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享受劳动的乐趣】
这个周末,天气晴朗,天空像一水洗过一样的深邃。奶奶见我闲着没事,把我拉到田里,说让我给她割稻。参加劳动,还是在田间,说来都不好意思,我还是头一次呢!不过这也是课堂,割稻也是有一门学问的,我不假思索地就答应了。
接着我便和奶奶来到了稻田。稻田里各类昆虫不停地演奏着一首欢快的交响乐,仿佛在给我加油助威似的。田埂边的草长得都快比我高了,我和奶奶穿过浓密的杂草丛,来到了自家稻田里,开始割稻了。我信心十足地拿着镰刀自顾自地向前割去,也不看奶奶是怎么割的,心里只觉着:割稻子不就是拿着镰刀一棵棵割么,能有什么大学问?太简单了!可不一会儿,奶奶就超到我前面去了。这时我才发现,奶奶割得又快,稻子放得又整齐。我呢,割得又慢又不干净,放得乱七八糟。朝后看去,我割的稻子像一个个野鸡婆的乱窝。我暗自怨自己笨,再加上奶奶赶超了我,心里一着急,居然把手给割破了。我“哎哟”了一声,差点,哭出来。
奶奶听见声音,赶紧跑过来,帮我包好,还对我说:“看事容易做事难,无论再简单的事,不虚心学习,也做不好的!”
我问奶奶:“怎样才能割好呢?”奶奶一边说一边向我示范:“拿稻子的手要放上面一点,要弯腰用劲,要把镰刀刀口放平或略略向下,不易伤手……”啊!真想不到割稻子还有这么多学问!我按着奶奶说的方法,不一会儿就学会了。
有了这次割稻的经历,我彻底改变了以前的娇纵之气,这次劳动给我带来很大的乐趣,又丰富了我的知识面,真是一举两得啊!
【篇二:秋天的乡村作文】
和很多孩子一样,我的家乡在乡村。家乡四季美丽迷人:春天鸟语花香,夏天绿树成荫,秋天红叶似火,冬天白雪一片。每个季节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而我却对五谷丰登的秋天情有独钟。
当我还沉浸在夏天知了的歌声中时,不知不觉,枫叶儿红了,桂花开了,稻儿熟了,哦,秋天来了。
秋天的山上,枫叶不再是绿色,换上了耀眼的红色礼服,正赶着赴往隆重的舞会,去寻找它的王子。一阵浓浓的花香扑鼻而来,抬头一看,啊,是桂花。此时此刻,桂花不再是芽苞初放,而是高傲地站在树上,俯视着大地上的一切;有了青翠欲滴的绿叶的`点缀,桂花变得更加明亮夺目。
路边的花丛中,野菊花也已经绽放。黄色的、白色的,五彩斑斓。闻着浓浓的桂花香,看着美丽的菊花,所有烦恼一瞬间消失了。
田野里,割稻的人们更是忙忙碌碌。豆大的汗珠从他们的额头、脸颊上流下,他们毫不理会。此时,割稻的人们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割。只有快割才能保证家庭的经济来源。
秋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给果树上的果子都着上了五彩缤纷的颜色。柿子羞红了脸蛋,橘子穿上了橙色新装……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
夜晚,坐在门前,享受着夜风轻柔地拂过脸庞的惬意。伴着蛐蛐的歌声,渐渐入睡……
乡村,没有城市的喧闹嘈杂,反而多了一丝恬静。枫叶飞舞,桂花芬芳,丰收的秋天,对我来说甚是美丽。
【篇三:割稻记】
说到长大,那天清晨的记忆就浮了出来,那时突然觉得自己长大了,能为家里人干活儿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忆犹新。
那时候正是农村收割稻谷的季节。那天清晨,我们迎着徐徐微风来到了田间,我听到了打鼓机的“吱—吱—吱”声,人们割稻时的“沙沙”声,还有大家收割时畅谈着今年丰收的说话声,这一切声音似乎交织成了一首丰收歌,在田野上回荡着。
我被这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染了,巴不得马上加入劳动的行列。于是,我快步走向爷爷的稻田。平时我看大家割稻的速度很快,以为这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谁知做起来却并非如此。割稻子时我使足了力气,可是稻子却纹丝不动。我赶紧向经验丰富的爷爷请教,爷爷说:“割稻时首先注意姿势,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上身前倾,左手抓住稻谷,右手握紧镰刀,镰刀要放平,左右手要配合默契。”我按照爷爷说的做,真的割下了稻子,初尝“战果”的我信心倍增,慢慢的加快了动作,用镰刀奏起了“沙沙沙……”的割稻协奏曲。
中午时分,太阳变得更加猛烈了,如同熊熊烈火般炙烤着劳动的人民。更让人感到难受的是稻谷的叶子常常粘在身体上,让人感觉又痛又痒。
好不容易收工了,啊,真累呀!我直起身子,感觉这腰都快撑不住我的上身了,真想一屁股坐在地上。快到吃饭的时间了,我们便拿着镰刀走回家去。
经过这次劳动我突然感觉自己长大了,能给家人干活儿了,可以帮忙分担一些事儿了,感觉就像给家人做了一件大事一样开心。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有收获就必须付出辛勤的劳动,学习也一样,只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理想的成绩,才能实现灿烂的梦想!
