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追逐梦想】
沉寂时,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支言碎语,匆匆过客,惶惶人事,都在这个懵懂的岁月里轻轻地荡开了,泛起一层层波浪不惊的涟漪……
我爱那些坚忍不拔的野花,犹如被风雨激荡过的梦想。在阳光下,闪耀着向上不屈的气质。虫子啃食的花瓣,是尘世最低的天空,漏下星星点点的光亮,漏向人间暗蓝色的角落。曾几何时,你我一起盘坐在星光下,诉说着我们将要拼搏的方向,年轻时我们不悔的梦。在萤火虫漫天的夜晚,我们有了太多的回忆,畅谈不拘,欢笑荡漾着青春的脚步。
白驹过隙,我们不再是幼稚的孩童,有多少梦想已经被破灭,你还会停留下脚步吗?我们每人都有梦想,只是很容易被时间所遗忘,被惰性所消磨,被习惯所掩盖。有多少次,我站在高处,茫茫的尘世,有多次后悔的行动,有多少被风雨淋湿的梦想?而我却要说,正是这是拼凑,才有了我们老年可笑的回忆,不要停留!风迷了眼,拥抱大地,看能不能装下这整整一世的风情,谁来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
信念,这个神奇的东西,它让我插上了追梦的翅膀,即使风雨再大,它总让我们翱翔于最美蓝天。抬头仰望时,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惊慌失措过,但在你心里的目标,从未改变过,你还记得那条路吗?听不得风的肆意,因为太想我们的任性,时光的涂鸦墙,手法很抽象,沉痛很具体。所以我们不能放弃,前进才是我们看清方向的动力!
不要让美好的年华以迷梦开始,以酒醉作结,去追逐梦想吧!那很美丽……
【篇二:你如古城的风】
来人间一趟,你要摘一次月亮。——题记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遥见天际树枝横斜,支离天幕。淡紫的余晖陨落着青山翠绿的回音。繁星间飘下一片夜色,漾起东方的笑。从月下柳梢到日暮西山,从星辰隐没到旭日初升,从山间迷离到清晨郎爽,宛如风儿,奔赴古城……
小时候,写过一篇作文,题目为“我的梦想”。那昏黄的台灯下,用稚嫩的文字写下套俗的故事,怀念年少轻狂,却十分可爱,一个喊着我要当科学家,一个喊着要当大作家。画面早已定格,泛着昏黄,风吹不走,阳光烧不掉,隐没在古城的一角,独自沉眠。
风儿叹息。红韵的天空,落日的韵情更尽妖娆,柳絮飘过老城墙。欢笑声跌落城墙。总有人对你说:“你眼里有星辰大海,”何来星辰似海,不过是你看到倒映在其自己的茫然了无,晃荡涟漪中点缀碎花青瓷般的一枚小月亮罢了。不过是风迷了眼,朝着落日的尽头渐行渐远……
我依然像暗夜里前行的小兽,凭借微薄的勇气迈出步子,想打退堂鼓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梦像星光,正闪亮。
【篇三:爱的味道】
77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是一片茂盛的玉米地,穿过玉米地是她的家。
公车似乎毫不留情的把她丢下,伴着飞扬的尘土疾驰而去。她小心翼翼的捧着手中热腾腾的玉米,望着不远处挺立在秋风中咧开嘴的金黄的玉米,不知是被风迷了眼,泪,止不住的流。
是的,她爱吃玉米。四年了,即使江南水乡的稻米香气每天弥漫在她左右,也丝毫淹没不了她对玉米的狂热。
“爸,我回来了。”一个蹒跚的身影缓缓步入她的视线。记忆中的她变了模样:两鬓已发斑白,挺拔的背也不知何时驼了。“米儿吗?好孩子,回来好啊!”略显沙哑的嗓音渐渐击碎了她的回忆。“爸,给,妈最爱吃的甜玉米。”她的眼神恍惚了几秒,“好,走,去看看你妈吧,她也想你了。”
深秋,北方的天不比江南,秋风拂过,泛起丝丝凉意。“妈,你的米儿回来了,哦,还有你爱吃的甜玉米,你闻,香不香?”尔后,却是无声的沉寂,只有哗啦啦的玉米叶摇曳在风中。
久久的凝望,面前的这座土坟,是母亲最后的归宿。柳木上的母亲带着慈祥的笑容的老照片定格在她的脑海。泪,再次决堤,四年前的一幕幕再次浮现在眼前。
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天,火辣辣的太阳莫名的烦躁,似乎要蒸干这片土地。好在今年玉米长得好,直挺挺的杆上棒子结实了不少。再一场雨,半个月差不多就好收了。眼前却是无休止的干旱。村里的人大都喷了喷地,唯独她家十几亩还干着。后来,她妈看她爸实在回不来,一个人推着借来的抽水机浇着十几亩的地。整整三天三夜,他妈最后还是因为严重缺水倒在了第四天的午后,倒在了刚刚滋润了的玉米地里。
