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我的管乐之路】
我从不吝啬表达我对上低音号的喜爱。享受管乐的乐趣,从爱上吹奏上低音号开始。
管乐是迷人的。当我每次用笔在乐谱上注明吹奏的细节时,就是我要攻克这门乐器的开始;当我每次成功完成一个难上的高音时,就是我享受这门乐器带来的幸福感;当我每次顺利完成考级时,就是我向梦想迈进的证明;当我站在比赛的场地时,就是我展现所学的最佳时刻。我所懂得的上低音号的音质特点是朴实大方的,悠扬舒缓的,浑厚柔和的,它极少大起大落,就像人们常说的含蓄而有深度,绝少疯狂,这令我着迷。
六月中旬佛山市举办第二届青少年管乐比赛,全市将近三十所学校的管乐爱好者齐集大雅和创意园进行比赛。这是一场盛大的管乐比赛,我信心满满的。
那天,朝阳升起来了,散出金色的光芒,撩起了笼罩在城市头上的面纱,带我们走向比赛场地。比赛现场人来人往,我们跟着指引来到候场室。一坐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我的上低音号提前练习。糟糕……按键弹不起来,任我怎么按吹,完全动弹不得,卡得死死的。我用焦急的眼神求助旁边的妈妈,她也焦急地看了看手机,练习时间不多了。只见她急匆匆地跑出房间,找来了管乐团的老师,他拆开按键上油,好了。我又开始继续练习,谁知道还没吹半首曲子,按键又卡住了,那个老师也不在现场了,怎么办?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妈妈又立即联系我的管乐老师,维修师傅正赶来上班的路上,我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安。幸好,修乐器的师傅很快到了,我们提着笨重的乐器从十一楼跑到六楼,师傅三两下顺利修好我的号,可这才拿上比赛楼层,又吹不了,比赛时间就到了,又急得我差点要哭了。不幸的万幸,师傅带着工具亲自来到候场室,省了我跑上跑下的时间。原来是按键还是太干了,生生地卡死动弹不得,经过第三次大清理、上油,这次顺利吹奏了整首的比赛曲目。妈妈紧绷的脸这才舒展开来。这时,刚好入场时间到了。
紧张的比赛开始了,我们依着排号进入现场,我排22号,倒数第二位比赛。舞台的灯光耀眼,评委既严肃又平和地坐在评委台边,有一个评委还是外国人。我因为排位比较后面,这才有充足的时间倾听其他参赛者的演奏。他们有的一边跟着伴奏一边吹,有的只是单吹没有伴奏,参赛者一个接着一个鼓着腮子认真用力地吹奏。当参赛者吹出美妙的声音时,评委时不时交头接耳,仿佛说这个参赛者真不错。我就要上场了,我紧张起来,用力地攥着乐器,在昏暗的候赛区不停地深呼吸,紧张的感觉这才得以缓解。一上场,耀眼的灯光打过来,我的手指和嘴巴结合起来,深情地吹响今天参赛的曲目——《龙的传人》。跟着乐谱,我吹出了一种壮我中华,唯我独尊的豪气。悠扬的乐声传遍整个比赛现场,透过昏暗的灯光,台下的评委也在交头接耳。爸爸偷偷赶来了现场,给我竖起了大拇指,还说我就是这个舞台最耀眼的一个新星,我的演奏震撼全场。
深夜时分,管乐宋老师发来我的比赛成绩——特等奖。这个消息让我兴奋得整夜辗转难眠,心也激动得怦怦跳动起来,我从来没有进入前三名的记录,这次居然得了第一名,开心得无法形容。窗外的灯光朦朦胧胧,我望向窗外隐隐约约的高楼,想起爸爸妈妈的付出。每一个周末,妈妈接我回家的时候,提着这个笨重的上低音号,楼上楼下的,从来不抱怨半句。有一次,一位同学妈妈还问她这么重的乐器,每个周末都要提回家吗?妈妈笑着点了点头!每一个清晨,我起床后的第一份作业,妈妈总是叮咛我让清晨的朝阳与上低音号的演奏结合起来吧,这样的早晨是最美妙的。有时,我懒惰了乱吹了,爸爸妈妈马上端正我的错误态度,语重心长地告诫我持之以恒的力量。
