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八年级作文】
今年的初春,淡淡的,静静地,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
淡淡的,它就像水一样淡淡的味道,白净的颜色,淡淡的很快消失掉。
静静地,它就像时间一样悄悄地来,无声无息的飞逝。
有着一种特殊的味道,它就像慈祥伟大的母亲,照料着经历了风雨过后的人,事物。就这样,我迎来了含着淡淡的朦胧的春。
初春,我第一感觉很模糊,不明显,朦朦胧胧的感觉;甚至有些冬天的感觉,有些刺骨的冷。开始,我不在意。我想,初春就是这样的感觉吧。可是,1月随着新年刚迎来,还是冬天的感觉;立春后,到了2月,应该也有些初春的味道了吧,但并没有,还是冷飕飕的像冬季的感觉;3月上旬,还是如此,到了下旬才有了初春的感觉了~
春,本来就应该是小草探头,冰雪融化,老树发芽,新燕归来。可这个春天似乎让人捉摸不透,到了这个时节,虽然有春的感觉,但是一天暖一天凉,看不到一点绿色的生机,也闻不到一点春天的气息。这样特殊的春天令我产生了遐想,令我想探索这个春的奥秘。
也许是春姑娘生气了吧。人们每到春天:农民伐树的伐树,工厂开始的开始。到处是污染和光秃秃的山。可能是这样才迟迟不来吧。可爱的春姑娘,请你原谅这无知的人吧,别生气了。
过了几日,春姑娘好像心情变好了,小草从地底下钻出了圆润的脑袋,小鸟在树上高声吟唱。人们在广场上玩耍。有的放风筝,有的追逐……我的心里涌动着一种暖意。
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我有着不寻常的对春天的体会。春不仅仅是这个温柔的姑娘,是个漂亮的新娘,是和蔼可亲的慈母;也可以是一个严肃的老师,是一俊俏的少年,是个令人寒冷的主宰者。
在这个春天里,我没有看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我看到的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化开。我也没有看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我看到的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春,你让我看到了你的另一面,也是那么的美丽,可却美得让人感到凄凉,感到孤单,感到不容触摸。
【篇二:成长五味瓶】
有人说成长是一部戏,有笑有泪,在幽静的晨曦中开始,在美丽的黄昏中结束。我觉得我的成长是五味瓶,有甜。苦。辣。咸。每一味都有难忘的经历。
酸
成长中,像在吃柠檬,在你心中酸酸的回味。成长让人受尽委屈,生活中人们一直与诚信打交道,但是有时也并非如此,当我们受到误会时,可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啊!鼻子一酸,眼泪就巴拉巴拉地往下流,心中的酸默默的承受着,它伴随着我要懂得: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甜
成长中,像在吃哈密瓜,在你心中甜甜的回味。学习上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时,亲爱的老师与同学会在身边鼓励我,当我丰收硕果时,心中充满了甜蜜蜜。共同分享这甜蜜的哈密瓜,美味在嘴里,甜蜜在心里。心中的甜默默保存着,它伴随着我要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苦
时间真快,离中考只有一百天了,望着背后黑板上那鲜红的倒计时,真让我心惊胆寒个。今年的第一声雷声特别响,难道这就是为初三打响的冲锋号,不由自主的拿起笔“战争”起来,苦战百天用微笑音节中考吧,现在要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犬晚,奋斗吧!解脱吧!苦伴随着我要懂得: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辣
成长中,父母是最亲的人,它们的万语叮咛让成长的我有些烦躁,一不小心,便于父母开始“口舌大战”,心里明知父母出于关心,但却做出让父母难过的事,心中充满了辣味,在回校的车上流出来的泪也辣的发烫,在冰雨中雨泪交杂的滋味,还真够辣,在成长中时常伴随着我,我要懂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真情。
咸
记得小学十年,要参加跑步比赛,我是个爱运动的人,也参加了。在比赛中却输了,老师与同学对我的一切期望全打破了。当时的心里极度不开心,因为我失败了,在静静的月光下,孤独一人静静的站在楼台上思索,那是的泪水比以往的更咸,更咸,只有时间将他冲淡。与时间同行,渐渐的感觉自己变得强壮了,当再次训练是八百米,虽然成绩不是很好,当我也成功的在那一队里取得头衔。成长中的咸让我懂得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真谛!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回首望着走过的那一段路,心中的五味瓶已攒齐,他将带着我跨越太平洋!
