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文学作伴】
天圆地方,大国泱泱,甲乙丙丁,周吴郑王。面对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化。我总是感叹道:”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偶遇《诗经》,就让我爱上了文学,”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幽静的芦苇,凄清的冰霜,让我沉醉于大美之中,悠扬的音韵仿佛伴随着美丽的伊人进入我的眼帘,云间仿佛落下了一枚缤纷的色彩,托起一片落霞,依稀能看见那恬淡的笑容却又转瞬即逝,消失不见了;偶遇《乐府》,那种豪迈的气魄恰好与《诗经》的含蓄相反,一句”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震慑住了我,气吞山河的山盟海誓,一下子就将我带入了文学的殿堂,带我寻找那埋藏在我心底的对诗歌的渴望。
偶遇李白,”天生我材必有用“的风骨总在鼓励着我向前,不被挫折打败,”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更是将我带进了一个似真似幻的奇妙世界;偶遇苏轼,他的大度让我钦佩有加,”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带着浓厚的情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用伤感孤独之调描绘了一个神话般的画面,我时常对着这句诗发呆,她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慰藉,但更多的是一种不可言状的感受。
当我还在牙牙学语的时候,爷爷常常给我讲述古人的故事,生动而又有趣,陪伴着我无数次甜美的梦乡。到后来,我长大了,有时还和爷爷用文言文对话。最后,爷爷去世了,在这之前我与他的最后一个对话,是我给他讲着他给我讲的那些故事,他笑得很开心,但眼眶里却充满着泪水……
现在,我还是离不开文学。每次,我都会捧起一篇美文,泡上一杯香茗,让书香与茶香交融,氤氲如水中的层层涟漪在空气中弥漫,有如春风在我的心飘荡,久久不散去。她从我的身边走过,时而低头吟唱《如梦令》,时而昂首高吟《浣溪沙》,她带着独特的香气,轻盈的萦绕在我心中……她如一曲天籁,让我心如止水地聆听;她又如一杯芳醇,让我不知不觉地沉醉。众里他寻千百度,你已在”灯火阑珊处“。
【篇二:我心中的桃花源】
我倚在桃树下,捧着《诗经》。跟随时间的脚步,我走进了自己的桃花源。
“蒹霞苍苍,白露为霜。”清晨,走在上学的小道上,两旁的野草擎满了露水,露珠晶莹、透亮,像个俏皮的小精灵在蒹霞叶上翻滚着,蹦跳着,滚落在草地上。傍晚,小小书童放学归家,此刻的草地一片苍白。露珠罩着蒹霞叶,凝结成了一层白霜。在剔透的白霜笼罩下,翠绿的蒹霞显得生动、活泼,为幽幽小径增添了几丝生机。
这是冬日。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开的烂漫。桃花们,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她们婉如妙龄少女,羞答答的,雪白的皮肤中微微泛红。有些桃花开的热烈,好似穿上了一身红袄子,鲜艳、生机,若人喜爱。桃林里的花,红的似火,粉的像霞,白的如雪,让人们流连忘返,不禁赞叹道:“好一副绝美的图画啊!”
这是春阳。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边垂柳上停着几只鸟儿,它们的嘴里叼着虫儿,雌鸟喂着自己刚出生的幼鸟,眼里充满怜爱,嘴里不停地叫着,似乎是温柔地提醒它的孩子:吃慢点儿,别呛着。夕阳抛出最后的一丝余晖,雄鸟归巢。一个放牛童心里想着:倦鸟回巢,我是否也该回家了呢?
这是秋天。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池塘边的柳树下,一位长发及腰的姑娘,恬静地坐着,一双单凤眼,两弯柳叶眉。肤如凝脂,唇红齿白,她的嘴唇如蝴蝶的翅膀微微扇动。她纤细的手指轻拈针线,一上一下,绣着池中的荷花。她的一眸一笑,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佳人。她的眼睛如池中的水一样明净,仿佛能看透一切。
这是夏夜。
我合上书,回想书中的景物,这,就是我心中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