这次管乐比赛,我为自己拿了特等奖而高兴。当我站在绚丽的颁奖舞台,双手捧着那张篆印我的名字的奖状,台下热烈的掌声响起来,那位外国女士评委投来赞扬的目光,我高兴地快要跳起来。这时,我终于明白什么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管乐宋老师每周孜孜不倦的教导,没有爸爸妈妈多年如一日提醒我的那份坚持,我根本就不能神飞气扬地站在台上领奖。事后,宋老师说很多参赛者因为乐器的问题导致比赛失准了,没得取得该有的名次,我这才想到若不是妈妈提前一个小时到现场的未雨绸缪,我也难拿特等奖。经过这次赛前小事故,我也知道乐器要定期保养,上油、清理一样也不能少。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不会因一次比赛结果而终止我学习上低音号的脚步,未来管乐之路,我始终做那个因喜爱上低音号而坚持的管乐小子。
【篇二:琐事】
就在刚刚过去的今天中午,发生了一件我经历的最复杂的琐事。
今天我忘记了带绿本,于是一下课我就带着肚子疼的感觉匆匆忙忙跑出去拿,连电器都忘了关。跑到南门,又到北门,连气都顾不上喘,却没有找到我的绿本。“妈呀,累死我了。”无奈,我又跑到班里坐下休息一会儿。
接着,我又开始问绿本在哪。12点十分了,绿本还没有找到,饭也还没吃,肚子是又疼又饿,接着还得应付管乐的排练。另外,我的饭卡又折成两半了。这真是让我又晕又烦。
终于,我找到绿本了,又呼哧带喘的跑的班里。饭我也吃不成了,因为还要去管乐排练,只能随便啃了个面包了事。
现在的我,又累又饿,再也跑不动了。我只好一步一步走去,又下四层楼,再爬五层楼,我都不确定还能不能吹得动号。
管乐的一个小时排练终于结束了,得,一点20了。我想跑不动也不行啊,不然上课又要迟到了。
接下来,我还要空着肚子上两节语文课,然后去补学生卡——哦不,班主任放学还要说事。然后又要排练四个小时的圆号,真是“充实”的一天。
这件事告诉大家,如果你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就会像我一样,被成“吨”的琐事压的喘不过气来。
【篇三:开学感想】
【开学感言】
王海宁
昨天是9月1日,开学的第一天。还记得那时的我站在校门前,被深深的震撼。走进校园,同学们的欢声笑语,学姐们的絮絮低语,学长们在篮球场上奔跑的身影……这一切,无一不使我向往。
还有各种各样的课程,生物、物理、历史,政治,这一切无一不使我好奇。
学校还设有多姿多彩的选修课,让我们能学到更多知识,接触到更多事物,交到更多朋友……
这就是我即将生活三年甚至更久的中学校园,真是期待以后美好的中学生活啊!
【开学感言】
陈盛鑫
开学的第一天就是开学典礼。让我看见了五十七中的管乐社团向我们展现了他们的才艺,让我们赞叹不已。还有五十七中的新闻联播很搞笑,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还有台上的那些学长们用了很长时间去准备开学典礼,觉得很感动。还有在校长讲话的当中呢,可以看出对开学典礼非常重要。在开学的第一天呢,看到了学长,老师,校长对每件事都非常负责任。可以看出五十七是个特别好的学校。
【篇四:难忘的节日】
我最喜欢六一儿童节,那是我最难忘的节日,我非常开心。
每次,我们学校都要六一表演,但这次的六一儿童节,校长让我们管乐社团也上场表演,管乐老师听了这话以后,就让我们每天的上午和下午都要训练,晚上7点半才能回家,吹不好再练半小时,这样的训练导致我每天晚上的作业都要写到九点左右。不过我还是很开心,因为这次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表演,所以我不管晚上写作业写到多晚,还是很喜欢参加这项活动。
马上就要到六一了,老师让我一个一个地吹,我们排成一列队伍,到我吹了,我很害怕,只要吹错一点,就会被淘汰,我拿起乐器,开始吹了。我吹完了以后,老师点了点头,笑眯眯地对我说:“你通过了考试,可以参加六一的表演。”听了老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到了六一,我们一上场,就吹了起来。此时,我非常害怕我吹错,因为这次的人很少,一吹错就很明显,结束后我们下场的时候,我心想:我下次一定还来。这次表演没有一个人吹错,非常顺利。
