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春天在你的笑容里】
只因那份爱,让这春天绽放,在你的笑容里荡漾。
——题记
抬头,嘴角轻轻弯起好看的弧度,我便不止一次的痴迷于你素素的笑容,不止一次的回以同样的笑容,不止一次的轻轻说过:“妈,你笑起来好美。”
你也喜欢这份笑容,好是春日的阳关明媚,像春天的风儿柔和,如春色的空气纯净。每当我夸赞这缕笑容时,你总会仿佛年轻了二十多岁,又回到我这个青葱岁月,害羞地笑着。你爱在看我成长,静静地笑着。
我在墙上肆无忌惮地涂鸦时,你一边绣着手头的十字绣,一边不时打量着我的“杰作”,于是温和地夸奖我,一面淡淡地笑着。看看他们在墙上活动,好笑地扬起嘴角,仿佛我的绘画就是我的世界。你像天使降临,洒下春天碎碎阳光,注视着你的我。
有时我在怀疑,你是不是将春天的美好齐齐拥抱,将他们收在了你的嘴角。即便是遇到不顺心的事情,你也会把担心与焦虑很好地掩藏,只留下鼓励的笑容和平凡的话儿:“别难过,加油!”
还记得那次的我因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深深地伤了你的心,我只是歇里斯蒂地大吼大叫,企图让你满足我无理取闹的要求。你默默地取来了我要的东西,却扯起一抹失落的笑容,原本翘翘的眉头耷拉了下来,“这样真的对吗?”,你便不再说话,似笑非笑地注视着我,将我搂在怀中,仿佛春风的气息,沐浴着风和日丽的味道,洗礼着我的心灵。我仔细地反思着,忽然间豁然开朗,愧疚地望着浮起笑意的你,却感觉爱的阳光笼罩着我。你用笑容,让春天化解了冬日内心的寒冰。
你的爱让春天绽放,不变的是温暖的笑容。春天在你的笑容里,谢谢你用最朴实的爱,让我有你的日子里,每天都有阳光。
【篇二:牵挂】
仰望,是一种寂寞的姿态。这是我一直所固执的认为,因为心里的空虚,身边的空缺,所以选择仰望,寻找那份慰藉与释放。
但其实,我错了。
印象中的外婆总喜欢穿着素素的衣服,精神地扎着稀疏的头发,泡一杯氤氲的菊花茶,躺在一张摇椅上,然后静静地抬头仰望。有的时候,我会傻傻地蹲坐在外婆身旁,注视她的目光,她的眼神,因为我想知道外婆在仰望什么,是什么亦或是谁让她如此出神与专注。可是,因为自己固执的思想,总是一厢情愿地以为外婆寂寞了,所以安逸地躺着,选择仰望。但为什么,在她的眼神里,永远不会空洞,仿佛被某种东西所庇护着……这是我不懂的。
一天,我终于忍不住好奇,低声地问了一句:外婆,你在看什么?外婆先是一愣,可能她是惊讶于我的发现,而后微微一笑,慢慢坐起来,慈爱地对我说:“看天。等你长大了,就会知道看天是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了。”天?那里有什么,为什么要看?我迷惑着。撒娇般地要外婆告诉我缘由。外婆执拗不过我,便又慢慢躺着,向我诉说那段真情。
“你外公还在的时候,他就喜欢晒在阳光下,大概是老了吧,他很慵懒,就喜欢躺着,享受那种宁静,我呢,经常坐在屋里,织织毛线,泡泡菊花茶,就这样,俩老夫妻隔着一扇敞开的门。我会每隔半小时朝外叫他一声‘老伴儿’,他会笑着应我一声,但彼此不说话。”“为什么叫外公一声却不说话呢?”我着急地问着外婆。“因为只要让我知道他很好就够了,这是一种牵挂,让他知道我心里在记挂着他就安心了。如今,你外公走了,他曾对我说,他会在天上看着我,走了就不能叫他,因为他怕他会听不到……所以要我仰望着天,仰望着他。”
