江南啊!

我生平最喜欢的事物就是彩虹了,可在天津就看不到了,天津的天空被二氧化碳所污染了,蒙蒙的一层雾笼罩了天空,也遮挡了雨后的彩虹,我想江南一定有彩虹,我想江南的空气一定很清新,我想江南的居民一定很文明。我心中的江南如刚出浴的美人,干净,无瑕。当有垃圾出现在江南的地面时,就好像画家不小心把墨汁滴落在画面一样,这时,会有居民把垃圾捡起来吧,画家会把画面修复好的!

多文明的居民啊!多美的江南啊!

在历史上,江南是一个被文人墨客美化了的地方,是人民心目中的世外桃源,某日,偶一翻书无意中看见一首诗叫做《梦江南》,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

渐渐地,我的思路又被带到了秋日的江南,细细一想当看到江南的湖上飘着几片泛黄的落叶,你一定会感叹这是怎样的一种美啊。

不知不觉,我又看到裹起白色素衣的江南,虽然那湖面已结冰,没有了那流动的美感,但宁静的江南却让我感到一种成熟稳重的美感啊!

夜,越来越安静,而我又望了望夏夜,心里想,江南的夜是否也一样?如此安详,没人打扰。我慢慢钻入被窝,打开MP3,里面传来林俊杰的《江南》,我渐渐步入梦乡,在梦里我见到了那个有少女采莲的江南……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