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昂起头来真美】
小草从泥土中奋力钻出,向上生长,迎着大地向着天空,始终昂着头不曾低下,你能说它不美吗?雄鸡立在岩石上,对着山川朝着河流,自信地昂起头来展示它的歌喉,“雄鸡一唱天下白”,正是因为有这种自信,雄鸡才得以唤醒世人,迎来黎明,你能说它不美吗?
是的,自信最美。一个人的相貌是与生俱来的,但人的精神气质则是后天修炼提升而来的。昂起头来,绽放出自信光芒的那一刻,你最美!
李白,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官路坎坷,命运多舛,却给后人留下无数宝贵诗篇。他也曾有过辉煌,“贵妃捧砚,力士脱靴”,但黑暗的官场容不下这一株奇莲,他不畏强权,不侍权贵,弃官而去,因为他自信“我辈岂是蓬蒿人”,他自信于自己的才华,他相信世上总有一个可以真正发挥他才能的地方。所以即使遭遇那么多不公平,他依然怀抱理想,“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虽是醉酒之言,可依然表达出他的豪迈与自信。他相信“柳暗花明又一村”,相信总有一天他一定可以得到重用,所以他不曾低头去换取那廉价的荣誉,他始终自信地昂着头屹立着。他自信,所以他是美丽的!
一个工人,地位低下,没有上过大学,你认为他能干什么?他能改变世界。是的,瓦特。他不是发明家,不是学者教授,他仅仅只是一个工人,但他从未认为自己有什么比不上别人的地方,他一直相信自己可以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他醉心于机械,因为他的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台蒸汽机被改良了,就是这台蒸汽机,带动了整个欧洲的工业发展,影响了整个工业革命,人类文明又迈出一大步。瓦特相信人类可以创造一切,他勇敢去尝试,他昂着头向上努力着,他自信,所以他是美丽的!
是的,自信最美。李白一杯浊酒,散发弄扁舟,瓦特抚摸着蒸汽机昂头微笑……我们所有生灵都应该自信,因为只要自信,没有什么做不到!昂起头来,真美!
【篇二:做一个快乐的厚脸皮】
在人们的心目当中,厚脸皮是一个很不好的词语,通常用于贬义词,一般常用于骂人:“你脸皮咋着就这么厚嘞?比这墙都厚!”当然,我一直以来都很赞同这个观点(毕竟,我也常这么说。)但是,现在却改变了我的观点。
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们的班主任谢老师对我们说:“你们都要做一个快乐的厚脸皮,只有脸皮厚了还不行,还要快乐呀!”正如格瓦拉的名言:“当你知道了面子是最不重要的东西时,你便真的长大了,活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己去争取利。厚脸皮的人更容易成功!”还在当时,我听了谢老师的话,我还十分的不耐烦,心里不停的叨叨后:“厚脸皮都够糟糕的事了,还要快乐!瓦特!”那一刻我感觉谢老师只是在敷衍我们!但是,现在,我知道了,谢老师当时不是在敷衍我们,而是在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告诉我们:“想要成功就要厚脸皮,而且在厚脸皮的同时,还要快乐;在快乐的同时,还要厚脸皮。是啊,假如你连自己的问题都不愿去问老师,或不愿意去与家长分享时,说明你的脸皮太薄了,脸皮薄又代表着什么?代表着你离成功越来越远了,别人在一点一点的往前走,大胆的表达着自己的思想,而你呢?是在一点一点的向后退去,逐渐的慢慢走向了失败的地方!
是啊,我们我们中的很多人不也是这样吗?不敢于表达自我,推荐自我,相信自我,不论他(她)现在有多么的优秀,以后,也将会一事无成!“快乐的厚脸皮”,一个褒义词,一个贬义词,相遇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让人励志的词句。为明天的成功而努力,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快乐的厚脸皮”吧!
