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留在心中的精彩】
桂花,大家都司空见惯,对我来说却有着特别的感动,一直是我心中无法抹去的精彩。
八月份到处都是金黄色,是桂花飘香的季节,无处不飘溢着桂花的清香。隔壁的爷爷每到这个时节,就会和老伴一起手拉着手,挎着一个竹篮去摘桂花,桂花挂在树上,密密麻麻的,就像一个艳丽的少女。爷爷站在桂花树下,挺了挺弯曲的腰杆,看着一簇连着一簇的桂花,伸出充满老茧的手,摘下桂花,又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放进竹篮里。总有几颗不听话的桂花会调皮地露在竹篮外,还有的会跳在地上,闪烁着黄幽幽的光。爷爷挑着桂花回到楼底下,铺开一张报纸,将它们均匀的洒落在木桌子上晒阳光,香味顿时弥漫开来,经过一段时间,桂花香便不再浓郁了,但却显得更加成熟了,使得整片阳光都为之灿烂。
接着,就是爷爷做桂花糕的时候了,他先是揉面团,碎桂花,接着又打开了蒸笼,一切热热闹闹,却又井然有序。最后,爷爷娴熟的将做好的桂花糕放进蒸笼当中,锅里的清香热气一溜烟地冒了出来,等到桂花糕蒸熟了,我欢喜地凑到爷爷旁边,他二话不说递给我一块。我分外激动,大大的咬上一口,却被烫得一蹦三尺高,爷爷则在旁边笑得合不拢嘴。
桂花的温暖在我心间珍藏,它是我心中的精彩……
【篇二:科学小实验】
我要做一个科学实验。要是你看了一定会觉得我在做美食,因为实验是要提取出面团中的蛋白质。
做面团可把我害惨了。我先勺了几大勺面粉放在大碗里,再放上50毫升水,我用手在那里搅啊搅,可是面团就是成不了形,成了一碗面糊。看来面粉放太多了,面粉们各自为阵像一群散兵,根本不能成团。太干了,我又没做好。后来我学乖了,一点一点往里加水,面团终于做成了。可我的五根手指头都粘在一块了。
我又拿着那个大面团把它揉了30分钟,揉面团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揉它必须把它拉长再对折,再拉长再对折,就这样反复做30分钟才好呢!再找来一块大纱布把面团包裹起来,找到一个大碗装满水,把面团放到水里揉,水慢慢的也白了,把水静置一会,再把水倒掉下面的白色物体晒干就是淀粉,布里留下的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
生活就像一个个小实验一样,必须做好每个步骤,要有耐心。
【篇三:我学会了包饺子】
好久没吃饺子了。妈妈说今天包饺子,我可开心了。
我和爸爸妈妈先去超市买了包饺子需要的食材,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一袋面粉,还有葱,包菜和生姜!
爸爸把面粉倒在一个大盘里,加了水之后就和面,把面揉成一团,再用力的揉面团。妈妈分别把包菜和肉剁碎,做成馅。妈妈准备了两种馅,一种是包菜肉馅,还有一种是纯肉馅的。剁好后再把切碎的姜和葱花拌在里面。
终于要包饺子了,爸爸擀饺子皮妈妈包。看妈妈了几个后,我就忍不住跃跃欲试了。我学妈妈,先左手拿饺子皮,右手用筷子挑了一些肉馅放在饺子皮上(我喜欢吃纯肉馅的,所以我也只包纯肉馅的),然后沾了一点水在饺子皮上,再学妈妈的样子两手合拢,用力一挤就包好了。我喜滋滋地打开手一看:“哎哟,糟了!饺子皮破了。”妈妈看了一下说是我沾多了水,又用力不当才会破的。妈妈让我把肉馅从破了的饺子皮上挑出来,拿一张饺子皮重新包。这次我小心翼翼只沾了一点点水在饺子皮上,也没用那么大力了,松开一看,一个完完整整的饺子出现在我面前。我可高兴了!和妈妈继续包了很多,够我们吃几天了!妈妈说今天吃不完的可以放冰箱冻起来,以后吃。爸爸烧了一大锅水,水烧开后就把饺子放进去煮。煮熟后我挑了我包的小饺子吃,可好吃了!我吃了好多个。
我喜欢吃饺子,更喜欢包饺子,自已亲手包的饺子更香更好吃!
