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家乡】
湘乡是我的家乡,古城龙城,历史悠久,建县已有两千年。湘乡历代的名人很多,妈妈告诉我:“三国蜀相蒋琬,清代名臣曾国藩,著名儿童文学家张天翼,诗人萧三,红军将领黄公略、开国大将陈赓、谭政,党和国家领导人贺国强、成思危都是我们湘乡人。”
我的家乡还有一条大河。这条河叫涟水河。河边有柳树,像春姑娘的长辫子,很漂亮。春天来了,两岸开了很多的花,有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蓝色的,真好看!河堤上有许多老人在散步,还有很多小朋友在玩耍。
家乡还有一座美丽的东台山,妈妈常常带我去爬山。晚上,我站在顶上,看见很多灯光像宝石,又像闪闪的星星眨着眼睛。我还可以看见三座桥,桥上有许多人来来往往,跑来跑去。山下有东山书院,那是少年毛泽东读过书的地方。
我希望我的家乡越来越年轻美丽。
【篇二:生不必逢时】
常言道“时势造英雄”,而又有言曰“是金子总会发光”。我认为有志之士在何处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而无能之辈纵然占居天时也一样一事无成。生不一定要逢时。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生于乱世,成就了万世的功名。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吴,北拒曹操,成就了非凡的功绩。有人说是乱世的天下使得他有用武之地,从而流芳百世。但是生在同时期的其他小兵、士卒,他们为何没有被后世记住名字?诸葛亮在群雄割据之时就已料得天下三分,提出隆中对策。他虽希望“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但他有惊世骇俗之才,非常人可比。即使他不出山,他发明的孔明灯至今也备受赞扬。所以有才能的人即使没有“时势”,也依然会成功
同样的,当今社会有人可以抓住机遇,一举成名。而有的人却碌碌无为,甘为人下之人。何哉?非那些穷人不愿成为富人,亦非他们没有机遇。只是他们没有上进的的心理,没有逢敌亮剑的勇气,没有默默承受孤独的毅力。他们只会在失败的时候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而真正的强者会在失败中站起,总结经验,再战今朝。纵然成功的路途充满了艰难险阻,他们会不想自己如何倒霉,只是顽强的与暴风雨抗争。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童年时家境贫寒,从小就替父母担起了全家的重任。但是他喜欢学习数学,一有空闲的时间,她就去借数学书看。他用五年的时间自学了高中三年和大学部分的数学课程。最后成为了一代数学家。他没有去抱怨自己为什么这么惨,而是用自己的努力战胜了上天的挫折。相比之下,很多人有先天的优势,然而他们却成了纨绔子弟。所以一个人是否成功与他的先天条件无关,而是靠他自己,靠他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生不必逢时,有志者事竟成,心之所在,路之所在。我们从此不应该再怨天尤人,而是将自己的失败看成自己的努力不够。这样,我们也可以造时势。
【篇三:给你点个赞】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风起云涌的三国争霸,几经沉浮,终成一家大业;历史的一页翻过,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而那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你呢?
你本布衣,躬耕于南阳,是那卧龙岗的一只慵懒的“卧龙”。可是一条龙怎能不向往那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对刘玄德三顾茅庐,你自觉这是你野心和梦想自由发挥的舞台。终同意,向那外面的世界迈出了脚。多少次挑灯夜读,多少次长时间的等待,多少个日夜的奋笔疾书,才换来了你“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定论,才换来了“不度得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的刘玄德的赏识?
为了你心中的那片海,你终于踏上了征程。别了,那琅琊阳都的书海文山;别了,那琅琊阳都的金波麦浪。
很快你就迎来了你的第一次挑战:博望坡。曹军步步逼近,实行对新生的蜀政权的剿杀。其他的大将都已“黔驴技穷”,只有你依旧镇定。双袖微动,锦囊技出,一把大火把令众人焦头烂额的曹军烧成灰烬,得到了关键的军心和威望。终于金鲤化龙,在三分的天下中自由地翱翔。
时光从指缝中悄然溜走,你又迎来了又一次挑战:生死存亡的选择。建安十三年,你的主公与东吴结盟,抵御曹军的南下。合兵之后兵力虽然雄厚,依旧赶不上曹军的“强弩之末”。怎么办?你联合了老朋友,上荐连环计,算准了在来东南风的那天给曹军当头一棒:一把火,依旧是一把火,烧的曹军七零八落,不知东南西北。这一次赤壁大捷,奠定了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局面。小小的“刘氏政权”成长为了三足鼎立的三国之一,你功不可没。杜甫诗中赞你“三顾频繁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你就是那个为了刘氏江山呕心沥血的人。可是这是图什么?只为心中的梦想,心中的那片海。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豪言壮语之后,公元228年,你又出征了,去面对作“贼”的曹军。
出师不利,满腹经纶却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第一战就失了街亭。你对他倍感失望,之后士气减弱,“再而衰”,对于漫漫前路无可奈何。那蜀魏边界之处,曾经自由翱翔的地方,已经成了你的噩梦。终于,饮恨博望坡。
