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历史从那一夜开始】
我住在一所茅屋里,已经深夜了,也许这里的人也正等待着明天的到来而难于入睡。
幽蓝的天幕上,不见星也不见月,几处乌云低低地沉着,带着令人窒息的压力。暮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
我透过开着的门看见了对面屋里油灯的火焰。屋里有个人在来回走动,双手抱在胸前一阵阵地颤抖着。他就是司马迁,明日的到来众人都知道对于他来说是前所未有的怨怒和残酷。这时,他走回到了那用几块砖堆成的床,金属的撞击声在寂静的夜里带着几分鬼魅。
我走了过去,司马迁透过窗看见了我,便开了门让我进去。我们俩都坐着,我望着他那憔悴的神态,沉思了一会儿。我说:“司马迁,你有何打算?”这时,他望着窗外,显出失落的眼神。
可能这就是司马迁的命运吧。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用一腔热血去控诉昏君的无道,用高贵的头颅去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当然是有条件地活着,那就是他将成为不完全的人。
这时,他那失落的眼神变得愤怒与激动,他站了起来:“我绝不能屈辱地活着,我不能做一个不完全的人!”从语气可知,他想抛弃这个昏暗、污浊的世界。“你真的想清楚了?”
昨日早朝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当汉武帝在歇斯底里咆哮时,当满朝文武双股战战时,当李陵一下子从英雄被定性为叛徒时,司马迁觉得胸中有什么东西压着。也许是记录历史的职业让他知道,历史必须是真实的,于是他,站了出来……后来的事件证明冲动是致命的,司马迁与李陵并无交好,为了不相识的人而触龙颜,这没有人能够理解。
司马迁望着那金色的字,血红的印,捧着的宫文,渐渐沉静了下来。“对,我理解那一眼的重量与意味的责任。我清楚地记得父亲临终时那双幽怨的眼睛,他指着案上的书,喱咽着,看了我那最后一眼……”司马迁坚决地说着。
日出的时候,外面传来一声吆喝:“司马迁,想好了没有?”
“想好了,我选择——腐刑。”两滴清泪滑落脸颊,司马迁无声地哭了。
此后,一阵秋风鸣咽着,吹起《史记》发黄的纸页,好象在诉说着什么。
【篇二:报任安书读后感】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说的可就是司马迁所著的《史记》。都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说的不就是司马迁遭李陵之祸事,遭受炼狱后书写《史记》。这不就被我们记住了吗!我想,我们只知道《史记》书成后的辉煌成就,却不知司马迁背后的辛酸苦楚以及他所遭受的讥讽,还有什么是司马迁没受过的罪?
话说这古人也真真是憋屈。你说你被上头的处罚了吧,还得谢恩,“谢皇上不杀之恩”。“最是无情帝王家”也不知是谁说的,说的可真精准。哪一个皇室之人不薄情。像司马迁的父亲,他们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之时便功名显扬,掌管天文之事。而大汉天子在泰山举行封禅典礼时,本应由太史官亲身参与并记录下这一辉煌的时刻,这是太史的责任,同样也是荣光,蝎子尾巴独一份的恩宠。可司马谈硬是被留在周南,后来司马谈愤懑而死,想来是因为看着祖业的衰弱而焦急,还有就是日常的被嘲讽、白眼。
而司马迁本人,你说你就一小小太史,也就写写文字、记录记录皇帝的丰功伟绩,有必要为了和你“不曾衔杯酒”的李陵打抱不平吗?再想想呵,有哪一任皇帝是真傻的,个中冤情岂会不知,“最是无情帝王家”,只是不想真弄清楚罢了!李陵一家祖孙三代素来忠心耿耿,真要不忠于大汉,又怎会领兵深入匈奴腹地作战?
由李陵的《答苏武书》可知,在匈奴“更练精兵,强逾十万,单于临阵,亲自合围”,而我方仅仅五千人马敌我实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陵仍振臂高呼、奋力杀敌,士兵们即使受了伤,矢尽援绝,也要争着冲到前面去杀敌。反观汉皇,一听说李陵降敌,在还没弄清内情的情况下,直接对李陵的全家骨肉实施了严惩,这才是真正地将李陵推向敌方啊!
这桩桩件件,寒了多少臣子的心。
司马迁何尝不委屈,那又能如何?喊冤,不是变着法子说皇上不英明;抵抗,不是变相的说明自己不顺从圣上。故此,只能跪地叩谢不杀之恩。从牢狱中出来,受了腐刑。从‘最下腐刑,极矣!’可见他的心在淌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腐刑既是对他的身心的摧残,也是对祖先的辱没,是对父母的不孝。司马迁肉体上遭到的折磨以及平日里受到的嘲讽、耻笑、白眼等肉体精神双重折磨下,仍能够不断调节自己,用“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魏其,大将也,衣赭衣,关三木……古今一体,安在其不辱也”来自我安慰,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做《春秋》……《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来自我勉励。最终完成了《史记》这一经典,可见司马迁内心的坚韧及不屈。
司马迁遭受腐刑,李陵忠勇深入敌后,终因寡不敌众被俘,却被诛灭。而在现实中,又有何处不苟且?
