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学做一道菜】
五一劳动节,是劳动人民的节日,爸爸放假回来了,家里的阿姨也休息了。姥姥做起了家务,她每天都很辛苦。
今天姥姥要给我们做一道炖大鹅,大鹅是姥姥自己养的。看着姥姥每天辛苦的做家务,于是我冲上去帮忙。姥姥高兴地摸了摸我的头说:“大聪聪长大了。”
姥姥从冰箱里拿出了鹅肉,放到盆里加上水,开始缓冻,几小时后,鹅肉化开了,姥姥递给我一把斧子,教我把鹅肉剁成小块儿,开始我总是做不好,有的块大有的块小。我有点失去信心了,姥姥过来跟我说:“做事要有耐心,不要着急!”我又补充了一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和姥姥都笑了!我按照姥姥指导的方法,首先确定鹅肉的大小,然后握住斧头把手,使劲一剁,大小合适的肉块就剁好了。
我们把剁好的肉块儿洗干净准备下锅,馅往锅里倒油,等油热了再放葱花,下到锅里的葱花好像一个个小摔炮,噼里啪啦的作响。突然,一个油花从我的脸庞飞驰而过,我吓了一跳,向后退了几步,把铲子还给了姥姥。姥姥笑着接过翻炒了几下后,鞭炮声渐渐没有了。接着,我按照姥姥的指示,向锅里加入了酱油、料酒和水,然后盖上盖子,开始了正式的炖大鹅。一个多小时后,锅里传来咕嘟咕嘟水开的声音,鹅肉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屋子。
香喷喷的炖大鹅端上了桌,家人们都夸我做的好吃,我非常高兴!以后我还要经常帮姥姥分担家务!
【篇二:河边的趣事】
在一片记忆的碎片里,我想到了那天钓龙虾的场景。
在一个阳光明媚、风和日丽的一天。我做好了随时准备钓龙虾的装备――钓龙虾杆:用白线、竹竿做成的;诱饵,龙虾喜欢吃的肉块儿,还有防水鞋。我去钓龙虾,这个大任务已经万事俱备了。嘻嘻嘻,小龙虾呀,小龙虾,你给我等着瞧!哈,我来啦。
我已到达小池旁,刚要坐下,才发现我没带椅子。额――结果……屁股上全是泥,但,坐着还挺舒服呢。“开始干活了!”钓竿用力往后甩,刚要用力把线甩进小池里,结果麻烦又落在我的头上。我用力一拉,我看见白线拉不过来了,回头一看,叹了一口气:“原来,只是不小心勾到了后面的野草上了。”我的脸变成了凹字形。我想去把勾子拿下来,但是,我又怕那锋利的刀片和那闪着光的鱼钩。我的双手已经在开始抖动了。一阵风吹过来,野草发出了狰狞的面孔,又好像在嘲笑我一样。那时候的我很胆小。我的手抖了几下,又缩了回来。我深呼吸了几下,为自己增加勇气。这一回我鼓起勇气用手伸向钩子,冷汗已经冒出来了。过了几分钟,终于拿到了闪着光的小钩子。“等等!”我听到了一个声音,“表妹你做错了,那是钓鱼竿!”一声“雷”闪了过来。不会吧,弄了半天,竟然是钓鱼竿。“哦,你帮我做一个吧。”我请求表姐。“你直接把钩子拆下来就是的了。”表姐说。
终于,把龙虾竿做好了。可是,乌云已压在了我的头顶上。我只好带着一屁股的泥灰不溜秋的跑回了家。
【篇三:家乡的牛肉面】
我吃过很多美食。像道口烧鸡,孟津黄河鲤鱼,洛阳小吃胡辣汤……真的是舌尖上的河南。但是,我还是最喜欢我们平顶山的牛肉拉面。在我的感觉里,那是天下最美的美食了。
我家门前有一家拉面馆,门面不大。但是从早到晚,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他们有的在店里吃,有的带回家去吃。很多时候还会排起长队。这拉面馆的门口,放了两口大锅,一口锅里炖的是牛骨头汤,一口锅里煮拉面。那大师傅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戴着白色的帽子,系着白色的围裙,显得干净利索。只见他双手用力拉面,那胳膊撑得像拉弓一样,于是那面团在他的手里渐渐就成了细细的面条了,这时,他还会把那面条在案板上啪啪地摔几下,于是,一大堆拉面就下到了锅里了。这时,锅下的红蓝相间的火苗,忽忽地舔着锅底,像多情的舞蹈。面条呢,在锅里上下翻腾着,就像胖娃娃扭动的腰肢。锅里的拉面,还不时吐出一缕缕白烟一样的雾气。不一会儿,一股面条的清香就扑鼻而来了。
这时,大师傅把面条捞在碗里,又放了好多骨头汤,再放些葱花香菜和牛肉片。哇,桌子上一放,那面的香气,肉的香气和汤的香气,弥漫开来,再看那碗里有雪白的面条,粉红色的肉块儿,嫩绿的葱和鲜红的辣椒油,真的让人觉得色彩缤纷,食欲大增啊。
我夹起些面条放入口中,只觉得是又滑又嫩又香,这时我旁边的小朋友一边吃还一边赞不绝口说真好吃,说是还想再吃一碗。是的,牛肉拉面那种香气,在我离开面馆时还久久不肯散去。
我喜欢这牛肉拉面,它不仅有着我们平顶山的地方特色,还是我们心中的一方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