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请感性】
谈到时下话题度较高的人工智能,便不得不提到近两年在围棋届掀起轩然大波的alphago。这款横空出世的AI几乎与全世界范围内的九段高手战了个遍,几乎再难觅敌手。我想以目前惨淡的人类选手水准,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拔网线或是烧CPU。
而在上半年与柯洁的一战中,尽管小柯被寄予厚望,却依旧是唯有甘拜下风。一丝对人工智能的寒意悄然掠过我的心畔。但赛后柯洁说道:“Alphago能取得胜利,但它所下的每一步也只是在庞大的数据库中筛选信息,无论输赢都没有丝毫的情感波动,他们唯一的热度只是计算时的发热罢了。”
人工智能诚然发展迅速,但是它们只是按照既定程序进行工作罢了。他们无法衍生出自己
的情感,他们只是物质而没有意识,终究只是一群不会埋怨工作太累不会嫌弃工资太低的工人罢了。
相反,正如苹果总裁库克所言,他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看似精确、缜密,但我想若是真的只是按部就班,“不以物喜”,那或许将是人类文明倒退的开始。我无法想象人类面无表情,那整个社会存在的意义又是如何?
信息时代,有的只是一行行数据与代码。这些代码,无论如何也写。不出人们的爱恨。快消费时代,人们也越来越不耐烦于慢节奏的思考,丧失了基本的对于事情正确与否的判断,也越来越对外物漠不关心。如果只追求利益,以及至高无上的绝对“成功”,会是极为可怕的。
唐宋时期,科技落后,但人们敢于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家乡的思念,对爱人的想念以及渴望报国的信念。时至今日,人们疏于表达,连这种正常的情感也遮遮掩掩,我想库克的担忧是不无道理的。我可以准许自己的判断是错误的、是感性的,但艺术不就是人类通过作品反映自己内心的感性世界吗?失去了价值观与同情心,我想这美丽的心情也会黯然失色吧。
像计算机一样理性,是正确的。但若是事事都罔顾后果,丧失了人们宝贵的灵魂,是可悲的。
【篇二:我是电脑控】
有人过度喜欢糖果,说自己是“糖果控”;有人过度喜欢运动,说自己是“运动控”。而我,是个“电脑控”。不要想错了,这儿的“电脑控”,不是“游戏控”,而是“编程控”。几乎每天,我都会在电脑前编程。
自从暑假开始学习编程,看到课本上丰富多彩的程序,我便爱上了编程。从那以后,家里就少不了我坐在电脑前编程的情景。记得那天中午,我随手翻看课本,无意中看到了“随机函数”的生成代码。我想:“这不是正好能用在我的一个随机打开文件的程序上吗?”我欣喜若狂,脸上露出了笑容,立即从包里抽出电脑,迅速地打开,按下开机键,迫不及待地等待电脑开机。
显示屏上显示出桌面时,我的手“嗖”的一声转移到鼠标上,把鼠标指针移动到“C++”程序上,食指快速双击打开。眼睛不停地在课本上和屏幕上交替,依照书上的代码,两手放在键盘上,手指不停地按压着按键,屏幕上立刻显示出各种各样的字符。
终于打完字了,我竖起食指,按下“F11”键。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可是,电脑上并没有出现我想要的程序,而是报错了。这下,我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的眼睛再次在课本上与屏幕上来回交替,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地检查。可到了程序末尾,还是没有发现错误,我只好再认真地从头看起。
不看不知道,一看就知道。我一拍桌子,恍然大悟。原来,我没有调用“”头文件,怎么能打开文件呢?于是,我立马把光标放在相应的地方,手在键盘上熟练地操作,再一按“F11”键……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程序成功地随机打开了一个文件!我欣喜若狂,无意中看了一眼时间。天呐!已经到傍晚了,而我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程序之中了。
编程,虽然充满了挑战,但却让我玩中学,学中玩,变得如此痴迷编程,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电脑控”。
【篇三:不要让人间至美,退化成几行代码】
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大量信息触手可得,这给人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却又埋下了不少隐患。“阿尔法狗”的诞生曾一度引起了人类的恐慌,害怕自己终会被计算机所取代。
然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认为:“我不担心人工智能会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我更担心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罔顾后果。”细细想来,这才是人类最大的隐患。
