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家乡情】
每个人对于家乡都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吧,那是一种“叶落归根”的情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是写在诗歌里的句子,小时候刚学到这首诗歌的时候还并不能理解,可是现在才明白,即便“儿童相见不相识”也还是要回到家乡的那种感情。
清明假后,我坐车回学校。在车上碰见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叔,我们虽然互相不认识,但是都是从家那边坐车过来,所以一上车他就跟我聊了起来,这才知道,他已经离开家好多年了。因为家里的老父母都不在了,所以老房子也卖了,现在一家人在城里住着,上上班,喝喝茶,闲时去溜溜弯儿,活得轻松自在,儿女都已经长大,也不用再多费心,他们现在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在自己身上。他说自己特别喜欢跑马拉松,经常会组织一伙人去各个城市参加比赛,聊了一路,虽然没问他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但是我觉得这些并不重要,可能是因为家乡,而觉得更加亲切了些。
你看,离家再久,也会回来看看,尤其清明,会回来清扫。这些节日习俗看起来有些繁琐,但是想来也是给那些离家在外的人一个回来看望老友的理由啊。平时大家都工作繁忙,只有节假日才能够休班放假,才有时间坐下来,跟大家一起聊聊天,说说旧事,也才能够将这些许久不见的情谊得以维系。
家乡,在余光中先生的眼中是一种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是一份深深的牵挂。家乡,是那个走了多远也还会想回来的地方,因为它承载的不仅是我们关于童年的记忆,更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印记。
【篇二:沉淀的记忆】
记忆随时间的流逝被淡忘遗留在心灵的一个角落里,不知何时曾被唤起那在记忆深处留下的点点滴滴。儿时的童真,可爱,无忧无虑可能已荡然无存,成熟的我们多了一份担忧,多了一份想法。但儿时记忆被唤起的那一时刻,心中总有无限怀念与快乐。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一句简单短促的话语,却勾勒出儿时嬉戏的场景,你可曾记得,和小朋友玩耍到天黑却忘记回家;你可曾记得,坐在板子上打秋千的场景。但是永远不要忘记不管走到哪里,家中有一个担心你的母亲在守望着那孤寂的心灵。儿行千里母担忧,希望天下所有的孩子玩的再开心,也不要忘记回家。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不禁让我想起了昔日的我们是那样的天真、快乐、无忧无虑。有人说童年就像万花筒一样,折射出五彩缤纷的人生。真的如此,想想那些游戏,丢手帕、捉迷藏、老鹰抓小鸡……依旧历历在目,如果说时间是一把剑,斩断了我们快乐的人生,那么我会说那剑却不会封杀我们的记忆。把那份单纯,那份美好保存在心底,让它成为我们最美好的回忆。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让我不禁感慨万千,每一个人的童年都是不同的,现在虽没有了少小回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惆怅,但有些孩子却没有一个温暖的童年,可能失去父母,也可能会有种种波折,就像地震中那些孩子一样,打击会让他们愈发坚强,但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一个人都要有属于自己的儿时的回忆,知识内容不尽相同,相信经历了那么多灾难之后,我们会越发珍惜那段日子为人生留下一段抹不去的记忆。
想起那首欢快的《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个不停……一首童谣,一个笑脸,一个游戏筑成了心底对小伙伴那温暖的记忆,心中充满了快乐,虽然那人、那时、那地已成为陈迹,都让他保存在一个叫记忆的博物馆里吧。
沉睡的记忆已被唤起,你呢?
【篇三:心灵的远行】
走过千山万水,你可曾有过发自内心的感触?你的心灵可曾跟随着你远行?
