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写南京美食的作文】
南京,我的家乡,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古城,名胜古迹数不胜数。特产、小吃比比皆是:鸭血粉丝、汤包、盐水鸭、牛肉锅贴、“秦淮八绝”……今天,我来介绍一种特产中的大哥大——盐水鸭。
盐水鸭也叫“桂花鸭”,这名字还有一个来历呢!相传,附近的鸭农喜欢把鸭子赶到南京来卖,一般在4、5月份出发,到了南京,正是桂花飘香之际,而鸭子已经从小变大,精神饱满,肉质紧实,鸭农见了,笑着说:“这鸭子是桂花飘香时送来的,就叫桂花鸭吧!”从此,“桂花鸭”的美名便流传开来。
别看盐水鸭便宜,但做起来可不容易:先将花椒、盐等配料炒香,均匀涂抹在鸭身上,放入冰箱5-6小时。等待的过程中也不能闲着,要将八角、花椒、盐、香叶、糖加入香油炒香,放入水中,不停搅拌,制成盐水鸭的关键配料——白卤水。然后将鸭子取出洗净放入白卤水中浸泡4小时,等香味慢慢出来,取出,切刀装盘后,这道制作时间前后近一小时,皮白肉紧、飘香十里的盐水鸭就可以上桌了。
刚做好的盐水鸭,带着一股盐香,夹起一块,肉有轻微抖动。放入嘴中,先是一股咸味。但接着,咀嚼几下,一股清香代替了浓咸,肉肥而不腻。越咀嚼,味越好,吞下肚时,唇齿之间似乎还残留着清香,忍不住再吃第二块、第三块……
盐水鸭,既是一道美食,也是一个南京的标志,更是一个南京人对家乡的回忆。
【篇二:小学生作文】
在我的家乡,到处飘的都是美食的香味。今天我要介绍的正是南京非常非常有名的盐水鸭。
说起盐水鸭,那可是全南京大街小巷无人不晓的一道名菜。他很普通,几乎每个南京人都尝过,但它留在唇齿间的香味实在是令人难以忘怀。也许你不知道,盐水鸭还有一个别名,叫桂花鸭。从前有个传统,每年五、六月的时候,临省的商人就会把鸭子赶到南京来卖。一路上,鸭子一边走一边吃,到了南京以后,已经是金桂飘香的八月了,小鸭子也长成了大飞呀。这是南京人就会来买鸭子来做盐水鸭、板鸭,所以盐水鸭也叫桂花鸭。
盐水鸭的制作材料十分普通,但是制作工序却十分繁复。要制作出盐水鸭,先要经过一两天的腌制,晒干后再经过长时间的煮,才算完成了第一步。将以上所介绍的第一步重复三四次,再能烹饪出新鲜美味的盐水鸭。刚出炉的盐水鸭有着金黄的外皮,被厨师切细后整齐的.摆放在雪白的盘子里,让人食欲倍增。盐水鸭浑身散发着诱人的倾向,用筷子轻轻戳一下嫩嫩的皮,还会有诱人的汁水淌出来,再饱的人看着也都会流口水的。
长时间制作换来的盐水鸭油润光亮,皮肥骨香,鲜嫩异常,咸鲜可口,正在向我的味蕾宣战。妈妈总是教导我吃东西要文雅,可我总是会很轻易的就输给了美食。我没此时盐水鸭时,总是三下两下就把鸭子干掉一大半。望着那煮的香味四溢的鸭肉,我还是沉不住气,把剩下的一小半吞入了肚子。鸭子的肉质十分嫩滑爽口,鸭皮又十分有弹性,每一块鸭肉都会令我回味无穷。
关于盐水鸭,还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朱元璋决定在八月十五进行起义,并传下了一个暗号:驱元兵,杀鞑子。不料,暗号竟传入了敌军的耳朵里。敌军在八月十五那天统一在南京调查暗号。村民们灵机一动,这样回答敌军的问题:“‘吃月饼,杀鸭子’是我们八月十五的习俗啊!”因此解决了一大危机。在朱元璋起义成功之后,就决定以“吃月饼,杀鸭子”作为八月十五的习俗,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制作盐水鸭。
现在,盐水鸭已经成了会亲友时馈赠的礼品,在外地的名声也很大。当然,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品尝地道的盐水鸭哦!