【篇三:发掘“问”的内涵】
苍翠的高山连绵起伏,白云摇摇,浮于山腰。问曰:为何世间有人类出现?”对曰:“因为‘问’。”的确如此,当年若不是某只猴子追问为何要整日在树上攀缘而决心下树走走,就不会有我们人类的今天。若不是某个猿人发问用火烤食物是否会更美味而做了一顿烧烤,说不定我们还过着茹毛饮血的日子。
有人问:“‘问’是什么?“问”是我们人类对新事物思考时的疑难点。但是,纵古观今,“问”绝不是简单的能用三言两语概括的。
“问”是一种智慧。昔日,管仲与齐桓公困于山林。茂密的大山,何处得以寻水呢?管仲问于蚂蚁,蚁穴告诉了他水源。当他们跨越大沙漠迷路时,漫天飞沙,一望不知边际,何方得以出呢?管仲问于老马,曰:“老马识途。”老马带着他们走出了死亡。
“问”是一种探索。翻开历史的册页,丹青史书上记载着“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于隆中一问,“卧龙先生”文才韬略,指点江山,一问大谋划就告成。若非刘备问于诸葛亮,孔明纵有奇才,也只能唱《梁甫呤》,孰知刘备知道诸葛亮有这么一番计划么?他是问出来的。因为刘备的发问,三分天下的霸业始成,而“三顾茅荒庐”本身也成为一种豪迈。毛主席尝呤:“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一代伟人气宇不凡,由此可见一番。中国的十代元帅之一彭德怀,曾纵横沙场,金戈铁马,曰:“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豪迈中激扬着自信,英雄不愧为英雄。
“问”亦是一种创造。发明大王爱迪生小时候不就勤于发问,常使老师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么?新颖的思想对他日后的发现有着重要联系。还记得,瓦特当年苦苦思考,壶盖为什么会动?长大后,瓦特动手创造,竟然开启开了一个全新的时代——蒸汽时代。
我们作为学生,也应接受和发展先辈们留下的“问”的传统,做到爱问,会问,善问。在学习中,发掘“问”的精髓,丰富我们的知识,完善科学的思想;在生活中,用“问”来鞭策自己的行为。朋友,你在发掘“问”的内涵吗?
【篇四:下册第15课小练笔玩也能玩出名堂】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耍,但被人们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但,人们不知道的是,在科学史上,有很多名人都是“玩”出来的。
美国的菜特兄弟发明了史上第一架飞机,但让我没有想到的,他们是因为玩一个玩具而有了发明飞机的念头。
一天,他们的父亲给他们带来了一个发条蝴蝶,上了发条后就可以飞起来,由于太小,飞不了太远,于是,他们仿照这个做了一个更大的,这回,蝴蝶飞得远多了。1900年10月,他们制作了史上第一台滑翔机,由于飞得很不稳定,就在飞机上按了一个分箱,这下可以安稳进行了。但飞行时间有限,菜特兄弟又在飞机上加入了各种东西,促使飞机飞起来,于是,史上第一台动力飞机就这样被他们设计了出来。
英国的詹姆斯·瓦特发明了蒸汽机,也同样是玩出来的。
一天,他的祖母在厨房里做饭,瓦特守在祖母旁边,灶上有一壶开水在沸腾,壶盖噼噼啪啪地作响,不停地跳动。瓦特觉得奇怪,问过祖母之后,祖母没有回答,他便回到了房间,一直在思考。每当做饭时,他便在火炉旁看着,看着那变戏法似的魔术师水蒸气在推动壶盖,他很兴奋,发现了水蒸气的秘密。1769年,瓦特把蒸汽机改成了发动机,经过了多次研究,终于在1782年,完成了蒸汽机的改善。
现在,你肯定不再认为玩是在浪费时间了吧,如果我们也能像那些科学家一样拥有一双会观察的眼睛,那么我们也一样能玩出名堂的!