人的大脑沟壑纵横,人的思绪千变万化,而计算机仅仅由代码构成。人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会导致思想的简单化,终会造成一个没有信仰、没有价值观的世界。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谢遐龄先生曾在演讲时问台下学生:“你们有信仰吗?”台下举手的人寥寥无几。接着,他又道:“信仰,实则是一个人的良知、一个人的敬畏之心。然而当今中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信仰。”我们不再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也不再相信“人在做,天在看”,更是丢弃了可贵的敬畏之心。试想,这样的世界将会多么可怕。失去了信仰,失去了价值观,失去了对生命、良知的敬畏,那么他还是人吗?他只会是一个头脑简单的单细胞生物,碌碌无为,苟活于世。
人类像计算机一样思考,丧失的还有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心脏是火热的,是饱含着热血、热忱的,而不应如机器般冷漠。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迅速,成功跻身发达国家之列,可这也带来了一些惨痛的代价。日本逐渐形成了一种“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文化。作为一个自杀率极高的国家,国民不会去叹惋、去悲悯,而仅仅是把他人的自杀当作是交通堵塞、上班迟到的借口,岂不荒谬可笑,想来还有一丝悲凉。当这个世界的人们如平行线一般地生活,没有相遇,更谈不上交集,那么人类社会只会如一张布满横线的纸,甚至连代码都比不上。世态炎凉,但我们必须要有一颗火热跳动的心。
心存信仰、满怀悲悯,因此,我们才叫做人类。这两股力量相辅相成,形成人间至美,犹如天边北斗,穿越百年云烟,尤能给人们以指引。只是当今社会,人们只会低头,而不会去看看那颗亘古不变的星星,已然失去了它原有的光辉。而唯有心中的那份信仰与情怀才能擦拭去它的污浊,使它重新闪耀。
春有百草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这世间如此美好,怎得让它止于几行代码?
【篇四:代码思维,机械的心】
随着AI技术的蓬勃发展,人们不禁担心计算机是否会拥有人的意识。然而,苹果公司总裁库克的一席话却更值得我们深思,扪心自问,我们如今也逐渐像计算机一般思考了。
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拥有高级的意识,学会了自主思考。而计算机虽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但究其根本,它只是一段代码,它的世界中只有无数的0和1,执行或不执行。可是我们今天却在思维机械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微博、QQ等软件的普及,我们面对指数上升的信息,失去了自主判断的能力。“令13亿中国人震惊”、“男人女人看了会流泪”等抓人眼球的标题层出不穷,我们中的大多数都成为了代码的奴隶,三观被热搜引导,很少人再静下心来去思辨、去论证了。
人之所以为人,更是因为具有情感,而非一具冷冰冰的躯壳。可是,今天的我们的心却也在面临着机械化。老人摔倒了,很少人会毫不犹豫地扶起,而是在想是不是“碰瓷”的;国外的留学生失踪了,竟会有人评论说是活该,甚至是动用污秽的字眼去谩骂攻击;拉斯维加斯发生了枪击案,却有人大喊“干得漂亮”。到底是什么让我们的同情心减弱甚至消失了?或许是因为我们像计算机一样以二进制思考,而忘记了人性中本就有的善良。我们吃了太多伊甸园的智慧果,我们太“聪明”了,但是我们需要的是我们所认为的“傻子”,他们仍有善,仍以德报怨,却为我们嘲笑说“这人真傻”。有时,我们需要脱离计算机的思维,让人性的善良释放出来,扶起跌倒的老人,为那些遭遇不幸的人们祈福。
最应担心的不应是AI使计算机像人类思考,因为这反会使计算机有了自己的价值观和同情心;反之,若人类像计算机般思考,反倒会使人类失去自己独有的财富——意识与情感。若这一天真的发生,我想AI成为世界的统治者也无可厚非,因为在那时,计算机的皮囊下是人的大脑和心,而人的肉身下是一串代码和机械的心……
我希望那一天不要到来。
【篇五:人工智能】
活着
这,是新的时代。
群蚁排衙的代码划过计算机昏黑的屏幕,如流星坠入夜空无尽的黑。人工智能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它让机器的存在显得更为必要,也让它们学会活着。
科幻电影中的高新技术已成为现实,或许不久,那双机械的手就会敲开你的家门,与你共同生活。
“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库克并不担心,他或许是科技产业的领军者,但也绝非仅是如此。“我更担心人类想像计算机一样思考。”这是一种提醒?亦或是一种预言。
历史犹如一条河,人们往往只旅经桥上,却很少望着桥下那条奔流的鲜血浑浊的猛兽。自人还未自称为人时,两颗种子便种在心中。一颗长为树,一颗长为花。树的影子时常遮蔽花的身姿。但新的时代中,花的芳香已飘散开来,伴着时间的风无处不在。
活着,还是活着?