【篇四:我家的老物件——独轮手推车】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烙印,每一代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老物件,我外公家就有一件珍藏了37年的老物件,它就是“农用独轮手推车”。
每一次,我到外公家都能看见一辆木制的手推车静静的靠在天井的墙角边。有一次,我抑制不住好奇心,缠着外公给我讲一讲手推车的来历。很快,外公陷入了回忆,脸上洋溢起笑容,将手推车的故事娓娓道来。
那是1982年,中央下发了“一号文件”,在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俗称“分田到户”,外公家也分到了一亩三分田。本就是农活高手的外公更是起早摸黑,用心用力的干农活,不到一个星期就完成了自家的夏收夏种工作,剩余的时间到隔壁村帮忙割稻,赚了25元钱,兴冲冲的到城里购回了这辆农用独轮手推车。
这是一辆独轮手推车,车架用一条一条的木头拼接而成,中间一个轮子,轮子上面一个车架,车架两边突出,用来放置物品,为了达到平衡,每次运输时东西都要往两边放,这样手推车才能平稳的推行,否则就会往重的一点倒。真是惊叹于古人的智慧,在工业没有那么发达的时期,这样一辆手推车完全解放了肩膀,告别了肩膀加扁担的时代,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
有了这辆手推车,外公如虎添翼。春耕时,外公推着它运送秧苗;夏初时,外公推着他运送肥料;收割时,外公推着他运送粮食。渐渐的外公的手里有了余粮,有了余钱,盖起了三层小楼房,生活过得越来越滋润。随着时代的发展,自动播种机替代了手工插秧,自动收割机代替了人工割稻,农用拖拉机也替代了这辆独轮手推车。
现在外公年纪大了,也干不动农活了,手推车也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它承载了外公最精彩难忘的时光,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农村翻天覆地的变化,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篇五:诗意的秋】
一场充满诗意,包含情愫的雨安静地、缠绵地、自由地飘洒过后。她就来了,带着笑容和喜悦,静悄悄地来了。
清晨,我推开窗,一股清风朝我袭来,痒痒地,凉凉的。那感觉有点像冬雪初融时蹚水过河,全身上下每一个细胞,每一根神经都通上了微弱的电,酥酥麻麻。我享受着这久违的大自然的恩赐,站在窗前,许久都未曾离开,哪怕转变一个身姿,挪动一个脚步。窗外被风吹黄吹散吹落的树叶告诉我,她来了;那一层层金灿灿的,涌动的稻浪告诉我,我深爱着的秋,真的来了。
她那闪光的脚铃随着我的脉搏叮当作响,她那薄雾似的面纱随着我的呼吸飘动。秋是属于我的,因为她时刻在我心中摆动。
爱秋,并不是她的萧索与怅然,凄凄惨惨戚戚。而是她的含蓄,静如处子;她的芬芳,桂香飘十里;她的宁静,叶落踏山行……她给我留下太深太多不可磨灭的记忆。
依然记得中秋月下,玩伴们亲手用瓦片盖的烧得红彤彤的塔,拿着月饼在水里照着月亮。直到深夜,还不愿回家。依然记得一家人在粮田里忙着割稻,忙着把稻秆递进打谷机,把谷子打落打散。汗水在金色阳光的照耀下,愈发耀眼。依然记得“挖山”的时候偷懒去摘毛桃,去掏土蜂窝,去栗子树下捡落下来的毛栗子球。印象最深的,还属拿着小耙子,提着水桶,到刚割完水稻的田里挖泥鳅。一会儿工夫,田里被翻个底朝天。弄花了脸,一身的泥,桶里却装满了孩子的喜悦。那时,根本不懂什么是脏,就算懂也不管不顾。因为,这才是最原始,最自然,最纯朴的生活。
风停了,我从记忆的海洋里浮上岸来,是那么沉醉,那么恋恋不舍。
关上窗,把她关在记忆里。我知道,她来了,带着欢颜和诗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