【篇五:最是一年春春好处】
经过一个冬天的休息,大地悄悄地脱下了灰色的大衣,草儿在泥土中舒展着慵懒的身姿,准备带给我们最美的姿态,树上的芽儿探出了“头”,鸟儿在院子里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切都变得生机勃勃。
我们迎来了又一个万物复苏的春季,眼前这一幕幕景象不由激发了我的斗志,在这个新的学期里,我定会在春风中拼出属于自己的蓝图,不错过这“最是一年春好处”的机会。
荀子曾曰:“学不可以已”。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超越自我,向自己的梦想更加走进一步。当我看到校园中小草奋力地从泥土中冒出芽时,当我听到开学报到同学们走进校园的步伐声时,我不由得对自己说道:一切事物都开启了新的航程,我也应该在这个新学期中加紧自己的步伐,给自己树立一个新目标,一步,一步走,将一小步变为一大步。就如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每天做到反省自己对自己的一天有一个总计。为此,我们要抓住这条走向梦想的道路。
成功的道路有很多种,但没有一种是不需要时间与汗水的付出。
莱特兄弟的飞机制作被人们誉为“痴人说梦”,但通过他们的努力,最后将人们口中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如果当初没有莱特兄弟,我们现在就没有了飞机:瓦特的制车理念被人们誉为“异想天开”,但通过他的反复实践,最后制作了第一辆蒸汽车。如果当初没有瓦特,我们现在就没有了汽车。没有任何成功可以不费丝毫之力去拥有。然而,我们更应该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做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努力去创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这个新学期中,我们就已选好文理科,开始了高考之路,让我们在这仅剩的两年零一百天的时间里去拼搏吧,改变自己,实现梦想。在开学的同时就意味着我们又开始了起早贪黑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果实总是很甜。毕淑敏曾说:我不相信手掌的纹路,但我相信手掌加上手指的力量。因为我们始终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伙伴们,就让我们抓住这第一缕春风,在往后的日子中发展自我,改变自我,不要年老时才后悔莫及道:“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也许眼前充满苟且,但学习是为了诗和远方。美好的未来在等着我们,就让我们一起踏上这一缕阳光走向光芒之路。加油,美好的未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篇六:的作文】
李可染曾经说过——踩着前人的脚印前进,最佳结果也只能是亚军。
就像李可染说的那样,如果你踩着前人的脚印往前走,那么你最好的结果,也只是亚军。因为你无法超越你前面的那个人。如果这样,那为什么有一些盗版比正版还好呢?估计这会成为你们心中的疑惑,所以我不打算直接揭开真相……
齐白石曾对他的学生许麟庐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纽可门发明了抽水式汽轮机;瓦特研究了纽可门的发骨,但瓦特没有沿着他的这条路往下走,从而发明了热蒸汽机;狄塞尔研究了瓦特的外燃机原理,但他也没有沿着瓦特的思路研究下去,而发明了内燃柴油机……
你可以去研究它的`脊椎,但你不能按照他的思路走;要用你自己的思路去吸取别人的精华,从而改进你的东西。如果你能做到这种程度,那么这就说明你已经做好了晋升冠军的准备!
说到这里,或许你的谜团早已解开。也有可能还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有的时候你多观察,不要总想着去抄袭别人的,而自己如果不去创新想象,就会忘了自己的本分和风格……正如齐白石的那一句——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既是齐先生给他的弟子许麟庐说的话,也是齐先生对我们后人的警告啊!
【篇七:造船】
暑假开始了,我来到了青少年宫这里参加小记者的活动,学习如何制作小船。
课程开始,黄老师告诉我们,人类最早做的船叫木筏,是由一根根木头连在一起的,人坐在上面,风险会很高的,可能会随时翻船。但是聪明的人类把船改造了。他们在一根又粗又大的木头上面挖个洞,人就可以坐在里面,最多可以坐三个人。后来人类又把船改造成了帆船,帆船是用风向推动的。最后,人们把船改造成了明轮船。船的两边有两个大大的轮子,是人踩动踏板推动的。可是人一直踩动踏板是非常费力的。后来有一个叫瓦特的人,通过观察发现,在煮开水的时候,水壶会冒出很多蒸汽,瓦特就发明了蒸汽机。用蒸汽来驱动明轮船的两个轮子,船就会行驶得更快。随着人类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用蒸汽机的明轮船很快就被淘汰了。
老师讲完了这些知识,我们开始学做明轮船,老师发给了我们材料,我们开始做船,完成后,老师就带着我们去一个人工水湖那里试船。
参加完了这次活动,我对造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