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闻相关作文

【篇一:逸闻纪事——五味瓶】

酸、甜、苦、辣、咸,亦是心的味道。

——题记

这段时间,全校忙于的不是期中考,而是即将到来的运动会展示。每个课间似乎都有班级在排练队形,老师则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同学们呢?到了操场就放飞自我,还不是老师声音喊哑了才归队。我们班呢?正是排练大队中的一小队!周五,老师用班会课,走班课,两节课排练队形。哎呦,我的妈呦,不排不知道,一排吓一跳,老师才发现咱们的纪律有多差,老师便生气了:“我不跟你们排了,你们自己排。这么大个人,排个队还吵成那样!”我相信,这话“滚”进谁心里,准是酸溜溜滴!

上周考试,而考试的试卷在这周“颁发”。这三科试卷只有一科令我满意。嘿嘿,那就是英语。在六年级时,我感觉我的英语水平特别差,到现在,居然能上100,呀,这可是我做梦也没想到的!感谢英语老师这段时间对我们的辛勤付出!

除了英语,其他两科都令我失望。语文,没有发挥好,要不是作文,我还指不定比现在的成绩还要往后呢!数学,好多好多都是粗心大意,而且错就错在节骨眼上,错就错在分值大的题上。看来,我还得在语文方面下点苦功儿,在粗心方面下点决心!

不知某天中午,我们几个练舞的女生在操场上练。虽然现在季节正在慢慢的往秋季推移。可在正午时分,太阳公公还是不留情面地晒啊晒,晒着晒着,你就会忘掉自我,忘掉现在!操场好是好,广阔、视野明亮,可是,你要跟太阳公公协商协商,求求他别那么晒。好吧,也是无奈中的无奈,我们浩浩荡荡地走向操场。没过多久,我们都犯困了,这比晒还难解决。我们顶着沉重的眼皮,打着“嗷嗷”练舞,可是,当我们看到其他班都在勤奋地练舞,我们心中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太阳火辣辣地晒,而我们在不甘落后地连着舞。

除了运动会的开幕式,运动会对于我们来说也是重要的。谁不想运动会在众人的鼓励声中冲向终点,夺得第一。可是“没有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这得练嘛!体育老师很懂我们,便留了大半节体育课让我们去自由练习。我报的是800米,还得再练练耐力。我在练习长跑。当我跑完时,已经很热了,汗水“滴答滴答”地往下掉,甚至还流进我的嘴里,嗯,是咸的,更是甜的!

酸、甜、苦、辣、咸,更是心的滋味!

【篇二:繁星点梦】

“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天空上的繁星点亮了理想前进的路,那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

不知何时爱上了天空中的点点繁星,仔细回想,大概是读了冰心的《繁星》后吧,那一首首小诗,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和哲理。每每品完一首,它其中的无限感触便与我的心交织一处。

从那以后,除了滋生对繁星喜爱,更萌生了一个理想——-去写作,去成为像冰心那样的作家、诗人!

想象优美的文字从我的笔尖流出,情韵悠长;文字营造出美好的世界……多么令人向往啊!

“人类有人类之言,自然有自然之语。”记得母亲曾这样对我说。她告诉我,要成为作家,必定要先学会倾听,要成为诗人,必定要先学会细心,这两者均要学会生活。当然,奋斗,勤学苦练必不可少。

于是,我开始在生活中细心观察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倾听自然界中万物的诉说。外出旅游回来写篇游记已成为家常便饭,从不间断;平常爱用清新淡雅的文字记下那些逸闻趣事,久而久之,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总结来说,想在写作这块领域崭露头角,要用眼、要用耳、要动笔,更要懂得坚持,懂得去听取他人的意见。理想无需太多华丽的言辞,更无法容纳肆意的妄言;默默努力,付诸行动才是我们实现理想的正道!

我在有了理想以后,懂了许多。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在一点点进步,一点点向前走。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便会抬头看看那深蓝天幕上闪烁的点点繁星,我知道,在这不言语中,它们给了我最美的诉说。

“世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有了理想,有了方法,自然是要去奋斗的!

我相信,繁星点梦,我的理想定会在一片光明中——-

不断前进!