南非总统曼德拉在就职典礼上,邀请了曾经关押他27年甚至虐待他的三个狱警,并向他们致敬。
孟晚舟被加拿大政府拘押一周年之际,写信感谢所有关心华为的人,甚至还感谢法庭的工作人员。
由此观之,只要是有人的地方,难免会有腌臜之事。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磨难。
重要的是,我们自己要有一颗坚韧的心以及一缕不屈不挠的灵魂。
【篇三:跌倒后的那一份坚韧】
哪怕一千次的被踩倒,我也要一千零一次的站起来,回以最美的微笑。
——题记
当雄鹰一次次跌落,又一次次扇动翅膀时,那一份坚韧让它最终翱翔蓝天;当松柏一次次被折断,又一次次被风雨洗礼时,是那一份坚韧让它傲然挺立;当我一次次摔倒,又一次次爬起来时,是那一份坚韧让我抬起头继续向前迈进。所以,摔倒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是否拥有跌倒后的那一份坚韧之心。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在一篇文章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你尽可以消灭我,可就是打败不了我。由此可见,海明威也是一个坚韧之人。早年的海明威参加过战争,在战争中他也受过伤,但是他凭借自己独特的那份坚韧和顽强挺了过来。之后他还写了《老人与海》这本书,凭借这本书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是一份多么高的荣誉和奖赏啊!是海明威的那份坚韧让它收获丰盛。
海明威一位了不起的文学巨匠,也许是他生活的时代给了他坚定的信念,但是他的那份坚韧之心值得我们为他鼓掌。
从国外到国内,从现代忆古代,有多少人只想着轻言放弃,又有多少人拥有跌倒后的那一份坚韧呢?肯定的回答你,有一个人,有一个人有着那一份坚韧。
苏武,汉武帝时期的一位使者。天汉元年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因部下与匈奴反派勾结暗杀单于被揭发,被扣留匈奴十九年,匈奴人多次威逼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赶到北海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经艰辛,居留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十九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漫长而又遥远的概念,而苏武却坚持了下来。当李陵告诉他母亲离世,兄弟已故,妻子改嫁,儿子不知去向时,他依然用那一份坚韧死死忍耐着。他义正言辞的告诉李陵他誓死不会背叛国家。
苏武好一个大汉使者,好一份坚韧之心。面对生活当如他一般,坚韧,忍耐,方可成大事也。
看,那苍穹的雄鹰,那傲霜斗雪的松柏,我也要向他们一样拥有跌倒后的那一份坚韧,继续前进。
【篇四:读《史记故事》有感】
一天夜里,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高兴的举起一本书一蹦三尺高,喊道:“耶,这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完成啦!”
那以,司马迁所说“划时代的历史著作”是什么呢?它就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故事。
史记故事讲述了三皇五帝时期至汉武帝太始二年的历史。书中讲述了许多伟大的人物,有敢于进谏的赵盾相国,有铁面无么的孙武大将,还有卧薪尝胆的越王色践……书里还讲了一些“出名”的人物,有性情残暴的商纣王,有荒淫无度的晋灵公,还有奉承拍马的奸臣屠岸贾……
《史记故事》不光为我国保存古代历史,还救了它的作者司马迁的性命呢!公元前99前,汉武帝派人攻打匈奴,其中的李陵因遭遇重兵包围投降匈奴,司马迁为李陵说了风句公道话就被打入大牢并处以宫刑。原本遭遇意外打击的司马迁想一死了之,但因为《史记故事》没有完成,所以司马迁要活下来并完成这本书。如此看来,《史记故事》可是立了大功呢!
读了这本书,我感慨万千。自古以下,朝廷大臣有好有坏,好的有百里傒,蹇步,赵盾等等:坏的,有虢石父,屠岸贾,费无忌等等。自古以来,都是坏人多,但是,坏人也有他的功劳,如果没了坏人,那我们只会在帝王的统治下生存,而不像现在,人人平等!
