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与数学】
今天仿佛是数学的天下,今天我中午写了数学的每日一练,妈妈说要检查,我还信心满满的说不用检查了。结果下午就打脸了。
下午正上着阅读课,我正沉浸在鲁宾孙的历险当中,突然这安静的教室被打破了。
原来是张老师来教同学们讲题来了,老师迟迟不叫我,我本以为我是全对了,过了一会儿张老师点了我的名字,三道计算题只对了一道。“完全平方公式会背吗?”“会。A加b的平方等于a的二次方加2ab再加b的二次方。A,减b的二次方等于a的二次方减二ab+b的二次方。”但是我的平方差公式不会背了。
张老师让我去拿书再背一遍。最后终于背了出来。
后来谢老师来到班里,让我们写错的再重新一遍,我写完一遍后错了一种题型,我只好再去思考一遍了。
这种题型我百思不得其解,眼看就七点了,我真的很想打死我这个无用的脑袋。
后来张老师在我们还没有走就给我们讲了一遍,张老师这一脚终于讲到了我不懂的那个地方,那张老师让我们举一反三,又让我们写了两道题,这些题我终于把我脑子中的那一团线给它梳理开了。
我们学习就应该举义粉色,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掌握。
【篇二:道德与利益可以兼得】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道德与利益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然而孔子称赞收下谢礼的学生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的故事,却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固有观念大打一个问号:利益与道德真的不可兼得吗?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用她并不强壮的双手去托住从高楼坠落的陔子,这是道德的表现。而她也没有像常人一样要把利益与道德划清界限,在选择道德的同时,她也选择了利益——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殊荣也接受了重金的酬谢;“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大肆涨价赚钱,而神威药业却毫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这是神威出于道德的选择,而在非典结束后,神威药业也收到了利益的回报——销售业绩远超其他公司。由此观之,利益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我们的大脑中回荡的却都是诸如“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的话语,我们总是把道德与利益视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总是以德为荣,视利为耻。于是我们讴歌看那些大爱无私之人,颂扬着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在这一次次的讴歌与颂扬中渐渐失去了行善的勇气。不计利益的行善固然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有私心的凡夫俗子,一旦道德的标准提高到要放弃利益的程度,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行善举义之时只是感动只是钦佩,却不敢效仿不敢推广。一个人的行善举义固然可贵,但许多人的行善举义才更为难得。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道德的情况下,利益是值得被接受的,而道德之花也能在利益之风的吹拂下开得更加鲜艳。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我们无法一直奉献却不求回报,但我们仍能尽力让道德之花开放,同时合理取得属于我们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