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魔鬼体育课】
“呼哧--”“呼哧--”
这是我听过最累的喘气声。同学们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么累?下午的区质量检测呢?实不相瞒,虽然李老师这几个星期一直强调:马上要质量检测了!但是并没有抽到我们班。
我们本怀着愉悦的心情奔向了操场,准备畅快淋漓地玩上一节课,可老师却皱着眉头,大声吼道:“跑什么跑!才三节课没上就这样,那再过一节课都不晓得怎么上体育课了啊!”
我前面的于世江小声“狡辩”道:“这才一节体育课自由活动。”
“全体男生跑四圈走一圈,女生跑三圈走一圈!”老师下了死命令。转眼间,抱怨声四起:
“跑四圈!要‘出人命’呀!”
“这也太不公平了吧!”
…………
只见身后的“佟小胖”嘴嘟得能挂一只小水壶,脸上一副生无可恋的表情,嘴里不时哼着“啊啊”的声音,仿佛发生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般。
再次之后,老师并没有罢休,而是又实施了一个同样“惨无人道”的项目——三组十个蛙跳。
第一组开始了!我因上个项目体力耗损过大,便故意跳得很慢。我看前面人跳完了十个还在跳,以为是要跳到有一条线上,便顿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股脑跳到老师前面,直到有人大喊,跳十步就行了。
这时,佟烁出发了。看!他奋力往前跳了一步,却滑了一跤。他又站了起来。脸上的肉直抖。他又连续跳了几步,但每步差不多都只有二十厘米左右长。只有最后一步了,他先呼了一口气,眼睛直望着前面,那里仿佛有一块可口的蛋糕,他使用了“洪荒之力”猛地往前一跳,完成任务了!只见他满怀愉悦地欢笑着点了点头,但还有两组呀!
魔鬼体育课终于结束了!
【篇二:有趣的野炊】
野炊了!野炊了!当大家听到这个消息时,都特别地高兴,左老师终于要带我们去野炊了!
为了这一次野炊,我们都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左老师把全班同学共分成了六个小组,我和何天佑、程诗薇、董瑞萌、唐淑媛、何承铨、于世江被分到了一起,遗憾的是黄兆荣没能参加这次活动。我们认真地按照组长何天佑的安排,分别准备了野炊的工具和食材。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哦,我们这一组,准备的是烧烤。
今天一大早,在左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全班同学浩浩荡荡地来到了博物馆后面的大公园,开始进行了我们的野炊。我们七个人选了一块空地,迅速将烤架摆好,然后开始点火,可是点来点去,火还是打不着。正当我们愁眉苦脸时,谢老师来了,他帮我们借来了一大块固体酒精,细树枝和炭块果然立即燃烧起来。那一刻,我们雀跃的同时都用崇拜的眼神看着谢老师。
我们这一组于世江是主厨,我是副厨,而何承铨是助理,我们三个一起合作烤肉。只见于世江将肉串先刷上油,然后放在架子上慢慢地烤,一边烤还一边翻,技艺很是娴熟,但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他今天也是第一次自己烤肉。作为副厨的我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不停地帮他们将烤架上的食物刷油,这样烤出来的食物才会非常的好吃。
我们这一组里面的另外四个女生,在旁边听从我们于大主厨的安排,一会儿帮忙拿拿这,一会儿帮忙拿拿那,大家在一起合作得非常愉快,而且她们四个人还会去别的小组串门,把别的小组做好的食物带回来,给我们尝一尝,当然她们也会把我们烤好的食物送给班上其他的同学品尝品尝。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烧烤就结束了,我们七个人个个吃得腰肚浑圆、心满意足。
在这一次野炊中,分享成为最珍贵、最常见的画面: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分享,小组成员之间的分享,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分享,我们享受着分享的快乐!
我们即将毕业了,这一次野炊让我感受到了老师对我们深深的关爱之情,同学之间浓浓的友情。
我会永远记得这一次难忘而又愉快的野炊!
【篇三:记一次诗词大会】
晚春临夏,602班在夏天的呼唤中迎来了最后一期诗词大会擂主选拔赛。
第一关---诵名篇,也就是古诗七十五首抽背,每人有一分钟时间背诵,时间到背不出者则淘汰。一号和二号选手没有做好带头作用,第一轮就淘汰了。三号选手于世江抽到的是《村居》,背诵过程因为有人提醒而不得作数,只得重抽一首,竟是《绝句》,也就轻轻松松过关了。
第二关---知其然,每人30秒时间作答,超时者淘汰。得分是比较容易的,主要是考察选手能不能将知识点记牢。第二部分是问答题,出题者真是别出心裁,很多题目都十分新颖,考的不是死记硬背,而是选手对于诗词的巧妙运用。
第三关---飞花令,这一次的主题字是“村”。说到村,大家脑海里浮现最快的大概就是杜牧的“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或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过,这次的飞花令到了第二轮竟只剩两人了,原先那么多选手是上哪儿去了?可见大家都没有去认真准备这次的诗词大会。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吴凡成功应对主持人的“刁难”夺得桂冠,成为最后一期的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