有的人倚在树下,望着白云流过湛蓝的天空,手却不经意间触碰到了花蕊。
优胜劣汰,活着的唯一法则。这颗蓝色星球已不如往日,她已步入中老年期,却负担着往日无法比拟的压力。人工智能,是一柄微笑着的刀。是被人从刀鞘中取出,还是胸膛中取出,这取决于如何活着。
诚然,一条条代码还未被情感裹挟,“像人类一样思考”如天方夜谭。它们只是更讲究结果。“一亿还是一千万?”人工智能的驱动,必然选择前者。
人所不同。他会徘徊,他会迷茫。理性释然,以历史上最高智慧生物的地位,他会迁就前者。但树已成年,参天厚实。价值观,同情心让你游离,或许剩余九千万将给予那些底层的人,或许用于治愈衰微的地球。
时代释然,这是个浮躁的年代。名利比以往更令人陶醉。“想计算机一样思考”是完美的,但人非完美,如同时代。
忘记如何活着,忘记如何思考,忘记如何存在。
确实人工智能正在普及,但请别让它代替你活着。
这是新的时代,但别忘记旧日的活法。
【篇六:参观大元帅府】
暑假的一天,我和外婆去了位于纺织路的大元帅府参观。大元帅府是中国著名的革命家之一——孙中山先生的其中一个工作的地方。整个建筑很大,想参观整个大元帅府的话,两个小时也不够!我查了一下百度,原来大元帅府的占地面积竟然有8020平方米,吓得我眼珠子都要蹦出来了!
大元帅府里面有很多房间,最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是展厅里面的一台复古电话,这台电话是挂在墙上的,一条电线连着一个小小的听筒。我把听筒拿到耳边一放,呀!里面好像有声音,但不仔细听是听不到的。我看了看圆锥形的听筒,再次贴近耳朵,原来里面讲的都是一些关于孙中山先生的生平故事呢。
另外一处有趣的地方,是一台模拟电报机,它是以游戏的方式告诉我们以前电报机的代码符号以及操作方式。电报有数字电码和摩斯电码两种,我比较喜欢摩斯电码,它只有“。”和“-”这两个简单的符号,短按按键就是“·”,相反长按按键就是“-”。而且它们的读法很奇特,你知道是怎样读吗?不说不知道,说出来吓一跳!“·”是读作“嘀”,“-”是读作“嗒”,那么“·-”怎样读呢?对了,就是读“嘀嗒”,是不是很有趣?看似简单的代码,通过不同的组合,能传达无穷无尽的信息。
最后,我再简单介绍一下数字电码吧。它是由四个数字组成一个电码,比如说:1253代表“陆”字、0761代表“哈”字、0679代表“吉”字……但我觉得这样太难记了,我想应该会有一本电码字典,不然怎能记住这么多电码呀!
建议大家有时间就去大元帅府参观一下吧,相信你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哟!
【篇七:人本就拥有思维】
二零一六年三月,韩国棋院李世石九段与谷歌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Alphago对战五局,以一胜告负;二零一七年年初,中国小将、世界围棋排名第一的柯洁九段同样与Alphago对战三局,零胜遗憾落败。赛后发布会上,柯洁坦承人类“输给”了人工智能,但是人类永远不会被机械支配!
这两场举世瞩目对战向世人展示了当代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人工智能已经具备了“深度学习”的能力,它们正向人类的思维不断靠近。与此同时,“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在做什么呢?各种社交通讯、即时速递的信息蜂拥而来,碎片化的思维正使我们愈加“僵硬”。
然而,人类不应该像计算机一样思考。
近年来,404,电信诈骗,木马等信息危机不断涌进人们的生活。只有当显示屏呈现一行又一行的代码时,人们才开始意识到“被侵略”的危机感。僵化了的思维就像是代码,磨损了人本身所具有的思维方式。比如诸多的通讯软件就是不完整的表达方式,它们不需要负载说理需要的充分信息。人们利用片段式的阅读行为做出简明论断,“一群人采用一句话”的现象是人们失去了个人价值观与同情心,罔顾后果的表现。
我们不能忘记人类社会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人在石器时代打磨石具,在青铜时代学会了淬火冶炼,还有那古代神话中的神农尝百草,因此社会发展的根本主体是“人”,是人的创造力推动着文明的巨轮滚滚向前。倘若历来都是人类依附于“天的赐予”,安养生息,我们是否还有机会看到如今这信息爆炸的全球化时代?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人正是如此凭借自我创造维护着社会的成长。
当然,我们也应该感到欣喜,人工智能正在拥有人的思考,它们可以接替一些枯燥无味的工作岗位,从而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在那些真正需要我们思考的地方,而我们也应该在生活工作中意识到一个“茁壮成长的强大对手”即将到来。
诚然,人与计算机本就是不同的存在,人是有感情的动物,而计算机是由人所创造的、可改造的机械。如果有一天对人类的支配权落到了机械手里而非人本身,这种本末倒置的现象必定会加速人类社会走向衰亡。
人本就拥有思维,为什么不去思考呢?
