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炉相关作文

【篇一:家乡的秋天】

老舍先生曾经说过:“上天将春天给了北平,夏天给了瑞士,秋天和冬天给了济南。”可我却认为,秋天,是属于我的老家--浏阳的。

你们见过真正的枫叶吗?枫叶是那种有点古朴的暗红,中间点缀着一些新生的鲜红的芽。暗红是那种无法形容的颜色,就像将清晨还镶着露水的玫瑰放进小炉里,加上春天的泉水,夏天的阳光,冬天的炭水咕噜咕噜的熬一下午,在夜晚的油灯下取出来,闪烁着一股古韵和微微有些疲惫却依旧热情的光。

家乡的板栗和桂花,还是放在一起讲吧。反正都是那种甜的微微有些发腻的香。家门前是两棵板栗树,屋后是一园子的百里香。晚上躺在床上啊,看着皎洁的月光,闻着丝丝缕缕却依旧如蜜的桂香,心里满是安详与宁静。白天可不是这么安静了,我们欢呼着来到板栗树下,摇三两下,然后尖叫着跑开。成熟的栗子下雨似的落下来,我们跑到板栗旁,在上面蹦来跳去,板栗似乎被踩疼了吧,呲牙咧嘴地张开小嘴抗议着。我们才不管那么多呢,小心翼翼地把栗子取出来,去皮,洗净,放在小炉里炖上一两个小时,软糯又香甜的栗肉在舌间舞蹈,我竟有些不舍的吞咽,整整一下午我都像包裹在甜蜜而又温暖的栗香中。

老家的秋天很短,只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可时光也舍不得如此美好的秋天,每天都在用最长的时间走着,可即使是这样,我们也每天都忙碌而充实。我们忙着将桂花晒干,希望每天都能闻到那浓烈的香,可天公不作美,好几天阴绵小雨使摘下来的桂花都成了霉花。不过嘛,小孩子的伤感来的快也去的快,我们很快又沉浸在霜桂的香甜中。桂花平时是不许吃的,可不知为何,大人们都很乐意我们吃结了霜的桂,那寒冷,甘甜中含着一丝苦涩的桂,是我们秋天最美好的味道。

啊,家乡的秋啊,是我最甜蜜美好的童年记忆。

【篇二:冬日小炉】

今天没来由的冷。晚上喝一碗母亲打的酱油汤,舒服地冒着汗,竟又想起了儿时在老城的冬日。

那时冬天是不开空调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个烧煤球的炉子。冬天到了,便搬出来放在厨房,架一管烟囱通到窗外,一家人围着炉子,好不惬意。

那时厨房大,我便搬一小桌在厨房写作业,回头就看见炉子里蜂窝煤的孔隙里暖洋洋的光。冬天的天黑的早,楼下的狗便“呜啊!”地叫起来,声音顺着滚烫的烟囱钻进来,也不再冰冷了,绵绵地让人陶醉。如今倘若再让我听到这种声音,心底深处的那个小孩也一定会醒来,打开窗,也大声地叫回去:

“呜啊!呜啊!”

作业也顾不得写了,因为这时外婆要做鸡蛋饺皮。关上窗,和那只闻声十年不见其踪的狗狗说一声“再见”,急忙坐在外皮的后面,看外婆在半人高——估计还不到——的炉子摊鸡蛋饺皮。外婆也坐着,右手执一大勺,左手执一小勺,右边是一大碗大散的鸡蛋,左边是一壶油。滴几滴油在大勺上,放在炉火中,然后小勺舀一勺鸡蛋,倒在大勺里“滋”,鸡蛋很温和地响着,金黄色凝固在勺上,就像冬日里凝固的阳光,黄灿灿的,暖洋洋的。渐渐地,外婆转动手中的大勺,一轮鸡蛋皮,圆溜溜的像一轮太阳。盘子里一叠叠的鸡蛋皮厚了,我总不免要向外婆要一两张刚出勺的鸡蛋皮,尝尝味儿。鸡蛋皮很嫩,有种淡淡的甘甜,细细地含在口中,便感觉含住了整个炉子、整个冬日的温暖。在这一轮轮鸡蛋皮的陪伴下,十年就这么悄然逝去了。

鸡蛋饺皮自然是做鸡蛋饺的,炉旁小桌,木纹里写满了岁月的油渍。摆一盘蛋饺,盛一碗透着腊油的糯米饭,就一小碟香肠,配几道素菜,空中弥漫着父亲与外公杯中的酒香。任它窗外飞雪如华,窗里总是涌动着暖意,一直要把窗户雾成了乳白色才罢休。正是从小这种冬日,使我看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时才莫名涌起一种亲切感。一家围一小炉,叨着学校里发生的事,笑意在每个人脸上绽开,而温馨却早如这小炉的温暖,沁入了心中。

后来搬了家,炉子也不知哪去了;冬日里的取暖自然也换成了空调。每每吃着蛋饺,心中总念念不忘地记挂着儿时的小炉,只是未曾道出罢了。就算道了,又有几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呢?只怕除了我,也很难有第二个“痴人”了吧。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