【篇三:生活中的那朵浪花】
站在海滩上,海风拂着脸庞,海水拍着脚丫,遥望远方,波涛胸涌。眼前出现了一片白色的世界。哦!是浪花,美哉,美哉。
我的大海中有一朵浪花,他千姿百态,无疑是最耀眼的一朵。逾越往事,它代表了我在那一晚风雪交加中内心所受到的触动。
“哗——”它铺天卷地的盖了下来。
一天晚上,父母没有在家,我便独自一人对着窗户,雪花从天上无声无息的飘了下来,盖在大地上,房屋上,树木上。我暗暗的想:不如,我下楼去玩玩吧!我蹬上运动鞋,戴上手套,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来到了楼下。
啊!雪下的真大,轻盈似鸿毛,白色宛如玉,仿佛真存在有“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我憋足了劲,“啪啪啪”在雪地上蹦来蹦去,雪地上留有我的足迹,一排排,一行行,我背起双手,吟道:“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包含着岑参的送友之情。
突然,“哈哈哈哈……”我怔了一下,仿佛被这一阵狰狞的笑声吓了一下,我竖起耳朵来,却又什么声音也没有了。我听到另一座楼前好像有什么声音,我便踮起脚步,虽不及飞燕合德能做掌上舞那般体态轻盈,但那边若有人也是绝对听不到了。
我听见那边有人窸窣作语:“好了,要不,我们回去吧!”“嗯。”那个人应了一声。我急忙躲藏起来,想看清那两个人的容貌,可是雪下得越来越大了,我依稀看清了那两个人的轮廓,而且听他们说话像是一男一女,待他们走时,我已经快冻僵了,我从雪中“啪”的一下跳出来,抖抖身上的雪,想走进去好奇的看个究竟。
结果,在那片雪地中,有三个雪人,一个体态稍胖的雪人,有个中等的雪人,还有一个最小的雪人。我不难看出,这是一家三口,可我好奇:这是谁的杰作呢?
我突然发现,小雪人的帽子上,有几句话:“孩子,我们永远爱你。”提名是我的爸爸妈妈的名字,这时,我竟然不觉得自己热泪盈眶了,一粒粒热滚滚的泪珠滴在我的嘴里,那样咸,有那样甜;滴在雪人上,它便在渐渐融化了……
抬头仰望天空,片片雪花在舞蹈着,旋转着,漂浮着。啊!好美,好美……
这朵浪花会永久存在我的大海中,永不消失。
【篇四:走过那一个拐角】
在人们的传统思维中,人们都喜欢一帆风顺,把它当作最美好的祝福和心愿。是啊,提起长荫绿道,怎能不唤起诗人的雅兴?说起直挂云川,怎能不勾起人们对未来的向往?
一马平川虽好,可人生同样需要一个个拐角来让我们历练。有时不经意的一个转身,呈现在眼前的可能就是“柳暗花明以一村”的另一番风景。
拐角,领略含蓄之美。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历过一段作画极为困难的时期,作出来的画不是过于写生,毫无新意,就是太过抽象,没有具体的含义。一次,他闲暇之余看到了小孩子们画画,突然有了启发:作画的精髓之处在于“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画面空洞,“不似”则不显诚意,要像孩童一般,画出心中所想,在原本无趣的静物中加入自己的想法,才能有“画中不诗”的境界。齐白石在作画的困难时期,没有放弃,也不是顽固坚持,而是放下“国画大师”这一身段,从孩子们的画中领悟出了作画之道,走过了那一个拐角,从此有了自己传神写意的风格。
拐角,体会缺憾之美。欧阳修作为北宋时期的一位老臣,在政治见解与当朝宰相不合之际,没有为自己人的正义观而拼个鱼死网破,反而在醉翁亭中留下“醉翁之意不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豪情,让人们记住了“庐陵欧阳修“。反观李白、屈原,虽然始终着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最后却只能留下孤灯残影的悲惨结果,让人不禁为之叹息。欧阳修在事业与人格中毫无缺憾地转身,却为他赢来了志趣与情操的升华,先哲曾言“帆张半扇免翻颠”,正是在这半的缺憾当中,领略走过那一个拐角的美丽。
拐角,感悟深沉之美。当下社会的车红酒绿中,不乏有一些明星经不起诱惑,柯震东吸毒风波刚过,尹相杰又重蹈覆辙,他们整日沉溺在自己华丽与浮夸之中,孰不知,深沉地转身,避开这一切浮浅的事物才是人生明智选择。市列珠玑,有些人却偏爱那些有丝丝缕缕的美玉。完美无缺虽好,可它经不住时间的考验,唯有静静欣赏那拐角一般的纹路,方能玩味其中的另一番乐趣。
山回路转不见君,有时拐角处才是你想看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