【篇八:我的拿手好戏】
说起我的拿手好戏,我第一个想到的是c语言编程,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我开始接触编程是在五年级。那时,爸爸被手机上的各种议论编程的文章给迷住了,什么《学编程的孩子真可怕》、《编程符合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等多如牛毛的广告。他找我商量,我就试上了一节编程,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编程。编程是那么有魅力、有魔力,让我身陷其间,无法自拔。
一次,网校举行编程比赛,我信心满满的参加了。一看题目是创作一个有创意的作品,内容不限,要求阳光向上。这么简单的题目,是在逗我玩吗?我三下五除二地敲了代码,没有检查一下就提交了。
几天之后通过初赛的榜单出来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我的名字,就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看到了我的小名,原来是爸爸用我小时候的昵称“贝尔”报的,虚惊一场。我高兴劲无以言表,一个人在房间里挑起了舞。心想:我真是太厉害了,随便做做都能进初赛。我越想越高兴,连晚上做梦都笑出了声音:“哈哈哈……”
终于,复赛开始了,由于初赛的顺利过关,我几乎得意忘形了,连题目要求都没有看清,就“嘟嘟……”敲代码时发出的键盘声犹如动听的小夜曲。不一会儿,完成了一个自认为得意的作品,一键提交,成功胜券在握!
周五放学,我踏着落日余晖迫不及待地赶回家,自信满满地打开网络查看复赛结果,翻来翻去,还是没有看到我的名字,心慢慢地凉了下来,不管是“大名”还是“小名”,都一股脑儿抛到九霄云外去了。打脸啊,真的是自作孽不可活!我闷闷不乐。哎,装逼失败,这出好戏,演砸了!
悲过之后,检查复赛原代码,发现是少了一个“分号”导致运行错误。此后,我更认真了,利用好编程最大的优点——可以不停的运行监测。今年9月7日,去杭州参加青少年软件编程等级考试,顺利获得一级证书。
编程的道路还很远,我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让我的拿手好戏更“拿手”!
【篇九:活着】
死亡对于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不过世间繁华如过眼云烟,昔日爱上层楼与风花雪月烟消云散。我们或是带着满足或是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会默默告诉自己:“我们碌碌无为无益于世界,还是光彩照人博得一席之地。至少这辈子,我们真真切切活过了。”
当拥有机械脑的人类望着星空璀璨的夜色,对着躲在窗帘皱褶中的形影轻轻沉吟一声:“晚安。”一天内经历的事立刻备份。死亡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喝杯温热的牛奶,蜷缩进温暖的床铺,例行公事似的睡上一觉。第二天依旧能看到日光挣脱窗棂的桎梏倾泻而下。不过如此。
美好的事物如国王权杖顶端的钻石一般,被骄傲地存储在大脑最显眼的一块位置,以便时刻拿来回忆品尝。那些犯下的过错则如融化的冰山一角,缓缓沉沦于记忆的最深处,以至于我们默许了自己从未犯过错误这一悖论。就像是水消失在了水中。
若是如此,生活的真正意义究竟在哪里?不小心伤害了他人的心,我们只是淡然处之地安慰自己:“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把双方的记忆都抹去好啦。”于是,过往每一次悔恨莫及的眼泪和无眠的夜晚,甚至比不上几秒钟内一次修改程序的动作,一抹心满意足的微笑。生活中的一切情感对于我们也就无关轻重,因为一切都可以重来,只需按下重新启动。
