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感悟清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这是一种雄壮之美。“素湍绿潭,回清倒影”,这是一种轻柔之美。“水爆轰震,声如崩山”,这是一种浩荡之美。而用“轻柔而雄奇,壮美而秀丽”来形容清江之美是恰如其分的。
夏季的清江水,声势之浩大,犹如百万雄师在怒吼,滚滚的波涛从横卧江面的清江大桥下拍打着,从石拱穿腹而过。湍急的江水如狂风一样呼啸,如惊云一样飞驰,如战马一样嘶鸣,如火焰一般爆烈……每一次洪水就像是给清江河的一次洗礼,冲击着我们的心灵。
春季的清江水似乎不同,清澈而婉转,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江边垂柳随风轻摆,感谢春水带给它们生机;水中鱼儿无比欢畅,感谢春水带给它们欢乐;农民伯伯的喜悦却荡漾在脸上,春水带给了他们新的希望,春种秋收,是他们向往的幸福。
秋季的清江水是平静的、宽阔的,河面不见波澜,偶尔会泛起一点涟漪。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清江水以平静的姿态迎接这个黄金季节的到来,带给我们宁静之美,也使我们从中感悟到“宁静致远”的人生哲理。
冬季的清江水,包含了夏季的雄奇,春季的轻柔和秋季的宁静,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是一种奇丽与壮美。冬季的河面不会结冰,但水却冰冷,看似平缓,但依然拥有奔腾的能量;虽没有一泻千里的气势,但时常有江水翻滚的场面;虽不会平静如镜,但却可以轻柔婉转。冷而不寒,快而不急,这使人感到在宁静中有奔腾,在奔腾中宁静。它的生命力,柔而不弱,在回旋婉转中能抵御寒风的肃杀。
春水的轻柔,夏水的雄奇,秋水的宁静,冬水的美丽。带给了我们柔的美丽,坚的毅力,轻的抚慰,强的力量。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赋予了我们的母亲河———清江勃发向上、旺盛的生命力。
【篇二: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
在我小时候,母亲总跟我说:“我们中国的首都是北京,那是一个很大的城市,家外面的世界很大,你长大后要去看看。”
等我上了小学,母亲就过上了两点一线的生活——市场和家。每个晚上,厨房里总是传来铲与锅的碰撞声,继而是一阵饭菜的香味。母亲系着围裙,在厨房里走来走去,看似繁琐的一顿饭,在母亲手里显得那么简单。饭菜一端上桌,我便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起来。母亲总是慈爱地摸摸我的头,笑着说:“有这么好吃吗?”我用力地点点头。母亲却是一笑,对我说:“等你长大了,你会发现,外面的厨师做的比妈妈要更好吃。”因此,我开始憧憬长大,以及外面的世界。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上了初中,我开始过寄宿生活,母亲因此闲了下来。每个周五,我一踏进门,就能闻到饭菜的香味。“把书包放下,准备吃饭吧。”母亲的声音依旧从厨房里传出。我走过厨房,往里看,依旧是熟悉的背影。但我突然意识到,家已经是束缚母亲的牢笼,一家人的三餐、油盐酱醋已经将母亲限制在机械的生活中了,我突然感到一丝伤感。
每当寒暑假,母亲总是对我说:“你长大了,要多出去走走,‘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你呢,妈?”我反问。“我已经看见过了。”她总是这样回答,但我知道这不可能,她的时间,都花在一家人每天的生活上了。
就这样,我从省内的湛江、韶关,到省外的上海、杭州、成都,再到国外的巴黎、罗马。我在行走中学习,体会着不同文化的差异,感受大千世界的魅力。我走得越来越远,学得越来越多,体会的也越来越深刻。在行走中,我看到了书中看不到的雄奇景观;在行走中,我品出了书中品不出的人情百味。可是母亲,却依旧在厨房里,准备着一顿又一顿可口的饭菜。她的行走,也只限于市场到家二十分钟不到的路程。
直到有一个晚上,她在厨房里忙碌着。我跑进厨房,问母亲:“妈,你去过三峡吗?”她摇了摇头:“没有。”“那你知道大同和大庆吗?”她依旧摇了摇头。我才发现,原来不知不觉中,我去过的地方已经比母亲多很多了。当我在华山东峰上感动于日出时,母亲还在梦境里遨游;当我在鼓浪屿海滩上奔跑时,母亲还在市场里买菜;当我在西安城墙上骑车时,母亲还在厨房里熬汤。当……
母亲把她最美好的时光给了父亲,又把最珍贵的时光给了我和姐姐。她只是初中毕业,却知道不走向世界终会落后,因此她牺牲自己的自由,把去眺望世界的机会给了我。也许很多地方她没去过,可是她知道,她的儿子终有一天会到达那里。她把一切给了这个家,为家付出了太多太多。
有人说过,“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可我却想说:“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也许我现在还没有这个能力,但我会尽我自己的努力,让这个家变得更好。也许我尚还稚嫩的肩膀还扛不起这个家,但我会好好学习,长大后有所作为。也许我的声音还不够成熟,但我坚信,总有一天,世界会听见我的咆哮。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想带你感受爱尔兰巨人峰的雄奇;想和你漫步在落叶遍地的香榭丽尔大道;想和你相拥于富士山樱花树下;想和你看挪威河谷清澈的河水;想和你听维也纳动听的歌声;想和你尝荷兰牛奶的甘甜;想和你在里约热内卢看球赛……
我已不再年幼,我渐渐开始学会面对生活,再不需要你在后面小心地看着我了。我会慢慢长大,成为一个可以面对风雨,撑起这个家的巨人。
“世界那么大,你要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世界那么大,我想带你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