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相关作文

【篇一:我心中的雷剧】

“雷剧”,当这一饱含家乡气息的名词突兀显现于我跟前时,我的灵魂好像得到赦免般的舒缓,就像小雨滴下的涟漪,在满是爱的心湖里一圈一圈地漾开了。我的耳边似乎又响起那熟悉的“叮咚锵”音调。

小时候我很爱跟奶奶去看戏。大大的戏台两侧架起了各种表演乐器,各种五颜六色的灯光向四周转来转去。拥挤嘈杂的人群围坐在舞台下。我们小孩子听不进去台上那些演员的“咿呀哇”,也没兴趣静坐着。我们的小心思早被离舞台不远处的零食小摊给牵走了。顽皮点男孩们手里拿着1毛钱的小烟花棍儿在人群里窜来窜去。谁家的老大爷,还有那些白天里忙的不亦乐乎的庄稼汉,在夏季明朗的夜空下,也都搬出个凳墩儿,静坐欣赏起戏来。那些老大爷儿们,三五围坐着,手里拿着蒲扇轻摇,眼微眯着,嘴底泛起浅浅的笑,一副悠然闲适、安然自乐的醺醉神情。

在那些平凡安静的日子里,一场雷剧歌表演像细雨浇灌旱天里的禾苗,滋润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单调、简单的生活。

小时看雷剧,凑的只是热闹。那些看戏情景在我童年稚涩的记忆里留下美丽的划痕。家乡的雷剧,就像春天里的一粒种子,悄悄地在我心底发芽,成长。接着朵朵花儿绽放,颜色纷繁。

岁月积淀、精神凝结。雷剧一路发展而来,已走过100多个春秋。它起源悠远,宋宝庆元年李仲光《重建御书楼上梁文》中就有一句“听取欢谣,敢陈善颂”说的就是雷剧。被贬到雷州的历史名人寇准为雷剧融入中原木偶戏分幕演出的形式,传承了由戏曲家汤显祖传入的元曲精粹。它表达的内容也多种多样:反应古代贫农与地主勇敢斗争,抨击社会贫富不均与剥削猛如虎的残酷现象,生动的再现古代生活在底层的劳苦人民的贫穷生活,也有表现儿女情长的故事,歌颂了古朴的雷州人民对夫妻恩爱,家庭美好、幸福安康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它不断汲取糅合其他居中的独到之处,取善其身,从原始的“对唱”形式的“姑娘班”的形成,再到“雷剧歌唱班”的出现,雷剧渐渐在历史文化的大融合中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特点。

雷剧经历过繁荣、昌盛,也遭受过低回乃至冷落。它曾一度面临传承危机,受电视、网络、与新艺术形式的冲击,雷剧的观众群体日渐老化,在年轻观众中并没能激起多大的兴趣,这不得不令人深深忧虑,雷剧这一积淀了上百年浓浓文化的艺术品该如何薪火相传?

然而令人欣慰的是,今年4月初的“三打两建活动”大力在整顿了雷剧的市场秩序。政府也开始日益关注本土的文化特色。民间对雷剧的创新也开始迈开步伐。雷歌的艺人们大胆开拓,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雷州腔摇滚,并将雷剧念白与饶舌相结合,创出新型念白,正尝试着让雷州歌变成当今灼灼烫手的流行曲。让雷歌试着停留在人们的口边,时时萦绕耳畔,让更多的人认识雷剧,喜爱雷剧,传承并发扬这一伟大的本土文化特色,让家乡的雷歌之花迎来大地回春,欣欣向荣的新形势。

雷剧就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里里外外都透露出浓厚的文化气息,值得好好翻阅、研究。

……

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小时村前戏台上穿着戏服的演员在流光溢彩的灯光里声情并茂表演的情形,台下乡亲们脸上流露出一种简简单单的幸福。

