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白开水】
那杯白开水,却装着整个世界。
——题记
日历还未翻到夏至,夏的脚步却早已悄无声息地走来。我坐在考场上,酷热难忍,心绪凌乱,豆大的汗水滴到试卷上,晕开一道圈,平时简单的函数题,却解了半天,如一团天书。那一声“考试结束”如一声枪响,仿佛给我判了死刑。踏上返校的公交车,如同踏上奔赴焚尸场的灵车。
到了教室,同学把我簇拥起来,都来询问考试情况:“考得不错吧?”“那种题,对你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这次你又要获奖了。”面对同学的欢欣鼓舞,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于是便回了家,在见到我的那一瞬间,母亲敏感地收起她脸上的笑靥,取而代之的是小心翼翼的神情,仿佛她学会了读心术,读懂了我心中的不欢。
母亲一句话也不说,便拿出水壶和玻璃杯,打开水龙头,用布擦洗着水壶水杯,再将水壶接上自来水,放回座垫通上电。“呜——呜——”的烧水声伴随着那一缕白烟的升起,随即“啪嗒”一声电源断开,水烧开了。一切如行云流水般。
母亲利索地提起水壶,把滚烫的开水倒入玻璃杯,等它降到合适的温度,才递到我面前。温暖的阳光透过盛满水的玻璃杯,折射出七彩光芒。我双手捧起水杯,一饮而尽,水柔滑细腻温顺,甜美清纯爽口,在这炎炎夏日中放松我紧绷的神经,滋养我干渴的心理。
这是一杯普通的白开水,一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可是,这杯微温的白开水,喝来却是暖暖的;这杯无色无味的白开水,品来却是甜甜的。
母亲的爱似那杯白开水,平淡而又深沉,仿佛整个世界。
【篇二:没有以后】
“以后”这个词经常出现在每个人的言语中,“以后”我会好好努力的。“以后”我一定要成为一名科学家。“以后”…诸如此类的话经常挂在嘴上,但它是我们的梦想。这个梦想可又隔着“以后”这遥远的距离啊。
“以后”我要成为一名天文学家,这样我就可以看见很多很多眨眼睛的小星星了,我稚嫩的声音响起,我挥舞着小手,向天上星星抓去,奶奶轻轻笑着说:这真是个远大的理想呢!后我的孙子一定会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天文学家,发现很多很多星星。奶奶那以后我要把它们都抓住,送给你好不好?好月色下奶奶的脸笑意愈浓,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而我依偎在奶奶怀里,向往地盯着天上的可爱星星。
钢笔落地的轻脆声响打碎了那回忆的镜子,我猛然回落到现实,深吸一口气,怔怔地望向那篇密密麻麻写满“控诉”奶奶的文章,我突然感到有些恍惚,竟然回忆不起写下这篇“檄文”的缘由,我甩了甩脑袋低头思索,良久之后,我抬起头,疲惫的眼睛竟有些出神,我像是个木偶般一动不动,只有从不断开合的嘴里飘出细微的声响。难道仅仅是我回家晚了?责备了我几句吗?不!奶奶的声音还是那么温和,还是仅仅是因为偷喝了一口甜酒?不!也不是,奶奶的责备更像是语重心长的教导,哦对了,是奶奶站在校门口等违反了校规的我,并批评了我?哦不,是我错了。却反而责怪奶奶,手中的”檄文”碎片纷纷扬扬地落下。
望着那纸片飘落的地方,我心中一阵酸痛,再一次被拉回现实的漩涡,奶奶的灵车早已开走,往事就如同纷扬的纸片碎落一地。想起那曾经的“以后”…那以后要为奶奶摘星星的诺言。这一切随着灵车消逝不见了,可是我又真正为奶奶做过什么呢?除了那毫无用处的诺言?如今却是已无法兑现了,那麽多的“以后”那么多的承诺,竟是永远停在时间的路上,被现实的泥土掩埋了。仿佛依稀间又听见奶奶熟悉的声音“我的孙子一定会成为一名很厉害的天文学家,发现很多很多星星”,我已情不自己泪留满面。
只好趴在床上控制无法平静的情绪,在入梦乡的那刻,我仿佛又看见奶奶抱着即将沉入梦乡的我说:乖没有以后,我会永远爱你。