这是外公与外婆一辈子的牵挂。平平淡淡真真切切的感情,在菊花的氤氲和阳光的沐浴中,变得格外温暖与惬意。
当外婆走后,那张摇椅便空空的了,连影子也找不到了。于是,我躺着,试着去学会仰望,终于明白,外婆仰望着的,一直是一种牵挂,一种幸福的牵挂……
因为此时此刻,我也正仰望着,感受着对亲人的牵挂。
被牵挂是一种幸福的奢求。但,牵挂着别人也是一种温暖的幸福……
【篇三:致我永远的朋友,愿你一世安好】
青叶和素素是高中才认识的,她们很投缘,虽然有着极其不相符的家庭背景,但她们因相似的性格而走在一起,并且发誓彼此只做今生唯一的知己,像俞伯牙和钟子期那样。
青叶是农村女孩,单亲家庭,素素是城里女孩,父母健全,家庭氛围极好。素素经常邀请青叶去她家玩,一起吃饭、看书、睡觉、聊梦想、聊人生。素素的出现,让青叶觉得她不完美的人生,依然充满着阳光。
时光飞逝,转眼间,四年(补习一年)高中生活已经结束。她们告别了彼此,踏上了各自的求学路,一个往北,一个往南。
生活将她们分离,十年未见。王勃诗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而她们的友谊却经不起时间和距离的考验,她们越来越远,甚至青叶多次联系,素素那边都无回音。
在夜深人静时,青叶会经常想起和素素在高中操场手牵手,一起踩着夕阳的影子漫步的情景,以及下课铃声响起,素素拉着青叶的手,一路疯跑到派出所那边麻辣串小摊,蘸着满满的辣椒粉,吃着麻辣串,边喊辣边使劲蘸着辣椒粉的场景,那时的笑容,干净、爽朗、纯洁、无虑。而生活就是这样,如同阿甘的妈妈说的那样“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素素的人生也并非它表面的那么完美,她心里所承受的重量并不比青叶少,所以当初她们才会走到一起。
素素的亲生父母,是她现在所喊的舅舅舅妈。虽说素素的养父母待她极好,但亲生父母,至始至终知道素素是他们的孩子,但他们的冷漠像一把冰冷的刀子狠狠地插在素素的心口,素素的疼,素素的痛,他们视而不见。
对于素素,青叶很心疼,却又无能为力。青叶不能陪在素素身边,也给予不了她物质帮助,青叶很自责。青叶,远离家乡,漂泊它乡近十年,在灯红酒绿的城市里,踩着钢筋水泥,看着匆忙而行的人群,她没有一丝温暖,她挣脱不了世事的羁绊,她要为生计而忧愁,为健康而祈祷,她在窘迫中,一直以郑板桥描写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气质来勉励自己,做一个柔弱而坚强的女子,无论前面有多少暴风暴雨。
很长一段时间,青叶都接受不了素素的远离,她在想难道素素是在怪她吗?怪她不帮助她?可青叶不是不想,而是她没有那个能力。素素在青叶心中,一直像点亮黑夜的那盏灯,是精神的支柱,青叶以为在素素心中,自己也是那盏温暖她人生路的灯,不为物质只为灵魂!可素素,慢慢的渐行渐远,她淡出了青叶的生活,青叶与她失去了联系。
青叶,只想对素素说,无论你在哪里,你永远是我的朋友,愿你一世安好!
