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妈妈】
我的妈妈有些胖,她的脸上总带着微笑。妈妈有乌黑的头发,眼睛里常常发出智慧和真诚的光芒。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是真的。上一次考试我的成绩不怎么理想,我不敢把成绩单给妈妈看。中午回到家,妈妈就问我这次考多少分,我说老师没发。妈妈说:“老师已经把成绩发过来了,我也知道你的分数了。其实,考不好我们不怕,只要你学了就行,我们一次一次的向前进,总有一次你会考好的。我也不再让你做那么多的作业,让你写那么多的作业是为了你好。从今天起,你写完作业,就出去散散心,玩一玩,这样你就不会感到非常累了。”记得还有一次,我因为没有听妈妈的话,发高烧了,发发赶忙把我送到医院挂水。挂了水,妈妈还是问我想吃什么,哪儿不舒服,跟妈妈说。妈妈还买了许多我喜欢吃的蔬菜和水果。
我喜欢我的妈妈,因为她非常爱我和关心我,她一直都在培育着我成长。
【篇二:淡淡的日子也飘香】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个桂花绽放的季节里,我不由得想起了那时我和外婆一起做桂花糕的情景。
院子里的桂花开了。你摇着桂花树,我在一旁看着,觉得好玩,我就跟着外婆一起摇着树,桂花就像雨一样不停地往下掉。
置身于花海之中,我张开手,开心地蹦着跳着。不一会儿,就已经装满了一篮子了。只见,外婆端了一个小椅子,坐在桂花树下,笑着放下了篮子:“发发,来帮我一起挑桂花。”我看着外婆:“好啊!”于是我也搬来了一个小椅子,一本正经地干了起来,不一会儿,桂花已经挑好,外婆将挑好的桂花洗了洗,然后放到太阳底下晒着。
眼看晒干还需要点时间,于是我便走向屋内,闷头大睡起来,不知不觉中我被一阵金属碰撞的声音所吵醒。我穿上了鞋子,来到了门外,一阵秋风吹来,夹杂着桂花的清香,我慢慢地走到了厨房中。
只见外婆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此时正搅拌着糯米粉,见我来了,连忙招呼我:“吆,醒了,坐好咯,我给你做你爱吃的桂花糕!”我坐在椅子上,入神地看着,只见外婆将糖撒入后,用清水搅拌均匀。随后将糕点蒸上十来分钟,然后用纱布包住,不断地翻滚,揉捏,直到面粉光滑。再将糕摆平,切开,抹上植物油,撒上了晒干的桂花,就大功告成了,只见此时外婆的脸上流下了一滴滴的汗水——
“发发,过来!快尝尝!”她笑着说。我看到了盘子里的一块块的桂花糕,馋得直流口水,拿起一块,浓郁的花香已经扑鼻而来。放入嘴中油香夹杂着桂花香,伴随着丝丝的凉意吃了进去。
那时的桂花糕,已成了回忆,但其中蕴含的亲情历久弥香。
【篇三:就这样慢慢地长大】
不去羡慕别人的什么,因为无论再怎么羡慕,都不属于自己。
我从小到大都很知足,不会过分地对父母提要求。这是从小父亲教育的结果,也是生活环境对我的影响。
自小爸爸就教育我,知足常乐。爸爸常说,什么事都要尽力做,做到每走一步不后悔,你就很棒了!其实,知足也是一种追求。
我爸妈都很知足。他们靠自己多年来的劳动积蓄,买了房,买了车,生活很安定。他们买的房在郊区,他们买的车只能算中、低端,但他们知足,不去与其他人比。再加上我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没有让他们太过于操心,所以他们觉得现在的生活十分幸福。
还有我的外公外婆,他们也很知足。有一小套房子,有着点退休工资,想干什么就干点什么,想去哪就去哪玩玩。儿女也很孝顺,经常去看看他们。他们什么都不会烦恼,偶尔拌两句嘴,也是幸福快乐的。现在他们依旧是这样幸福地安享晚年。
我自认为我还是很知足的了。小升初时,没能考上最理想的中学,我没有找父母哭闹,我只是静静地做了一下失败的总结。毕竟是自己没考上,说明或许那里并不适合我,既然不适合就没必要强求。就算至今我都依然没有后悔,不后悔没能进入最理想的中学,因为最理想的不一定就是最适合的。
我是一个有些不会爱惜东西的人,所以父母给我买的手机一般都是很便宜的,一点都不高档,但我能接受。因为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可以打打电话、发发短信就足够了,更何况我的手机还可以上网。
只有一个懂得知足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在父母的教育和影响下,我从知足中收获了许多快乐。学习上,知足是一种心境;生活上,知足是一种事实求是。今后我仍将沿袭这样的知足,在知足中慢慢成长,在快乐中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