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浓淡年味】
年味是浓浓的,也是淡淡的。
——题记
新年的前几天往往最是热闹,被浓浓的年味影响到的大家就已经兴高采烈的东忙西忙。大家挂的挂灯笼和福字,贴着贴对联,放的放鞭炮。原本原本平时里冷清的小镇子也变得热闹了起来,平时宽阔的大街上只能偶尔看到有几辆车子飞快的掠过,但现在你站在街上旁边看看,街上的车子应接不暇,大家都赶着回家过年呢!
新年的前一天,是天空的宴会。一条街的这头还没有放完烟花,这一条街的那头又响起了烟花划破天空的鸣响。一个个烟花在漆黑的天空中热情的绽放,仿佛与我们人一样,喜迎新年的到来,直到深夜才结束这扰人清梦的声音。
第二天母亲就把我从床上“拖”了起来,说一声:“新年快乐!”语句中难掩着喜悦的气息,我也迷迷糊糊的回了她一声新年快乐,她笑着回答了一声,便把手中的红包塞进了我的新衣裳里。看我醒了,便招呼我下去找我父亲及姐姐们去各家中拜年。
出了门便闻到一股硝烟的味道,那是烟花和鞭炮燃尽之后的味道。我左右望了一望,看到街上有不少人挂着激动的笑脸走出一个房间又进去另一个房间拜年。拜了一个上午才拜完亲戚好友。
下午,我们一家人又包起了饺子,有韭菜馅的,有玉米馅的,还有胡萝卜馅的呢!折腾了好久,饺子才慢慢下锅。
夜幕降临,我们一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等候着春晚的播出,外面还是放着烟花和鞭炮。直到春晚播放结束,大家都被手机里的东西给吸引住了。随着时间1分1秒的流逝,年味也渐渐没了。也许是时代在进步,高科技逐渐替代了传统的东西。曾经传统的年味也慢慢消失,变得荡然无存。
不知道为何,心里总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也许再过个三、四年吧,这些传统的东西都会被高科技全部代替!
【篇二:我想有个家】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象一家坐在餐桌旁一起吃着香喷喷的晚饭,小松鼠与爸爸妈妈一块儿聊天,小兔子们躺在兔妈妈的怀里听着兔妈妈讲故事。
而一只叫“欢欢”的小鸟飞到了这个名叫“欢乐镇”的小镇子,它飞了三天三夜,从另外一片森林飞到这儿|来,因为它所居住的大树已经被伐木工给砍掉了,它现在无家可归,于是,飞到了一棵已经99岁的大树上准备筑一个巢,然后美美地睡一觉,这时,大树爷爷发话了:“你好啊,小鸟儿,你叫什么名字呀?”小鸟回答说:“我叫欢欢。”“那你怎么到这儿来了?”“我……我的家被砍伐了,我打算在您的树枝上筑个巢,好吗?”大树爷爷一听,马上答道:“好呀,我老了,都没人陪着我聊天儿了,你呀,正好给我做个伴儿。”
以后的每一天欢欢都会和树爷爷聊天,它们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的。有一天,小鸟欢欢打听到过几天就是大树爷爷100岁大寿了,欢欢想给树爷爷一份生曰礼物,找了两天才找到一个令欢欢满意的礼物,但是,就在欢欢去拿礼物时,悲剧发生了,大树爷爷在它的100岁生日时被黑心的伐木工给砍了,欢欢伤心极了,丢掉礼物,飞到树爷爷身边悲痛欲绝地哭起来,因为它又一次失去了心爱的家园了,而且这世界上唯一关心它的树爷爷也已经去世了。
小鸟欢欢飞走了,它用失望悲凄的眼神望了望曾经温暖,如今一片狼藉的家,不知道自己该去何方,哪里才有自己的家!
