栎树相关作文

【篇一:走进大森林】

大家肯定看过海吧!我也看过大海,大海是什么颜色的呢?“蓝色”,不对,我看见的大海是“绿色”的,那是森林的海洋。

春天,冬眠一冬的小动物都忍不住跑出来,欢快地玩耍了。瞧,小猴子在林间悠来荡去,梅花鹿在泉边饮水,兔子在草丛中出没,鸟儿的歌儿婉转动听……这一切,都是让人赏心悦目。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形成了一把把天然的遮阳伞。行走在大森林里,别害怕热,如果你热了可以躺在树下凉快凉快。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枫叶的叶子像火一样红,叶子落了下来像一只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椎子,鲜嫩的蘑菇和木耳……还有灵芝等名贵药材。

冬天,森林深处没有了来来往往的游客,只能听见杨树、白桦以及那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哗哗”声。其中,那一株株绿色的生命就像披着绿色盛装的少女在微风中舞动身姿,好像在说:“你们看的身材有多美呀!”

大森林是地球妈妈的肺!所以,我们要保护大森林!同学们,你们说对吗?

【篇二:无用的另一面】

一木匠路遇栎树,其荫可遮千牛,其千百人为抱之粗,众人遂观之,而木匠因其造船会沉,做棺木会腐,以之为散木而不观。

于是乎,自然地想起庄子笔下那棵叫“樗”的大树——枝干上布满树瘤,疙疙瘩瘩;树枝弯曲而形状怪异,可以说是其貌不扬。人们认为它既不可以用来造房子,其质地也不适合生火,与栎树一样,“樗”亦被众人看做无用之物。

由此,令人不禁发问,他们真的一无是处吗?

哲学上说存在即合理,我个人认为可以用来诠释其“无用”。

正是因为栎树与“樗”的无用,他们躲开了像果树一样被人摘果,折枝的悲惨命运,避免了被农夫或木匠拦腰砍断的悲剧。在人们心中,它们虽不如可以为人类提供物质需要的果树与林木,但若放弃这套人为的价值标准,他们确乎可以自由洒脱,甚至有些放肆地生长在无限的旷野里——他们不为追求实际的物质利益,他们更崇尚一种无形的精神与心境,在广袤的天地间,在无用的另一面,他们将其幻化成了一种精神的价值。

那么,人们为什么固执的认为其无用呢?

究其原因,也许是我们看见利益,却看不见真理;看见万物,却看不见美;看见世界,却看不见上帝。我们的日子是满的,生命却是空的,头脑是满的,心却是空的,于是,莎士比亚无情的嘲讽这些生命:“充满了声音与狂热,里面却空无一物。”我们忙忙碌碌于尘世锁事,自认为干着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自认为追求着最实用而有效的利益,嘲笑庄子笔下“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的大瓠,嘲笑摇尾于泥潭的大龟,嘲笑扭曲生长的“樗”,嘲笑大而无用的栎树。因为他们自以为那套评判有用与无用的标准多么正确,所以在他们庸庸碌碌的目光里,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是无用的,凡高为了艺术割下耳朵是无用的行为,林清玄心中那朵长在荒山中的野百合是朵无用的花。于是,他们的“有用”只好被囚困在滚滚烟尘的俗世之中了,更别说体悟到瓠可随意浮游于江面之上的永恒价值,感受到大龟潇洒与自然,知晓“樗”与栎树看似无用的另一面,无形中的存在意义与奉献价值。

因此,庄子感叹:“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当栎树托梦于木匠后,他明白了,为实际利益而工作的那个“必然王国”的庸俗与禁锢,明白了无用的另一面,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王国”。

木匠愕然。

【篇三:关于冬天的作文】

冬天很冷,西北风呼呼地吹,大雪纷纷飞落。

环城河两旁本是绿树成荫,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可如今是那样地萧条。树叶向蝴蝶一样飞舞,地上厚厚的一层,给清洁工们带来了很多的工作量。只有腊梅在展示它的色彩,深红的像一把把燃烧的火焰,又像一片小火海;杏黄的像一缕缕金灿灿的阳光,从天而降;淡紫的像一颗颗又大又甜的葡萄,馋涎欲滴……真是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青松还是穿着苍翠欲滴的长袍,把环城河打扮得更加翠绿。柳树变得很难看,没有以前那样的油亮亮,而是光秃秃地站在那里。菊花仙子更是五颜六色,红的,黄的,白的,紫的……有时还在风里频频点头。栎树的叶子变黄了,就像一块块金子,闪烁着耀眼的金光。

我家对面的树林里有时还会出现几只小动物,比如专门偷吃东西的老鼠,身上长满了刺的刺猬,脸上长着胡子的小猫,在寒风中十分可怜……

冬天虽然很冷,但还是五光十色!

