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怀民相关作文

【篇一:山野幽居】

是夜,寂静的夜。

如瀑的皎洁越过门窗倾泻而下,铺在坑坑洼洼的地上,溢满了每处凹陷,也填满了他的心。

这是他来到黄州的第几个年头了,他不愿去想,也不去想几时能离开。只知道他初来乍到时伤痕累累,只记得那站在这一片荒芜中的苦笑。他已经不是那个“西北望,射天狼”的苏轼了,此时此刻,他是苏东坡,每天于荒地躬耕的苏东坡。

踏着这皎洁,他轻松而去。

十月的天已转凉,空气中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气味,也许是山间空气的清甜,也许是山上松林的肃凉。

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他惬意地听着轻柔的风亲吻树叶,看到墨蓝色的天空宛若一缎丝滑的绸。月,悬于其中,形单影只,谁与孤光?

他望着那轮孤独,竟有一丝庆幸,幸好他还有一份陪伴,他们志趣相投,有着相似的经历与性格。

不知不觉中,来到了承天寺,而张怀民也同自己一样,正站在门口,独自仰望这轮明明皎皎的月。

两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说一个字,并排走在偌大的院中。月光如水,在地上静静流淌,空明澄澈的水中,荇菜参差,绿藻纵横交错。他看看这虚无缥缈的美景,沉了进去,视线却攀上了青竹和柏树。原来,这藻荇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是不是,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那么不真实?

就这么并肩走着,心里在想什么,彼此都懂。

哪个晚上没有月亮呢?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少了像这两人一样的闲人罢了。他们同样遭受贬谪,同样饱受摧残,却也同样豁达明朗,同样拥有超乎常人的境界,抹去了对功名抱负的向往,在这荒凉之地相遇。

人生,有一知己,足矣……

【篇二:月色】

夜渐深,越发的安静。我像往常一样脱下衣服,准备去睡觉。

这时,月光悄悄的从门外流进房间,在地面渡上了一层银白。我的睡意顿时散去,急忙地穿好衣服,走到外面。

今晚的月色真美。皎洁的月光,轻柔地洒在我的脸上。我那孤独的心境此刻被月光给照亮了,今晚,我不止一个人,还有那明月陪伴。我好久都没有看到这么美丽的月光了,每天都忙于公务,生活中的美都被我忽略了,今晚可是要好好的观赏一下。

今晚的月光特别明亮,我站在屋檐下,仔细的品味着。沐浴在月光下的一切,都变得纤尘不染。月光仿佛给院子披上了一层白纱,月亮更耀眼。

多么美丽的夜色啊,要是有位能和我一起交谈取乐的朋友就好了?这么希望着,忽然想起了和我一起下来的好友张怀民。于是,我决定找他。

我疾步到了张怀民的住所——承天寺。推开大门,发现怀民的屋里还亮着灯火,走进一瞧,怀民也没有睡,怀民也是异常欣喜,便一起去欣赏寺院中的美景。

我们两个人漫步在亭中,月下的寺院显得格外宁静,如一汪清水,澄净透明,水中好像还有那繁茂水藻和荇菜,它们交错分布着在。

抬起头,猛然发现只是那寺院中的竹子和柏树影子罢了,它们以月光为背景,在地面上作画。

再看看月亮,还是那样悬挂在空中,遥远而宁静,令人深深沉醉。想来,这种良辰美景也并不罕见,夜夜有明月,处处有竹柏,但只是少了像我们两人的悠闲。

月色如水,我好像与怀民兄融化在月色中,此行,我深怀感触,回家以后整宿未眠,提笔写下了《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4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