【篇五:刹那春暖花开】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题记
徘徊于历史长河,不觉又到你身边……
夜幕下的空旷笼罩着远处的牢房,只听见牢中的你发出连续不断的叹息。你踱步于窗前,抬头仰望这满天星辰,陷入无尽的沉默。弹指间的惆怅打破了远方的寂静,唯独这幽暗的烛光拖动你长长的身影,越发显得悲凉…
时间已静默,我亦已落寞。
或许,你现在很懊恼,不应该当时那么冲动,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而怒犯龙颜。可是,失意之后的你又欣然一笑,觉得一切都值得。是啊,大义凛然的你又怎会将此置之不理,弃李陵于不顾呢?面对朝堂上汉武帝歇斯底里的咆哮,面对李陵一下子被定性为叛徒时,你的心一瞬间被冲击了。于是,你站了出来,在众目睽睽之下大胆地站了出来——为李陵辩护。或许是“历史一定要真实的”原则,使你站了出来,勇敢向武帝倾诉,即便你的冲动是致命的。
司马迁,这样真的值得吗?我们无权判断,只知道其中的后果该由他一人承担。
现留给他的是一份官文。金色的文字,朱红的印章。是那样的触目惊心,令人震惊。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去维护世间的正义,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着——苟延残喘的活着,剥夺了大丈夫的尊严,甘愿接受辱刑。司马迁沉默了,他想到了死,他想舍弃这个污浊的世界。可就在这一瞬间,他犹豫了,他想起了家族的重托,他亦想起了自己的使命——抒写千年真实历史的使命。
时间再一次静默,落花悄无声息地滑落。司马迁沉默好久后,终于开口道:“我选择腐刑。”只见两横清泪,浸透官文,深深地印于心底。于是,秋风吹响了《史记》发黄的纸页,见证了一代陌路的悲壮。
《史记》忍辱负重已著就,可我心里却不是滋味。踱步于窗前,俯身于《史记》,是什么支撑着司马迁走到这一步?不仅仅是他肩负着书写历史的重任,更缘于他一颗具有良知的心。因为此心,他不愿看到李陵悲惨的诬陷;也因为此心,他勇敢站出来,向汉武帝诉出无道;正亦此心,他冲破了一切缚束,放弃男子尊严,选择腐刑。徜徉于此,我被他这种人格价值的选择大为震惊,我亦被这颗良心而感动。
光阴荏苒,转眼千年已逝。我亦能感受到手中《史记》的余温,亦能感知司马迁深沉的气息。无论岁月如何变迁,他这种被岁月打磨出的熠熠发光的人格价值,将永远的温暖每个人的心。诚然,我们的心跟他一起飞扬,因: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篇六:回望】
我看见,在那梦与星空交织的天际,一颗颗流星划过,宁静寂寥的夜空更加璀璨耀眼。
——题记
他,伫立在漠北茫茫的草原上,独自守着那根光秃秃的旌节,眺望中原的方向……
那一年,他怀着满腔热血背负着朝廷的使命出使西域,却被冷酷无情的匈奴单于扣留。单于威逼利诱胁迫他投降,他拒死不从。他们便将他放逐到北海边无人的地方放羊,并“承诺”公羊生出小羊他才得归汉。他在那个苦寒的地方,常常靠掘取野鼠所藏的野果充饥。此间,恶毒的单于几次三番派李陵到北海劝他投降,他严辞拒绝。他日夜守着大汉天子赐予他的旌节,熬过了十九年的时光。
无情的岁月不会为了某个人的忧戚而停留。漠北的风吹皱了他的脸庞,吹散了他昔日的英气。在那孤寂的十九年里,他默默地牧羊,将自己的赤诚之心附着在那根无比神圣的旌节上。他终于等到了将他带回中原的车队。那一年,他已胡须花白,蹒跚走向马车,在夕阳的余晖中渐行渐远,化成一道永恒的风景。他,就是留胡节不辱的苏武。
他跪在幽暗寒冷的大牢里,手持如椽巨笔,沉思片刻,提笔在竹简上写下一列列工整的隶字……
那一年,一身正气的他为李陵求情,却被盛怒之下的汉武帝处以宫刑,并投入大狱。他忍辱含垢,陷在污浊的监狱之中不肯就死,因为他尚未完成父亲的遗愿——“继孔子而续《春秋》”。
他明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因此,他没有消沉,而是更加发愤著书。凭借他早年搜集的大量史料和伟大的抱负,书写着从尧虞舜到汉武帝间几千年的历史,为世人留下了一部“通古今之变”的巨著《史记》。他,就是忍辱不屈的司马迁。
他,半躺在破烂简陋的竹榻上,望着被撬开的竹箱叹气……
那一年,年逾五十的他终于完成了六易其稿的史书,郑重地将书稿锁进竹箱中。可恶的小偷潜进他的家徒四壁的住处,撬开了看似值钱的竹箱,偷走了还未来得及翻印的书稿。
不会有好心的天使顶着光环从天而降给他那份凝聚多年心血的书稿。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可是,他没有放弃,决定重新撰写。身着一袭破衫的他,再次遍查群籍,编写翔实可信的明史。他凭着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步步走向了成功,终于完成了《国榷》。他,就是贫寒有节的谈迁。