贺知章有诗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诗人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风尘仆仆的心灵得到了些许慰籍。可他却发现,远行归来,当年的人与物都依稀可辨,但岁月却让他日渐衰老……他的心灵终归是不肯随他远去的,仍旧停留在过去美好安宁的时刻。心灵的远行,是漫长而充满磨难的,它意味着你必须放弃点什么,减轻肩上的“行囊”,从而换取征途上的收获。
心灵的远行,或许承载着许多苦难欢乐、悲欢离愁。“花落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从词中,我仿佛看到了赵佶的心灵孤苦无依地在大漠中漫步,他放弃了帝皇的繁华社稷,忍受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却历练出了一首首悲婉凄惨的乱世悲歌,撼人心弦。“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舍弃了自己的生命,让心灵在天堂净土中肆意奔跑。我相信他一定是幸福的,因为他的心灵带我远行,让我沐浴在文化的光耀下。
心灵的远行,可以带你欣赏别样的风景。书,是你远行的伙伴,带你领略无限风光。读《哈利波特》,你的心灵就好似骑着扫帚,在古堡上飞翔;读《三国演义》,你的心灵就仿佛俯身于诸葛,于七星台大祭东风;读《红楼梦》,你的心灵就仿佛变成了贾宝玉颈上的那块美玉,与他共览大观园春秋;读《海底两万里》,你的心灵就随鹦鹉号沉浮海底,去探密未知……心灵能在书中远行,是因为书赋予你无穷的想象空间,能让你思考感悟,领你探索发现。心灵之远行不必疾苦困顿,也可以如此轻松愉悦,如此梦幻多彩。
心灵之所以远行,是因为想象赋予它动力;心灵之所以远行,是因为情感赋予它色彩;心灵之所以远行,是因为思索赋予它方向。让我们的心灵在书的想象中驾驭情感,思索感悟,朝着远方前行吧!
【篇四:二十年后回故乡】
二十年后,我是15家公司的老板。那天,我在听诗歌朗诵,突然听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听的我两眼泪汪汪,我急忙对秘书说:“这个月的项目交给各部经理处理,我要回老家。”
说完,我开着超音速飞机,飞向我的家乡。过了几个小时,我终于来到了我的家乡大姚的上空,通过窗子向下看,大姚已经改天换地了。原来一座座又矮又破的房子,如今已经变成了一栋栋高楼大厦;马路都变成高速公路,路面五颜六色的颜色,分别是由七色宝石做成的;大姚城四周有一股清澈的小溪,从远处看,给大姚围上了一条迷人的丝巾。湿地公园也变成了空中花园,简直太神奇了。
我下了飞机,走到机场门口。就听见一股熟悉的声音:“儿子,跟爸爸回家吧!”我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我的爸爸,我一下子扑到爸爸的怀抱中。我激动得流下了眼泪。“爸,我回来了!”爸爸也流着泪说:“回来就好,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你盼回来了……”说完,爸爸拉着我的手,上了他新买的兰博基尼里,把我眼珠都快惊掉了,竟然是机器人驾驶。一会功夫,我们便到家了。刚进家门,就看见老妈头上戴着一个稀奇古怪的东西。我大叫了一声“妈,儿子回来了!”妈妈急忙抱住我说:“儿子,你又瘦了,是不是外面太辛苦,吃不好呀,来,我带你去吃点东西吧。”我们边吃边聊,一聊就是几个小时。
到了下午,我出来外面转悠,走到大街上,我看到以前的李老师。我急忙抱住他,对他说:“老李,你记不记得我吗?”老李说:“记得,记得,你不就是那又调皮又可爱的晓周嘛!”“对对对,您以后来美国记得找我,那我带您周游美国……”
我的家乡实在太美了,虽然我身在他乡,心里却满满的都是家,我愿家乡变得越来越美,更加发达。
【篇五:站在你身后的人】
岁月匆匆,转眼间,时光飞逝,我们从一个们懵懂无知的儿童,成长为一个沉稳内敛的青年。十几年的时光,眨眼既逝,我们都有着自己最难忘而且最深刻的回忆。那一幕幕仿佛就发生在刚才那一刹那,那一幕幕场景之后,却有着一道坚定的身影,站在你的身后——父亲。
从古至今,古人吟咏思乡之情的诗句数不胜数,他们不是在为自己的亲人担忧;就是为祖国、为民族大义而献身。他们也是无比思念自己的家人,自己生活已久的家园。唐代作家贺知章曾写《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本想表达诗人内心较为欣喜的一幕,可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呢?游子在外漂泊多年,因为官场、国事四处奔波,不能回家尽孝。这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但少时父亲对你无尽的呵护,细心地教导着你,让你成为一个能为社会有用之人,那道默默站在你身后的影子却不知何时早已褪去。
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它能够让人爆发出无穷无尽的力量与潜能。有时能够帮你度过一道道难关。在汶川大地震时,从救援人员解救出来的人员当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孩子。我们回想在当时那么恶劣的环境下,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孩子生存下来?为什么身体健壮的人都没有活下来呢?这一切都是爱的力量,是爱给孩子们带来一丝生的希望!这一切都是爱的力量!在大地震中救援人员从废墟中挖出了一对母子,母亲跪着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的怀里,还有着一部手机。孩子当时还在熟睡中,但母亲却早已经离世。在那部手机中只有一条信息,也是最后一条信息。是留给孩子的,内容是:“孩子,你一定要好好的活下去。你要记住,妈妈永远都爱你。”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段话,便让无数的救援人员内心充满激动与悲伤。在自然灾难面前,人是多么的弱小,但是父母都会爆发出无尽的力量,为我们遮风挡雨,带领我们走向未来。
父亲有时就像一块里程碑。你永远无法跨越它。只有在你真正懂得爱是多么珍贵的时候才会珍惜,只有珍惜这一切,我们才会爱得更加完美,更加充实。而他有时仅仅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你,在你的身后,跟着你,陪伴着你走向更加遥远的地方。
【篇六:改写回乡偶书】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这首诗出自于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你知道他为什么写这首诗吗?我来告诉你吧。
有一年,八十六岁的贺知章从外地回来了,他两鬓发白,步履蹒跚,但是家乡的口音没变,他看着似曾相识的土地,拄着拐杖慢悠悠地走。
突然,他看见一群小孩在树底下快乐地嬉戏,他们也注意到贺知章在看他们。孩子们一看,不认识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于是笑嘻嘻地蹦蹦跳跳地过来了,问道:“客人,您是从哪里来的啊?”
