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那段读书的日子】
偶尔,站在书橱前,目光从一本又一本的书上捋过去,那些亲切的书,经过了阳光抚摸的痕迹。仿佛也有了记忆。这一本或者那一本,那年看它的季节与心情,又能清晰地想起。
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是妈妈给我讲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刚听到时,我并没有理解小女孩的痛苦生活,我疑惑地问妈妈:“妈妈,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不是跟路边卖东西的人一样呢?”妈妈便一边笑一边打趣我:“傻丫头。”并为我解释。从那时候起,我便迷上了文学。
我渐渐地迷上了曹文轩著写的一些书《草房子》《山羊不吃天堂草》《三角地》等。小说里那些多姿多彩的人物深深地吸引了我——调皮捣蛋地桑桑四处撒野;忠厚老实的明子艰难生活;害羞内向的细米努力雕刻;坚持不懈地根鸟耐心寻找。这些人物深深的触动了我的心,使我爱不释手。老师曾劝阻我少看一些这样的课外书,但我依旧我行我素。吃饭时、课间玩耍时、晚上睡觉前、甚至上厕所时,我都手捧那本《草房子》,书捧到手中,才翻了两三页,就被书中那胖乎乎的憨小子的故事迷得天旋地转,一拿起便放不下去了。我知道,这草房子必定是他遇到的第一个且最大的一颗闪耀的明珠。
大了些,我又迷上了外国名著,是因为作者生动形象的刻画让我知道了当时黑暗腐败的社会。你看看《巴黎圣母院》中的教主,再看看《堂吉诃德》中的富国王。除去外表华丽外,他们还有什么?仅仅剩下了贪婪与丑陋,变得肆无忌惮,十分狂傲与恶毒。
书是什么?对于我而言,书不仅仅是学习的工具,它更是我生活上的知心好友。它伴我成长,让我思考,丰富我的语言,教育我道理。真正的书犹如一汪净水,清澈且不见底,留给我无限遐想;真正的书犹如一面明镜,让我认识多彩的世界。
那段读书的日子,使我如同雄鹰一般,展翅翱翔;使我如同战舰一般,劈风斩浪;使我如同奔流的江河一般,勇往直前。
【篇二: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今年校园里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分辨出,这是丁香。
这天,淘气包张明下课后,跑到图书馆旁边的丁香三角地。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一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去。张明看呆了,伸手将两束丁香花连根拔起。正当这时,上课铃打响,张明拿着刚拔起的丁香花跑回了教室。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站在讲台上管纪律,看见张明拿着丁香花跑进教室,就把他拦在了门外,呵斥道:“张明,谁让你摘的花,丁香三角地的丁香花,难道不是让人来观赏的吗?”
就在这时,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踏着祥云,兴高采烈地走来了,问:“这是怎么回事?”“老师是这样的。”班长抢先答道,“张明把丁香三角地的两束花连根拔起。”“哦,是这样的吗?张明?”张明红着脸,低着头。
那这样吧!明天咱们三人,每人拿一包丁香花的花种来,装饰我们的校园。”班主任李军说道。张明和王寒冰相视一笑,向老师点了点头。
从此,校园里的丁香三角地就变成了满校园的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