回望历史的银河,多少人凭着坚定的信念留下了自己的身影。他们就像璀璨的明星,点亮了原本寂寞的夜空。
在夜路上行走,我觉得背后的星空一亮。转身回望,只见在那梦与星空交织的天际,一颗颗流星划过,宁静寥廓的夜空更加璀璨耀眼,它们照亮了我前行的路。
——后记
【篇七:我的青春里有榜样】
榜样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当你迷失在黑夜里,他总会指引你前行。在青春岁月中,我们学习他们的精神,在黑夜中找寻真正的方向,发现并享受人生的美。
忍辱负重——司马迁
在初中无数的练习题中,我曾一度反抗,不想刷题,不想学习,甚至想过半途而废。直到我遇到了司马迁。
在汉武帝时,李广的孙子李陵领兵抗击匈奴,却一不小心中了敌人的好计,被迫投降,消息传入京城后,一些心术不正之人便在皇帝面前煽风点火,使皇上误以为李陵要造反于是判了他们一家的死罪。这时,正直的司马迁站了出来,他孤军奋战,为李陵辩驳,皇帝一怒之下赐他宫刑,在官场的排挤与世人的嘲笑下,他也不曾灰心丧气,但是,他忍辱不屈,坚持不懈,时隔八年一部惊世巨著现世,令众人再不敢嘲笑,只剩下敬仰。
司马迁让我懂得为了自己理想百折不挠,即使历尽千难万险也甘之如饴,我以他为榜样,他让我的青春比别人更多了一份沉稳与耐劳。
助人为乐——雷锋
在学校中,你总会遇到同学求助帮助,而你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我从前是这样,直到我知晓了雷锋。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每一寸土地。”年仅二十二岁的雷锋,在他的青春年华里不断帮助他人,每逢捐款,他一定捐上自己所有的工资。坐火车时,有人冷了,他就把自己的大衣披到别人身上,有人饿了,他就把自己的饭食让给别人。于是就有了这样一句话“雷锋出行八百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从那以后,我便学会了帮助别人,可能是帮同学拾起掉落的书本,可能是把摔倒的人扶起,于是我的好事也做了一学校。
雷锋让我明白,青春就应该助人为乐,在青春年华中为自己增添光彩,照亮他人,让自己的青春多了几分快乐。
在青春年华中我们百折不挠,多一份沉稳;我们应助人为乐,多一份快乐,在青春岁月中我们应有榜样,向他们学习,绽放青春色彩,享受着青春年华。
【篇八:寻求突破的力量】
向日葵每天向着高处生长,它从不争奇斗艳,只为追寻太阳的光芒;石缝里的小草虽然没有阳光的照耀,但仍然顽强地生长着。植物尚且如此,我们还有什么借口不努力呢?寻求突破的力量,让人生更加充实,更有价值。
突破自我,创造成功。司马迁为降敌的李陵辩护,汉武帝震怒,认为司马迁有意为李陵开脱,将其投入监狱,处以宫刑。受刑之后的司马迁,受到了极大的精神刺激,曾一度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了父亲的遗言,想到自己宏愿未了,在:人固有一死,或轻于红毛,或重于泰山的思索中,他毅然选择了后者。立誓用文字释放出生命的尊严,用痛苦铸成不朽的华章。完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他不断突破自我,完成了从御用文人到独立人格的转变。如果司马迁没有挺过宫刑的痛苦,没能突破自我,那么他也许会安于现状,碌碌无为。
突破自我,创造辉煌。“常胜将军”卫青因出身下贱,遭人嫌弃,幼时饱尝辛酸凄苦。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进取,后反击匈奴,七战七捷,战功彪炳,拜将封侯。同为抗击匈奴的名将霍去病亦是出身奴仆阶层,艰苦的生活铸就了他钢铁般坚强的意志。虽地位卑微,但他不卑不亢,志向远大,渴望报效国家。与其舅父卫青共同保卫国家安定。如果卫青与霍去病都因出身卑微而轻视自己,还会有战功赫赫吗?如果他们没有不断突破自我,北击匈奴,汉朝的江山还会如此安定吗?正是因为他们突破了自我,才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突破自我,实现人生价值。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他有消除全人类饥饿的梦想。“文革”期间的政治冲击,上千次的试验失败,都动摇不了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决心。如果他没有突破自我、坚持不懈,也许还会有许多人挨饿。
挑战自己的极限,寻求突破的力量,突破一切的不可能,可能与不可能的界限并不在于物质的本身,而在于我们的心态,心态的转变是可以缔造每一个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