【篇四:美丽的仕府大院】

我的家住在仕府大院,那里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春天,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有数不清的杏树、白桦、栎树、柳树吐出点点嫩芽,枝叶逐渐壮大,就像一位位穿着军装的战士为仕府大院看家护院。各种各样的花也赶来凑热闹,有羞答答的含羞草、迷人的夜来香、火红火红的玫瑰……五颜六色,争奇斗艳,美丽极了。

夏天,炎热无比,可是仕府大院却很凉快。听爸爸说,这里地势很高,加上小区里面树木很多,枝叶繁茂,所以很凉快。每天下午,有好多男女老少都来这里乘凉。有的老人在散步,有的小孩在游乐场玩,还有的人在花园驻足赏花。就连小狗和小猫也在草坪上奔跑、玩耍、嬉嬉打闹。别提有多开心了!

秋天,杏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变红了……一阵秋风吹过,树叶纷纷飘落,就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踩上去软软的,还发出咔嚓咔嚓的响声。给寂静的仕府大院平添了几分乐趣。除此之外,草坪上盛开的菊花更是惹人喜爱,红的、黄的、白的、紫的……竞相开放,千姿百态,芬芳扑鼻。

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房子上、地上积满了白雪,整个仕府大院像穿上了一件白色的上衣。孩子们在又松又软的雪地里打雪仗、堆雪人,到处一片欢笑。

仕府大院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我爱仕府大院。

【篇五:我心目中的庄子】

很早以前,我知道一个轴心时代的哲学家,他的名字叫庄子,他的书是“三玄”之一。可是,百闻不如一见,我初识他,是在语文书上的《庄子二则》。暑假里,我又见过他几次,他的形象,在我眼中丰满起来。

我想,庄子的世界好大啊。不知大到几千里的鲲鹏,能装五石的大葫芦,叫作樗的大树,大若垂天之云的斄牛,可以遮蔽数千头牛的栎树……庄子的心里,容下了或真或幻的大事物。有人说,当自己无限小的时候,世界才会特别大。庄子的眼里,有天地、山河,有日月、自然,而他自己,早已与万物融为一体了,什么都不用做,就快快乐乐的了。

庄子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这样高度的评价,让我曾以为他不像个人,倒像个天上与人间的信使,白衣飘飘,尘埃不染。可是后来我发现,庄子其实看透了人世的丑恶,他是一个人。“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人的劣根性,庄子看透了,所以他才不愿意在世事中浮沉,他宁愿“曳尾于涂中”,终天年,寻自由。我不知道庄子孤不孤独,但那句“悲夫”让我觉得他是有一点点的。不过这悲哀是淡淡的,少之又少的,他追寻的是真正的“道”,看得淡的,何况,快乐在他感知自然的时候遍地开花。

令我震撼的,还有庄子的生死观。战国那么乱,活下来才是关键。庄子似乎很会保全自己。首先,不去做官。儒家讲“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隐”,好巧不巧,乱世里庄子也隐退了。再有,该你没用的时候你要没用,该你有用的时候也干万别没用,就是要审时度势,顺应时态。像支离疏那样又丑又残疾,道德还有缺陷的人,恰恰能保全自己。而那棵巨大的栎树,因为没用而不被砍伐,长到山那么高,被人们奉为神树,没被砍来当柴烧。他们是因为没用才活下来的。但是主人家的鹅,又因为不会叫被杀了吃,它是因为没用死的。所以要顺应世态,界于材与不材之间。

虽说是保全自己,可庄子也不是贪生怕死之人。庄子的妻子死了,庄子认为那和春夏秋冬的运行一样,就敲着瓦盆唱歌;他到楚国去,一具骷髅给他托梦说死了比活着更快乐,其实表达了他自己对生死的理解;庄子甚至说:我怎么知道死去的人不后悔自己生前拼命想活下去呢?故而,庄子是不畏死亡的。在他看来,死和生是一样的,活八百多岁的彭祖和寿命很短的小虫子也是一样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

努力活下去,终其天年,明哲保身;对生死却无所畏惧,顺其自然。我敬佩这样的生死观,我认为这才是最自然的。既不伤害自己的生命,又不疯狂到像秦始皇那样找长生不老药。至于宁肯放弃生命也要坚守气节的人,我也同样敬佩,为他们的忠义。但庄子的思想也是智慧的,好好活着就是爱啊。

师说,儒家教我们尽人事,年轻的时候信儒家,可以学会积极进取;道家教我们听天命,遇到困难的时候能够看得淡、放得下。其实后世的诗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也常写消极的诗文,李白写“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身”;苏轼写“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柳永写:“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韩愈求官不得,也写了《送李愿归盘谷序》。大家说是要隐居,其实就是发发牢骚,发完牢骚说不定心情就好了呢,至少还有自己的诗陪着自己嘛。

当然,我的人生还长得很,还没有到用《庄子》安慰自己的时候。有些话我也读不懂,就像“人生如梦”。虽然诗人们爱写“浮生若梦”,但我不理解为什么,用庄子的话说,我就是“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的“愚者”,那是肯定的,我的人生经历不够嘛。我记下我现在理解的庄子,只是为了以此纪念这十天里对他的学习罢了。虽然我有些认知是粗浅甚至错误的,但以后我再见见庄子,说不定就懂了呢。

其实我还很好奇,庄子在写完书后心里在想什么呢?是像庖丁解完牛一样,“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还是像轮扁那样想,担心自己不可言传的东西无法通过书传下去;抑或是,丢下笔,出门找一棵大树,然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