【篇四:年味】
春节是中华的传统节日。每到春节,不管平时有多忙碌都要聚在一起,吃一顿饭。
春节的传说。年兽经常去祸害村民,一个老人告诉村民年兽害怕红色、火光和爆炸声。所以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守岁、挂红灯笼。还有一些拜年、贴春联、吃年夜饭、吃汤圆和饺子。
今年春节没有从前那么热闹,但不失一番风味。家家户户挂上了春联。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味道。今年的春节少了一些烟花燃放。但,多了一丝人情味。
今年春节不想往常一样,以前大人吃完年夜饭后都在打麻将,小孩子不是在家中看电视就在楼下放烟火。年夜饭是大家一起合作完成的,所以吃得格外香甜心里也有一种暖暖的味道。吃完饭后一大家子的人围着沙发坐着。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大家看得不亦乐乎。
在九点半钟左右,奶奶,母亲,姑姑和我到厨房里面包饺子。我负责揉面团,母亲负责饺子里面的馅,而奶奶就和姑姑一起包饺子了。在揉面团的时候经常弄得到处都是的,最还是奶奶帮我和的面。做完后心里非常高兴。
到了12点,小区中的大礼炮一同响起。世界各地的人们一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这时候小孩子最喜欢的环节来了。长辈们都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的红包。哪个小孩子最乖巧嘴巴最甜。就可以最先拿到红包,在没拿到红包的小孩子面前炫耀一番。但在最后每个人都会获得红包。
今年春节是过的最有人情味的一个。长辈们都没有打麻将,都在带着小孩看电视,或者带小孩到楼下放烟火。什么事情大家都一起合伙完成。
年味再用不同的方式体现出来。但永远不变的是一家团聚在一起。
【篇五:学艺故事】
学做面点
我们学校每个学期都会开设社团活动,时间定在周三下午二、三两节课。社团活动五花八门,有剪纸、手工、书法、演讲……这些社团的活动都吸引着我,左挑右选,还是选择了烹饪社团。
我在家时就跟着妈妈学过一点厨艺,可水平不太好。这下,我可以在学校里好好地学厨艺了。因此,我一进食堂就会非常兴奋。
第一天,黄老师就先教我们如何揉面团。只见黄老师先将面粉倒入盆中,接着在中间挖个洞,然后倒水,把面粉拌成了雪花片的样子,之后继续加水接着揉面团。可能是盆太小了,黄老师又把面团拿到案板上揉。黄老师还告诉我们:“面团揉的好坏是关键,它决定了食物的口感。每种面点所需要的面团是不同的,做面包的面团要软,而做面条面团要硬,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软面包,硬面条’。”
我们也跃跃欲试的,想大干一场。我拿着分到手的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倒面粉,倒水,可是一开始就碰到了问题,水加多了,面团是揉不成的,都变面汤了。黄老师给我支了招,再往里面加点干面粉。就这样,我一会儿加粉,一会儿加水,总算调到了合适的比例了。这时双手也粘满了黏黏的糊,但面团在我的手里也越来越像样了。总算成功了,真不容易啊!
学会了揉面团,黄老师就教我们擀面皮——把揉好的面团分成圆柱形的一小份,然后轻轻按压,再用擀面杖擀成一张张皮。这擀皮也有技巧,黄老师就教我们:擀包子皮要中心厚,两边薄;而擀饺子皮就不一样了,厚薄要均匀。
这个难度就更大了,我们擀出的皮,奇形怪状的,和黄老师那圆圆的皮比,真是惨不忍睹。好在我们是在学习,熟能生巧啊,总有一天,我也能练好的。
之后的几次课,我们又学了包包子,包饺子,每一次都是一种新的挑战,可是我学习的热情一点都没有减退。每当我们做的面点烧熟后,大家一起品尝,那滋味别提有多美了,连老师们尝了都赞不绝口呢!
