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苕相关作文

【篇一:我的假期】

这个假期我虽然没有去远方旅游,我的假期是在爸爸的老家重庆彭水县度过的,但这个假期我依然过得很充实、快乐、有意义。在老家我天天爬山,还吃了老家的美味小吃,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很好吃的美食。

在彭水,红薯被称为红苕,因此,红苕制成的粉叫做苕粉,全手工制作的。

第一道工序便是给红薯“洗个澡”。第二道工序是将红薯粉碎,粉粹之后,不含营养成分的渣被滤去,留下来的物质运至沉淀池进行沉淀。第三道工序是“浪苕粉”的工具是自制的浪盆,说是个盆,其实叫做盒子更为贴切。粉皮冷却后,接着起粉皮。第四道工序是到了晾晒,也是苕粉迎来最美丽的时刻。晾杆上的粉皮,一张张莹润纤薄,光泽有佳;切成丝后,又像美女的秀发,顺滑如瀑。

红薯本是粗粮,似乎上不得台面。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早在乾隆年间,彭水一带的人们就改变了红薯的命运,他们去其糟粕,用红薯制成了被誉为“山中珍宝”的晶丝苕粉。

在彭水,心肺米粉色泽美观,颜色红亮、质嫩鲜美、软糯适口、麻辣鲜香、细嫩化渣。这种小吃风味浓厚,鲜滑爽口,营养丰富且价格低廉,是彭水的大众早餐。

在彭水,苗家米子泡,将糯米和砂石一起铲了,用竹制细筛,筛掉砂石,将米子泡密封,待正腊月,有客人来,抓取一小捧,撒在煮沸的甜米酒里,或用开水冲泡,加一勺白糖,小碗装了端给客人,这便是苗家、土家人的“傍嘴茶”。

在彭水,还有米粑、玉米粑。玉米粑粑也叫包谷粑,是玉米为原料制成,在西南地区颇为流行,是一种美味的汉族小吃。玉米粑粑一般用粘玉米磨成稠浆,然后捏成手掌大小的块状蒸熟后即可食用。玉米粑粑形状较大,通常为黄色,味道甜美。

我的快乐假期收获很多,我去了爸爸的老家,看到山区独有的景色,了解了老家的美食,同时也品尝了这些美食,我喜欢这样的寒假,希望明年也有这样的假期生活。

【篇二:历史将记住今天】

“小时候啊,那个日子是一个苦啊!那个时候连吃饱都困难,要说吃些什么?每天吃的最多的,怕就是稀饭了。那稀饭啊,才真叫稀饭,一碗饭里有几粒米都能数出来。那个时候啊,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村里分红苕了。每隔一段时间,村里就会煮上一大锅红苕。我们兄弟几个到那天时,总是起得很早,一路跑去领我们家的那份红苕。那热腾腾的红苕,也算得上是那个时候的美味了。”边吃着饭,边听着爷爷讲他们小时候的事,看着桌上的鱼肉,不知不觉一丝幸福感窜上心头。

爷爷喝了些酒,脸色微微泛红,他端着他那还剩些许酒的杯子,欲饮又止。他将杯子轻轻放在桌子上,可能是感情上涌吧,竟给我讲起了人生:

“我们那个时候确实苦啊!不过你们这一代人就幸福喽,今天社会这么好,不愁穿,不愁吃的,哪里还吃过什么苦头啊!不过话说回来,正是有了这么好的条件,你更应该要努力奋斗了。我们那时,不是不读书,是没办法啊,有得去读几年书的工夫,还不如早去做工挣钱来得实在!但你们现在不一样了,社会这么好,你们就应该去努力奋斗,要有理想,要去实现。”爷爷虽说文化水平不高,但讲起道理来是头头是道。

听着爷爷的一席话,虽说没有热血沸腾,斗志激昂,不过想想也确实是这样。不久前,习大大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道:

“广大青年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作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诚如习主席所言,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时代给了我们幸福,社会给了我们温暖,家庭给了我们条件。面对如此美好的现实,难道我们不应该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心存感激吗?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奋斗来回报它们吗?

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古人有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我们首先要立志,好的志向是人生的领航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其次是要奋斗,唯有不懈努力,方获成功之道。当你克服了千难万险,一步一步走下去,终会领略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历史是过去的,更是现在的。我们青年一代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从今天做起,做好每一天。这样以后,历史必将会记住今天!

<1>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发布规则
渝ICP备15013281号-1 ©Copyright 2014-2025 三文学作文 www.3wx.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