【篇三:南京一日游】
南京它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横跨长江两岸是我们中南地区的重要通道。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汤山发现了许多人猿头骨化石,标志南京30万年前是人的聚集地了。
暑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就在这悠久历史的土地上开始我们的一日游了。
清晨,我们驱车来到了长江上参观,大桥横卧在苍茫的大江上,在金色的阳光照耀下,大桥如同彩虹一样,是那样雄伟壮观。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站在桥上,望着脚下一望无际滚滚东去的江水,脑中浮现出一个句子:“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第二站我们去了中山陵,中山陵是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陵地。那里空气清新,绿树环绕,群山交错,屏山后峙,气势宏大,是中外游客非常向往的地方。
接着,我们来到了玄武湖。先是在有着树阴的草坪上吃了东西,然后在湖里划船,南京不愧是国际化大都市。就连电动船速度都是普通船的三四倍,我们风驰电掣般的在湖里开着船。湖中的天是那样的蓝,云是那样的白,树也格外的绿,都在风中摆着影子,一切可爱极了!
下午,我们去了夫子庙吃小吃,赏民俗。夫子河畔,自古就是豪门环聚,商贾云集之地。“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说的就是这个地方。我和爸爸在一发财树下照了一张像。夫子庙前商铺林立,代表南京特色的雨花石,在这就能买到;代表南京特色的桂花鸭,在这里也能买到。
经过了在一天的游玩,我对南京加深了了解。南京这个古老又现代的城市,散发出迷人的气息深深吸引着我!
南京,我还会再来的。
【篇四:南京美食盐水鸭】
南京有个美称:石头城。但在我眼里,南京应该有另一个美称:鸭子城。“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走出南京。”这句话是再恰当不过了。
南京有桂花鸭、烤鸭、板鸭,其中最有名气的,也是最有特色的,当然就是桂花鸭了!说到桂花鸭,它还有个传说哩:在几十年前,从外地用车运来的鸭子大都会死,然而,各位卖鸭子的小贩是绝对不会让自己的金钱“死”掉的。于是,他们拿着竹竿,买了一大批小鸭子,向南京赶。在四五月份时,小鸭子们出发了,到了8月,“人闲桂花落”的时节,鸭子们也长大了,到了南京城,人们就开始杀鸭、做鸭,所以叫做“桂花鸭”。
桂花鸭还有个名称叫做盐水鸭,因为它主要是由盐水腌制而成。如果你想要吃瘦鸭子,就要去章云板鸭店;如果你想要吃肥鸭子,就要去巴子烤鸭店。吃瘦的,可以当作小零食,和朋友聊天,在家里看电视,都可以吃,因为它不腻的特点,你总是想一块接一块,不停地吃,根本停不下来。吃肥的,就要在正餐上食用了,一口饭,一口鸭肉,一口饭,一口鸭皮,真是享受呀!有些讲究的人家还会将鸭肉和鸭皮中间一层的鸭油单独挑出来,放进冰箱。等到积攒多了,就可以拿出来炒一盘菜,可比买的菜籽油香多了!
在南京,盐水鸭作为家庭菜时,也是很讲究的。总是小孩吃鸭腿,老人吃鸭头,父母一辈吃鸭肉。鸭腿是鸭子身上的“活肉”,极其细软,还能咬成丝,鸭头上的脑子十分有味道,头上的肉有的结实,有的十分软糯可口,组合起来有着味蕾的高级体验。而鸭身肉,没什么特点,但它一定可以保证你吃到足,吃到饱,吃得满意。
从外地来的游客,给家人带回去的一定不是雨花石,不是小笼包,而一定是一只真空包装的鸭子。到国庆节这样的假期时,鸭子店门口总排着长队,本地人总是说:“老板!斩个前脯带走!”而外地人也会说:“老板!五只真空盐水鸭!”只有在尝过南京鸭子的鲜美之后,才会出手如此阔气,一下子就带走五只鸭子吧!
每当我在外地吃到鸭子时,总会冒出这样的一句话:“这里的鸭子不正宗,我回南京要多吃一点!”