【篇四:游海洋馆】
三月的春风吹过,我们一路欢笑,来到了蚌埠嘉年华的海洋馆。我们排着队伍来到大门口,这真是让我们眼前一亮。它的外形像
一座蓝色的城堡,上面有一些海洋动物的装饰,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大海边,所以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去看看。
我们顺着蓝色的走道,来到了二楼。一进去,我们就看到各式各样的水中生物,有号称“水中狼族”的食人鱼,有神箭手射手鱼,有视力差的护士鲨……它们在水里快活地生活。最令人兴奋的是看海狮表演。一位叔叔带着两只海狮来到舞台前。然后,主持人向我们介绍两只海师的名字,一只叫素素,一只叫娇娇。接着,素素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高空跳跃,让我们看了直拍手称赞。娇娇看了不服气,所以表演了水下舞蹈,那舞姿真让我们陶醉。两个小家伙的表演,让我们难忘。
这次春游,让我认识了好多海洋朋友,也让我知道了海洋的秘密。
【篇五:指路明灯亦为风景】
物转星移,桃花依旧笑春风。也许我们过于忙碌,忽略了嘈杂的街市亦有清新的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亦有亮丽的风景。
站在家门前眺望,蜿蜒的小路尽头,隐蔽在树林间的是外婆的家。房屋的设计与香樟与合欢树林融为一体,莫不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天渐渐发亮,太阳从东方生起,外婆虽满头汗珠却丝毫不减累意,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回家为一家人煮粥了。
早起清晨,天空清新自然却略带朦胧。外婆早已理好行装向稻田进发,拔去田间肆意增长的杂草,那一弯,那一拔一扔,在我心中就是一道朴实的风景。
七八月的天,如火般炙热,闷热的天,风却丝毫无吹起的意愿,因而我们中午习惯喝冷粥。外婆用枯槁的双手舀起那粒粒乳白色的米放入篮中,开水冲洗,用手卖力的搓着。外婆爱笑,皱纹轻起却更显年轻之态。外婆用稻草引燃,放入灶膛;之后便换木柴。火红的焰火烘暖了灶边,外婆时不时用衣袖擦擦细汗,却从不停止,厌倦。看着米和水相互纠缠,米一点点沉没水底。渐渐水温开始上升,沸腾的水使米粒也按捺不住热情,咕嘟的跳跃着。米粒渐渐由硬变软,水也由青色变为乳白色,米膨大松软,开出漂亮的花朵。这时外婆将木柴抽出,又换为稻草,小火熬煮,那诱人的米香便从外婆的搅拌中溢了出来。嗅着那米香,外婆又露出满意的微笑。
外婆的腰曾经受过伤,不能长时间劳作,可她对大锅煮粥乐此不疲。我曾问外婆为什么不用电饭煲煮,外婆说那玩意虽使用方便,却总是少了点味道。正如外婆虽生活艰辛,却始终认真对待。想着,外婆盛出一碗热乎乎的白粥,加上些许作为点缀,再配着外婆的笑,正是一幅优美的画卷。多年时光飞逝,只见外婆满头的银丝,不变的是外婆对我的教诲,对家庭的辛勤付出,任劳任怨。满头的银丝在米香中飘扬,微微笑容镶嵌在水雾中。素素装,素素笑亦是不错的风景。
如今的我们,又有多少人会注意到这清新的风景呢?有的只是低头族和赖床族。外婆虽不再年轻,心却若松柏般永不凋零。望着她那熬粥的认真神情,嗅着漫天米香,不禁想起: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少了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喝着粥,望着外婆,回想起她的朴实自然,她的言行举止就像那香樟树的香气充斥在我周围,教导着我就像指路明灯。在我眼里,外婆的笑,外婆的粥,外婆的银丝尽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
【篇六:我家的小狗泰迪作文】
真好!妈妈在集市上给我买了一只可爱的小泰迪。她是女生,棕色的毛发,把小黑爪子掩盖着;隐隐约约,很漂亮。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素素。”我给素素买了一个很温暖地小窝,上面还放上了一个小玩具。
妈妈说,刚买的时候差点儿咬着我。
起初,我没有理会素素,它就在那里玩耍,我们各不相干。后来,每次给素素喂食物的时候,都会给她带俩牛肉,小泰迪很喜欢吃。每次都是这样的,就是这样,我们渐渐的有了深刻的感情!