【篇三:幸福的一幕】

宝蓝的天空中,隐隐约约的几朵白云;碧绿的草坪上,若隐若现着几多笑颜,而那幸福的一幕,从我心中油然而生……

我独自走在公园的鹅卵石小路上,我深知,这小路,终究是要通往篮球场的。我漫不经心地走着,走着……

不久后,我来到了篮球场,发现了一个身着篮球服的人,正在自顾自地投着篮,我试探性地问了句“你好……”他二话不说,果断地把手一招,“来吧,一起玩吧!”随后,他把篮球递给了我。

于是,我们就在这几句简短的对话中互相认识了。我们一起在篮球场上闪转腾挪,蹿蹦跳跃。休息时,我们时而聊几句学校的逸闻趣事,时而谈几句朋友的爱好特点,好不快活。

就在我们如此酣畅淋漓地抛洒汗水时,我由于太得意忘形,在投三分的时候,被鞋带绊了一下,屁股朝地,重重地摔倒了。

这时的他,脸上闪现出十分焦急的神情,一个箭步冲过来,随后扶我起来,然后用生疏的手法替我按揉伤口,直至我没有那么疼了,他一边给我拿来了我的水壶,让我喝水,一边又继续给我按揉伤口……渐渐地,我从可以勉强走路,一直到可以正常的行走,都是在他的帮助下才慢慢恢复的,那天,这样的关心和帮助,像一股暖流注入我的心田,让我品尝到了友谊的幸福,脸上随之绽放出了幸福的笑颜。

那幸福的一幕,我至今都难以忘怀,而现在,我们早已成为了患难与共的挚友了!这就是真正的印证了古人所说的:“患难见真情”!

幸福的一幕,虽然短暂,却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

【篇四:我心中最美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题记

暑假总是过去得那么快,一转眼新学期就到了。开学的那天,同学们早早地就到了教室。大家都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讨论着假期里的逸闻趣事。不一会儿,班上消息最灵通的同学,站上讲台,用鞭子敲打着桌子,教室里顿时安静了下来。他清了清嗓子后对大家说:“亲爱的各位同学,田老师被调去了三年级教英语,所以以后将由学校新来的李老师教我们。”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讨论的话题全是那个从未谋面的李老师。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都散开了。教室里同学们都在等候那位“传说”中的李老师。不久,一位年轻的女老师就走上了讲台。整齐的刘海下一双深邃的大眼睛,那眼神仿佛特别有神。“我叫李靖,今年刚大学毕业。我希望你们在我的课堂上能感受到英语带来的无穷魅力和无限乐趣。”接着她便走下讲台和我们一一握手,并问了我们每个人的名字。第一节课我们便对这个不寻常的“神秘”老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第二节课上,我们惊奇的发现每个人的名字她竟能都对号入座。课后听课代表讲原来李老师找班主任要了我们班的座次表,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可谓是“煞费苦心”。

作为班上英语成绩好的同学之一,我被她选去参加了全校的英语竞赛。每天下午,我都会在李老师的办公室里准备参赛的内容。她总会在一旁耐心地为我讲解和纠正我的发音。

比赛终于在我的期待中到来了。上场之前,她拉着我的手对我说:“不要紧张,不一定非要获奖,我们就当是来锻炼一下自己。”我小声地回应了一声。在台上看着台下的观众,我的心中像揣了一只小兔在怦怦直跳。我把视线转到李老师那里,她仿佛用眼神在说:“加油!”在短短的三分钟内我结束了比赛。虽然只获得优秀奖,当还是让我和李老师很高兴。

她是一缕阳光,照着我茁壮成长;她是一阵春风,吹开我的心扉;她是一泓清泉,滋润我的心田。她是我心中最美的老师,用她那特别的方式教给我们知识和智慧。

【篇五:怀念故乡】

故乡,一个多么美好的字眼,这个词也很好理解,故,老的,乡,家乡。家乡,难道没有许多我成长的逸闻趣事?