贺知章一愣,心想:原来这些孩子不认识我啊!接着贺知章怜爱地看着他们,说:“孩子们啊,我从东土大唐来,到西天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难,来到了这里。”
“哈哈哈……”孩子们笑了,“客人您真有趣!”
贺知章跟他们有说有笑的,因为忘不了这件事情,所以才把这首诗写了下来。
【篇七:想象作文】
"“少年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二十年前我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家乡。经历了二十年风吹雨打的家乡,现在又是怎样的景色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加快了脚步。
我是一名优秀主播,现在非常得有名,带着好奇心,登上我的私人光速飞机,没过几分钟,我就到站了。一下飞机,我惊呆了,以前在我脑子里凹凸不平的道路,现在非常平整,根本找不到一丝不平的地方。马路旁还种上了高大的松树。
我看到了我以前去的'商场,我非常期待商场里是什么样子的。一进去,全都是全息投影。在投影上选好物品,就会从上方掉下来。再把卡刷一下,就可以付钱了。
到了公园,我非常惊讶呀!以前黑的看不到底的小溪,居然变成了清澈透底了,上面还开满了荷花呢!还有小鱼小虾在水里欢快地游来游去,让人心旷神怡啊!
我有点饿了,我到了食堂,服务机器给我扫描了一下,就立马上了一粒小药丸。我问:“我没有点菜啊?”机器人和我说:“这是最新的药丸,里面包揽了你所有需要的能量,可以让你充满一天的能量。”我吃了下去,有水果,肉,蔬菜的结合体。味道好极了。
我又坐着私人光速飞机回到了美国。
哦!家乡的景变了,家乡的物变了,家乡的一切一切都变了。但是我对家乡的思念和爱没有变,直到永远,永远……"
【篇八:家的味道】
人有五官,虽只有四觉,但也算齐全。中国作为一个美食古国也算闻名天下,在视觉,嗅觉,听觉,味觉中,味觉便有着不一般的地位,每道菜都有自己的味道:麻婆豆腐的麻,剁椒鱼头的辣,白糖糕的甜,却是不止菜有味道,我想,最有滋味的,应当是家。
有人认为:家是甜的。这种甜,是临行前的叮嘱,是生病时的呵护,是自主的,由心出发的。这甜里有包含了太多太多。:包容,理解,体谅,关心。作为一个集体,这些当然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我曾听过一句话:“家,就是没有人会被抛弃,或者遗忘。”在中国13亿人口里遇见你,是命,更是缘分。珍惜当下的光阴。抓紧没有做完的事情,踏着坚定的步伐,向前出发。
有人说:家是辣的。人多起来,分歧是不可避免的。我想,求同存异便是好的。给他人的空间,也让自己放松,冷静下来,或许一切还不是那么糟糕。换位思考,或以旁观者的态度对待。,也许也是不错的选择。相信自己,同时也尊重他人。不是退让,是新的方向。
有人表示:家是苦涩的。亲人的离去,吵得不可开交,做最亲近的陌生人,算是苦涩。但我认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远在天涯的游子对归家的感情,“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父母对儿女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本该亲近的人儿,却因时间生疏了。就如滴水石穿一般,被岁月侵蚀。这些何尝又不让人觉得苦涩呢?或许忽然有一天你会惊觉,他们已经离你太远太远。才会恍然大悟,对亲人说:“有你们,真好!”。
家的味道是多变的,是因人而异的。确有一样最好的调料品,也就是爱。家有富庶与贫穷,爱依然在。家中的关系有好有坏,爱仍然在。它像一个粘合剂,修补心与心的通道。它像阳光,给失意的人找到方向。“爱是看不见的语言,爱是说不出的感觉……”千言万语,却不如实际的动作。行动起来,家会因为你而更加的美好。
【篇九:落叶归根】
我独自漫步在乡间的小路上,仰起头,只见一片枯黄的树叶从树梢上缓缓地飘落,一直飘到树的根部,之后便一直躺在那,永远陪着树根。看到这景象,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想这便是落叶归根吧。也许是为了感恩——为了陪伴生它养它的树根。