【篇二:雷州的春节】

雷州的春节从一月一日就开始了,虽然过的是小年,但家家户户都开始清洁卫生,添置新年用品,布置家里换上新的春联。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那可就真的热闹起来了,这一天在外工作的人们一定会赶回来吃团圆饭,大家吃完团圆饭后就一起聊天,看春晚。到了零点开始家家户户放鞭炮,鞭炮声起伏不定,直到凌晨一点。

第二天便去最年长的长辈家拜年,并带上年货,这时候小孩的福气来了,长辈们会给他们发大红包,小孩拿着红包喜滋滋的。接着就要去其他亲戚家拜年,那热闹的气氛学不来,他们会先用家乡话说一句:吉祥如意!然后聊一些童年趣事,逗逗他们笑得哈哈大笑,最后大家一起去点爆竹放烟花,可有年味了。

也有许多人会去茂德公古城转转,那里张灯结彩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可以吃上各种各样的美食,带上老人小孩去看游园会。

晚上大家又聚在饭桌前,有鸡有鸭有虾……,桌上必有鱼,因为预意着年年有余,还会上一只烤猪,象征着财源滚滚!

这就是雷州的春节。

我爱我的家乡。

【篇三:心中永远的石狗】

说起中国文化,大家总能脱口而出几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它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变迁,幸运地留存至今,这不仅仅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世界的骄傲。

平时,我也只是能够通过电视﹑报刊来领略那些名胜古迹的风采。因为生活在欠发达地区,经济文化实力都不能和发达地区相比,所以在跟别人谈论家乡的文化古迹时,就总是随便说说石狗来滥竽充数,因为我觉得石狗怎么能和那雄伟壮观的长城相提并论呢?

直到这次再次来到雷州故地重游,彻底改变了我对石狗的看法。这次回来其实是陪朋友采风的,它们的研究课题就是石狗文化。因为我对石狗比较熟悉就负责摄影工作,所以这次观察石狗比以前都要认真﹑仔细。我拿着摄影机,从村头到村尾,只要有石狗的地方都照得清清楚楚。这时,我突然惊奇地发现每只石狗脸上的表情都不一样,形态各异。紧接着,我们向一位老人更深入地了解了有关于石狗的故事。从老人的口中,我们了解到关于石狗的传说:很久以前,雷州大旱,一巫师称,是太阳神的恶作剧,只有天狗才能逼使太阳神降雨。这时,人们便想起与天狗同为兄弟的地狗。人们用绳捆绑着石狗,抬上荒坡游行,并用荆条不停地抽打,地狗受到鞭笞后,便向天狗说明原委,天狗听后就冲向太阳神狂吠,要其招云降雨,要不就咬死它,太阳神惊怕了,立即向雷神、电母、云师求情降雨。三天后,果然雷州大地普降甘霖,黎民庄稼丰收。从此石狗就成为村民心中的守护神,所以在村子里随处可以见到石狗的身影。

奔波了一下午,我们跑到村里的一颗大树下乘凉。在旁边我们看到几个人拿着画板都在画些什么。我好奇的走过去一看,发现他们都在画石狗,而且像极了,他们告诉我,石狗线条真的很优美,实在是一件活艺术,在纸上是无法体现出它的威武霸气!而我,以前总认为它们没有任何价值,但这之后,我渐渐被它的美所折服了!

回到家后,我翻看了今天拍的石狗照片,心潮澎湃,思绪万千。其实石狗它不需要有长城,故宫那般闻名遐迩,却和它们一般同样有价值,因为它们同样凝结着千千万万个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心血,是智慧的结晶,是美的体现。现在,我总会自豪地在别人面前介绍家乡的石狗,慢慢讲述着它们背后的故事,让它别样的美时时刻刻展现着。

看,那群立在风里雨里的石狗,依旧没变,变的是它正用它神奇的力量吸引着更多的人,无论历经多少风霜与时间的磨砺,依然坚守着它的职责,守护着我们。我想,这也许就是文化最大的魅力所在吧,它悄悄将这种热爱的情感植入我的内心深处,让我真正地领略了文化的力量!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