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最喜欢的一本书】
我最喜欢的书是《汽车族》,这本书非常好看。
我小时候特别想看关于车的书,终于到了四岁,我求着爸爸让他给我买了一本名叫《汽车族》的书。当时,我大字不识几个,只好看里面的图。现在我长大了,能看懂其中的意思了。
虽然我搬了一次家,有些书找不到了,不过这本《汽车族》还是跟着我到了新家。
搬家的第二天,我又把它给找了出来。这本书的封面早就没有了,可是,我还清楚地记得封面上是一辆闪闪发光的银白色的捷豹车。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汽车设计家,我极其喜欢和崇拜这位和我兴趣爱好一样的汽车设计家。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100页有一个国产好品牌,是比亚迪,车的名字叫秦。宽敞的内饰、精致的方向盘、动感的科技,这真让我惊讶。下面就更惊人了,它能远程遥控,还可以自动倒车,而且它是混动车,动力强,油耗低,这太完美,太让人喜欢了。虽然是国产车,但一点不比进口车差。
现在我已经九岁了,这本书看了五年,总是那么喜欢。我希望这本书一直陪伴我,因为我就是一个每天都离不开车书的车迷呀!
【篇二:同学小传600字初二】
王雲毅,字晓毅,号“大晓毅”,九班著名艺术家、板报设计家。
名如其实,一米六几的个子,头竟比我这个一米七几的人还要大,里面充满了奇思妙想。来看看此人的面相,你肯定会一下子被那双大眼睛吸引了去,两个小太阳不断向外射出炽热的活力之光,通向那阳光之地的两道拱门,是一对鬼斧神工的双眼皮儿。笑的时候露出两颗虎牙,可爱又对称,现在就坐在我的左手边。
晓毅的高超画技,是经多年沉积下来的,可谓提笔就来,且每一幅都栩栩如生。看看他的桌面垫儿吧,用五彩斑斓形容再合适不过了,立体字啦、比心的手势啦、还有一些名牌商标等等,真是应有尽有。再翻翻他的课本,每一幅插图都被他加工得富丽堂煌。也许你要惊叹:“这样一位艺术家怎么还留在学校里呀?”艺术家也需要文化呀!
晓毅是个不折不扣的暖男。每次我上完小班课回来,书包已立在桌子上,书本整整齐齐的装在里面等我哩。要是谁不开心了,他就会机灵地岔开话题,或扮演出一副滑稽的样子,使大家破涕为笑。他几乎没有脾气,对一切事物都保持着很乐观的心态。
到了画板报的时候,晓毅就成了一员必不可少的大将。间操、自习课、体育课,都不见他的踪影,原来他正聚精会神地趴在黑板前画画呢。只见他时而爬上爬下,时而更换粉笔,时而修改线条,时而还站在远处观看检查,不给板报上留一点儿败笔。出板报常常是加班至放学还不能离开,可我从未听到过他有任何埋怨,班级的事,他也总是冲在前面。
生活里有晓毅这样一个人,实在是件幸运的事。当你开心时可与他分享,伤心时他会静静聆听,我希望,我们可以肩并肩,一起在生活之路上狂奔。
【篇三:昆虫记读后感】
法国作家雨果曾评价这本书是“昆虫的史诗”,赞誉作者是“昆虫界的荷马”;美国作家罗兰曾评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掌握田野间无数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是什么书在世界上享受如此高的盛誉?它,就是一代巨匠法布尔写的-一《昆虫记》。
在寒假里,我再一次翻开了法布尔的《昆虫记》,我细细咀嚼,很快,我就步入了一个神秘的昆虫大世界。
在作者的笔下,螳螂,“它还拥有另外一种独特的东西,那便是生长在它的前足上的那对极有杀伤力和攻击性的冲杀、防御武器”。蜘蛛织网“即使用了圆规、尺子之类的工具,也没有一个设计家能画出一个比这更规范的网来”。萤火虫“它一生都是光耀门楣的,它们永远为自己留着一盏希望的灯”。这是一些多么可爱的小精灵啊!
每当读《昆虫记》时,呈现在我眼前不仅仅是昆虫,还有匍匐在草丛里观察蛐蛐的身影,为了揭开昆虫的奥秘,他像侦探似的长时间追踪昆虫,不断的假设,反复的推理,严密的求证,一步一步的逼近真相。每个奥秘的揭开过程都充满了曲折和反复。
但是,我做事却不像法布尔那样细心,我十分马虎,有一次月考,我的英语考的极差,是因为听力测试的时候太不细心,听混了许多单词,导致失了很多分。粗心让我在考试时把原本会作的题目写错了,那可不是该丢的分。大意使我不检查,以为都对,结果又落下好多分。粗心大意马虎似洪水般地冲走了我原本该有的分数。现在读了这本书,我一定要向法布尔学习,学习他的细心,严谨。
读过《昆虫记》后,我感受很深。《昆中记》中蕴含着追求真理,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学习法布尔勇于探索世界、勇于追求真理的勇气与毅力;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要有一种严谨的科学精神;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即使再困难,也要朝着目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