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关于茶的作文】
酸、甜、苦、辣、咸,都是人生这道大菜所不可缺少的财富。在很久以前,中国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的传说。而今天,我也想来说说茶。
首先,我根据自己的口味轻重来决定放入或多或少的茶。其次,要烧一壶水,待水温冷却后到80度左右,倒入茶杯中,轻轻地摇一摇,让茶叶均匀布入水中,这时的茶叶上下翻腾,像水里一条条欢呼雀跃的小鱼,又像天上高低有致的风笋,还像乐谱上悦耳动听的音符……好看极了!把鼻子凑近,丝丝清香便会不满鼻腔。再尝一口——嗯,刚入口中有一点点苦涩,渐渐地没那么苦了,留下一股甘甜的滋味,喉咙里也像留过一丝清泉一样舒服。
茶不光好喝,好处也非常多。比如,茶可以消除疲劳,让人一天精神抖擞;菊花可以防暑降温,让人身心健康;乌龙茶还有美容美白的效果呢!
中国人相对而言更爱茶,这不,唐朝的陆羽先生一生爱茶如命,写下了第一本关于茶的书——《茶经》也被后人称为“茶圣。”
我觉得,人的一生还要像茶一样,勇于面对困难,不要被一些小小的困难所打到,更不要带着放大镜去看这些困难!还要像茶一样先苦后甜,细品人生的五味杂粮,更要知足常乐,不能贪得无厌哦!
【篇二:青春的旅途靠信念】
春去秋来,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幼时的玩伴已步入青春,十六岁的青色春天里,我们一起拼搏,一起玩耍,一起讨论,一起学习。
然而并不是一切都那么完美,现实中无数的诱惑勾引着,让我们一次次迷惘。如电子游戏、烟酒、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不良信息,这些时不时地让人离失本心,就那么无知无觉地走上歧途。
青春是一次旅途,它必然荆棘密布,全然是另一个蜀道,难登让人叹惋,危险让人失颜,但它又不失为一方圣地,其中暗藏宝藏,有醉人的风光。
青春是一次旅途,信念是途中指引方向的灯塔。只要有信念在心中扎根,那么即使是困在牢笼中,也能等到围栏破碎的那一刻。就像有个故事中,旅行者困在沙漠,只因仅存的一个苹果而有了这样的信念:“我还有一个苹果,只要它在,我就不会饿死,不会渴死。”他在最饿最渴的时候仍没有吃下苹果,因为苹果是他的信念,吃下它信念就没有了,人有能活多久呢?他最终走出了沙漠。
唐朝著名学者陆羽,从小是孤儿,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在庙中长大,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将吟读诗书作为他的信念。禅师为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他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沁人心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求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收录着茶学及学茶过程中对人生的感悟。清朝初期的著名学者、史学家万斯同参与编撰了我国重要史书《二十四史》。但万斯同小的时候也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由于贪玩,在宾客们面前丢了面子,从而遭到了宾客们的批评。万斯同恼怒之下,掀翻了宾客们的桌子,被父亲关到了书屋里。万斯同从生气、厌恶读书,到闭门思过,并从《茶经》中受到启发,树立了读书成才的信念,开始用心读书。万斯同经过长期的勤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通晓历史遍览群书的著名学者,并参与了《二十四史》之《明史》的编修工作。
毛石磨去尖锐,方成大器;铜矿融于真火,鼎尊呈现。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他们都是在青春中靠信念为自己的道路努力过的人。陆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变,而万斯同临“茶”顿悟,找到了自己的信念。最终,他们走出了“沙漠”,成为千古流芳的名人。
霜月冷落夜,憔悴淡漠时,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是信念。
要有信念,要明白自己存在的意义,要知道自己前行的方向。混乱中追觅,迷惘中思索,奋力拼搏而前行。
青春的终点是成熟,只要信念坚定,站在终点处,笑容会有奇幻而绚烂的色彩。每临夕阳,反省自己,或许会嘲笑曾有的无知、幼稚。涌起青涩回忆,或许会尴尬到脸红,尴尬之后也许会兴发感慨,但只要确立了信念,感慨之后定会——洒脱。
【篇三:追踪文明】
触摸文明的脉动,追寻逝去的岁月。
——题记
绵长的万里长城在汗水中缓缓筑成,每一粒从西域吹来的沙,都隐藏了千年的秘密。暗黄灯光下的瓷器依然色泽温润清美。一群头戴树叶,穿着兽皮,身佩弯刀的人们围在火堆边,唱着特有的歌曲。埋葬在地下的宝藏重见天日,历史的长河流过它们的光滑如新的表面,浸入早已失去灵魂的内在……
千峰翠色——古代青瓷
唐代诗人陆龟蒙曾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赞美青瓷。青瓷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追其来历,可寻至商代,但要论真正意义上的青瓷,还是应属东汉末年时期,在浙江烧制的。浙江生产的越窑青瓷色泽温润清美,当为青瓷之上品,也只有如此,才能在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中耀眼无比。青瓷之美就连陆羽也曾在《茶经》中推崇一二。这就是青瓷,传统艺术的根。
润物生香——古代茶叶
如果说青瓷是传统艺术的根,那茶叶就是中国文化这棵大树的枝叶,不知你是否看过CCTV纪录频道播出的一部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这片漂洋过海,历经千年依然受人们喜爱的树叶,就是中华瑰宝——茶。中国是最早使用茶叶的国家。传说两名农民上山砍柴,一名农民意外被蛇咬伤,他的同伴无法背他下山。只好在山中摘些树叶充饥,竟意外发现这些树叶能解毒,他们下山后把这事告诉了同村人。这个村子的人后来又发现这树叶放于热水之中,会变的清香喷鼻,从此就时常饮用,不知他们可曾意识到造就的传奇。
自古文人墨客就将品茶作为一种雅好,更有陆羽著成《茶经》流传千年,可见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宛自天开——古代园林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中国的园林艺术以保留山水原貌为本,表现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园林艺术分为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两类,其中皇家园林的代表作品就是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它号称“东方的伊甸园”。不幸的是,198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抢夺并烧毁了它。
而私家园林以苏州地区造园艺术成就最高,私家园林一般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山水画,建造者多追求清雅,幽静,细腻,擅长借远景与之融合在一起,就像此物就在此处一样。对于园林,我国古代也有一部著作名为《园治》,上文提及的“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就出自此书。
文明之河从遥远的炎黄之巅流下,流过一个个传奇的王朝,历经五千年的风霜,孕育了无数骚客,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华,流向现在,奔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