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遇见碎片化的生活】
21世纪的人们,手机占据了他们太多的时间,不知不觉,人们就遇见了碎片化的生活。我,也不例外。
21世纪的网络科技十分发达。同时,网络产生的诱惑也越来越多。QQ,微信,淘宝正在一点点吞噬着我们的时间。我们的时间好比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拼图,每天都只有24块,而这些应用程序却偷偷地把时间的拼图一块块地偷走了。最后发现时间所剩无几,但却一事无成。
21世纪的超快速生活方式也是碎片化生活的原因之一。因为所有人忙于工作和学习,几乎没有人会选择花半小时来了解一条小新闻。这时,智能手机上的“腾讯新闻”就起了效果。它可以让读者在30秒之内迅速读懂一条新闻发生了什么。这样,在等公交车前,会议开始前,上学的路上,各种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在有限的几分钟内,了解一天来所有的新闻。碎片化的生活帮人们节约了时间,却也留下了后遗症,人们渐渐对大篇的文章感到不耐烦,只爱看小型的短文。而且现在的人追求刺激和新奇,网上的新闻普片也娱乐性较强,反而一些对国家真正有利的政治新闻,却很少有人点开。
人的思想也会碎片化。现在,全人类的专注力都在衰退。人的思想很容易被打断,而变得碎片化。所以,大脑会变得越来越“懒”,等到真正要动脑的时候,它就动不起来了。
碎片化的生活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过,只要正确使用它,一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篇二:碎片化的生活】
早上起床睁开眼睛第一件事情会干什么?这是前几部看到了热议话题。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拿起枕边的手机。这动作,仿佛行云流水般流畅,一气呵成,利落干脆。不过早晨的美好时光,随之碎片化,打破了完整的“刷牙,洗脸……”诸如此类的流程,于是我们极少的专心于一件事物。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便利却也能摧毁我们。我们需要给心灵一些专注,完整的时间。
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情,日子久了。会收获颇丰的。遇上碎片化的生活应该将心沉淀下来。网络上出现了一种新型的阅读应用。当你选中一部小说,叙述的形式,犹如日常微信对话一般。首先,这样的模式必然会删改小说的部分文字,对于文学鉴赏的完整性产生了质疑。欣赏和品味文字的魅力就因当给予充分的时间,把节奏放慢。
这便是碎片化生活的弊端会让我们变成只会接收信息带给我们得杂乱的内容,殊不知最重要的是要筛选。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中,很好的阐明了这点。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暑假布置的政治作业是每天摘抄头条新闻,我认为每个中学生都应该自觉做到的。互联网带来杂乱的丰富的大数据是我们必须进行浏览之后的选举。拿出应该反复回味拿走,应该过目不忘,哪种应该排去,我们往往忽略现在正发生国家大事,这是多么可悲啊!进行合理的选择是我们面对碎片化生活最好的手法和手段。
这样的生活,带来太多便利。网上购物不但比实体店的价格公道,还兼具了买者的体验后的评论。拾物品的真实可信度上升最大的好处还是足不出户。碎片化的阅读,也可以带来娱乐性,休闲性的新体验。可以培养大家创新思维这不正是中国人缺乏的吗?