计算机赋予我们的不是永恒,而是永恒之外违背了道德与伦理的资本。那就是默认我们一次又一次犯错而毫无悔改之心。我们抱着玩戏一般的态度,行尸走肉般蹚过亘古的时间大河,我们在涌动的暗流中失去了对生之为人的认识和价值体现。我们能在无垠的黑夜中看到点点星光,而不知道那颗星子在数万光年外的宇宙已经消亡。正如我们是永恒的,但早在一开始,我们便已死亡。我们迷失在苍白的漩涡中,亲情,友情,爱情不过是一串串冷冰冰的代码,一段可以随时编辑,随时删除的数字。我们失去了对亲人的孝敬与本性之爱,失去了对朋友的重视和珍惜,我们失去了对爱人的依恋与热望。我们不断编写程序,创造出的只有一段又一段蒙骗自己,如童话般美好的故事。我们眼中只有日益膨胀起来的利益。那时我们的价值观可能会扭曲为:“我想要更高的地位,我想要更多的财富,舍弃亲情都在所不惜,因为它仅是一段可有可无的代码罢了。我是《渔夫与鱼》中的妻子,但我与她不同的是,我的愿望永远不会化为泡影。”
我一直认为,《哈利波特》中的伏地魔是一个极好的例子。“伏地魔从来没有一个朋友,而且我认为他从来都不需要朋友。”他机械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令人惊骇地分裂灵魂,残杀无辜,只为在巫师界占据最高之地。他与哈利波特最大的区别就是:他的心中没有爱。没有爱的生命如塑料花般,虚假,娇艳的花朵充斥着欲望与罪恶,但永不凋谢。当一个人如计算机般思考,从而失去了价值观和同情心。他的人生除了利益还有什么呢?
多年前从他处获得一本二手书,扉页里一位叫叶子的姑娘留下了娟秀的读书笔记:好好的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今,我终于明白了这句话的意义。一个人生于斯,死于斯。重在一生中对自己的多重发现和确认人生的价值意义。人生百年,谁不曾大闹天宫,谁不曾头上金箍,谁不曾爱上层楼。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告诉自己:我们好好的活着,是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我是独一无二的一个生命体。在一次次的矛盾与历练中,完成自身的蜕变,一步一步迈向更好的生活。
数十年后的某一天,我终此一生离开人世。我宁愿当年的风华嫁衣在尘土中腐烂,宁愿儿时为了购买糖果而撒小谎的假牙重新变为假牙,宁愿从此坠入潮湿泥土味的黑暗。我也不愿就这般苟且地活着。
而那多年前的错误,悲凉的人生百态也在那时如写在雪地里的诗歌,太阳一升起,就消失不见了。
我想到数年前的春天,我坐在杏花树下的小水塘边扔小石子。杏花纷纷,纷纷落在地上变为尘埃。那些小石子,穿过漫长的岁月,飞过儿时的老城区,飞过校门外的歪脖子柳树,飞过暮年那根结实的拐杖。带着我目睹一次次的成功,失败,不该做的选择。最后终于是落了地。
“好好的,像一个人一样活着。”我备份了脑中的代码。望着窗外漆黑的世界而喃喃自语。喝口凉水却又烫了嘴。
【篇十:数字背后的秘密】
今天中午,刘老师让大家拿着学探诊到讲台桌前,说是要看看我们那道排列顺序的题。
几分钟后,我们班的“快笔”孙嘉艺就去找刘老师“算命”了。她走两步停两步,犹犹豫豫地把作业递到刘老师手中。刘老师看了一眼,说了个“11”,孙嘉艺疑惑不解地望着老师,没等她开口,刘老师说:“一会儿你就明白了,先回座位吧。”
“11”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不知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同学们陆续到老师那里交作业,刘老师都是看了一眼就告诉那位同学一个数字。这些数字没什么规律,有23、65、88、99、123、666,还有1234、9999、8888、100000等,我得到的代码是606。
我心中暗想,这些数字到底代表什么呢?刘老师怎么那么快就能说出数字呢?难道数字预示着我们作业中第几个括号中的答案是正确的?
这时,刘老师抬起头对我们说:“谁猜到这些数字的含义了?”我们左思右想,猜来猜去,也没猜出个所以然来。后来在刘老师的提示下,我们才知道这些数字分为两类,一类代表正确,一类代表错误。终于,有同学猜到了这些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其中肯定有一部分代表正确。刘老师见状,请得到双数代码的同学站起来,让他们读出自己的答案。
“7、1、3、4、2、5、6!”教室里传来响亮的声音。
刘老师真是“诡计多端”,让我们防不胜防啊,不知下次他又要耍出什么新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