那时候,我把大门打开,透透气。我还担心素素会跑出去,就在那里观察她。素素就在自己的小窝里玩着我的玩具,就连大门看都不看一眼。我看了之后,心花怒放!还有一次,我在屋子里写作业,素素不知怎么就跑了进来。我的脸上既惊讶,有惊喜。我和素素玩得很开心,还跳起了华尔兹!
我就这样,这样默默地感受这位小姑娘,带给我的快乐。有时,素素就不像一只小泰迪,就是我的一位很要好的朋友。我把心里话给她说,我把委屈给她说;我把开心给她说……这让我知道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篇七:素颜如雪读后感】
“素,是生命的大美和庄严,也是人生另一个难得的境界。”
我们生活在哪?在一个城市里,一个喧嚣热闹的世界,一个霓虹满街的世界。这里的我们,有的在寻找着智慧,有的在依靠着智慧,而真正满是智慧的人,隐蔽在素净之处,尤似仙境,宁静安详。他们或许孤独却又执着追求真理而忘却了孤独,只素然脱俗,孑然一身。世间无物能与他们相称,唯有素,只有雪。
雪为什么那样素洁而美丽?是因为它忘记了原来的颜色,原来吵闹纷争的颜色,所以它们美得使人向往,美得使人心惊。说“梅须逊雪三分白”,只是三分,它晶莹素洁之中,几分生气,几分笑意,几分淡然,要梅怎么相比?
生活中,我们一直寻找知己而未果,是否因为我们没有素面对人,素面对心。你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谎言,戴上一面又一面妆容,而真心交谈时,才发现真实已丢失到虚假中,不可寻,弥无处。而跌倒过的人常会学得真诚,因为他们脱去华丽外衣装饰,素面朝天,素面同心。他们总素素的追求,不停地追求;那不含杂质的追求,那晶莹剔透的眼眸,使我们扪心自问,愧于自己。
而人生中的素,我不知道,也不足以知道。只看那作家的散文,或许也渐渐知道:幸福有时也不过是安然的逛街;是孩子回家时扔在凳底的臭球鞋,你去收起。家也许不是有多么华丽堂皇,可能只是那段旧时光;母亲节的礼物也不要是华丽的礼物,只是好好交心;好的厨艺不是佳肴美酒,只是一锅清粥
又如作者所言,栀子花的美丽缘于它开得素洁清香;文字的追求缘于它的素雅自然,缘于心底;对艺术的赞美自于画的素美纯洁;爱情的向往自于它的“终无语,竟是最深情时”
总而言之,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万物之本不过一“素”字,人生之旅不过“素”一回。
【篇八:你错怪我了】
在我的抽屉中,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上面是我和你的合照。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总会在心里默默地说:“蒲素,你错怪我了。”
在即将放寒假的休业式上,你我都获得了奖状,我把奖状小心翼翼地放进书包,正准备离开学校。突然你对我说:“陈陈,我要去下卫生间,我担心奖状放在包里不安全,你帮我保管一下好吗?”我连忙说:“好啊,小事一桩,你放心去吧!”“谢谢啦!”看着你开心的背影,我情不自禁地笑了。
我将你的奖状放在一边,坐在台阶旁等你回来。这时,冯老师走过来说:“陈静怡,这是一个一年级新生,你带她去认认路,好吗?”我往冯老师身后一看,这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长得很可爱。梳着长长的马尾辫,脸上带着天真的笑。我想都没想就说:“好的,冯老师。”正要拉起女孩的手,突然想起来,我还要保管你的奖状。这时,毛梦飞向我走过来,于是我将你的奖状交给毛梦飞,并郑重交待:“毛梦飞,我有事。你帮我保管一下蒲素的奖状。”然后转身对小姑娘说:“走吧,我们去认认路,好吗?”“好!”小姑娘昂起头,天真地说。
当我回到楼下的大厅时,你正站在那里怒气冲冲地等着我呢!我正想叫你,没想到你已经大声质问我了:“陈静怡,亏我这么相信你,没想到你会这样!”