【篇三:家乡的山】
中秋节,我跟随父母回老家扫墓。
下午天气太热,父母让我留在家里,我坐在沙发上看着对面的山一层叠着一层,一座挨着一座,墙壁似的包围着青州这个小镇子,与世隔绝般只留下质朴与和善在每个乡人之间。
闲着没事做,又被这奇妙的大自然吸引,便按耐不住,起身去爬山。
我先是来到了家后面的一座小山,顺着窄窄的山路直往上走,周围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植物,像是刚被洗过一样,叶子上带着一点点水珠,躯干有些湿润,全身上下散发着清新的气息,仿佛一点也不畏惧炽热的太阳。
一直往上走,才发现山并不是看上去那么矮,前方是许许多多拐弯抹角仿佛望不到尽头的窄窄的山路,倒是有点“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味道。
边走边感概着。忽然,面前多了两栋矮矮的瓦屋堵住了去路。蜿蜒的山路在这里变成了一个平地。瓦屋的灰尘足有1厘米厚,看不见屋内的情形。我想起了奶奶曾讲述过的一个真实故事,大意是在她年轻时村里有过一个大户人家,但这家人不知怎得惹上一堆麻烦人,那些外地人每天都在村里游荡叫嚣,一开始那家人还和那些人抬杠反驳,但愈后来就愈没动静了,后来那些人砸开房门才知道他们早就搬走了。听一些老人家说他们隐居在山里头,那这些房子……就是那家人的吧?望着瓦屋不禁感概:虽不算住在深山但也会有种“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韵味吧?
也不知走了多久,眼前开阔起来,终于爬上山顶了!站在山顶上俯视整个村子,才发现我不知不觉已经翻越了三座山,视野里的每栋房屋都只有玩具般大小,那是一种仿佛凌驾在万物之上的感觉,仿佛一伸手就能抓住一片云彩。太阳不知何时向西方倾斜了许多。对面山头浮起的片片晚霞,一些人家的烟囱升起的袅袅白烟,农民牵着牛“哞哞”声回响着。一切都仿佛天上人间。
第二天早晨,我忍着爬山造成的浑身酸痛起了床。透过房间的窗台刚好可以望见不远处那座留有我脚印的山。
家乡的山不比三峡山的险,庐山的妙的和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但正因为如此,她更加神秘,更加和蔼,有只有乡人才能体验到的独特韵味。此时的她,正笼罩在浓浓白雾之中,仿佛穿着一张白纱裙,若隐若现……
【篇四:留只耳朵听雨声】
虞美人·听雨
一直很喜欢蒋捷的《虞美人·听雨》,觉得一个词人的细腻与豪情都藏在了那一首诗里了。也让我想起了那些留只耳朵听雨的日子。每一次听都有不同的心境与感受。
少年听雨歌楼上
小时候,从来感不到下雨的沉闷和惹人烦恼。姥姥说,下雨不是小龙女的哭泣,细密的雨声是天上仙女的歌唱。于是我便常常坐在窗前听雨了。要是雨下的不大,就可以打上小伞到院子里来,一边踩着水花一边听天上仙女唱的是哪一首童谣的曲调。虽然最终也没听出个所以然来,但淅淅沥沥的雨声却给了我无尽的诗意和遐想。
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临近期末考试,卷子自然是一张又一张,答完了新发下来的这张卷,难得空闲的我听着窗外的雨滴打在窗子上,听着远远的雷声,再看看手里厚厚一沓儿已经做完了的习题,胸中自有一种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但当我真正迈上这个很大的世界的土地,我又要去到哪儿里呢?听着雨声,又有一种断雁西风的惆怅。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假期到姥姥家住了几天。紧靠着大山的小镇子,虽然离雪乡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修的古色古香。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将我拍在了林业局门口儿。我蹲在大门口门神似地听雨,和那边一个挺和善的爷爷遥相呼应。雨水打在门口那两只小时候总是害怕的石狮子上,打在脚踩着的石板路上,颇有些江南烟雨的意味儿。那边的爷爷点着一根烟,缓缓的抽着。烧到手了,才想起把烟蒂扔下。他在想什么?许是自己年少时的纵横捭阖的梦想,烈马狂歌的轻狂。忽然很想在老了以后回到故乡的僧庐下,默默地听着雨水打在小时候挺害怕的石狮子头上。一生的事走马般的在脑海里经过,嘴角带着淡淡的微笑。所以为了老了以后能在故乡的僧庐下听雨,现在也只有加倍的努力了吧。于是我“腾”地站起来向姥姥家跑去。只留下那爷爷在背后愣愣地看着我。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留着耳朵听语吧,在某处台阶前或是某个有屋檐的墙角下,那里都藏着雨想告诉你的最珍贵的秘密。其实无非是爱与梦想。
但你不去听,又怎会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