……
再看你的一生,其中二十七载春秋,九千八百五十五个日夜,就是为刘氏的霸业操劳。你奔波了一生,终于随着刘关张一起泯灭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你一直在为了你那片遥不可及的海奋斗,可奈何一己之力无法撑起空洞的失陷天空,一株小树无法撑起将倾的巍峨高山。终于在五丈原的上方上演了那场悲剧;天地似乎也在为你的离去感到悲哀:“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
还是去了。业未竟,星已泯。你似那纷飞的落叶,无论舞出了多绚烂的舞姿,都无法回到树上——那个真正的乐园,那个没有战乱,和平的世界,也是你的梦想,你的那片海。正如那死去的大汉王朝,谁都无法阻止它的覆灭,哪怕是“多智而近妖”(鲁迅语)的你。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只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吗?还是报答刘玄德的知遇之恩?仅仅只是为了完成自己的理想,那片平静美好的海——给百姓一个太平盛世罢了。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你奋斗失败了,那也奋斗过,不会留下遗憾。正如此,你有一个鲜红的大写的人字铸就的人生。这是一种不屈的风骨,这是一种无畏的气概。正如那苏轼的名言“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还是回到杜甫的《蜀相》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蜀相诸葛亮。千年之后,我为你点个赞。
【篇四:担当作文800字议论文】
担当,意为承担并肩负起责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义务,一种行动。
古往今来,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里,已有无数关于担当的佳话。蜀相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为治理国家的担当,于是他开创了蜀国的繁荣富强;太史公司马迁,在狱中忍辱负重,因为重于泰山的担当,于是他写下了《史记》的不朽篇章;爱国诗人陆游,临危之际,因为忧国忧民的担当,于是他吟出了“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字字血书。担当,是一个个伟人身上闪耀的人格光辉。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样的担当,也许距我们太过遥远。但有一种平凡的担当,随处可闻。平日里干净的大街上,四处都有鲜黄色的身影。他们拿着低廉的工资,无论春夏秋冬、酷热寒暑,始终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为城市的洁净奉献出自己的汗水;大巴车上,司机被飞来的玻璃碎片扎伤了腹部,危急关头,他脚踏刹车,拼尽最后一丝力向身后的乘客喊出了那声“小心”;平时上学途中那些来来往往的人们,他们中有的也许是为了妻儿,背井离乡,外出打工;有的或许是两点一线的上班族,为了家庭,疲于奔命……他们为了各种各样的原因,肩负起自己的担当。
我曾看到一则报道,说是在南极几千米下的冰层中,发现了生命的存在。看完后,我心中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为什么要在那里生存?它们是怎样在冰层下保持着不竭的生命力的?它们的存在,是否意味着生命的担当呢?还曾读过一个故事,讲的是山谷中的野百合。我认为野百合的开放不需要人们来评头论足。它只是不甘沦为草,它的开放本就是出于作为花的尊严和开花的责任。
在忙碌的学习中,沉重的压力下,不知不觉,我似乎已经迷失于生活的方向。这样的学习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生活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担当。作为一个人,我有生存下去的责任;作为一个中学生,我更有义务努力学习。我必须担当起属于我的责任和义务,为祖国,为世界,为未来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篇五:眼泪为他而流】
一片清冷的月光落在蜀城上,落在蜀道旁,落在蜀江中。千百盏孔明灯落在清冷冷的碧江之上……
一滴清泪穿越了一千八百年的时光。
他的一生,始于神话,亦终于神话。
纶巾羽扇,安坐降中却能“笑谈分三国,英雄镇四夷。”躬耕于南阳却能知晓当世之事。在赤壁一战前者,游说江东,台战群儒,论他的出世之表,泣他的凌云之志。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白帝城刘备拖孤,他的诺言成了遗憾。自此,他文弱的身躯背负起了整个蜀国的江山社稷,身先士卒,事必躬亲。久出祁山,七擒孟获,布八阵图,造木流牛马,火烧木栏寨……但透过泛黄的纸业扔能看到那场大雨中,他的“某事在人,成事在天”泣他的无奈,泣他的悲哀。
他倾整整半生的期待,终难敌过岁月的流转,彼时,他已临近青丝染霜华的知命之年。
星落五丈原,纵然蜀地百姓如饲呼唤,纵然战火点燃锦竹,纵然马蹄踏遍成都城。那个妙策胜孙,吴的蜀相,伴着千军万马一同逝去,在他的遗憾,论他的短暂。
他那温和的笑魇渗透了岁月的尘嚣,再念起他神话般的名字,唯有怆然泪下。
倘若他能一直躬耕降亩之中,即便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答于诸侯。”可是,他毕竟是他。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之识哉?论他的高傲,论他的决绝。