回忆过去,我的思路来到了我牙牙学语和上幼儿园的地方——向阳街。那里有一种古老的气息盘踞着。两排都是古色古香的老房子。路旁,小作坊不断发出机器运转的声音,接着,一阵香味飘散。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几家店铺——香油店。零食店。裁缝店和杂货店。在我路过香油店时,总会向里面望一望,看看是什么东西发出的香味,那么诱人。有一次,妈妈买了一瓶香油,我迫不及待地挤出一点。咦?怎么没味道?一定是喝少了。我直接拔开瓶盖喝了一大口。哇,怎么是这种味道?这么腻,我再也不喝了。可一天晚上,妈妈炒的菜超级好吃,妈妈说是加了香油。香油?为什么又这么好吃了?

而零食店是我挚爱的地方了。每次有零钱我都跑到那去换来许多话梅。瓜子。爆米花……而裁缝店兼修鞋铺,是一位老爷爷开的。他满头白发,最慈祥了。我经常去他那里修鞋。看他下棋。看着看着,我也在他的帮助下棋艺有所提高了。这位老爷爷似乎很悠闲,除了下棋就是晒太阳。有时,一片梧桐树叶落在他头上他都没发觉。杂货店中,则有我喜欢的发卡,玩具等。我也经常去买他家的东西。

我的思路又来到了我暑假时的快乐天地——老家。那扇老门,已经被青苔爬上来了。老门一开“吱呀”一声响,过后就会看到奶奶那张饱经风霜的脸和身后早已干枯的葡萄架。

啊,故乡呀……

【篇六:古城】

南门,在这个冬季对我来说,又多了一层新的含义。

大年初二,我们一家人便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古都——西安。

初踏这座城。便有一种浓浓的古代与风尘气息,而恰到好处的现代装饰与建筑又与其完美的结合公食,使人既能感受过往,又可展望未来。

我站在城墙脚下。我站在南门脚下。

在西安这座城里,“南门”并非普通的小区、校园南门,而是一个特定称谓,即“永宁门”,打车时,如若你想去永宁门,直接说去南门,司机也不会多嘴地问你句是哪儿的南门,而是利索准确地将你放在永宁门下。

稚嫩的手小心翼翼地抚上了这古老斑驳的城墙,在与她触碰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份历史的厚重,仿佛拔开千年的雾霭,望见明太祖御驾亲征、敌军炮轰城门,大火燃起,在漫天火光中,淹没了宫殿、花园、侍女……

三天的大火使这座城毁于一旦。

待硝烟散去,断臂残垣在凄冷的风中嘶哑的哀号。

咦!那?那是城墙!

厚实的城墙从中间被烧去了一半,但仍有另一半在寒风中顽强地抵抗,仿佛那最后的屏障,历尽艰辛,只为守护这座城,即使拼尽最后一丝气力,也要坚守,绝不倒下!

待我缓缓回神,双眸震撼地望着眼前这座巍峨的城墙,轻抚她沧桑的裂痕,内心涌出了一股浓烈的情感。

漫步于城墙上,轻踏脚下的每一块砖,好像都能听见这里发生的每一件逸闻趣事。

寻着个好位置,轻倚古墙,欣赏着

西安的夜景,阵阵凉风拂过,带来了说不出的惬意与享受。

这座城是有她独有的文化底蕴与历史沉淀,十三朝的风云变迁,她一路见证着,新中国成立到今天,她一路改变着。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这座城让人愿意放下脚步,轻轻驻足,使浮躁的内心顺着历史、顺着时代,慢慢地,沉静下来。

这时,你就会发现,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伟大,匠人精益求精的精神,历经风霜依旧巍然的城墙。

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唯有江山不老。(辅导老师:文怡希)

【篇七:爱,在工疗站】

大家都说,“春暖花开,爱心满满”!心巢在行动,我们向日葵在行动,合家欢聚的时刻,心巢不忘初心,把爱送到每一个角落。

2017年1月20日是小年,心巢公益向日葵队茅以升实验学校五(3)中队向日葵小队来到工疗站,把福帖、新年祝福和温暖的羽绒服送给了工疗站的每一个工疗员,并和他们一起联谊迎新。

百忙之中,团委书记金逸敏,党工委舒逊婵委员也抽出时间前来参与我们的工疗站送福送新衣迎新联谊活动。

在工疗站,心巢向日葵小队的每一个成员,都表演了自己最擅长的节目,有唱歌的、有跳舞的、有弹吉他的、还有说山东快书的,节目丰富多彩,心巢队员演出都非常认真、投入,工疗人员都面带微笑,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和我们一起唱歌、跳舞,看得出他们很满足、开心。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新年的祝福,分享我们在学校的逸闻趣事,分享他们的人生经历,共同祝愿未来生活更美好。

让我们感动不已的是工疗站的那些工作人员、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长年累月,用浓浓的爱,热情的怀抱,宽广的胸怀,和这些工疗人员生活中一起,照顾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迎接新生活。让我们明白了他们的爱是多么的无私伟大,爱可以创造奇迹,他们是最美的人!