我在社团活动中学到了很多关于烹饪的知识,在家也经常练习,让妈妈都对我刮目相看了。我相信,只要不断努力,我的厨艺会越来越好的。
【篇六:年】
“噼里啪啦!”正熟睡的我被一阵鞭炮声惊醒。朦胧的睡眼睁开,只见窗外还是灰蒙蒙的一片。这时,妈妈推开房门,唤我起床去拜年。
一道道大街小巷都被喜庆的红色装点;家家户户的门前被扫的一尘不染;红色的灯笼在风中向我挥手拜年;清辙的湖水映出我的倒影;屋檐下的水滴汇成冰锥,晶莹剔透;树下的雪花簇拥在一起,如云一般。
被这热闹的氛围所感染,我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不多时,便到了奶奶家。一大群人都在包饺子,我洗了洗手,加入了阵营之中。此时,妈妈正在揉面团,奶奶则在一旁拌肉馅,我揪下一块面,准备把它擀成饺皮。努力回想着平时所见到的步骤,我像模像样的擀了起来,却发现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我擀出来的饺皮就像一个不规则图形,不是方形的,就是缺了一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擀出了一块完整的饺皮。一鼓作气,我又接连擀了几块,看着这些白如霜的饺皮,我的心中涌起一种无法言喻的自豪。
又到了放烟火的时候,浩瀚的夜空中出现了五彩斑斓的烟火,它们代替星星发出光芒。一阵绚烂烟火后,紧接而来的是一队队孔明灯,他们手牵着手,向西天悠悠的走去。
看着枕头下的一摞压岁钱,我的心中洋溢出一股幸福的味道。我相信,这种感觉会永久的,浓浓地糊在我的心头。
【篇七:南瓜变形记】
上周日,是快乐而难忘的一天,因为那天我与爸爸妈妈一起体验了一把当小厨师的快感,给南瓜来了一次“形象改造”。
爸爸先将南瓜“脱去外衣”,洗净,切块,放在锅内蒸熟。随后,爸爸便将南瓜块与面粉、糯米粉和在一起。看着爸爸揉面团那吃力的样子,我自告奋勇地上前帮爸爸揉面团。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面团湿漉漉黏糊糊的,手上的感觉很不好,而且我揉起来也很费力气。过了好一会儿,面团才不粘手了。妈妈高兴地说:“咱们进行下一个步骤——捏南瓜饼。”
话音刚落,爸爸便拿来一碟芝麻,捋起袖子,伸手抓了一块面团过来。我也开始对面团“精心雕琢”。我先用牙签在捏好的小面饼上刻上图案,再将芝麻一粒一粒地小心嵌在图案内。这些芝麻宝宝总是从面饼上跳下来,我也只能一次一次地把它们按上去。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爸爸已经做完了一大盘南瓜饼,而我才“雕琢”完一块小得可怜的“工艺品”。爸爸不容分说地将我的南瓜饼与他的一大碟南瓜饼一同放入锅内煎烤。我讨厌爸爸以大欺小的一贯作风,何况这怎么会是同一个档次的饼呢?我很生气。但我的怨气在尝到那一块块金黄色的、香喷喷、热乎乎的南瓜饼后,也就烟消云散了。说实话,这么精巧别致的南瓜饼我还真有点舍不得吃呢!
随后,我又做了许多“爱心饼”“南瓜饼人”……在劳动中获得智慧,享受着劳动的快乐,这快乐、充实的一天,令我终身难忘。
【篇八:暑假做饭作文】
今天我们吃揪片,得先和面。我很好奇,我问妈妈:“这是要做什么?”妈妈说:“是在揉面团。”我说:“让我试试。”
我捋起袖子,一把把面团弄出五个大坑,让后把面团从大盆里拿出来,我看妈妈揉的时候很轻松,可是我干起来就不一样,我就越来越用劲了,最后我还做起了拉面,拉来拉去面条越来越劲道了,我还把面团一下摔在了盆里,还颠三倒四的把面团翻个,效果很好。
就在前几天,妈妈还叫我做馄饨。我先看妈妈做,妈妈说:“先拿一个馄饨皮,再抹点水,再加点馅,一卷再一包,就包好了。”我先按妈妈说的包了一个,结果是一个坏的,又包了了一个又是坏的,一来连包了十个都是坏的,第十一个才是好的`,最后我总共爆了四十几个馄饨,我很高兴。
今天我很高兴,因为我尝到了我亲手做的揪片和馄饨,还因为我可以帮妈妈做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