我愣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地问:“怎么了,素素?发生了什么事?”
你冷笑了几声:“你别装了,不是你把我的奖状撕掉的吗?真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人!”语气中显然已经没有了怒气,看样子,你已经冷静了下来。
我一惊,怎么会呢?我明明把奖状交给毛梦飞保管了呀!我用狐疑又有点伤心的眼神看向站在你一旁的毛梦飞。此时他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仿佛这件事与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这时,你的声音传进我的耳畔然,像一根根针一样,字字句句刺进我的心里。“你别看毛梦飞,要不是毛梦飞及时告诉我,我现在还蒙在鼓里呢!”语气变得温柔,却更能让我感到毛骨悚然。然后你又轻蔑地说:“没想到,你陈静怡会干出这样的事来,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我呆住了,好半天才说:“不!不是的,素素!不是我!”此时不争气的泪已悄然滑落。
谁知,你只是轻轻地瞥了我一眼,说:“是啊!哪一个做坏事的人会承认自己做了亏心事?”
说完你扔下那张已经被撕碎的奖状,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茫然又伤心的我……
你走后,毛梦飞叫我拉到一边,红着脸跟我说:“对不起,陈静怡!那张奖状是我不小心撕坏的。怕被蒲素骂,所以说是你撕的。对不起!”
我愣住了……虽然伤心,但至少还有一丝安慰,就像在寒冷、黑暗的冬夜里突然有了一缕阳光。
每当我看到这张照片时,总想说一声:“蒲素,你错怪我了。”
【篇九:爱的黄豆芽】
古朴的小院里,红砖墙,灰瓦檐,青石板,构成一个素素的记忆,袅袅残梦便发生在这里。
升学考试与重点中学失之交臂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心中五味杂陈。“我明明很努力,每天都在认真的复习,究竟在哪失分了呢?”思虑当中,姐姐走进来,将她做好的午饭放在我的桌子上,瞥了我一眼,又悄悄关上门出去。
姐姐大我九岁,在她四岁那年,因淋了一场雨至发烧,家里没钱医治,导致她至今都发不出声来。后来有了我,我懂得讨大人们的欢喜,又聪明伶俐。于是,家里就决定让我这个哑姐姐挣钱供我读书。
学费昂贵,我和姐姐在阳光下玩耍了九年,才入学。我上学后,她就推着豆芽摊子来接我。
吃过午饭,我走进院子,坐在老榆树旁边,看着姐姐忙前忙后的看黄豆芽,我喊她,让她过来休息会儿。她见我,便从房间里出来了,冲着我笑,露出一排整齐的牙齿。她的笑容像午后的阳光直入我的心海。
“姐,明天你要去镇上啊。”我望着她。她用手向我比划,明天她要去镇上买点书。“那明天我陪你去。”
镇上,我们经过一家饰品店,橱窗上摆着两只很精致的杯子。“你在看什么?”她用手比划,“没有,我们走吧。”把摊子放好,豆芽端上来,姐姐在旁边坐着等买主,我去替她买几本书。回来时,我把书剩下的零钱一并给她。她见我把左手藏在身后,问我手里拿的什么。我慢吞吞地将两只杯子拿出来,告诉她,给她一只我一只。她望着我甜甜地笑。
第二天早上,我从梦里惊醒,天还没亮,饿的睡不着,去厨房找东西吃。窗口亮着灯,姐姐在煮一锅东西,沸腾着,原来那是一锅豆芽汤。
现在,我坐在教室里,望着桌上的杯子,我开始思念姐姐。窗外的暖风,请替我抚慰姐姐衣衫单薄。如果没有哑姐姐带着她爱的黄豆芽,无法想象我的人生会是怎样。