那一年,她高三,高考的前一天,她妈走了。在城里打工的她爸瞒着她送走了妈妈。她高高兴兴地从考场回到家,却再也找不到妈妈。
那一年她家的玉米收成格外的好,带着这十几亩的玉米钱,她顺利的踏上了通往理想大学的南下的列车。后来,她爸对她说,她妈是笑着走的,怀里还仅仅揣着刚成熟的玉米。从此,她爱上了玉米,爱上了热腾腾的玉米散发的香甜味道。
“米儿,走吧,起风了,你妈也该睡了。”“嗯”月不知何时爬上了枝头,手中的玉米早已凉透,风中却依旧夹着一股鲜嫩香甜的味道,周遭的玉米摇着叶子响得更欢了。
对了,她叫米儿,她妈生她的时候也是玉米成熟的月夜。
【篇四:热腾腾的饺子】
“时间不早了,外面冷,早点上去,别着凉了。”外婆方才见我时爽朗慈祥的笑脸不见了,此刻认真叮嘱的模样着实可爱。
“好好好——我这就上去,你也快些回去,路上小心!”我手里捧着热腾腾的饺子,凝望着她离去的背影。
她开心得像个孩子,若不是岁月强行上了一道锁,估计她会蹦跳着走。她身上不过披了一件单衣就跑了出来,手冻得通红,袖口却还卷着,深色衣服将沾染的面粉暴露无遗,头发虽算不上邋遢,却也略显蓬松散乱。
大概是风迷了眼睛吧,我眼眶里涌起一丝灼热,接着起了一层雾,路灯和树朦胧起来……
刚上初一的时候,为了上学方便些,我住在了离学校很近的外婆家。某个犯水逆的一天,低落的情绪促使外婆的啰嗦在我看来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善意的唠叨被我理解成恶意嘲讽,顷刻间,暴躁的心绪抑制不住了,仗着行动比老年人方便,我拿起行李箱就跑。
四周涌动着夜色,凭着对路径的熟悉,我朝着自己家的方向狂奔。外婆担心我冲动,边给爸爸打电话,边拖着年迈的身子拼命追赶。“孩子!别跑了!我们先回去吧,明天再送你回家!”她几乎是哑着嗓子喊。被猪油蒙了心的我只是自顾自地跑着,也没想过她会不会踩空或摔倒。
直到爸爸开车来,在一个路口看见我。我上了车,外婆慢慢地也赶了过来,上气不接下气:“这孩子!脾气可真古怪,二话不说就冲出来了。”爸爸提出要送她回去,她淡淡一句自己还能走,便转头离开了。
余光中,我依稀瞥见她颤巍巍的双腿,两手扶着腰,费力迈着步子。昏黄的路灯给她镀上一层金色边框,勾勒出娇小的身形。一种内疚、惭愧和心痛交织的滋味,像海潮一样冲击着我。
过去的懊悔和如今的感动都让我懂得,外婆对我而言弥足珍贵,我抱着最爱的猪肉饺子走上楼,手心的暖意挥之不去……
【篇五: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温暧】
身边的高楼盖了又盖,街道上车水马龙。奶奶骑着车的身影,一直刻在我的心中。
奶奶喜欢在楼房间穿梭,骑着车,载着我。车头的钢铃铛铛作响。
我坐在后座,清凉的风拂起耳边的碎发,挠得人发痒。奶奶坐在前座,飞快地踏踩着踏板,齿轮不停地叫嚣着。汗顺着脸颊缓缓落下,滴进奶奶的上衣中,她的眼中闪着光,勾起的嘴角欣赏着风景。
那时候的我依偎在奶奶背上,感受着温暖和热情。
可岁月如梭,白发不知何时爬满奶奶的头,她的腿脚不如从前,没办法再持续地运动,眼神越来越不好使,奶奶老了。面对生命无法挽回的溃败,我唯有选择理解。
她不再成天出门,只是搬了张板凳,坐在门边,已是秋日,泛黄的枯叶飘满了整个前院。像被打翻了颜料桶,火红染满了天。夕阳西下,光透着云朵射向大地,显得如此凄凉平淡。奶奶静静地坐着,身边的自行车也和奶奶一起老去,显得破旧。她伸手轻轻抚摸,终究是轻轻一叹,向这副年迈的身子屈服。
“奶奶。”我望着她失落的脸庞,眼框微酸,轻轻上前,扶上自行车:“我载你出去转转吧。”
“吱嘎吱嘎”,铁链的声音又一次回荡在耳边,我坐在前头,奶奶坐在后头,用满是皱纹的手搂住我的腰,好像使出了全身的气力。我用余光望向她,霞光染红了她的脸,奶奶的神情从一开始的紧张过渡到刺激,像极了那年还是孩子的我。我似乎又看了儿时回忆中那张充满朝气的脸,风迷住了我的眼,我载着奶奶在这轮夕阳下前行。
忆不起当初看到的万千风景,却能清晰地记得奶奶载我远行的背影,感受不到昔日的美丽,却能真切地感受到,隔着衣服透过来的温暧。
光阴似箭,一经射出,拒绝回头,容不得我们慢慢地等。这份漫长却又如此短暂的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不可舍去的温暧。
一瞬之间,奶奶老了,而我也在奶奶老的一瞬间,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