论他的喜,泣他的悲。而他却在战火中笑的坦然,其实不过为八个字而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千八百年的时光,却教花月动容,一滴泪,却教这千年隔阂泯灭的丝毫未存。眼泪终为他而流。
【篇六:接受熏陶,寻找距离】
这个寒假,最火的莫过于“中国诗词大会”。为了让我们也感受一下满腹经纶的滋味,提高我们的诗词鉴赏能力,我们牛通社的小记者和其他社团的同学们,在少儿图书馆的演播厅共赏诗词比赛。
主持老师首先帮我们回顾了以前学过讲过的咏史诗,虽然我是第一次来参加,但是我也很顺利地背出了《八阵图》,《赤壁》,《蜀相》,觉得很简单。然后主持老师给我们讲了楚汉战争,一直讲到项羽四面楚歌,在乌江自刎。她引出了今天的三首咏史诗《夏日绝句》,《题乌江亭》,《乌江亭》。除了解释诗的本意之外,老师给我们提问:同一件事情,为什么他们的观点截然不同?大家踊跃发言,答案也是各种各样,但是终究是紧密联系了每位作者的身份背景和所处的朝代。杜牧是唐代的诗人,比较狂放大气,所以认为项羽不应该自杀,应该忍辱负重,回江东卷土重来。李清照一女子,因为所处南宋,国破山河在,希望当时的朝廷能收复北方失地,而不是一味逃跑,所以认为项羽自刎,是英雄所为。而王安石作为一朝宰相,冷静分析,项羽为人残暴,失去了人心,所以认为项羽即使回江东,也未必能卷土重来。虽然这三首诗,我也会背,也知道字面的意思,但是我重来没有这样深刻的思考过。
赏过诗词之后,我们开始抢答诗词和问题。我能背出很多诗句,但是不会分析,不会回答问题,所以只好在下面听别的同学说。我很羡慕他们的自信。
激烈的比拼之后,选出了十二位同学参加“飞花令”。最让大家激动的令牌是“春”,十二位同学拿出看家本领,一个劲在想“春”的诗句。有人答“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有人答“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有人答“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最后一位二年级的小姑娘夺得了胜利,成为擂主。
这次活动我感受了古诗词的博大精深,也发现学习了很多的历史故事,更对自己的不足有了深刻的认识!
【篇七: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诸葛亮】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他的名字让敌人闻风丧胆,他被人称为“智绝”,他是谁呢?他就是《三国演义》中的蜀相,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著人物——诸葛亮。
他的才智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七擒孟获、三气周公瑾、草船借箭等这些有名的事情,无一不都归功于他,但让我感触最深的还是空城计。当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攻打蜀国时,诸葛亮守护的西城中只有2500军士,而这些士兵还在搬运粮草。如果被其他人遇到,早就忐忑不安,如临灭顶之灾。但诸葛亮反倒更加沉着冷静,不慌不忙。因为他知己知彼,他知道司马懿比曹操都狡诈多疑,便利用了司马懿多疑的心理。他大开城门,在每个城门前让二十名军士扮成百姓扫地或做生意,自己则坐在城门上操琴喝茶。司马懿见状,以为城中有埋伏,便不敢进城,在城外逗留几个小时之后,还是领着军队撤退。就这样,诸葛亮不动一兵一卒,一枪一箭,用智谋打败了司马懿的军队。
他不光有勇有谋,还重情重义。在刘备死后,他鞠躬尽瘁,尽心尽力,一直辅佐刘禅,一直到临死前还要去照看军队,为战士们鼓舞士气,他临终时也是告诉自己的儿子要为蜀国效力。年仅53岁便去逝,他的儿子也为国战死,年仅36岁。他们诸葛几代都为蜀国尽忠,这难道不是有情有义吗?
诸葛亮是我心中的指南针,是我最崇拜的人物,他的形象在我心中成为一座丰碑。
【篇八:妙趣横生的诗词擂台】
2月18日,我在杭州少儿图书馆参加古诗词的鉴赏与擂台活动。老师先让我们学习了《蜀相》、《赤壁》、《八阵图》这三首诗中的一些字的意思,以及其中包含的典故,这些东西我会,但是后面教的几首,却让我学会了不少知识。接下来学习的是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和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杜牧说“包羞忍耻是男儿”,但是李清照说“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两个人都写项羽,但是观点不同,杜牧说要像越王勾践一样忍辱负重(包羞忍耻);但是李清照说人人都该像项羽一样宁死不屈。两个人的观点之所以截然不同是因为他们所在的时代不同。杜牧生活在盛唐时期,当时卷土重来是很可能的事情;而李清照生活在南宋时期,那些王公贵族们都是逃来逃去的,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她说如果有两个人跟项羽的气质一样的话,也许南宋就不会变成这样。两个人说得都有道理。
后来,我们又开始抢答问题。我们高年级段的问题都比较难,有些题目令人抓耳挠腮。这些题目大多都是在考诗词的意思。我虽然没有被请到,在台下看也学到了一些东西。
飞花令开始了,台上的同学们,不停地说,他们答不上来的时候我急得要命,毕竟我也是一个有备而来的诗词迷啊。
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一次的活动终于结束了。在我小时候,是妈妈、班主任逼着我背诗。但是现在,我爱上了诗词。体会到了诗词的魅力!也许,诗词并没有实质的用处,但是他让我了解了中国的古代文化,也懂得了一些道理。我喜欢诗词,不就是班主任老师和妈妈的功劳吗?
唐诗、宋词、元曲,还有对联是多么美妙啊!我们应该宣传它们,牢记它们。但是,不要只背诵而不理解诗词等内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