【篇三:清明的缅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也许我们正舒适地坐在沙发上磕瓜子、看电视。但我们又何曾想过,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多少老人正在经历失子之痛,多少无知的孩子、婴儿正在没有父亲……
3月30日四川木里县因雷击发生森林火灾,有关部门投入了680名消防队员。在灭火过程中,火向突然变化,这使无数年轻生命葬生火海,最年轻的还不过18岁……
命运就是这么地喜欢捉弄人:杨瑞伦,贵州人,他年龄才20多岁,在这个别人看来的花样年华,他,却逝世了。他的死不是夭折,也不是意外,他是为木里县而死,是为祖国而死。他的死是光荣的,是伟大的!他的行为正如同那些警察手里所写的一样:“血性男儿浩气长存。“
4月5日上午11时,杨瑞伦的灵车从贵州街道上徐徐开过,街道两旁站满了自发前来的群众,他们都泣不成声,却还是铿锵地喊道:”英雄一路走好!“灵车到达目的地后,两名正在抽泣地军人扶着杨瑞伦地父母下了车。他地父母拿着遗照,父亲低着头,所以看不出是否流泪,但他那近乎扭曲的脸,早就透露了他的内心。而杨瑞伦的母亲更是悲痛欲绝,一直不停挥动着双手,大声呼喊着:”我的儿啊!我的儿啊……“泪水纵横在脸上,老母亲却也顾不上抹。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白发人送黑发人“吧。在采访的过程中,杨瑞伦的父亲还哽咽着说:“说好等放假就回家看看的……”他的战友也抹着泪,说:“休息的时候还一起说话来着。”
不仅仅是杨瑞伦,赵永一、汪耀峰、古剑辉……年轻的生命也被这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生命。看着那一排排整齐的遗像,我不禁泪流满面:“是啊,此情此景之下,就是石头做的心也会被热泪融化。”
【篇四:心愿诗歌下册】
电视中的他蹲在金灿灿的稻田里,手里捧着一把沉沉的谷穗,微笑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话语越发模糊,屏幕也由彩色变成黯淡的黑白。
乌云撞碎太阳,微风卷席支零破碎的金光,划裂稻香中进步的世纪。
我默默注视一切,呆坐着不动,目光印上记忆。虽然眼中仍盯着昔日的辉煌,却隐约听到杂音。忽然,镜头转向一条马路。一辆灵车从路面上缓行而过,漆黑的外表,似他黝亮的面孔,在影子的叠加上已无法看清五官,却仍能瞧见一抹心满意足的微笑。他走了,91岁高龄,再也笑不出来。
路旁的百姓挤在屏幕中。他们渴望与伟人会面,不知这一次竟是永别。看着身旁垃圾桶中的剩饭,那盒子仍保留一股热气,传出米香,人们的眼角逐渐湿了,抬起头高呼他的名字,祈祷他一路走好。他们的目光并没有在冰箱的温度下冻结,却被给予未来的憧憬。一双双手伸了出来,他们的主人不住呐喊着,希望灵车上的乘客能在喧闹的庄严中睁眼微笑,虽然一切都是空无的幻想。
窗外的风,并不像往常一般,湍急穿梭于时间的流逝中,凝固的它驮起奄奄一息的阳光。它们透过逐渐收敛的乌云向下俯视,目送一笔损失即将安葬,献出无数人饱肚的时光。
我的目光将思想转向屏幕。灵车已驶出屏幕,只留下20世纪扬起的风沙,在新时代沉闷的空气中飞舞。我希望他回来,虽然不切实际,但我的心已开始纠结,汗水覆盖脖子。我想向他道歉,也代表其他人道歉。我默哀着,思考我们浪费了多少心血,每次迎来的却都是笑容满面。我们都由衷为他祈祷,期待他的精神能永远留在中华儿女的血缘中,成为一代骄傲。
没错,他走了,但是,只要吃完每一粒米饭,终有一天,他会在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欣慰的微笑。看见珍惜粮食的百姓,一定是他一生最大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