指导:阳泉卓尔教育培训学校
【篇五:我的老师】
星期五下午的音乐课,明明还有两节课才放学,但我却已归心似箭,加之午后慵懒的阳光,我好像天生就跟音乐、美术这些艺术类的东西没什么关系,所以任由老师在讲台上讲得慷慨激昂,我也只是望着窗外发呆。
时间就这样流逝。我刚想转过头看看还有多久下课,突然听到老师问:“有同学学过管乐吗?”我愣了一下,手还没举起来老师就跳到下一个话题了。但“管乐”这两个字却让我心底的往事重新在我眼前浮现,如烟的往事将我从音乐课带回了从前——
那时我刚上三年级,赶上学校开始建立一支管乐团,大量拓新,老师便在音乐课上普及这方面的知识,我便很感兴趣,家长也很支持,于是就报名了。一开始我是想去学小号的,但老师看我身材比同龄孩子要高大一些,便让我去学萨克斯,于是误打误撞开始了第一次音乐之旅。
第一次上课,我拖着那不比自己小多少的笨重的乐器箱向教室走去。刚一进门,我就看见一个红色的身影站在讲台上,他微微向我一笑,叫我先进去坐着,听到那中气十足的浑厚嗓音,我一惊,感叹道,搞音乐的就是不一样。第一次课,都是在讲一些理论的东西,我便趁机打量他:身材并不高大,十分平常,头发乱蓬蓬的,眼神坚定而有力,入木三分,上课大家在这目光的注视下都不敢轻易开小差。面色和他的冲锋衣一样红,有些粗糙,沧桑感十足。上课时,他喜欢和我们开玩笑,下课后,他也跟我讲了许多当年他与萨克斯的故事。于是,我开始喜欢上萨克斯这个乐器了,开始期待着每周一次的管乐课,期待见到老师。
刚开始的时候,我因为没有任何音乐基础,不像其他同学从小就练钢琴、小提琴,所以学得很吃力,尤其是识谱,那五线谱上的音符与节奏在我看来就是一串神秘符号,总是搞不懂这些奇怪的符号是怎么变成优美曲子的。但现实是残酷的,每次上课老师都会让我们唱谱子,通常是上周所教的曲子。全班一起唱的时候,我还可以在同学们洪亮的声音中滥竽充数,但最要命的是老师让我们单独起来唱。轮到我时,我缓缓站起来,张了张嘴发不出一个音,与前几个同学的张口就来形成了鲜明对比,老师一直用他那双明亮的眼睛带着鼓励的眼神看着我,可不管老师再怎么鼓励,那诡异的五线谱永远不可能从我嘴里冒出来。老师只好让我坐下,但脸上并没有一丝失望与不满,有的只是坚定、信任的目光。
下课后,我收拾好东西,向门口冲去,想快点离开这个尴尬的地方,但老师却拦住了我,叫我等一等,拿出了开始我唱不出的那个曲子,一个音一个音地教我认,一遍又一遍地教唱。他说他当初也很讨厌识谱,但这是学音乐的必经之路,我们一起加油吧。于是,这样的情景持续了两年。
两年后,我已经啃下了识谱这块硬骨头,看到五线谱已经跟数字一样熟悉,在萨克斯的学习上,也渐渐开始展露了一些才能,在班上也属于高水平了。那时,同学们已经开始讨论考级了,我对这种事毫不感冒,学乐器完全是为了兴趣,只是单纯的喜欢,我不想因为一张奖状、一本证书就丧失了对萨克斯的本心。但乐团的老师却十分积极,鼓励大家都去考,不管你实力如何,因为这其中的课时费,报考费又是一笔利润,但这也无可厚非。而在我们的萨克斯课堂上却不是这样,老师会分析每个人的水平,为你提出意见,老师征求了我的意见后,没有半分失望,在以后的课上也没有把我区别对待,而经常拿考级的曲目给我,让我多学一点东西。
几个月后,他不知什么原因离开了……
六年级时,小升初学习的压力倍增,我也打算先把萨克斯放一放,正值有重要比赛,学校来找我,我便最后一次拿起了萨克斯。比赛很平淡,一切如常。候场的时候,我突然无意间看到了那位老师,他带领着另一个学校的乐队,正和学生们开着玩笑,还是那红色冲锋衣,还是那洪亮而爽朗的笑声。我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萨克斯,微微一笑,没有打招呼,他也没有注意到我,就这样平淡的错过。
下课铃声将我的思绪扯回,现在我已没有学萨克斯了,当年背过的曲子也忘得差不多了,那位老师现在也不知在哪一所学校。我还是我,老师还是我的老师,世事无常,很多事都会改变,但我清楚,有些人在我心里扎了根,有些东西是永远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