我不知道我的这种解释是否正确,但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不正是落叶归根的一幕吗?自小闯荡社会的游子,虽然时隔多年,故乡早已变得有些陌生,然而他却义无反顾的回家与亲人相聚。而家乡的亲人又何尝不是日夜思念着异乡的游子呢?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这样的例子也不乏存在。我的祖母就给我讲过一个故事,就发生在我的家乡。一个人外出打工多年,听说在外面已经很有成就了。后来得了一种病,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后,就回到了家,陪伴自己年迈的母亲度过晚年。母亲去世时,脸上还带着微笑,也许是因为有儿子陪伴她度过了晚年而感到欣慰吧!后来,奇迹发生了,那个游子竟然平安地活了下来。这个故事一直在家乡被传为佳话。
这个感人的故事时不时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让我心潮起伏。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游子并不多。不少人只要登上了所谓的“龙门”,就会忘记当初生它养它的地方,甚至到死了后还在异国他乡风光大葬。
人家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更何况是生自己养自己的地方呢?叶落归根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本来是十分平常的,可在我看来却是人生中最感人的一幕。
【篇十:月是故乡圆】
“大海啊大海,你是我的故乡,海风吹,海浪摇……”一首老歌将我的思绪带到了远方。
是啊,乡是我们的情;乡是我们的根;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谁人会不思乡呢?
自古有辛弃疾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游子的思乡情感人肺腑;有袁凯的“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离别的不舍请淋漓尽致;有贺知章的“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多么深的爱意才能写出这无奈与可悲的自讽呢?“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啊,老了才得以归来,简单无华丽词藻的描述,却道出了诗人对故乡浓浓的爱与眷恋。
将士们征战沙场,是出于对国家的爱与责任,他们要保卫他们的故乡,因为那里记着他们生命中的一切;海外华裔破海而来,是因为他们的根在祖国,情在故乡;这里是他们的血脉之源啊,这里是他们的虔诚信仰,我呢?我的根在哪?我的故乡在哪?17岁青春中漫步的我迷茫在“根”这片原始大森林里。
迷惘感如蜘蛛网紧紧抓住我的大脑,然后收紧收紧……突然,一棵树向我投来了枝叶,摆脱了束缚,我急忙跑去寻求庇护。挨近了,定睛看时——哦,那是家,是有爸爸、妈妈的家——这是我的“乡”。忆起小时候,常爱牵着爸爸的小拇指,拉着爸爸向零食店走,那是爸爸总爱宠溺的揪一下我的朝天小马尾,然后一只手把我抄在怀里,爸爸的怀抱是最安全的地方。我今生最爱的男人——爸爸是我的乡,当人还有为我操劳一辈子的叫“妈妈”的女人。正是因为有他们我才有家,家里才有温暖,才有爱。
远处有一棵参天古树向我展开了笑颜,充满着博大,雄壮的枝条迎风轻荡,好像在向我招手,诉说着五千年来那难以剪断的血脉亲情。哦,那是我的国,是中国,是华夏五千年的孕育,是我的故乡。这片生我养我的土地,这个育我教我的国家,是我最挚爱的祖国。我享受着祖国的恩泽与保护,是祖国给我读书的机会,给我稳定的社会环境,给我蒸蒸日上的生活条件。我爱我中国,我爱我故乡。
水是故乡清,月是故乡圆。乡是我们的情,乡是我们的根。乡给我以保护,我们也要为故乡尽一份心,尽一份力。为父母多献一份孝心,为祖国多做一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