我们的心态和认知随着互联网而改变。碎片化的生活必然成为21世纪的现状。为了不使人们走入歧途。我们需要专注的时间来沉淀,更是要选择,择其优随后保留,甚至是深藏于心。
【篇三:感受碎片的温度】
物欲横流的时代俨然来临,科学技术将我们的生活又拉上了一个档次,但有人说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碎片化,我们不再投入到经典著作中,或是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场所,削弱了我们的思维深度,忽略了生活的意义,各界众说纷纷,褒贬不一。
实则不然,我认为,恰恰是那些碎片化的生活,带来了不一样的意义。
诚然,如今信息时代的洪流,裹挟着一个个细小的信息碎片向我们砸来,压缩着我们仅有的空间,在忙碌中,从容拿出一本本书,煞有介事地品读,似乎成为了一个笑话。这是,科技的到来便成为了一大推手。
每天都有身着西装,脚踏皮鞋,在各种场所来回穿梭。对于上班族来说,能够坐下来安安静静地做一件喜欢的事简直是天方夜谭;只有在挤公交或是地铁,再者就是短暂的午休时,拿出手机刷刷微博,为枯燥的生活增添一点娱乐性。我们不能要求这些朝九晚五的人每天都写一篇冗长的日记来记录生活,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但可以在手机屏幕上上下翻飞,打出一段字来作为今天的结尾。碎片化的生活带来了娱乐性。
每天也有身穿校服,背着鼓鼓的大书包穿梭于各个公共交通的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在本就紧凑的学习生活中,将自己的时间划分,列出条条计划,按部就班地做好,也是难以实现的。但可以在空闲时拿出手机戴上耳机,听着英语提升技能;又或是乘公车时突然想要阅读文学便可以翻阅公众号自行阅读好的文章;做难题不会了,可以网上搜索,辅导进行……不需要捧着一本厚重的名著,腾出时间腾出地点,也不需要拿着题与老师定好时间询问……碎片化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性。
“碎片”宛如一个大网覆在社会上,大部分人都过着碎片化的生活,或多或少。想朋友们了,不需要舟车劳顿,我们有交友软件;外出迷路了,有实时导航;通讯也不必像以前那样跑到专门的地方交钱投币……
当然,用计划规定时间,也不是一件坏事;花时间阅读一本书,也未尝不可。碎片化的生活已势不可挡,面对新的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生活态度,找到那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后,说道生活的意义。红尘滚滚,追名逐利是生活常态,可在向心中那个终点跑去的同时,也请回过头看看身边的景,身边的事,身边的人。从一则新闻联播中看到国家大事;从一小段文字中忆起往昔;从一片落叶里回味盛夏;从一个海螺里倾听浪声;从每一个生活片段中,感受碎片的炽热。
遇上碎片化的生活,暂时抛弃了中规中矩,让自己感到自由,让自己在更广大的舞台驰骋。
【篇四:我和音乐】
我是一名小学生,爱吃爱玩爱学习,过着跟大家一样每天上学放学写作业的无聊日子。
但是不一样的是,我有自己不一样的梦想。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唱歌,听爸爸说,那会儿我还不认字,但是对音乐却有着一种莫名的敏感度。
只要是听过几次的歌,旋律一出来就立马反映出这是谁唱的哪一首歌。
可是后来上学以后,随着课业加重,繁琐的事情也越来越多,渐渐地,越来越少的时间放在音乐上,加上经常熬夜,嗓子也已经不像从前那般灵活。
再唱歌就是周末假期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在KTV放松,可是这种纯娱乐性的唱歌完全与音乐不同。
现在的生活,慢慢步入正轨,虽然时间越来越紧张,没有那么多空闲去做很多感兴趣的事,但是越来越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愿意为之去努力。
时常打开软件,听听音乐,缓解一下心情,倒也是不错的放松方式。
虽然与音乐有关的梦想早已是往事,但是我与音乐的故事还在继续。
一路高歌,一路前行。
【篇五:文明敬语伴我成长】
文明是社会的进步,是时代的需要。文明的语言就像一张精致的名片,能够彰显一个人的修养与品德;文明的语言就像一座桥梁,能够成为人与人沟通的纽带;文明的语言可以营造和谐的气氛,化解戾气,令人心平气顺;文明的语言可以令人如沐春风,丝丝沁人心田。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高度发展,社会越来越注重娱乐性,于是,不管是出于何种目的,随处可见的脏话不胜枚举。甚至在校园里也充斥着脏话,校园的风气的建设迫在眉睫。
校园里,常听到有刺耳的语言在同学之间的对话出现,甚至有的同学将父母的辱骂当成“口头禅”,不知不觉的成为开口说话的信号或发语词。自己很是“自然”而全然不顾同一环境中其它人的感受。出口成“脏”,“脏”从口出,于人于己有利有害,祸从口出,往往就是因为我们的语言粗俗而招来不必的矛盾或纠纷甚至是大打出手。古人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谁有喜欢别人与自己打招呼说话的时候使用那些侮辱性或不文雅的语言?既然这样,那么从自己做起,试着用文明的语言来与别人交流,让自身的修养在语言之中悄然流露,与一个受教育,有文化,有修养,头脑清醒有着健全思维和正常心态的形象,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
让我们携起手来,相约、相诺,做文明少年,从文明语言做起,净化我们的校园语言环境,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