时间过得真快,我们马上要离开工疗站了,在《感恩的心》的歌曲中,我们和他们挥手告别,祝福工疗者早日康复,工作人员、志愿者健康平安。心巢的心与你们在一起,心巢的爱与你们常伴,杭州的爱与你们常在!

【篇八:滴水穿石的启示读后感】

近期,我们学习了《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课文,她像一位无声的老师,给予了我深刻的启迪。

齐白石老人坚持不懈,科学家爱迪生孜孜不倦,医药学家李时珍披荆斩棘……他们用信念去追逐梦想,用生命去造福人类,这锲而不舍、舍生忘死的精神震撼着我小小的心灵。

还记得史学家谈迁吗?他自幼立志编写一部详实可信的《国榷》,因此经历了20多年的奋斗与6次修改。这时,厄运降临了,在书稿付印前的那个夜晚,小偷将《国榷》盗走,从此下落不明。体弱多病的谈迁虽伤痛欲绝,但他仍顽强地站了起来,亲自前往北京寻逸闻,终日奔波,奋笔疾书,又经过几年的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更完善的新《国榷》,从此名垂青史。

“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从这句话中,我联想到了我自己。记得四年级的新学期,我们学习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坚持写日记。”看着《鲁迅全集》那引人入胜的文字,我热血膨胀,买了一本精美的日记本,即兴就写了一篇。可第二天、第三天……时光流逝,我日记本上的字数渐渐减少,最后厌倦了,索性搁置到了书橱的角落。如今,那本日记本仍陈设在那,已蒙上了一层灰,封面上的那只小猫似乎抖动着胡须在责怪我:小主人啊,有志者事竟成,你怎么忍心抛弃了我?现在每当我看到它,心中就无比羞愧。所以,我决心将写日记的习惯坚持下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在生活和学习中,牢记这句名言,才会通往成功的大门。

【篇九:我的故事】

世人眼中,吾,为奸雄,甚传一句放荡不羁之语:“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吾,即为曹操。

平與人许劭以知人著称,主持“月旦评”,此人论吾:“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而晋人孙盛《异同杂语》中将此语记作“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奸雄也好,奸贼也罢,皆藏一意:孟德非池中之物。听毕此句,吾大悦而去。

暂不论吾之功绩,仅论“美食家”之称。吾兵退斜谷之时,进退两难,军中庖官来进鸡汤,见碗有鸡肋,因而有感于怀。沉吟之时,夏侯淳入帐,禀请夜间号令,吾猥曰:“鸡肋!鸡肋!”军中他人只当这“鸡肋”为夜相应之号令,行军主薄杨修却道:“鸡肋者,食之无肉,弃之有味。”便自作主张让军士打道回府。当知后,吾怒不可遏,连连跺脚:“汝怎敢乱言,乱我军心,坏我大事也,立斩不饶!”

曰来皆为逸闻,逸闻正好下酒。

有菜,有酒,有诗,江湖快意,一生快哉。

吾乃好酒之人。《短歌行》中起来就吟:“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更有一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吾更是一位酒师,车汉建安元年,吾曾将家产“九酝春酒”进献献帝刘协,并上表九酝春酒制法。吾在《九酝酒法奏》中道:“臣县故令南阳郭芝,有九酝春酒。法用曲三十斤,流水五石,腊月二日渍曲,正月冻解,用好稻米,漉去曲滓,便酿法饮……”吾一实之特立独行敢求自由者,为“能臣”或“奸雄”,非吾之本意,时势使然也。

临终时,吾道此言:“世人昨日看错了我曹操,今日又看错了;也许,明日还会看错,而我犹是我,从来不为人误。”

知或不知,大抵不妨,小臣有酒。仰头酒尽,呵呵一笑: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