【篇五:家乡的味道】
每个人都有对家乡味道的理解,我认为家乡的味道就是家乡的美食给我带来的舌尖上无与伦比的享受。
我的家乡坐落在六朝古都——南京。这里英才辈出,历史悠久,民风淳朴。当然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盐水鸭在我们这里可谓家喻户晓,故“鸭都”的名头是名副其实的。它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香美味,具有香、酥、嫩的特点。每年中秋前后,盐水鸭味最佳,因为鸭在桂花盛开时制作,故美名曰“桂花鸭”。不管逢年过节还是平日家中来客,南京人总是喜欢上街去斩一碗盐水鸭,这似乎已成了南京人的礼节。
当然,南京还有一种味道让我垂涎三尺,那就是小笼包。小笼包的制作方法比较讲究。要先把揉好的面擀成大小、厚薄均等的皮,再将用刀剁好的肉馅和肉冻一起调成馅包在一起,这样就做成了。
吃起来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当一笼蒸好的香气扑鼻的小笼包端上来时,顿时一股香味扑面而来,直往鼻子里钻。这一个个白白胖胖的小笼包中蕴含着多少鲜美的味道,让你迫不及待地就想去吃它。小笼包不仅味道好,吃的方法也极其有趣。
首先用筷子将小笼包提到醋碟里,接着在皮上轻轻地咬开一个小口子,然后对准口子用力猛地一吸,诱人的汤汁就流入口中。如果你狼吞虎咽地去吃就可能会被烫着,最后一步将皮内的肉一口吃个光,如此美味对于食客来说当然是妙不可言啊!所以聪明的南京人编出了这样一句歌谣:轻轻移,慢慢提,先开窗,后喝汤。
家乡的味道远不止这些……它们都在舌尖上跳动,演绎着优美的舞蹈。这些味道带给我更多的是满满的喜爱与回忆。家乡的味道就像一颗种子,埋在我的心田。无论将来我身在何方,我都不会忘记这家乡的味道!
【篇六:鸭血粉丝汤】
说起南京的小吃,自然是离不开“鸭”:盐水鸭、金陵板鸭、桂花鸭……但我最喜欢的还是鸭血粉丝汤了。
每周一有空,我就和爸爸妈妈去吃鸭血粉丝汤。只见做鸭血粉丝汤的师傅先烧上一锅开水,不一会儿,水便开始“咕嘟咕嘟”地冒起泡来。师傅再将事先放入漏勺的干粉丝,放在锅中煮。不到两分钟,刚刚还干干巴巴,毫无色泽的粉丝,已经变得闪闪放光,软绵绵了。师傅又把他们倒入准备好的大碗里,接着又将鸭血啊,鸭肝呀,鸭肠啊,鸭胗啊,一股脑地扔进了大锅。刚开始,它们还有点不适应,在沸水中翻滚跳跃,如同顽皮的孩子,可不一会儿,就跟着波浪翩翩起舞。鸭血、鸭肝、鸭肠、鸭胗煮好之后,师傅便将它们也倒入大碗,再加上香葱、香菜、香油以及盐,一碗热气腾腾的鸭血粉丝汤就做好了!
鸭血粉丝汤端上来的时候,我看着那白袅袅的烟雾,突然呆住了,感觉自己置身于仙境之中。好一会儿我才回过神儿来,我立即用小勺盛了一小口汤,呷了一口,啊!这鲜美谁能比!我又吸了一口粉丝,只听得“嗞溜”一声,粉丝在嘴里筋道得很!我见汤已经凉了,便开始大快朵颐,狼吞虎咽,不一会儿就把鸭血粉丝汤里的料干完了。还剩下一大碗汤,这鲜汤可不能就这样浪费,那可是极其营养的!我又“咕嘟咕嘟”地把汤也给喝完了,可还是不够过瘾,总有一种想把碗再舔一遍的冲动啊!
每天清晨,不来一碗鸭血粉丝汤怎能有精力面对工作与学习;从外地回来,不来一碗鸭血粉丝汤怎能过够瘾;亲朋好友来访,不来一碗鸭血粉丝汤怎能让他们也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鸭血粉丝汤已走进每一个南京人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